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川菜們是一個企業,那麼川菜的這些關係就好解釋了

2020-12-25 騰訊網

小炒肉、鹽煎肉、回鍋肉究竟有何區別?

毛血旺、酸菜魚、辣子雞到底算不算川菜?

為啥子川菜、魯菜、貴州菜都說宮保雞丁是自己菜系的?

回鍋肉為啥子被稱作「川菜之首」?

川菜這些雜亂的問題一兩句話根本就說不清楚。

但是如果假設川菜們都在一起上班,那麼這些問題就好解釋了。

在古蜀時代就成立的川菜企業裡,自然有許多傳承上百年的老員工。他們有些獨霸一方,成為了說一不二的角色;有些已經退休多年,只在集團內部隱隱能聽到他們的傳說;有些卻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最後的餘熱。我們就先來介紹一下川菜集團裡六個主要領導。

魚香肉絲是民國初期加入川菜集團的。這位老前輩的脾氣極好,無論是誰都可以和他聊上兩句。他不爭不搶,不嫉不妒,不羨不怨,不傲不卑。每次見到他不是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紙,就是在廚房專研菜品。根據集團內部的小道消息,魚香肉絲的祖上還和蔣介石有些關聯。

「魚香門」的開山鼻祖:魚香肉絲(圖片源自網絡)

魚香肉絲的老祖宗據說是「泡椒肉絲」。後來泡椒肉絲到蔣介石府上廚房當差,受到府內一位川籍廚師的點化,才有了魚香肉絲的誕生。

作為集團的主要領導之一,魚香肉絲卻是老好人的性格,無論是誰想找他學習「魚香味」的家傳手藝,他都會傾囊相授,毫不藏私。所以魚香肉絲在川菜集團內部人緣極好,弟子眾多。

「魚香門」的大弟子:魚香茄子(圖片源自網絡)

有些弟子跟隨魚香肉絲學藝頗久,習得了他幾分真傳。有些弟子只學了三兩分皮毛,跑出去披著「魚香」的招牌招搖撞騙。無論下面弟子有何作為,魚香肉絲都一笑了之,並不在意。他的大弟子魚香茄子,幾次都建議師傅好好在企業整肅一下,別讓那些「半罐水」壞了師傅的名聲。魚香肉絲聽罷只是哈哈一笑,擺擺手就走了。

後來魚香茄子與魚香脆皮魚,魚香肘子、魚香蝦球等幾位師兄弟聊起這件事。幾番言語之後,魚香茄子忽然驚出一身冷汗。有些人收徒是寧缺毋濫,有些人收徒卻是多多益善。師傅之所以這樣做,除了壯大「魚香門」之外,恐怕也有暗暗和勢力龐大的回鍋肉較勁的意味在裡面。

「魚香門」的大將:魚香肘子(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說魚香肉絲在川菜集團內部是靠著師徒關係壯大門楣,那麼回鍋肉就是靠著家族關係和聯姻擴大其在企業內的影響力。

相傳回鍋肉的家族歷史極為久遠,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的「油爆肉」。回鍋肉後面數代子孫也算是爭氣,不斷地與時俱進,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明末清初辣椒傳入國內之後,迅速被引入回鍋肉家族中,現代回鍋肉的雛形已現。清末豆瓣醬出現,同樣立馬就被回鍋肉家族拉攏,更是由此將回鍋肉推向了「知名川菜」的位置。

經過回鍋肉家族多年的發展,他們在川菜集團裡面隱隱已是頭把交椅。魯菜集團,粵菜集團這外人說到川菜集團的當家人物,第一反應就是回鍋肉。

川菜代言人之一:回鍋肉(圖片源自網絡)

不同於魚香肉絲「廣收門徒」的發展路線,回鍋肉的發展靠得是血親關係。

這些年回鍋肉家族一直都是抱團發展。回鍋肉家族除了有小炒肉,鹽煎肉這樣的遠房親戚以外,自己家族本身也十分興旺。蒜苗回鍋肉執掌著回鍋肉家族已經上百年了。現在民間一說起回鍋肉,只會認為蒜苗回鍋肉是根正苗紅的,其餘回鍋肉兄弟不過是改良版而已。

