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只要先投一筆錢,每個月就能收穫30%「利息」?最近,一個聲稱能「賺錢」的網絡平臺「MMM」悄然流行,不少人表示身邊有親友加入了這個平臺「投資」,甚至有的還組建微信群拉親朋好友入夥。在這樣一個騙局頻發的時代,該如何阻止騙子肆意行騙?如何順暢線索舉報渠道?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只要先投一筆錢,每個月就能收穫30%「利息」?最近,一個聲稱能「賺錢」的網絡平臺「MMM」悄然流行,不少人表示身邊有親友加入了這個平臺「投資」,甚至有的還組建微信群拉親朋好友入夥。
人民網微信曾以《國際大騙局突襲中國!小心傾家蕩產(緊急提醒)》為題,對3M金融互助社區進行過曝光。
可是大多數參與者雖然清楚這種模式不會長久,但他們都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投資者,總會有新的投資者進來,因此繼續參與。
然而最近,3M平臺似乎出現了資金斷裂,崩盤一觸即發?
所有獎金已被凍結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3M系統內部最新通知顯示,自2015年12月1日至2月15日系統內所有獎金將會被凍結,直至2月15日系統將逐步解凍。
QQ截圖20151209151905
3M平臺打著「新型理財」旗號的投資產品,其高息承諾吸引眾多投資人。眾多投資者明知有風險,還是禁不住誘惑,抱著僥倖的心態參與其中。此次的獎金凍結,或許會給瘋狂的投資者們敲醒一個警鐘。
隨著獎金被凍結、提現困難、輪流滾動投資被停止、投資者的不斷退出,3M或隨時崩盤!
世界最大龐氏騙局來襲:騙完印度騙中國
這個MMM平臺的騙局由來已久,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
據悉,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謝爾蓋·馬夫羅在俄羅斯便創建了MMM金融金字塔,該項目僅存3年時間並於1997年崩潰,為此他坐了四年半的大牢。2007年5月,馬夫羅季出獄,並按原有模式重操舊業。2013年,MMM登陸印度後,被印度護法機構「起獲」,相關責任人被逮捕。
今年5月份,MMM進入中國市場。外媒稱,俄羅斯歷史上最大金融金字塔MMM的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啟動「MMM China」網站。
他再次試圖找到輕信者們,以資金高回報率讓他們最終失去金錢。這次,他選擇的對象是中國。
連個馬甲都沒換,騙完印度就來騙中國!
那麼,這個平臺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
解密MMM平臺騙局!
四部門發布風險預警
自11月11日起,銀監會、工信部、央行、工商總局連續兩次發出風險預警公告,稱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此類行為常見名目包括「××金融互助社區」「××金融互助平臺」「××金融互助理財」「××互助社區」等,該行為依託網際網路,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臺公開宣傳,波及範圍廣。
風險預警公告中表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鍊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對此有關部門呼籲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舉報MMM社區,難之又難
為了儘早揭露騙局,記者踏上了舉報之路,可沒想到,舉報如此艱難!
參與者——
怕報復,怕傷害身邊人,不敢當地報案
在配合記者調查的過程中,田女士有些坐立不安了。「越想越覺得是傳銷,不能老這樣讓它騙下去。」
不過,田女士反覆強調,不希望記者在當地報案。「身邊好多人都參加了MMM社區,如果我去舉報,將來他們知道了是我可怎麼辦?」「有些朋友投了很多錢進去,如果最後社區沒了,他們可就要血本無歸了。」「聽說別的地方有的舉報人還被威脅過,要是有危險怎麼辦?」
於是,考慮到MMM金融互助社區本身是一個全國範圍的網絡社區,通過其網站可以了解到多地都有人參與,記者決定以熱心市民的身份進行舉報。
公安經偵大隊——
沒受害者,沒組織者,我們沒法受理
整理列印好相關材料後,記者首先來到北方某市公安局區分局,通過接待室了解到這裡並不受理線索,工作人員了解基本情況後建議記者詢問網安大隊。不過,工作人員也提醒,這種情況比較複雜。「可能不太好辦理,不行的話,建議你去找媒體試試。」
