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市場低迷2020年,「房住不炒」依然沒有動搖

2020-12-18 房天下特價房

從全年的房價變化來看,「穩定」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因為與其他多數行業不同,房地產行業受政策影響比較大,房價也會隨著政策法規的調控而變化。


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房住不炒」的核心定位被不斷重申,為什麼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2020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卻依然沒有動搖?



首先讓我們回看2018年的一組數據,彼時的房價漲幅遠超GDP漲幅,如此高的房價,對於大部分普通人是一個難以承受的負擔,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而出現問題的原因,則是買家以及炒房客的持續湧入促使多個國家重點城市房價快速攀升,部分城市甚至處於泡沫危險區。



為了多方面抑制房價上漲過快,於是中央提出「房住不炒」作為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通過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再結合各城市因地制宜的措施,將房價管控在健康合理的範圍。
回顧2020年,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衝擊前所未有,尤其是在疫情較為嚴重的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同比下滑了6.8%。


只看數據也許並不直觀,但如果加上這句話:這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的唯一負數。是不是會多了那麼幾分沉重感。在如此大的壓力下,房地產作為拉動GDP增長的壓軸手段,是否利用房地產刺激經濟增長就成了熱議的話題。



但在今年4月17日以及7月30日舉行的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被反覆強調。


這其中釋放出的信號就很明顯了,中央認為即便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今年,我們依然不能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而頻繁利用,因為這種短期的「強效藥」會帶來不好的副作用,遠不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好。


隨後在10月29日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關於房地產行業的表述,更是指明了下一個五年甚至是更長周期內房地產行業定位和政策調控基調就是「房住不炒」,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房住不炒」對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只有穩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前十個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波動區間在-1%到2.0%之間,2019年同期為-1%到2.8%,2018年同期為-1.1%到6.2%。


眾所周知,政策走向是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關鍵,在「十三五」收官年行將結束之際,在開年不利,整體經濟承受了較大壓力下,「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始終也沒有鬆綁。甚至在下半年,中央還約談了相關城市,各地也持續出臺了調控措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是有基礎,也是有能力堅守住「房住不炒」主基調,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正確方向。



從全年來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上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但個別地區也出現了觸碰紅線的行為。


以最近的「深圳萬人搶房」為例,事件中的網紅盤與周邊二手房均價差達到4萬-5萬,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最少能賺500萬。在如此大的套利空間誘惑下,十幾萬元一平米的商品竟然成為了火爆「投資品」,甚至出現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奇葩景象。


顯然,「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與「房住不炒」的主基調背道而馳,面對漸盛的炒房之風,新華社也發表了名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文章並指出:「打新熱」背後,新房、二手房價格「雙軌套利」浮現,樓市調控問題再次引起關注。而在幾個月之前,深圳恰恰出臺了號稱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政策,堅持實施「房住不炒」的主基調。



從「最嚴政策」與「打新熱」的碰撞我們不難看出,政府主管部門確實在貫徹中央對「房住不炒」的定調,但也只是通過簡單的行政策幹預手段來進行價格、購買資格、稅收、轉讓年限等方面的宏觀調控,對於如何制定出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科學,合理的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切實解決諸如「打新熱」、「代持」等問題上,還需要再多下功夫。



房地產市場能夠平穩健康發展的意義,對於很多住房剛需的人是好事,最起碼房價不會因為炒房團的介入而瘋漲,即便現在不具備購房的實力,可你要知道下一個五年「房住不炒」依然是主基調,政策和調控措施都是因此而出。


至少你還可以為一個穩定的目標去努力,而不是一覺醒來發現房價飆升到了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


