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吃辣,是川菜、湘菜的勝利?川菜大廚:川菜不該只有麻辣油

2020-12-14 為食哥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辣,各地的大街小巷,湘菜館、川菜館成行成市。

不得不讓人感嘆,辣椒真是魅力不可擋呀。

吃辣椒的飲食文化在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已經有多年的歷史。

但真正風靡全國,是近20年的事情,這得益於網際網路的興起,讓這股吃辣的風潮傳遍神州大地。

不過,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們,先不要高興。

這並不是辣這種「味道」戰勝了另外幾種味道,實際上,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或者說是一種觸覺。辣椒裡面有一組生物鹼總稱為辣椒素。辣椒素使我們產生疼痛。而這種痛覺刺激人的大腦,令其產生補償機制,釋放內啡肽——產生欣快感。

這樣說可能太過學術性,比較難理解,我舉個例子,就容易明白了,通常我們吃東西是通過舌頭的味蕾感受甜酸鹹苦鮮等味道,而你把具有這些味道的東西塗在你手上你是感覺不到味道的;但辣椒不一樣,你塗在手上會有灼痛感的。另外,有時候吃的太辣了,上廁所也會感覺到菊花疼,然而你的菊花並不能感知甜酸鹹苦鮮等味覺。

同樣的,川菜麻辣中的「麻」也不是味覺,而是花椒中的花椒麻素激發了人舌頭的神經纖維,導致舌頭表面下的肌肉開始快速地震顫,這種高頻率而且不由自主的顫動,就是我們常說的舌頭髮麻的感受。

而且麻辣這些虛假的「味覺」長此以往會產生依賴性,也就是成癮。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習慣麻辣油的人吃粵菜感覺沒有味道的原因,因為長期經受高強度的刺激令味蕾的味覺變得遲鈍,當進食時若沒有這些刺激,則會沒有食慾。

簡單來說,麻辣不但霸道的入侵並掩蓋了主食材的原本味道,而且通過一種觸覺讓人以為得到了味覺上的滿足,但實際上不但沒有滿足人的味覺,反而讓人的味覺越來越遲鈍。

所以說,麻辣的勝利不是菜品的勝利,剛剛相反,是餐飲業的失敗。因為這表示食物原本的味道、廚師的廚藝滿足不了食客的味蕾,而要通過尋求快速、短暫的刺激去獲得滿足。

廚師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

1、當然是這種虛假的快感能某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食慾」。

2、人們愛拼比、炫耀的心理,有調查顯示,愛吃辣的主要是45歲以下的人,其中年輕人更多,年輕人嘛,心高氣傲,喜歡拼比,比如說拼酒,拼吃辣,誰能喝酒、能吃辣都是倍有面子的。

3、吃辣的成本低,不僅僅是吃辣更容易獲得快感,而且辣味作為調料,能降低主料的成本。當辣喧賓奪主成為主「味」之後,對主要食材(比如雞、肉、魚等)的品質、新鮮度要求就不用那麼高(反正做出來都差不多),成本就下來了。

而像粵菜這些講求主食材味道的菜(配料、調料主要是突出主食材的鮮味),要做的好吃,不但要選品質好、新鮮的食材,而且對烹飪要求也講究,成本自然就高了。就現代的餐飲來講,海鮮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註定了追求鮮的菜品走不遠。相對來講,辣椒曬乾運輸成本低,隨便去到哪裡都行。

截圖來源:曹雨《中國食辣史》

這裡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吃雞,可以做白切雞、豉油雞、燒雞、鹽焗雞,作為老廣應該都知道,能拿來做白切雞的肯定是品質好的雞,要不然做出來不好吃的;但其他幾種做法對雞的品質要求就沒那麼高,拿個有機餵養的走地雞和雞場飼料餵養的雞做成的燒雞,味道差距就沒那麼大了。

你去買一隻可以馬上吃的鹽焗雞或者豉油雞,比買一隻相同重量的品質好的毛雞,價格便宜很多。像以前超市有9.9元一隻的燒雞,但這價格要吃白切雞,是萬萬吃不到的。

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辣,而導致其他餐館倒閉,或者不得不改為麻辣,這其實是屬於劣幣驅逐良幣,長此以往,不止對其他菜系有不良影響,甚至對川菜、湘菜本身乃至整個中餐行業都有極大傷害。

