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拆遷戶」逐漸和「暴發戶」畫上了等號。房上的「拆」字逐漸成為了人們新的炫富方式,部分人群更是日日夜夜都盼望著自家的房子能夠趕快拆遷。一旦房屋拆遷,發下來的補償款和補償房都足以使一個家庭後顧無憂。
然而如今,想要靠拆遷實現一夜暴富,已經成為了歷史。早在2018年10月1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就曾表示,貨幣安置政策應該視當地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及改進,並且貨幣安置的優惠政策也應該儘快調整庫存不足的地方,商業房地產以及房價將會上升。
雖然貨幣安置政策即將成為歷史,但就在去年,國家針對這類急需進行拆遷改造的老舊住宅出臺了新政。2019年3月,國家下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將建成於2000年之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願望強烈的小區列為老舊小區。
所謂「舊改」,就是在保持原有的基礎上,重點對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進行重建及改善,而並非過去的直接拆遷。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會為小區修建停車場、電梯等設施。而據官方數據來看,我國共有近16萬個老舊小區,共涉及4200萬戶家庭。
對於大多數老舊小區的業主來說,舊改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通過改造,房子的價值也會有所上漲。不過,在按住按電梯這個話題上,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加裝電梯,無疑是一項便民利民的措施,讓老舊小區的業主也能夠享受到電梯房的便利。然而,卻有一部分業主不願加裝電梯,他們就是居住在一二樓的低層業主。對於這些業主來說,由於居住在低層,本身出行就很方便,有沒有電梯都一樣。而在加裝了電梯後,自己的利益反而會受到損失,加裝電梯後,低層住宅很容易出現貶值。
而在加裝了電梯之後,一樓業主一年到頭也做不了幾次電梯,甚至根本就不會使用電梯。而一點電梯出現了一些故障或問題,顯然是需要整棟樓的業主來共同承擔維修費用。而對於一層業主來說,自己根本就沒有使用過電梯,反而還要跟著「攤錢」,著實是有些不公。除此之外,電梯如何加裝,是否會出現遮擋採光、製造噪音等問題,這些不確定因素,更讓低層住戶對電梯產生疑慮。
因此,長期以來,人們都對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一問題存在分歧,爭論不斷。為此,國家明確提出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多低都已出臺新規。以北京為例,不久前,北京發布《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手冊》,當中明確指出,只要滿足以下三點,即可加裝電梯:
1、有意願加裝電梯的業主應當具有佔有和使用該住宅的權利,並能夠提交相關證據;
2、擬加裝電梯的住宅應滿足建築物結構安全、消防安全、建築節能等規範、標準要求。
3、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經專有部分佔該單元住宅總建築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且其他業主不持反對意見,即可實施。
除此之外,《住宅設計規範》中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必須設置電梯。
除了北京之外,青島也是出臺了類似規定,只要滿足「三分之二贊成」,即可開工實施。而這也意味著,過去的「一票否決」將成為歷史,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將成為未來舊改的重心。
當然了,對於低層業主,國家也是予以了特殊關照。規定中提出,不能讓低層業主出資,而在電梯開工前,建設方也應向一樓業主予以一定的補償。對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又是否支持加裝電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