於是記者電話聯繫了該區分局網安大隊,表示想舉報傳銷的線索。
「我們這裡不受理傳銷的線索,你想舉報得找經偵部門。」網安大隊工作人員說,網安只是手段,如果想要深入調查需要經偵部門立案,網安部門再予以配合。
隨後,記者與該區分局經偵大隊聯繫,確認了對方確實受理傳銷線索。
到達經偵大隊後,記者再次與此前接電話的經偵大隊工作人員聯繫,對方說找大廳裡穿警服的工作人員即可。
記者整理好舉報材料,擠進滿是報案人的接待大廳。在其他報案人填表的空隙,記者總算和接待警員搭上了話。
「有個MMM金融互助社區可能是網絡傳銷的線索想舉報。」「找到傳銷的頭兒了嗎?」「沒有,就是我們有個朋友在裡面,我們覺得像傳銷,所以想舉報一下。」「刑法規定沒有『傳銷罪』的罪名,只有『組織、領導傳銷罪』,你找不到領導(傳銷)的,我們就沒法管。」
記者接著追問:「我們這兒有公安和工商部門對傳銷行為的判定,和這個MMM金融互助社區很像,我們就想舉報線索,讓你們幫著查查。」
接待的警員喝了口水,說:「那這事兒有受害者嗎?」「沒有,就是我朋友在裡面參加呢,也能拿到錢,所以上線沒跑路之前,應該還沒受害者。」「那我們更管不了了,這裡受理的都是結果犯罪,你的事情還沒人受害,我們沒法受理。」
「那您方不方便看看我們的材料?都印好了,咱這裡應該也有人參加的,網上還有視頻線索。」記者問。
不過,這個時候警員有些不耐煩了,「不用看,沒組織者、沒受害人,這事兒肯定辦不了。」
這時候,旁邊其他的報案人對記者說,「您看這一屋子都是報案的,都是明確被騙了的,還顧不過來呢。」
工商稽查大隊——
夠刑事案件了,我們沒權限調查,去找公安比較好,或者建議打市長熱線
碰了一鼻子灰,記者轉而前往工商部門舉報。在北方某市工商局區分局稽查大隊,記者表明來意後,一位工作人員認真地查看了記者提供的材料。
「雖然還沒有經過調查,不過從現在這些材料來看,這個MMM社區很像傳銷。」這名工作人員說,「是你參加的嗎?」
「不是我,是我一個朋友在外地參加,但是擔心對自己有影響,所以我們想幫忙在這裡舉報。」「參加的人多嗎?」「朋友那邊還挺多的,咱這裡應該也有,但是具體不了解。」
「那您這邊可以受理這個線索嗎?工商也是管傳銷的吧?」記者問。
對此,該工作人員說,「這個事情看起來比較大,夠刑事案件了。並且看這裡面轉帳都是個人帳戶,我們也沒權限調查,所以你們直接去找公安比較好。」
記者解釋此前已向公安部門匯報,但未被受理。
「公安那邊不樂意管也正常,調查一個傳銷,得把一個人的上下線都搞清楚。現在的傳銷不比以前,在一個屋子裡面講課,我們過去把人趕走就行了,現在得有證據,但是耗費的人力物力都很大。這種情況,建議你打市長熱線,他們受理了,回頭看是分到公安還是工商,不管是哪家,都能給你個回應。」稽查大隊工作人員說。
至此,負責打擊傳銷活動的兩個政府部門,北方某市公安及工商部門均未受理舉報線索。
公安經偵大隊——
外地的事情不歸我們管
在南方某市的區級經偵大隊,記者簡單介紹了一下了解到的情況。「我們有個朋友最近在湖南加入了一個MMM金融互助社區。投了一萬多塊錢進去,覺得不對勁,像傳銷。那個朋友不敢在當地報案,因為身邊人做這個的挺多的,怕遭到報復,所以就想找我們來舉報這個平臺。」
接待警員看了一下我們帶去的材料,表示記者的朋友肯定參加傳銷了。
不過,「外地的事情不歸我們管,在湖南報案嘛,這是屬地管轄原則。」警員說,「發生在我們這裡的我們才管,而且你也不是當事人,如果是在我們這裡也必須是當事人來報案。告訴你的朋友,叫他去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好不好?」
記者再次表示,並非只是想替朋友解決問題,而是通過網絡發現全國多地都有人參加MMM社區,自己作為熱心市民,希望經偵部門能夠把情況報上去。但是警員一再強調,這個情況他們已經了解了,但是無能為力,也不會有後續情況反饋給記者。
派出所——
受理舉報,但只能先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發布警示
儘管在經偵部門的舉報無功而返,但記者在北方另一城市派出所的舉報則有所收穫,接待警員在查閱了記者提供的材料後,正式受理了報警線索,並要求記者做好詢問筆錄,隨後將筆錄上傳至該市公安局指揮中心。
不過警員表示,由於記者並不能提供當地的具體人員線索,所以操作性比較差,只能先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發布警示,提醒群眾不要參與。果然,截至發稿,記者沒有收到線索受理後的任何反饋。
一條潛在的犯罪線索,在經過記者仔細調查,並在多地多部門進行了多次舉報後,仍未引起重視。而在另一邊,田女士告訴記者,不斷有人諮詢希望加入MMM社區,她在盡力勸阻。
在這樣一個騙局頻發的時代,該如何阻止騙子肆意行騙?如何順暢線索舉報渠道?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