中國宮廷十大名菜,佛跳牆、櫻桃肉等,你有嘗過幾道菜?

2020-12-15 騰訊網

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滿天下,流傳至今。不過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宮廷菜,主要還是以清朝宮廷菜為主。下面小編將為你盤點中國宮廷十大名菜,御用佛跳牆、黃燜魚翅、燒鹿筋、爆炒鳳舌、荷包裡脊、櫻桃肉、百鳥朝鳳、清燉肥鴨、雞裡蹦、桂花魚翅。

佛跳牆應該是最為知名的皇室御膳,這道菜原名福壽全,是將海參、鮑魚、魚翅、乾貝、鱉裙、鹿筋等幾十種名貴原材料,配以冬菇、冬筍等多種佐料,一起放入紹興酒罈,以荷葉封口煨燉數日,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故名「福壽全」。最終佛跳牆成為了當時皇帝最喜愛的菜餚之一。

該菜餚以番邦進貢的呂宋島魚翅為主料,佐以經12小時慢火燉製的雞湯料理而成。清朝晚期,同治皇帝在位時,翰林院官僚譚宗浚父子因十分講究飲食而始創了著名的官菜—譚家菜,其中又以「黃燜魚翅」這道菜品最為知名。在當時,誰家的菜做得好吃,就會敬奉到皇宮御膳房以取悅龍顏,「黃燜魚翅」就是這樣被吸收為清宮宮廷菜的。譚府當年以食盒的形式將菜送進御膳房,皇上品嘗後大加讚揚,於是這道菜就被御膳廚師收錄進了御膳菜單,流傳至今。

爆炒鳳舌,曾經是皇帝和皇后才有資格享用的菜餚。宮妃和大臣只有在接到賞賜的時候才有機會品嘗。正宗的爆炒鳳舌食材用的是禾花雀舌,因為這種雀鳥數量十分稀少,正宗的只供給最尊貴的帝後,此外的其他人吃到的鳳舌是用別的鳥雀舌頭製成。現在禾花雀已經是瀕臨滅絕,不可能捕捉雀鳥再把雀舌取了做菜,人們吃到的爆炒鳳舌一般用的是鴿舌。

梅花鹿筋作為主料,佐以白菜、枸杞、山雞以及老雞濃湯,這道菜為養生佳品,祛風溼,還利腸胃。相傳雍正皇帝還是親王之時,最喜歡吃的就是鹿筋,他認為男人尚武需要不斷的壯筋骨、補體力。於是親兵們就把山雞和鹿筋燉在一起,並配上白菜和山上野生枸杞,一起開懷暢飲。雍正繼承皇位後,御膳房廚師將此菜更加精細地處理後收入了菜單,由此成為宮廷一大名菜。

慈禧太后年輕時最愛吃清燉肥鴨、燒豬肉皮,也叫做「響鈴」。到了暮年,櫻桃肉便奪了「響鈴」的位置,一躍成為慈禧特別中意的一道菜餚。那時御廚烹製這道菜是用豬肉切塊調味,佐以新鮮櫻桃,故名「櫻桃肉」。這道菜在清宮盛行了幾十年,到宣統帝時,開始流傳於民間。直至今日,櫻桃肉仍為江蘇地區名菜,但已沒有了櫻桃,僅用小塊紅燒豬肉象徵性地來代替。

在清代,王公大臣都隨身佩戴金黃錦緞做成的小囊,名曰「荷包」,用來裝錢狀物或是作為裝飾。上面用金絲花線繡有花鳥蟲魚圖案,色彩鮮豔,小巧玲瓏。一天,一位有心的御廚便照著荷包的樣子,用豬裡脊肉、香菇、玉蘭片和蛋皮等原料,製作了一隻形似荷包袋的菜餚。這道宮廷膳食一出,便在宮內非常之受歡迎,因狀如荷包,便取名「荷包裡脊」。

