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冬至祭掃見文明,一把花束寄哀思

2020-12-25 智慧桐城

圖為森林防火值守人員檢查進山車輛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12月21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在桐城,每逢冬至日,民間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今年的冬至日,桐城民間祭祀既沒有「煙燻火燎」,也沒有「陣陣噪音和森林防火警報」,只有束束鮮(絹)花寄託對已逝親人的哀思。這得益於我市多措並舉引導群眾文明祭祀、共護生態環境。

圖為森林防火值守人員檢查進山車輛

冬至日,為有效預防祭祀活動引發的森林火災,12月21日上午,在桐城市廟家山壪、玉屏山莊、投子寺和魯谼村等多個森林防火檢查站,不時有宣傳車來回穿梭在公路上,播放著森林防火相關知識和法規;在各進山關鍵站點,還有森林防火值守人員一一檢查入山車輛,確保無火源入山。凡是攜帶爆竹、紙錢的人和車輛,一律不得上山祭掃。所攜爆竹、紙錢就地處理。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疏堵結合,全面加強宣傳,開展常態監管,深入推進森林防火、文明祭祀、煙花爆竹禁限放等工作,社會各界積極支持文明祭祀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文明新風深度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

桐城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超在森林防火檢查現場告訴筆者:這幾年,我市通過大力宣傳、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形成了全民積極參與文明祭祀、守護森林、愛護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現在的冬至祭祀,多以鮮花祭祀為主,文明祭祀這種新風尚已在桐蔚然成風。

圖為今年清明節期間,桐城供電公司志願者在八臺山公墓為掃墓群眾發放鮮花

鮮花綠葉敬先人,綠樹青山留後人。市民用鮮花祭奠先人,寄託哀思的情感沒有變,而且更加低碳環保。人人踐行文明祭祀,不僅體現了桐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利於更好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徐鑫鑫 趙玲玲