萬幸經過回鍋肉家族多年來不懈努力,他們家族這一代人已經逐漸成長起來,青椒回鍋肉、蓮白回鍋肉都已經在川菜集團中有一定的話語權。而鹹菜回鍋肉、洋蔥回鍋肉、土豆回鍋肉這些小字輩也闖出了各自的名號。回鍋肉家族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因為血親的關係,分外團結。可以說只要有川菜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回鍋肉家族弟子的身影。

回鍋肉與麵條家族聯姻的產物:回鍋肉麵(圖片源自網絡)

近幾年川菜集團內部有小道消息說,回鍋肉家族正在悄悄和各大家族聯姻。現在看來這些消息也非空穴來風,才幾年的功夫回鍋肉麵、回鍋肉包子聯姻誕生的年輕才俊也是小有名氣了。

如果說魚香肉絲和回鍋肉忙著招兵買馬,擴大地盤,那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就加入川菜集團的麻婆豆腐則算是另闢蹊徑了。

麻婆豆腐的出身並不高,歷史也不久遠。但是比起其他領導的身世來說卻分外清晰。麻婆豆腐的祖宅位於成都萬福橋的「陳興盛飯鋪」,開山的祖宗就是小飯鋪的老闆娘。這一點在很多成都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比如在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瀾》中就有顧三奶奶和掌柜娘這樣一段對話。

「那時節,我媽在掌柜。她老人家是個好脾氣人,那些推油車的腳子大哥來鋪子吃飯,總喜歡帶起肉來打牙祭。車上有的現成清油,我們鋪子有的現成豆腐。我媽懂得那些大哥是出氣力的人,吃得辣,吃得麻,吃得鹹,也吃得燙。因此,做出豆腐來,總是紅通通幾大碗,又燙,又麻,又辣,味道又大。我媽並不在菜上賺錢,你有好多材料,就給你做好多東西。她只圖多賣幾升米的飯。這一來,我們的肉焯豆腐便做出了名。我媽臉上有幾顆麻子,大家喊不出我們的招牌——我們本叫陳興盛飯鋪。——卻口口聲聲叫陳麻婆豆腐。」

川菜的海外代言人:麻婆豆腐(圖片源自網絡)

有了這些名人和史料為麻婆豆腐做背書,他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稱自己為「正宗川菜」。起初川菜集團內部的其他人並不在意這種叫法。既然入了川菜集團,大家自然都可以稱為「正宗川菜」。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麻婆豆腐卻以此稱號大做文章,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不同於回鍋肉家族的人丁興旺,魚香肉絲的桃李滿天下,麻婆豆腐到現在不過才有幾個贅婿:「脊髓燒豆腐」、「腦花燒豆腐」。不過麻婆豆腐卻苦練內功,幾經了「牛肉變豬肉」、「添加豆瓣醬」、「菜油變花生油」、「增加調味料」等幾個階段的淬鍊後,也是達到了「知名川菜」的水準。

這時麻婆豆腐自知在集團內部聲勢比不過回鍋肉,如果窩在集團內部和幾個老前輩爭權奪利並沒有多少勝算。樹挪死,人挪活。麻婆豆腐便自請為川菜集團開闢海外業務。

起初麻婆豆腐做出這樣決定的時候,集團內部譁然一片,都等著看他的笑話。早些年間川菜集團不是沒有和國外大的餐飲集團交流學習過,但是得到的結論都是四個字:水土不服。

但草根出身的麻婆豆腐不信邪,他咬緊牙關,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做考察調研。沒想到短短的二三十年的功夫,麻婆豆腐已經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都開設了川菜集團海外分部。

麻婆豆腐的贅婿:腦花燒豆腐(圖片源自網絡)

麻婆豆腐的故事在川菜集團內部頗為勵志。他草根出身,自己隻身在海外打拼,短短時間就從一個普通員工一躍而成為集團重要領導,川菜集團在海外的代言人。許多新進集團的員工都將麻婆豆腐視作自己的榜樣和目標。每次麻婆豆腐在川菜集團內部做演講的時候都座無虛席,一票難求。

麻婆豆腐在川菜集團內部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其傳奇又勵志的故事以外,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夠仗義。無論是誰有困難求到他面前都會傾囊相助。川菜集團內有一個同為草根出身的重要領導便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