清燉肥鴨這道菜的鴨皮是自己太后最喜歡吃的一個部分,說實話,其實鴨皮就是這道菜裡面最好吃的地方,屬於精華中的精華。其實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歡吃鴨舌的,說實話就算是在現在,也有很多人對鴨舌情有獨鍾,所以說每次在做這道菜的時候,他都要求大廚要在裡邊放進二三十條的鴨舌。只不過是當這道菜做完以後,就要把這些鴨舌單獨的給挑出來,放在一個碗裡,這樣就能方便慈禧太后隨時的享用這道美味了。

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菜,曾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上桌作為吉祥菜。該菜餚造型奇特,口感鮮美,慈禧對其贊口不絕。據說,當時慈禧太后壽宴前夕,大報恩寺裡許多珍禽異獸在上空來回盤旋,百鳥齊鳴,充滿了熱鬧和吉祥的氣氛,引來過往行人的駐足觀賞。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光緒皇帝知道了,便想方設法令御膳大廚做出這道菜。百鳥朝鳳後來演變成為京菜、蘇菜以及粵菜當中的代表性菜品。

據史冊記載,慈禧太后酷愛桂花,在頤和園中廣為種植,花開之時,滿園飄香、景色怡人。直隸總督榮祿命官廚仿桂花之形之色創製出桂花魚翅、桂花乾貝等菜以示對朝廷效忠。桂花魚翅色澤淡黃、形似桂花、鮮鹹醇香、鬆軟可口。此菜在直隸總督署東花廳中秋佳節團圓盛宴上受到了總督榮祿及家眷的好評。光緒二十七年、光緒二十九年,慈禧太后兩次過保定據說曾品嘗此菜,也是滿齒留香、盛讚不絕。

