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戒色中的觀心斷念

2020-12-13 不住於相

非常慚愧,作為一名曾經邪淫十多年的人,曾經犯下深重邪淫罪業的人,不敢說現在已經成功戒色。不過,對戒色是有些心得體會的,為了讓更多人早日戒色成功,現把心得略作總結,分享給仍在邪淫苦海痛苦掙扎的兄弟姐妹們。前段時間上網瀏覽戒色文章,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帘,戒色最根本的方法是觀心斷念。讀到此處,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感覺總結的相當到位。

觀好我們的心。心在想什麼,是否在想色情的事情,是否在想邪淫的信息。應該始終保持高度自覺,始終觀好這顆心。不讓心到處亂跑,把心安在戒色上,把心安在為人民服務上,把心安在孝敬父母上,把心安在改過遷善上。

斷掉一切惡的、邪的念頭。行動源於念頭,沒有那樣的念頭,根本不可能有那樣的行動。為什麼會發生邪淫行為?因為有邪淫的念頭。為什麼有的人不犯邪淫,因為他沒有邪淫的念頭。即使有邪淫念頭,也能及時克服,及時戰勝。

觀心斷念對戒色十分重要,在此並不否定其他戒色舉措。有的朋友每天讀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四種決定清淨明誨、地藏經、金剛經等經典,有的朋友每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也有的朋友每天念斷念口訣。不管採取什麼辦法,只要淫念升起,應該立刻觀心斷念。明明白白告訴自己,邪淫是不對的,邪淫是大惡,邪淫是不孝父母。一定要戒除邪淫,一定要遠離色情。當然,一個人每天念誦普門品等大乘佛法經典,長久薰習之後,淫慾心必然越來越輕。如果能精進念誦金剛經、普門品、地藏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等經典,時間久了,淫慾能從根本上消除。到那時,戒色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觀心斷念,是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這顆心,在在處處有戒色意識。觀心斷念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走在大街上,看到穿著暴露的異性,如果不在第一時間觀心斷念,容易出現問題。上網瀏覽,遇到暴露性感的圖片,如果沒有戒色意識,沒有在第一時間觀心斷念,容易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其他場景同樣如此。實事求是地說,戒色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有了戒色的堅強決心,有了觀心斷念的好方法,一定可以成功戒色。

在戒色中,可以採取以下步驟做好觀心斷念。首先要有觀心斷念的意識。當第一眼看到有可能引起邪淫念頭的圖片、畫面或人物,在內心告訴自己,這是邪淫的念頭,這是來讓我們墮落的,這是來吸我們骨髓的,這是讓我們各方面越來越差的。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心,斷掉任何邪淫的念頭。在第一時間念地藏菩薩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背誦金剛經或普門品上的偈頌。反覆念聖號,反覆背誦,直到淫心完全消滅為止。同時,轉移視線,轉移注意力,做有意義的事情。堅持這種模式,經過幾個來回的較量,戒色能夠取得成功,邪淫能夠徹底戰勝。

當然,在做好戒色的同時,務必遠離一切黃源。不看、不聽、不說、不寫、不讀、不談、不聊、不慘和、不靠近任何有關色情的內容。試想,一個人下決心觀心斷念,誓戒邪淫,同時又經常去容易引發邪淫的場所,試圖尋找各種刺激。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成功戒色呢!在遠離一切色情刺激源的同時,精進念誦普門品、地藏經、金剛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等經典,在遇到容易引起淫念的場景時,時時刻刻注意觀心斷念。以孝敬父母的態度這樣做,以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樣做,以對家人孩子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樣做,長期堅持,戒色成功水到渠成。

總之,選擇戒色就是選擇了不再墮落的人生,選擇了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觀心斷念,就是在嚴格要求自己,不再沉淪下去。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改過遷善,持之以恆。