最後聲明下,我並不是針對哪個菜系,僅僅是對全民吃辣現象的做了些資料搜集和分析而已。

因為現在這種現象,連川菜大廚都不得不感嘆「為何川菜只剩麻辣油三個特點了?」

截圖來源:川菜麥師傅

相關焦點

  • 湘菜與川菜的區別
    受各地地理環境和人文氣候的影響,衍生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八大菜系中湘菜和川菜都以辣味著名,經常有一些食客將兩者搞混淆,會問川菜和湘菜兩者的區別在哪裡?今天湘廚本味就帶各位來科普一下關於湘菜和川菜的區別,讓各位了解到專屬於它們的風味。
  • 愛吃辣的你,喜歡油重色濃的湘菜,還是喜歡麻辣醇厚的川菜?
    愛吃辣的你,喜歡油重色濃的湘菜,還是喜歡麻辣醇厚的川菜?很多人難以區分湘菜和川菜,在很多人眼中,麻辣的菜就是川菜或者湘菜,但是作為兩大不同菜系,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愛吃辣的你,喜歡油重色濃的湘菜,還是喜歡麻辣醇厚的川菜?湘菜的代表作,米飯的終極殺手!
  • 財看見 | 川菜徵服全世界,這次靠的真的不是辣!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稱菜式多樣、調味多變、麻辣鮮香、應有盡有。不僅國人愛吃川菜,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成為了川菜的鐵桿粉絲。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用「火爆全球」來形容川菜,一點也不為過!不過,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川菜越來越受歡迎,靠的竟然不是辣! 提到川菜,一些人能想到的只有火辣,這是一種刻板印象。
  • 川菜的經典是什麼?去川菜館必點的4道菜,吃出川菜的「靈魂」
    提起中國的八大菜系,大家經常吃的當屬川菜,它不像粵菜、徽菜那樣選用山珍海味,很多常見的蔬菜都能被其所用,所以川菜的價格比較親民,也因為其麻辣爽口、十分美味的特點倍受大家青睞,所以很多人在外出聚餐時都會選一些正宗的川菜館去吃,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說幾道去川菜館裡一定要點的菜,如果大家沒有點
  • 吃川菜、送香粽…這家品牌川菜入駐中山公園商圈啦!
    吃川菜、送香粽…這家品牌川菜入駐中山公園商圈啦!端午節當日品川菜,還送香粽哦!吃一哈瓜娃子從成都帶來的鬼癮食聽瓜娃子給你擺會兒關於成都的龍門陣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鬼癮食」源於成都特色地域飲食文化,原指出沒在晚上的美食,其特點為豐富多樣、麻辣鮮香,體現了成都飲食文化的隨性與自由。
  • 舌尖上的中國:各地區川菜品牌及門店分布(二)
    舌尖上的中國:各地區川菜品牌及門店分布(二)來源:聯商網2014-03-27 18:02  聯商網消息: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西南地區很多人都愛吃辣,他們認為吃辣可以去溼。當人習慣吃辣後,就會對辛辣食物有了依賴性,自此無辣不歡。而近些年來,這股「辣旋風」席捲了大江南北,像上海、廣州這般口味清淡素雅的城市也好起「重口味」來。
  • 石梅灣艾美開啟熱辣川菜探索之旅
    海南萬寧2018年1月2日電 /美通社/ --辭舊迎新之際,一場無辣不歡的川菜探索之旅在艾美中餐廳拉開帷幕。石梅灣艾美度假酒店特邀來自九寨溝喜來登國際大酒店的川菜大廚蔣玉林,帶領食客開啟紅火又熱辣的美食體驗。
  • 石光華:文人美食家的川菜生活
    我們今天吃到的川菜是近現代川菜,其歷史滿打滿算只有150年,我認為真正系統形成今天川菜的味型、菜式、烹飪方式,甚至只能追溯到民國時期,因為川菜的發展是有斷點的,第一次在宋末元初,四川作為南宋抵抗蒙元的主戰場,飽受戰亂破壞,「揚一益二」的成都弄得十室九空,很多傳統文化包括飲食文化都遭受了巨大破壞。
  • 承襲福利川菜的正統手藝,延伸出川菜的變化吃法,老功夫新思維!
    我們被安排在靠近外頭的小方桌,可愛的辣椒小筷架讓人很有今天吃川菜的主題感,每一個碗還有熊貓的臉蛋造型。不過朋友一直問我,今天的菜色會很辣嗎?服務人員馬上過來說:」如果不要這麼辣都可以再做調整。「接著便幫我們詳細的介紹菜單。真的沒有很辣,辣得很舒服,但沒有辣到屁股。哈哈!
  • 《南華早報》分析川菜是如何徵服全世界吃貨的?
    她說:「川菜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有多種味道。我在那裡學習廚藝的時候,我們學到了23種複雜的味道。這就像法國的經典醬汁,只是甜、酸、辣、麻的比例各不相同。」   鄧扶霞說:「花椒使川菜不同於其他以辣為特色的地方菜。比如,湘菜也使用大量辣椒,但不使用讓舌頭髮麻的花椒。」
  • 川菜是如何徵服全世界吃貨的?