保定官府名廚,用家養雛雞宰殺,加白洋澱新鮮蝦仁,佐以槐茂甜麵醬,炒制一道菜獻上,康熙食此菜後,感覺既有雞肉之鮮香,又有蝦仁之脆嫩,更覺醬味唇齒留香,便喚上廚師,問是何菜。廚師情急之中,想到做菜時的鮮蝦蹦躍之形,便答道:雞裡蹦。康熙一聽,龍顏大悅,贊口不絕。此菜以白洋澱特產大青蝦及家養雛雞為主料,保定廚師在清前期大膽嘗新,兩鮮並舉,甜鹹醇香、營養豐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這三道宮廷菜,你喜歡吃哪個?雍王府燒鹿筋、清宮萬福肉、佛跳牆
    哈嘍,大家好,歡迎關注小豬豬愛美食,今天小豬豬要說的是雍王府燒鹿筋,清宮萬福肉和佛跳牆,這三道宮廷菜,你想吃哪個呢?說起宮廷菜可能很多小夥伴們都在電視劇裡看到過,宮廷菜就是皇宮裡皇家吃的菜。據說是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宴會上,一位山東籍的廚師製作了這道菜,運用了蒸、煮、烹、炸、扣、燜等工序精心製作而成,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練了出來,所以肥而不膩,吃了也不容易發胖,深受後宮嬪妃們的喜歡,大家還起了名字叫萬福肉。這道菜使用了甜麵醬、大豆、醬油、八角桂皮,沒有添加味精等調味料,保持了肉本來的香味。
  • 國宴名菜佛跳牆有多奢侈?看到食材後服了,一道佛跳牆農民半年糧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八大菜系是高檔的宴席菜,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民間特色菜、民間特色小吃,但總體來說,宴席菜才是高檔的菜餚。要說到高檔,那就不得不提到國宴。國宴是我們中國規格最高的宴席,沒有之一。
  • 中國宮廷前幾名美味菜品,色香味俱全,你有吃過幾種?
    哈嘍大家好又來給大家推薦美食了,烘焙早餐各色茶點還有一些家常食譜一應俱全,喜歡的美食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導語:中國宮廷前幾名美味菜品,色香味俱全,你有吃過幾種?元明至今,宮廷菜關鍵就是指北京市宮廷菜,有一部分菜餚因其美味可口而名滿天下,廣為流傳迄今。但是如今人們能看到的宮廷菜,關鍵還是以清代宮廷菜主導。
  • 佛跳牆:一道故事中的名菜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又分為八大菜系,各大菜系各有特色,各大菜系也總有那麼幾道菜特別有名,其中,閩菜系的佛跳牆就是其中之一。原料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於閩菜系。不少人甚至把佛跳牆視為閩菜系的招牌,原因自然有多方面。
  • 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又為什麼被譽為「國菜」
    不少網友都知道佛跳牆這道菜,它以食材珍貴多樣、營養豐富而廣為人知,更是被譽為「國菜」。但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有什麼魅力能成為「國菜」,它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接下來的文章將帶大家深入了解。圖片來源於網絡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於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朝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的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
  • 佛跳牆是什麼菜,食材有哪些?答案在這裡!附佛跳牆做法技巧視頻
    如果用讓你用一道名菜來總結悠久、燦爛的中國美食文化,你會想到的是什麼菜呢?而專業的廚師和美食家往往會告訴你一個你可能沒有聽說過的名詞—佛跳牆。得知這道菜名字叫「罈子煨菜」後,有個秀才技癢難耐,詩興大發,脫口吟道:「即使佛祖聞菜之香,亦必跳牆破戒偷嘗」。
  • 閩菜佛跳牆,名字有故事,食材有講究
    閩菜佛跳牆,名字有故事,佛跳牆是閩菜中的一道海鮮燴菜,食材數十種,因此又被稱為「福壽全」,關於「佛跳牆」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不同的說法。(圖片為閩菜佛跳牆)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發明這道菜的人是一群乞丐,他們從富貴人家乞討來各種山珍海味,在角落裡將其加以燒制。
  • 國宴名菜「佛跳牆」到底多奢侈?光食材準備就得花上一整天!
    國宴名菜「佛跳牆」到底多奢侈?光食材準備就得花上一整天!中國的名菜數不勝數,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道菜是一道著名的閩菜——佛跳牆。這道菜就算你沒有吃過,想必都能夠耳熟能詳。那麼你知道正宗「佛跳牆」到底奢華到什麼程度嗎?有網友表示:普通人通常是吃不起的這道菜的。
  • 聞名世界的「佛跳牆」有多奢華?看完用料,不愧是國宴名菜!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主角是——佛跳牆,一道鮮到極致與精髓的國宴菜式。說到佛跳牆,我們必須要講到中國的一個地方,福建。由於福建的地理環境非常好,面朝大海,可供人們選擇的食材也就異常的豐富,而海裡的食材,每一種都與鮮脫不開干係。福建人的食物與「鮮」就聯繫得越發緊密,而福建人素有吃湯菜的習慣,每一個福建人都可以製作出一鍋拿手的好湯。