相關焦點

  • 戒色吧是500萬年輕人的精神家園
    比如吃素療法,戒肉戒色,修身修心:或者「厭惡療法」(在戒色吧被稱為「白骨觀」/「不淨觀」),即把美色和令人噁心的東西聯想到一起,或是給自己洗腦「美女的本質都是一堆白骨」來達到一想到自慰和性就犯噁心的「治療」效果。
  • 有關斷念、絕望的英語句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有關斷念、絕望的英語句子 2013-02-20 16:12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為了戒色,一百多萬人下載了這個App
    簡單地說,它是一個戒色工具。其實這個 App 和其他健身鍛鍊或者外語學習打卡 App 類似,主要是通過打卡籤到來記錄你每天的持戒( 遵行戒律 )情況。所以世超注意到在正氣 App 裡還貼心的提供了幾個圈子供戒友們相互交流,裡邊的氛圍活脫脫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百度 「 戒色吧 」。新人初來乍到的第一天,總會在圈子裡報個到,請圈內的前輩們多多關照,順便許下對自己的期待。
  • 論動中禪與觀心法門
    一門心思空呀空,觀心呀觀心,應知這種理論是無底深淵,無窮無盡的,人家六祖不識字,只管「應無住而生其心」即可,不要陷入文字遊戲中不能自拔。該吃就吃,該坐就坐,該睡就睡,活在每一個當下。據我十幾年中親見,百分之八十的人學了「佛法」之後,先是不想讀書,不想工作,接著就是一門心思想出家,遁世隱居。不信你回憶你自己是不是這樣子!這些理論對嗎?
  • 禪樂《觀心自在》
    觀心龔自珍結習真難盡,觀心屏見聞。燒香僧出定,話夢鬼論文。《青華秘文》裡說「觀心得道」;其次,是「觀想」;再次是「存神」。 要點總結如下。 1、「觀心」得道,化解煩惱。觀心是安心法門,人要能覺察自己 的起心動念,由此向善去惡;進一步,悔過省己;再進一步;念頭空明。 人有很多糾結,就在於不能,這些糾結會成為煩惱,煩惱會成為病因病根,最終,煩惱會成為疾病。即便煩惱不成為身體上的疾病,也會降低幸福指數,因為你活得不快樂。
  • Kasco 不戒色
    KIRA JET 50  可選顏色:黃色、紅色  中心附近部位配置新開發的微球(微球是一種含有碳氫化合物氣體的中空體,是一種類似氣球的中空體,具有優越的變形復原特性),可獲得出色的飛行距離。高反彈表皮層,能減少1號木擊球無謂的倒轉量。使用更加提升明亮度的螢光著色劑,比舊款提升7%亮度。
  • 花千骨:白子畫送給小骨斷念劍,他是什麼意思?
    白子畫說它叫斷念劍,小骨回頭沒有站穩差點掉下來,一把抱住了尊上。這個畫面實在是太美了,真希望他們能夠永遠這麼開心。白子畫把師傅贈給他的斷念劍賜給了小骨,讓她回去的路上一定要格外的小心。他說單春秋他們滅了蜀山,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有一個新的掌門回去,肯定還會想辦法加害於她的,你自己一定要小心!
  • 馬天宇《觀心》湛藍系寫真曝光 海邊遊走自在觀心
    Yes娛樂1月15日綜合報導 從稚拙到練達,這世界外放了我們每一次起心的動念」這是馬天宇全新書籍《觀心》中的開篇語,據了解,該書講述了馬天宇從年少到成熟這一歷程中的思想感悟,全書分明月、大海、孤木、己心四大篇章,書中他以「觀萬物」之情將「己心」細細道來。
  • 觀心自省!(經典)
    水靜能鑑物,心靜可觀心,人活著,要學會觀心自省。所謂觀心自省,在我看來,就是對自己進行解剖,找出自己的問題,正視自己的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活得更明白,更通透。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總把心思和目光,放在了別人和外物上面,最後,不但迷失了自己,還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 狄仁傑戒色故事帶給我們的啟迪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中國人的祖先真是睿智,大概早就知道在未來我們這些子孫會有總總違背天道的行為,也給我們提出了解決方法,然而當今社會有幾個人讀過《黃帝內經》?
  • 花千骨大結局:小骨受罰求白子畫別用斷念劍 霓漫天灌小骨絕情水
    原標題:《花千骨》45、46集劇情介紹 電視劇1-50集全集劇情 大結局 花千骨第10集劇情 在線觀看 白子畫收決賽落敗的花千骨為徒 花千骨與霓漫天在仙劍首輪比賽先後勝出,兩人一個憑真才實學獲勝,一個憑旁門左道獲勝,箇中內幕只有朔風以及少數幾人知曉。