最後,「房住不炒」是對房地產市場不刺激、不炒作,房價既不能出現大漲,又要防範大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才是堅持「房住不炒」主基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真正用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還要強調「房住不炒」?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2期,原文標題《為什麼現在還要強調「房住不炒」?》,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不要低估中央堅持「房住不炒」的決心
    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房住不炒」的核心定位被不斷重申,為什麼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2020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卻依然沒有動搖?,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房住不炒」對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只有穩定。
  • 「房住不炒」沒有變也不會變
    邵義龍攝(人民視覺)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總體平穩,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6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隨著中央與地方聯動加強調控,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動搖,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走向平穩。
  • 「房住不炒」時代,該如何轉戰東南亞房產投資市場?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為房地產市場定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新一輪樓市調控捲土重來。,再次明確重申「房住不炒」政策。目前泰國正多產業、多維度的發展經濟,特別是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2020年會是更多項目完成的節點,整體的經濟和房產市場將迎來飛速的發展!
  • 「房住不炒」時代,房產投資你有新思路了嗎?
    即便是從國家稅務總局官網上進行查證,我們可以看到1997年7月7日契稅暫行條例中契稅稅率為3%-5%,而2020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中契稅稅率依舊為3%-5%。實際契稅稅率根本就沒有變!03「房住不炒」之下,投資風向直指海外之所以這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的頒布能夠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引起這麼大的動蕩
  • 北京市住建委: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2020)》。白皮書顯示,2019年,北京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穩定性,不加碼、不放鬆,全年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平穩。2020年,本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房住不炒」時代,房產投資你有新思路了嗎?
    契稅稅率根本就沒有變化。「房住不炒」之下,投資風向直指海外之所以這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的頒布能夠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引起這麼大的動蕩即便是在今年經濟發展受到疫情全面衝擊的大前提下,我國政府還是在多次重要會議中重申「房住不炒」的原則。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房住不炒」整頓租賃市場將成2021年政策重點
    然而,在租房市場中,多個長租公寓爆雷,許多在大城市打拼的「蛋殼難民」度過了年輕生命中最冷的冬天。2021年,房地產市場將會有怎樣的走向?住房租賃市場是否會得到整頓和清理?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土地市場熱度消退「房住不炒」定位不變
    尤其是在房屋銷售還沒有完全活躍的情況下,各類地王項目增多往往是有各類壓力的。這個時候不排除部分房企通過此類債券融資來變相去拿地。所以從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確實是有必要進行管控。相關房企同樣需要防範金融風險,尤其是不要冒進式地拿地王。 下半年熱度或將緩和近年來,中央工作會議強調房地產不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手段。
  • 「房住不炒」還在!明年房地產工作有了新看點
    房地產行業的研究人員在拿到會議內容時,第一時間都會去翻找「房住不炒」是否還在?在那次會議內容當中,有業內人士發現沒有出現「房住不炒」四個字,於是欣喜若狂。然而,現實卻是,12月16-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專門重申了堅持「房住不炒」不動搖。
  • 房地產藍皮書:「房住不炒」「穩房價」依然是市場主線
    2020年9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7(2020)》。《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7(2020)》秉承客觀公正、科學中立的宗旨和原則,追蹤中國房地產市場最新動態,深度剖析市場熱點,展望2020年發展趨勢,積極謀劃應對策略。全書分為總報告、市場篇、服務篇、城市群篇、熱點篇。總報告對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態勢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其餘各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和熱點問題進行深度分析。
  • 住商漲知識,房住不炒之後房價如何
    近幾年,在房地產市場中被談論最多的莫過於「房住不炒」。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2019年,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明年各地將繼續堅持「穩」字當頭,繼續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同時將長期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 房住不炒已成常態,房產營銷愈發向線上渠道傾斜
    新房代理模式變革:房住不炒已成為常態,新房市場成為剛需購房的主戰場;房價維穩政策加上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格局,使房企去化難度增大,藉助頭部房產平臺進行新房代理的模式將成為房企高效提升去化效果的重要趨勢4.
  • 2020年北海房產年終總結政策篇:調控次數創新高,「房住不炒」主...
    [導讀]2020年北海房產年終總結政策篇:調控次數創新高,「房住不炒」主基調不變   2020年初疫情爆發,讓本應熱鬧的春節市場一片悽涼,房地產行業受到重大打擊。
  • 房住不炒落到實處!
    剛剛,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文處罰違規房企中介,切實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海南省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整治,對12家違規房企中介進行處罰。,收取買受人預訂款;未取得預售許可並收取預付款;向不具備購房資格人銷售商品住房;違規出售抵押房產等。
  • 房住不炒?70城最新房價逆政策上漲
    2020年十月份,各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保持平穩回落態勢。文字遊戲?有人說看著是回落其實還是漲,只是漲得慢。
  • 房住不炒,10年後房價會漲還是會跌?
    「房住不炒」,同時加強監管信用貸消費貸不能流入房地產市場。那麼,兩會來了,國家依然會堅持這樣的房產政策不變麼。 房子夠35億人住,百姓卻買不起?高房價還能堅持多久?10年後房價是漲?還是跌? 價格上漲的原因說根本還是由於需求的增多。城市化其實根本是人口的城市化。越來越多的大量的非城市人口——聚集到城市形成城市常住人口——人口的遞增就會產生住房需求,需求多了就自然會形成顯性價格上漲。 當下人均住房面積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 「獨家觀點」資本僵局:中國樓市中「房住不炒」正在變成現實
    所以,在中國投資房產,就成了一門賺錢的生意。炒房的本質上,也是投資。從2016年「房住不炒」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到今天已經4年過去了,宏觀調控和政策態度沒有放鬆,即使一些地方和城市有試探鬆綁的動作,都會被立馬叫停。也就是說,在政策框架之下,國家對於房產的資產屬性剝離這件事上面,是動真格的了。
  • 2020年樓市政策:堅持「房住不炒」,穩中求進
    堅持「房住不炒此次房地產座談會向市場釋放重要信號,此後房地產市場將牢牢把握三個堅持:牢記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此次高規格的座談會中,有幾個核心詞眼值得關注,一是「及時科學精準調控」,二是「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
  • 房住不炒再重申,先對炒學區房出手,新華社痛批,讓炒作徹底下架
    5月22日,國家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對於炒房炒作房地產市場的行為依然不能容忍。4月30日,北京市西城區教委發布《關於西城區2020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西城區將實行多校劃片入學,消息震得人瞠目結舌。不僅是西城,城六區全部明確「六年一學位」實施「多校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