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一般都有著老城區的說法,獲得這樣的稱號,主要原因還是這些老城區內有很多老舊小區。這些小區一般都是2000年以前建設的低層住宅,一般都是6層或者7層,沒有電梯。如果有電梯,是不是就像現在的開發商宣傳的電梯洋房一樣呢?也就樓層有點像,在居住環境、戶型設計和居住舒適度上還是沒有辦法相比較。對於這些房子,原本都是待拆遷的對於。但是現如今棚戶改即將退出,舊改工程也已經全面推進。這些老舊小區已經失去了拆遷概念,即將面臨或者正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在舊改工程之中,對於這些老小區的居民,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加裝電梯。
是否需要加裝電梯也存在爭議,有人這種小區的樓層很低,本身沒必要加裝電梯,這麼多年沒有電梯不是一樣生活了下來嗎?但是也有人認為,現在老城區的老舊小區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有很多老人上了年紀腿腳不方便,上下樓很困難,甚至有些老人已經幾年沒有下過樓。如果加裝了電梯,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加裝電梯後,所有人上下樓都很方便,以後買家具或者本家也不用再扛上扛下了。其實總的來說,加裝電梯國家和地方政府也有資金補貼,總體是利大於弊。
利咱們都知道,弊端是什麼呢?這就要說一二樓業主了。在加裝電梯這件事上,一般的一二樓業主都會堅決反對。對於一二樓業主,特別是對於一樓業主來說,他們根本就用不著電梯,幹嘛同意加裝電梯呢?而且加裝電梯對一二樓業主來說只有損害沒有利益。擱誰也不會輕易同意。比如加裝電梯會直接讓一樓房子失去最大的優勢,造成一樓房子貶值。在筆者所接觸到的老小區中,一樓的房子普遍比七樓的房子貴20%到40%之間。在房價如此高昂的情況下,加裝電梯可能直接導致一樓房子貶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比如加裝電梯,就算不讓一二樓住戶出錢,但是以後的電梯電費、維修保養費和未來重新更換電梯的費用還是需要一樓業主出錢,這就像現如今電梯房一樓業主不用電梯一樣要出錢一樣;還比如加裝電梯還會影響一二樓房子的採光效果,還有噪音汙染和隱私侵犯。所以,現如今加裝電梯,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樓住戶不同意,而且業主還有「一票否決權」。
以前舊改加裝電梯全靠小區自己提出申請再去審核,但是今年以來,全國多個省份和城市出臺了關於裝電梯的新規定,老房子加裝電梯也要全面啟動!
1、北京發布的《住宅設計規範》中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築,必須設置電梯。
2、江蘇的《住宅設計標準》意見稿中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在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0米時,必須設置電梯滿足無障礙使用要求。
3、浙江省的《浙江省住宅設計標準》中明確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0米時,必須設置電梯。
4、南京市已經有2225部老舊小區的加裝電梯的申請通過了部門初審,1293部已辦理施工許可,並且已經完工1007部。
5、鄭州市對市內五區加裝電梯意願強烈且符合條件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開通綠色通道,提高辦事效率,實施財政補貼,有效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有序健康發展。截至6月底,鄭州市內五區既有住宅共建成108部新梯。
其實這也只是列舉了一部分省份和城市對加裝電梯的政策和進度。可見,現如今各地都已經開始對老小區加裝電梯的工程開始大規模推進了。
新規雖已出臺,看很多省份的都是規定必須裝電梯,而現如今業主也有一票否決權反對裝電梯,該怎麼破局呢?現如今老小區加裝電梯最大的阻礙就是一二樓業主的反對。這還怎麼辦呢?也有城市出臺補貼方案來解決問題。
補償低層住戶也有案例可以借鑑,畢竟全國已經加裝好了那麼多電梯。比如青島的某一6層建築的小區來看,在市、區財政補貼的基礎上,2-6樓分別繳納4300元、8700元、10500元、12200元、14000元,一樓住戶不但不用交費,還可以獲得3000元的補償。可以看出,這次青島這個小區沒有使用公共維修基金,對不同樓層業主來說是相對公平的。
同時也可以看出,青島這個小區對一樓的補貼不多,可能在其他區域推廣過程中這個方案不那麼合適。但是總體也給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大體方向,就是一樓²和二樓住戶不需要出費用或者少交費用,還需要給一樓或者二樓業主一定補償。
雖然一樓業主平時不乘坐電梯。但是電梯真的就沒有用了嗎?比如有了電梯,可以去頂樓曬被子、休閒聊天。而且加裝電梯後,整個小區的檔次還會大大提高,和附近沒有加裝電梯的小區相比,檔次更高,優勢盡顯,市場價值整體會上升一個臺階。雖然加裝電梯可能會影響一樓房子的價值但是小區檔次提升之後,整個小區的房子都會跟隨升值,影響也會相互抵消。
但是加裝電梯,對於高一點樓層的業主確確實實是個好消息,特別是老人。人都會慢慢老去,腿腳也都會慢慢不方便起來。對於老人來說,現在的上下樓有時真的是很大的困難。如果加裝電梯以後,老人的出行不再是問題,對於年輕人也一樣,有電梯肯定不會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