夫妻肺片祖上如麻婆豆腐一般,都是為窮苦人家服務的。

夫妻肺片的出身比起麻婆豆腐來更為草根。麻婆豆腐祖上好歹還有一間小小的店面,而夫妻肺片的祖上就是在成都街頭挑擔提籃叫賣的小販。

那時候夫妻肺片還沒有改名,人們習慣簡單直白地稱呼其為「涼拌肺片」。兩個簡單組合的詞語就將夫妻肺片的本質道的乾乾淨淨。成本低廉的牛雜邊角餘料配上麻辣鮮香的紅油,最是受拉黃包車、腳夫、窮苦學生們喜愛。

夫妻肺片祖上幾代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店鋪。這個願望一直到了20世紀30年代,成都人郭朝華和妻子這一代才才算實現。郭氏夫婦在成都半邊橋附近(今人民公園後門右側)開店,店鋪取名為我們現在熟知的「夫妻肺片」,也由此夫妻肺片才算半隻腳踏入了川菜集團。

以前平民食物的代表:夫妻肺片(圖片源自網絡)

「夫妻肺片」兩口子一直沒啥子野心,一心只想著老老實實上班,本本分分做生意。他們既沒有廣收學徒,也沒有拓展家族子弟,很多時間集團內部都選擇性的忽略了這個默默無聞的領導。反正每次集團內部投票的時候他只會跟著麻婆豆腐的腳步走,誰要禮貌性地問他有什麼想法。夫妻肺片永遠都只會說一句話,「大傢伙商量著拿主意就行,我聽大家的。」

直到前幾年一個關於夫妻肺片的新聞爆出,集團內部才發現他並不能小覷。美國一個雜誌發布 「美國2017餐飲排行榜」,位於休斯敦的一個川菜館招牌涼菜「夫妻肺片」榮登榜首,被評選為「年度開胃菜」。而有趣的是「夫妻肺片」的英文名被翻譯為了「史密斯夫婦」。

看到這個新聞時,川菜集團內部的人才驚覺,原來夫妻肺片也跟隨著大哥麻婆豆腐的腳步在海外生根發芽了。沒想到他一聲不吭地已經走了那麼遠。

雖說川菜集團內部也是分派系的,上河幫、下河幫和小河幫的人經常會在集團內部爭鬥不休,但是有個公司領導卻不受所有派系的待見。

宮保雞丁按說早在清朝就加入了川菜集團,輩分比起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這些後起之秀高上很多,但是他的出身卻很尷尬,讓他在集團內部不上不下的。如果要類比的話,宮保雞丁的身世倒是和唐太宗第三子李恪一般(李恪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奪嫡是沒啥希望了,如果他坐上了頭把交椅,集團內部的其他成員會擔心其出賣公司利益。但是其高貴的出身又讓宮保雞丁時刻處於眾人的關注中,沒辦法混吃等死。

要說起宮保雞丁的出身,其祖上是與魯菜集團中的「醬爆雞丁」有血緣關係的,和貴州菜集團中的「胡辣子雞丁」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從小就四處流浪的他,直到被四川總督丁寶楨收留後才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名字——「宮保雞丁」。

出身複雜的宮保雞丁(圖片源自網絡)

按理說有一個彼時四川總督的爹是可以衣食無憂的,可惜宮保雞丁的命運多舛。其生父丁寶楨去世後不久,他就被窺探其家產的四川親戚們(四川當地官員)作為貢菜獻給皇帝。讓這些親戚們沒想到的是,宮保雞丁深受宮廷的喜愛,竟然平步青雲地成為了御用的名菜之一,後來還被收錄到北京宮廷菜集團中。

值得一說的是,在宮保雞丁流浪的過程中,有些子孫流落到西方被收養,經過和西方人幾代聯姻之後,誕生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所以對於宮保雞丁,魯菜集團對外宣稱「是俺們的人「,北京菜集團也宣稱其」是長於皇城根下「,川菜集團也宣稱這裡有其故居和祖宅,偶爾貴州菜集團也會鬧上兩句。

紛雜的身世讓宮保雞丁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不同的樣貌的子孫。

所屬複雜的宮保雞丁(圖片源自網絡)

川菜集團中的宮保雞丁是吃雞脯肉長大的,隨身帶著油酥花生米和幹辣椒節,渾身上下一股辣型荔枝味,偶爾又冒出一股糊辣味。而魯菜集團的宮保雞丁則是吃雞腿肉長大的,隨著帶著筍丁或者馬蹄丁作為零食。貴州菜集團中的宮保雞丁則帶著餈粑辣椒,渾身散發出一股鹹辣略帶酸甜的奇特複合味。