相關焦點

  • 一束鮮花寄哀思 蕪湖冬至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緬懷故人,寄託哀思!冬至前的最後一個雙休日,我市也迎來了冬至祭掃的高峰期。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蕪湖各殯葬服務機構均制定了服務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疫情防控和冬至祭掃工作平穩有序。
  •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大家表示:要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文明祭祀方式來寄託哀思。又是一年中元節文明環保寄哀思為紮實抓好「中元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文明祭祀工作,推動《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深入落實,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衛生區工作要求,確保
  •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的一封信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的一封信 2020-12-18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祭掃不要忘了文明
    12月22日,是冬至,它既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掃墓,是中國的一個習俗,因此,每當這個時候,文明祭掃的話題又重重地擺在了我們每個人的面前。  冬至掃墓,源自於周代。據說是某一年,為了躲倭寇,家鄉的人跑到別的地方去,等倭寇走了,父老鄉親回家,錯過了清明掃墓時間,又接近冬至,所以就在冬至這一天掃墓。長期以來,世人通過冬至修繕墳塋、清除雜草、培添新土或燒些紙錢等形式,以表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和對祖宗的敬畏。《周禮春官?神仕》曰:「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 冬至祭掃迎來高峰期,墓園秩序井然,文明祭掃成風
    冬至是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冬至前的最後一個雙休日也迎來了冬至祭掃的高峰期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浦東各殯葬單位採取預約祭掃和落葬的方式,確保疫情防控和冬至祭掃工作平穩有序今年冬至期間,浦東新區繼續全面推行無煙祭掃,實行「延長周期、錯峰引導、高峰預約」措施,實行預約落葬以及祭掃高峰日預約祭掃,滿足市民需求。其中,12月19日至21日的祭掃高峰期,各殯葬單位實行分時段預約祭掃和落葬。19日上午9時許,小布在福壽園海港陵園看到,前來祭掃的市民陸續駕車抵達,安保人員指揮車輛有序進入停車場停放。
  • 文明祭祀海報丨指尖寄哀思 「雲」上傳思念
    現在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節儉的祭掃新風尚,讓清明更「清明」。文明祭祀,同心戰疫,平安清明,你我同行!文明祭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趕緊隨小編一起來了解↓↓↓1.安全祭祀不聚集。戰「疫」仍在進行,切勿聚集祭掃。不到殯葬服務機構集中祭掃。
  • 倡議書:一束鮮花寄哀思 低碳文明清明祭
    、低碳、有序的形式進行祭掃,助力藍天保衛戰,我們向全市市民朋友們發出倡議:——擯棄陳規陋習,實行文明祭掃。自覺破除焚燒香燭紙錢、燃放鞭炮煙花等陳規陋習,大力提倡文明祭奠、低碳祭掃,推廣敬獻鮮花、植樹綠化、絲帶寄哀思、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現代祭掃方式,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提倡厚養薄葬,弘揚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 冬至祭掃將至 疫情期間建議網上祭掃
    接近冬至,接下來的兩個周末可能迎來祭掃高峰,由於現在正處疫情防疫期,相關機構依舊建議大家減少聚集,最好通過網絡表達思念。受疫情影響,為了減少人群聚集帶來的風險,昆明市殯儀館在清明節期間在官網和昆明白事通公眾號開通了網上祭掃專欄。
  • 「鮮花換紙錢」 濱江文明祭掃已蔚然成風
    冬至是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本周迎來了冬至祭掃的高峰期。濱江區自去年冬至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以來,居民群眾自覺用鮮花祭祀,已成為文明祭掃新風尚。 在美女山公墓入口處,設立了免費鮮花領取處,工作人員正在發放鮮花。
  • 平安冬至 文明祭祀
    平安冬至 文明祭祀源稿:東陽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4:53:20 | 作者:周志偉 | 編輯:厲歡歡  冬至在我市有掃墓祭祖的習俗,為保護生態環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相關工作。
  • 冬至掃墓,路上全程堵堵堵!上海街頭又現「白圈」,文明祭掃為何在...
    今天是冬至不少市民都選擇在今天外出祭掃緬懷故人、寄託哀思集中出行祭掃也帶來了一個麻煩據了解,為了減緩冬至高峰期間人流壓力,福壽園提醒,儘量錯峰祭掃,分流來園。「因為今年冬至正好遇上周末,所以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福壽園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 冬至祭祀 勿忘防火安全
    冬至是廣大人民群眾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然而,燒紙、焚香、點燭等祭祀行為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對此,縣民政局提醒廣大市民,冬至文明祭祖,防火安全莫忽視。  下周一就是冬至,按照風俗,12月19日至21日我縣會迎來祭祀高峰。  「我預約了12月20日去排門山公墓祭掃。」
  • 冬至將至 南昌向市民發出冬至文明祭祀的一封信
    市民朋友們:冬至將至。在這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確保冬至祭祀安全有序,現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健康祭祀。在懷念逝者、寄託哀思的同時,保持公共環境安全有序、清靜優美。三、倡導節儉祭祀。祭而豐不如養之厚。倡導樹立厚養禮葬的時代新風,對在世老人盡孝道,多陪護、多關心。老人逝後節儉辦喪,反對鋪張浪費、拒絕祭掃陋習、抵制封建迷信,用真誠的情感和感恩的心靈追思親人,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四、培養公德意識。
  • 紙錢換鮮花——南京清荷北園社區倡導文明祭掃
    南報網訊(通訊員 劉倩文 記者 吳彬)3月20日下午,南京沙洲街道清荷北園社區開展了一場「文明祭掃 倡導新風」活動,現場,社區志願者用鮮花回收紙錢,並通過發放文明祭掃倡議信的形式,向轄區居民普及理性祭掃、低碳祭掃的理念。
  • 昆明冬至掃墓迎來高峰 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記者 林舒佳攝  冬至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祀時節,12月16、17日是冬至前的最後一個周末,上萬市民出行祭祀掃墓,昆明各公墓也迎來了冬至掃墓高峰。12月17日,不少前來祭掃的市民都選擇以獻鮮花、敬點心等方式緬懷故人,不文明現象大幅減少。
  • 文明祭掃入人心 海口市民綠色平安過冬至
    冬至是我國民間傳統祭祀時節之一,許多人會在冬至前後出行祭祀掃墓。12月21日,記者走訪發現,海口市民祭掃時大多選擇擺放鮮花、貢品食物等文明祭祀方式,文明祭掃蔚然成風。21日上午9時許,海口市顏春嶺安樂園內已停放了300餘輛前來祭掃的車輛,許多市民手持鮮花或貢品,有序前往墓區祭掃。「近年來一直倡導文明祭掃,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鮮花祭掃。」市民符女士告訴記者, 獻上鮮花一樣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而且也安全,還能保護環境,值得大家主動踐行。
  • 宜君縣人民檢察院 開展「文明祭掃護公益」檢察宣傳活動
    又是一年清明時,緬懷故人寄哀思。為營造一個文明、低碳、環保的清明祭掃氛圍,3月30日,宜君縣人民檢察院聯合宜君縣殯葬管理所、宜君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縣城開展了「文明祭掃樹新風、攜手相伴護公益」檢察公益宣傳活動。
  • 冬至祭掃 莆田市民祭拜祖先並自發向烈士獻花致敬
    各陵園加強引導,倡導文明祭掃昨日是冬至,天氣晴朗溫暖,和往年一樣,許多市民們按照莆田的習俗,吃完湯圓後,全家人一起出門上山掃墓祭祖今年前往各個陵園祭掃的私家車明顯增多,我市民政、交警、公交等有關部門近1000名工作人員,分赴各個陵園出入口,為市民提供服務。當日上午9點半,記者在城港大道往壺山陵園的路段看到,兩側輔道都停滿了私家車、摩託車,交通擁擠,交警正在疏導。新度鎮大坂村組織10多名聯防隊員在通往壺山陵園的路上巡邏,維護交通秩序。記者在該陵園門口看到,這裡設有便民服務點,桌子上擺放著藥箱、鮮花、一次性茶杯等。
  • 雲南昆明:倡導文明祭掃 移風易俗樹新風
    昆明已連續11年實現「平安清明」  確保清明節祭掃安全 民政局這樣做  送一束鮮花祭奠故人,植一株綠樹寄託哀思,文明祭掃,讓清明更加清明。昆明市已連續11年實現了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目標。以鮮花代替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的祭掃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錯開高峰、乘坐公交祭掃成為廣大市民的首選方式。
  • 2019冬至莆田多部門提供便民服務 祭掃顯文明
    昨日冬至,許多市民前往壺山陵園、囊山福寶陵園、寶山陵園、東風公墓區等地掃墓祭祖。隨著這幾年「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活動的深入開展,今年冬至多個公墓幾乎聽不到鞭炮聲。市民用鮮花代替鞭炮,響應文明祭掃。莆仙掃墓時間上有「清明前冬至後」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