  • 修佛離不開觀心,天台宗止觀法門,觀心境皆空
    佛陀曾經在菩提樹下修習六妙法門,即數、隨、止、觀、還、淨。後來中國的天台宗又開創了一心三觀的止觀法門,即系緣法界(止),一念法界(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為盡善盡美。摩訶止觀開所觀之境,共有十種,在十境中,先揀定陰入境中的第六意識為所觀之境,因為第六意識是我們的妄想,日常現前,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須從第六意識下手觀起。此外,立能觀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以觀不思議性德最為圓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三方面。
  • 觀心十門 | 言其法爾
    永嘉禪宗集注 | 觀心十門第十(1) 複次觀心十門。初則言其法爾。次則出其觀體。三則語其相應。四則警其上慢。五則誡其疏怠。六則重出觀體。七則明其是非。八則簡其詮旨。九則觸途成觀。十則妙契元源。 十門生起者。凡百修行。入道須悟諦理真實。然後觀門得體。
  • 禪宗,能觀的心和所觀的境沒了就是能所雙亡,那心要安住在何處?
    達到一念不生,這個絕對的法、中道實相法、無為法,就會現前。這個地方所說的,一個是「能」、一個是「境」,就是所謂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能隨境滅」,我們起了能觀的這一念心,隨執著所觀的境界滅了,能觀的心念也會滅掉。譬如說:六根對六塵,我們執著外面的境界為實有,心就起貪愛,一旦外面的境界滅掉了,這個心就沒有了依靠。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這念心不要隨著境界而轉。
  • 強姦女乘客的司機身份曝光 日記本寫滿戒色格言
    (原標題:強姦女乘客的司機身份曝光 日記本寫滿戒色格言)
  • 新笑傲江湖自在觀心位置攻略
    新笑傲江湖自在觀心在哪裡?
  • 觀心自在——傳所
    然而,經文始以「觀自在菩薩」,觀世間一切都自在無礙;而學佛多年的我,觀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卻常常無法超脫,不得自在。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契悟本心時,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陀已清楚明白地指出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始終被外在的境界與自我意識牽引,無法作主,覺心蒙塵,隨緣造業,當然無法自在無礙。
  • 「觀心」的原理和方法:得見自性本心,生菩提智慧
    達摩曾經開示:「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破無明首先要「觀心」,觀心包括觀照、覺照、寂照。觀心方法可以從薄地凡夫修行開始,直到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從念起即覺,直到成就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煩惱即菩提」,觀心的妙用直指破去煩惱,以獲得圓滿的智慧成就。為什麼一定要觀心?因為自性是緣起性空的,所有的起心動念、塵勞煩惱、山河大地都是自性緣起的,心生則法生。
  • 像刀割我的心一樣!從母親為兒下跪求情說起
    看完後,不由得進一步認識到每個人都必須戒色,都要遠離一切色情,遠離一切邪淫。沉迷邪淫,貪戀色情,我們真的做錯了,不能再這樣繼續錯下去了。近日,在江蘇南京,男子潘某在地鐵上猥褻一名女子被民警抓獲。受害者告訴警方,男子潘某在地鐵車廂摸自己的屁股。起初潘某拒絕承認,狡辯自己不小心碰到。
  • 老和尚開示,四念處觀之能觀之智和所觀之境,心始終都要清楚明白
    觀受不淨,就是這樣去觀、去思維。專注思維這個道理,心愈來愈細,慢慢就會契入能思維這個心,這就是心路歷程。觀心不淨,我們心當中有貪嗔痴,有無明、妄想、執著、染汙,所以心也是不淨,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觀法不淨,是指宇宙萬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清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