    她說:「川菜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有多種味道。我在那裡學習廚藝的時候,我們學到了23種複雜的味道。這就像法國的經典醬汁,只是甜、酸、辣、麻的比例各不相同。」鄧扶霞說:「花椒使川菜不同於其他以辣為特色的地方菜。比如,湘菜也使用大量辣椒,但不使用讓舌頭髮麻的花椒。」
  • 學川菜廚師有發展前途嗎?川菜廚師有沒有市場?
    川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已經在飲食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璀璨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散發著無限魅力。這不僅是祖祖輩輩川菜手藝人的傳承,更是新一代廚師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結果。在川菜廚師職業發展前景十分明朗的今天,想學川菜,成都喲靠譜的廚師學校推薦嗎?
  • 去川菜館必點的六道川菜代表,想想都令人垂涎三尺
    其中川菜就以其麻、辣、香,白味鹹鮮中仍帶點微辣的口味在中國飲食裡獨樹一幟,那麼在川菜文化裡最能代表它口味的有什麼菜嗎?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吃川菜必點的一道名菜,其最大的特色可歸結為八個字: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想想都讓人口水直流宮保雞丁,宮保雞丁不僅是川菜中的代表名菜,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幾乎成為中國菜的代名詞
  • 川菜大眾化檔次低,上不得臺面?國宴「開水白菜」了解一下
    中國可謂是最講究吃的國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菜餚講究色香味俱全。做一道名菜要經過多道工序,長時間的烹飪,精心熬製而成。而中國最出名的宴席菜分為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徽菜、湘菜、閩菜。其中最普遍最受歡迎就是川菜了,全國各地的城市都能見到大眾的川菜館,四川火鍋、重慶火鍋也開遍了大街小巷。但也有人說川菜太大眾化、檔次低,上不得臺面。
  • 舌尖上的中國:各地區川菜品牌及門店分布盤點
    舌尖上的中國:各地區川菜品牌及門店分布盤點來源:聯商網2014-03-19 10:26  聯商網消息:在現在這個速食時代,速生食材也日益普遍,這導致食物原本的鮮味日漸難得,而辛辣這種刺激的味道能夠更好地挑戰人們漸趨挑剔麻木的味蕾,於是原先局限於西南地區的麻辣餐廳開始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並衍生出眾多新門派,各地的購物中心為了吸引客流,也往往會引進2-3家特色麻辣主題餐廳。
  • 去川菜館必點這6道,都是川菜裡的精品,店老闆都以為你是本地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街頭的餐館也是越開越多了,畢竟現代人可以說各個都是吃貨,都特別能吃,除了平時工作之外,就重要的就是吃了,約上幾個好友一起去哪家店坐一坐,吃吃東西,聊聊天啥的就特別滿足,對於那些比較喜歡吃辣的人來講,每次吃飯的話就會選擇川菜館了,說到川菜,陽仔今兒就推薦幾道特別開胃的菜品給大家
  • 麻辣豆腐在家做,加入3種調味料,川菜大廚吃了都說正宗,太下飯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用豆腐做一道川菜——麻辣豆腐。我們都知道麻婆豆腐是經典的川菜,那麻辣豆腐呢?兩者有啥區別呢?其實兩者區別不是太大:麻婆豆腐是四川有背景的經典川菜,而麻辣豆腐是普通川菜;麻婆豆腐裡要用到牛肉末,而麻辣豆腐裡則沒有。
  • 如果川菜們是一個企業,那麼川菜的這些關係就好解釋了
    魚香肉絲是民國初期加入川菜集團的。這位老前輩的脾氣極好,無論是誰都可以和他聊上兩句。他不爭不搶,不嫉不妒,不羨不怨,不傲不卑。每次見到他不是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紙,就是在廚房專研菜品。根據集團內部的小道消息,魚香肉絲的祖上還和蔣介石有些關聯。
  • 這就是川菜-新華網
    讀完下文,再吃不遲 1定焦川菜,難道不就是麻和辣嗎?真正麻辣的味型不過七八種絕大多數川菜都是不辣或不覺辣的糖醋排骨、魚香肉絲、怪味鴨、酸菜魚釀製中的豆瓣醬 紅褐油潤、醬香濃鬱辣而不燥統計數據顯示24.8%的食客,每月有2-3天會吃川菜24%的食客,每周有1-2天吃川菜
  • 天氣漸涼,長沙這些地兒吃麻辣川菜讓你倍感熨帖
    想著這些菜,竟然一時半會也想不出究竟是湘菜的香辣更加對味,還是川菜的麻辣更加熨帖。作為在湖南生活的人,湘菜在我們生活中的出鏡評率非常高,倒是川菜有一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長沙吃得熨帖的麻辣川菜,在長沙的四川朋友有空一起約個趴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