  • 佛跳牆——專屬於福州的精緻
    想要了解福州這座城的文化,你得先嘗一嘗我們這兒的名菜——佛跳牆。佛跳牆是福州的專屬精緻,這道美食的工序十分繁瑣,光是原料就有十幾種。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
  • 福建名菜佛跳牆,一盅就要288元,仍有不少人慕名前去品嘗!
    小夥伴請吃佛跳牆,可把我樂壞了。要說這佛跳牆,是福建名菜,乃進補佳品。因其製作繁瑣,用料名貴,一般只在招待貴賓,或有重大節日的時候,才有機會吃到。詩裡有云:「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足見其魅力。我們去的鑫海譽佛跳牆,在廈門有5家分店。
  • 2016廣州天河美食節:1噸佛跳牆免費試吃2天
    在廣東名菜黃老爺「佛跳牆」展位,廚師用直徑1.8米大鍋煮了1噸「佛跳牆」,還可以免費吃2天,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品嘗。》》2016廣州美食節天河區分會場時間、地點一覽《《  上午十一點,記者在中森食博會美食廣場看到,黃老爺佛跳牆展位內,一口大鍋直徑1.8米,正冒著騰騰熱氣,六七名廚師正在煮廣東名菜佛跳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鍋啊,」市民紛紛掏出手機來拍照。
  • 福建當地名菜佛跳牆的最正宗做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好吃的一道福建當地的名菜屬閩菜系的佛跳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其最著名的,據說這道美味的佛跳牆是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
  • 佛跳牆,滿壇香,過年吃此菜旺財運
    歡迎來到下廚小當家,小當家是一個分享各種美食的小可愛,如果你也喜歡美食,那就關注我吧,點關注,不迷路哦!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一道經典的福建名菜,據了解,它是清朝一位飯店老闆製作的美食。佛跳牆不僅營養豐富,還能養顏補氣,是一種補身體的好食物。一般在製作這道美食的時候,我們都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因為在準備食材的時候,我們就要很長時間。另外在製作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整天去等待。今天,小當家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道菜的做法吧!
  • 中國最難做的幾道菜,外國大廚無能為力,有你吃過的嗎?
    寶塔肉 首先說一說中國最難做的第一道菜寶塔肉,這一道菜非常考驗大廚的耐心,這道菜大家可以看出它製作很複雜,每一層的放置要特別小心,一不小心就會倒下來
  • 中國名菜佛跳牆到底有多名貴?看完這些原材料後,才明白貴在哪裡
    在我國眾多的文化當中,現在最受大家關注的關注的就是美食文化,由於我國地域之間的問題,所以就會有很多的一些不同的美食文化,而在這樣的一些文化背景下也有眾多的一些名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道比較貴的菜,這就是我國的名菜佛跳牆,雖然單聽名字並不覺得有多貴,但要做起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非常多了,佛跳牆是一道非常補的菜,而這樣一道菜所需要的一些原材料也是很符合這樣的特性。
  • 正宗佛跳牆到底是什麼菜?真的有那麼奢華?
    我們對於美食都是不會抗拒的,在眾多的美食中我們都記得這樣一道菜,它就是佛跳牆,記得第一次聽到佛跳牆這道菜的時候,是在星爺的電影「食神」聽到的,星爺和唐牛兩個人在食神爭霸賽上兩個人都是準備做佛跳牆這一道菜,而我依然還記得主持人吃到唐牛做的佛跳牆時,那種誇張、虛妄的表情。
  • 「佛跳牆」翻譯成「God use vpn」,網友:外國人真有才
    隨著近些年國內外交流地不斷頻繁,中國美食逐漸走向世界舞臺,並且在國際上得到非常高的聲譽,但對於外國人來說,理解中國菜名成為了一大難題,我們知道中國菜的命名非常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有的是以地名,人名,或者烹飪技巧等方式進行命名,而這些菜名在英文中並不能找到對應的詞彙,今天知行翻譯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被外國人「玩壞」的幾道中國菜。
  • 【名品知味】閩菜名餚佛跳牆
    有的說唐朝有一位高僧來到福建,在他住的寺院隔壁有一家飯館,烹製出售這個菜,高僧聞到菜的香味,垂涎難耐,於是跳過牆去吃,以致破戒。這個傳說雖不可考,但是對這一名菜的讚賞卻是淋漓盡致。 據內行人說,「佛跳牆」這個菜起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二百多年的歷史。開始是由福州市聚春園菜館鄭春發烹製出售的。鄭春發早年在清衙門布政司周蓮府中當家廚。
  • 中國十大名菜中,我竟然只吃過三種,看看你吃過哪幾種美食
    中國十大名菜中,我竟然只吃過三種,看看你吃過哪幾種美食待在家裡這麼多天才發現出行自由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被迫宅在家裡實在是太難受了,想吃的美食也一直吃不到,所以以後一定要去旅旅遊,嘗一下各地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