不同的身份造成了川菜集團內部對於宮保雞丁的不認同感。這麼多年來宮保雞丁還是保持著原樣,沒做任何改變。好在宮保雞丁也樂於現在這樣左右逢源的生活,並不以為意,安心過著其半退休的生活。

萬幸川菜集團內部也有不少類似宮保雞丁這般身份的元老,比如芙蓉雞片(芙蓉雞片原是一道魯菜名菜,成名後淮揚菜、川菜等菜系都有收錄該菜品)。這也讓宮保雞丁待在川菜集團內養老並不是那麼尷尬。

如果說宮保雞丁是因為出身問題不受待見,那麼開水白菜就是因為出身高貴,不願和集團內的「下裡巴人「過多交流。

開水白菜一出身,身上就打有明明白白的川菜集團烙印。開水白菜的一身可謂是順風順水,沒受過半點波折和磨難。其父是宮御膳房的川菜名廚黃敬臨。後來其父百年之後,又被川菜大師羅國榮收養。在羅國榮的精心呵護下,開水白菜長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夥子,每個人見到都會由衷地誇上一句。

「這個小夥子長得真清秀。」

翩翩公子:開水白菜(圖片源自網絡)

起點頗高的開水白菜身上自帶一股高貴的氣質,這也與其打小精緻與奢侈的生活環境分不開的。

幼時身在清宮長大的他,普通的白瓷碗碟是無緣見到的,普通的竹筷也是不屑使用的,吃喝用度無一不精緻到極點。或許就是由於開水白菜身上這股高貴勁,他一出道就躋身為國宴上的一道精品。

而現在一提到川菜,回鍋肉是家喻戶曉,開水白菜卻是門面擔當。

很多時候世人很難將開水白菜這個翩翩公子和川菜集團聯繫在一起。在川菜集團內部,有幸見過開水白菜的人也不多,很多時候他只會出現在高檔宴席和公館菜中。

開水白菜的朋友並不多,很多時候他寧願一個人獨處,也不願步入那紛雜的世俗中。如今他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都或退休或離世,剩下諸如香橙蟲草鴨、醪糟紅燒肉、劉公雅魚等也不常聯繫往來了。

【特別說明】

「十大經典川菜」有很多種說法,本文採用的2018年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四川十大經典名菜」版本。

【後記】寫到這裡的時候,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腦袋裡的各種設想不停地冒出,已然腦補出一部人物眾多的川菜集團內部風雲史。

比如退休狀態的三色雞淖、菠餃白肺、烤酥方、桃酥雞糕、軟炸斑,

川菜集團的地方子公司成員,砂鍋雅魚,東坡肘子等等。

川菜集團新進員工,泡椒鳳爪、鱔段粉絲、酸湯肥牛的故事

還有重慶的兄弟公司裡重慶火鍋、毛血旺、酸菜魚等等的故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討論區裡面一起聊聊,還有什麼有趣川菜設定,若大家感興趣,我便繼續寫下去。

相關焦點

  • 學川菜廚師有發展前途嗎?川菜廚師有沒有市場?
    川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已經在飲食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璀璨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散發著無限魅力。這不僅是祖祖輩輩川菜手藝人的傳承,更是新一代廚師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結果。在川菜廚師職業發展前景十分明朗的今天,想學川菜,成都喲靠譜的廚師學校推薦嗎?
  • 川菜裡的三大利器:一個專攻涼菜,一個畫龍點睛,一個是萬能輔料
    川菜輔料裡的花椒、幹海椒、紅油、藤椒就像是一個個既有能力又難以管教的「刺頭」,而郫縣豆瓣卻像是一個能服眾的教官。郫縣豆瓣就像是一個萬能粘合劑般,將這些個性鮮明的味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建出一道道垂涎欲滴的菜品來。 如果你去翻看川菜菜譜,大多數炒菜都是這樣開頭的。
  • 中國十大川菜名廚邱克洪:只要生命在,我就不會忘了振興川菜的初心
    後值川菜發展低迷,因一心想培養更多烹飪人才,邱克洪便投身於烹飪教學。在數十年教學中,邱克洪先後擔任了四川八一軍烹校高級烹任教師、四川菜根香烹飪技術學院院長等要職,期間還受聘兼任了四川大學酒店管理系客座教授、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高級烹飪講師等職務。在教學期間,邱克洪為上萬名烹飪學子傳授施教,並深得院校和學子們的好評和廣泛讚譽。
  • 石光華:文人美食家的川菜生活
    14日,作為美食節的歡迎晚宴——天府家宴在萬達瑞華酒店開席,這是嘉賓們到達成都後的第一道盛宴,其中燈影香魚片、天府回鍋肉、陳麻婆豆腐、椒麻春筍尖、菜根老罈子、魚香酥皮蝦、樟茶煙燻鴨、開水白菜心、金湯養生鍋等16道主菜將川菜的「麻、辣、鮮、香」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來自遠方的朋友們開啟了一次地道的川菜美食文化體驗。
  • 曾經火爆一時的川菜餐廳,紛紛退市!如今川菜什麼最火?
    如今川菜什麼最火 曾經餐飲一個爆品闖天下,幾乎一個菜品帶紅了一條街,形成了重慶餐飲史上著名的柴火雞,花江狗肉,來龍巷家庭小火鍋一條街、六公裡啤酒烹製系列一條街、歌樂山辣子雞一條街、南山泉水雞一條街、太安鎮太安魚一條街和兩江碼頭的豆花魚船等,大都好景不長,各領風騷一二年後,基本上消失不見了。先以柴火雞為例。
  • 去川菜館必點的幾道菜,這些都是川菜的靈魂,懂得人都會點
    去川菜館必點的幾道菜,這些都是川菜的靈魂,懂得人都會點說起八大菜系,對於普通人來說吃得最多的就是川菜了,像一些粵菜徽菜的價格都是比較貴的,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而川菜的價格就親民多了,不挑食材像一些便宜的蔬菜,都只能派得上用場的口味又是以麻辣為主的
  • 川菜的經典是什麼?去川菜館必點的4道菜,吃出川菜的「靈魂」
    提起中國的八大菜系,大家經常吃的當屬川菜,它不像粵菜、徽菜那樣選用山珍海味,很多常見的蔬菜都能被其所用,所以川菜的價格比較親民,也因為其麻辣爽口、十分美味的特點倍受大家青睞,所以很多人在外出聚餐時都會選一些正宗的川菜館去吃,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說幾道去川菜館裡一定要點的菜,如果大家沒有點
  • 甜辣味的麻婆豆腐,酸辣味的擔擔麵,川菜在日本變成了什麼樣子
    不過這其中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差別,在中國餃子是作為主食存在的,而在日本餃子則是一道菜。所以日本餃子體積較大,餡兒料份量十足。煎餃(圖片源自網絡)那麼有了「中國料理」打前站之後,川菜是何時傳入日本化身為「四川料理」呢?
  • 湘菜與川菜的區別
    受各地地理環境和人文氣候的影響,衍生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八大菜系中湘菜和川菜都以辣味著名,經常有一些食客將兩者搞混淆,會問川菜和湘菜兩者的區別在哪裡?今天湘廚本味就帶各位來科普一下關於湘菜和川菜的區別,讓各位了解到專屬於它們的風味。
  • 全民吃辣,是川菜、湘菜的勝利?川菜大廚:川菜不該只有麻辣油
    不過,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們,先不要高興。這並不是辣這種「味道」戰勝了另外幾種味道,實際上,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或者說是一種觸覺。辣椒裡面有一組生物鹼總稱為辣椒素。辣椒素使我們產生疼痛。而這種痛覺刺激人的大腦,令其產生補償機制,釋放內啡肽——產生欣快感。
  • 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在蓉成立 挽救瀕臨失傳川菜
    安源攝中新網成都1月18日電 (記者楊傑安源)18日下午,四川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成立大會在成都舉辦。包括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王開發、中國烹飪大師陳舜全、蔣學雲、梁長元、張元富、路明章、繆青元在內的120多位平均年齡70歲的川菜大師將復原瀕臨失傳的傳統川菜,再現地道川菜。
  • 這就是川菜-新華網
    菜單上必備這些經典菜式暫且不論味道地不地道一股濃鬱的麻辣味兒已撲面而來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用普通的食材烹飪出低調的華麗是川菜為人稱道的另一個特點無一不愛吃,家家都會做如今,火鍋店已經遍地開花 如果你第一次來四川
  • 成都名宴創建與推介3|如意宴:川菜二十四味型,川菜美食哲學之魂
    種族的關係,食物和性別的關係,都是一直被研究的問題,甚至學者認為,廚事是一種流通資本(culinary capital)[2]近年來,隨著美食在傳播學、文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領域研究被廣泛研究,還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Gostrodiplomacy(美食外交)。
  • 外國人疑惑:川菜有那麼多辣椒和油,吃起來是否健康?
    外國人疑惑:川菜有那麼多辣椒和油,吃起來是否健康?四川網友給出的答案亮了,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口味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地方的美食都帶有當地濃濃的特色口味,而這種口味卻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能接受的。就拿川菜來說,川菜給人的印象就是全是辣椒和辣椒油,看起來紅彤彤的非常有食慾,而且聞起來的味道也非常香,吃起來香辣爽口也很美味呢。
  • 傳統川菜不用醬油,新派川菜必用醬油,生抽老抽不能取代複製醬油
    傳統川菜不用醬油醬油是一種鹹鮮調味品的統稱,醬油和味精、雞精這些,在過去傳統川菜領域基本不適用,也就是說,地道川菜幾乎不用醬油、味精、雞精這些後來的調味品。沒有這些調味品之前,色、香、味都要借用上等無公害的天然食材來提鮮,老母雞、老鴨、豬肉都是糧食散養,肉質勁道,雞油、鴨油顏色金黃,味道自然鮮美。提鮮用天然食材的鮮味去利用和表達,提色以糖色為主,部分香料和食材本色為輔助,配合青紅綠黃白等鮮菜色彩提高層次。過去的川菜是不需要使用醬油,準確的說是沒得醬油。
  • 川菜你喜歡嗎?超火的川菜缽缽雞,教你一個簡單的家常做法
    川菜你喜歡嗎?超火的川菜缽缽雞,教你一個簡單的家常做法川菜屬於中國四大菜系,也是現在最火的菜系之一,深受年輕人喜愛。川菜源於遙遠時期的古代蜀國,由於古時候戰亂不斷,不得不長期遷移導致菜品也隨著移動,使川菜南融北會。清初,川人發現了辣椒的美味,所以就在川菜裡面添加了辣味元素。
  • 要做地道川菜 就用大家紅火鍋底料及餐飲專用調味料
    要做地道川菜 就用大家紅火鍋底料及餐飲專用調味料時間:2020-12-02 15: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要做地道川菜,就用大家紅火鍋底料及餐飲專用調味料 得益於近幾年省政府宣傳口的營銷和網友們的傳播,如今四川在人們心中的標籤逐漸增多,不再是從前那個毫無存在感的西南省份
  • 川菜界的槓把子?I 六家正宗地道川菜館子走起!
    大大小小的川菜可謂說在天府之國大放異彩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安利下老成都川菜館子 沒吃過的小夥伴可要仔細留意了 店內每個菜品幾乎都五星好評,無骨雞爪,小煎蛙,火爆鱔段......很中規中矩的川菜館,麻辣指數真的不要太高了,算是川菜館界的業內良心了,能把川菜麻辣真髓真正領悟的小編就服這家了
  • 培養川菜國際化人才 讓正宗四川味道「走出去」
    其中,華人移民在開辦中餐及川菜館時只是將餐廳作為謀生手段,餐廳規模較小,產品品質較低,給川菜貼上的是「廉價」的標籤。  另一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知名川菜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海外獨資、合資經營川菜館,同樣也遭遇了川菜人才短缺問題,大量必需的川菜烹飪技術人才及高級職業經理人常受到工作籤證、用工等限制,制約了川菜企業在國外的發展。
  • 學川菜廚師去哪裡好?
    川菜即四川地區的菜餚,是中國漢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間最大菜系。川菜廣受大眾喜愛,在世界範圍內都發展的風聲水起,那麼想學川菜,學川菜廚師去哪裡好?所以說,學川菜當然首選到四川啦!學校兩年的是以培養川菜名廚、大廚、廚師長、行政總廚、高級烹飪人才為目標,培養能夠熟練製作傳統川菜、餐飲管理、酒店管理等相關知識的複合型廚政管理人才,培養能勝任星級賓館、酒店、大型餐飲酒樓、各類知名餐飲企業的工作需求,及具備獨立經營各類餐飲店能力。學川菜會哪些方面的學習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