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播出了一個更驚駭的消息,稱最早動用國民警衛隊的動議,不是彭斯也不是米勒,當然更不是川普,而是拜登叫去的!報導說,拜登開始要求白宮下令讓國民警衛隊趕來國會山,被川普拖延,他後來自己給國防部打了電話……這就更離奇了!
作者:虎賁尉
美國時間1月6日(周三)下午、中國時間7日(周四)凌晨,在華盛頓爆發的國會騷亂鬧劇,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
但是作為講武堂,我們更關注在這場紛亂的鬧劇中,作為美軍一部分的國民警衛隊的地位、作用以及指揮權問題。
【川普造反?】
當地時間6日中午12點,川普出現在白宮外的集會現場,對從全國趕來的支持者發表演講,稱「這個國家受夠了,我們不會再容忍」。
此外,川普還繼續喊話副總統彭斯,希望他做「正確的事情」。引發現場支持者一片歡呼。
此前,川普就對此發推文公開表示,彭斯「有權拒絕通過欺詐手段選中的選舉人」,堅稱自己和彭斯「完全同意副總統有權採取行動」推翻大選結果。
但彭斯並沒有這項權力,彭斯本人也先是不作聲,隨後公開否認這種可能。
按慣例,下午1點,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將匯聚國會大廈(俗稱「國會山」),由副總統也就是彭斯主持,確認各州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
原本這只是一項純禮儀性的活動,但有多名共和黨眾參議員聲明要否認、反對關鍵戰場州的投票結果,引發關注。
不過,按規定,國會議員可以對各州投票結果反對和質疑,但是需要參眾兩院投票一致通過,才能否決。而民主黨控制著眾議院,因此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在1點多國會聯席會議召開,正按照A-Z字母順序,清點到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選舉結果、共和黨議員準備開撕的時候。
由於警察打開了柵欄,「進京勤王」的「川軍」們衝進了國會山,正在開會的議員們鳥獸四散。
這些油畫一般經典的照片從美國時間下午、中國時間凌晨開始,已經傳遍了中國和全世界,就無須重複了。
當然,由於之前的華盛頓特區已經發布法令,禁止攜帶任何武器,否則當場逮捕。
國會山沒有鬧出槍戰,但還是有警察打死了1名曾在空軍服役14年的女「川粉」。
問題在於,由於國會警察裡有「川軍」的支持者,剩下的警察也不足以應付和驅離衝進國會大廈的「川軍」,那怎麼辦?
調動國民警衛隊?然而「川軍」就是川普自己叫來的啊?你叫他左手打右手?
【特殊的首都與「禁軍」】
眾所周知,國民警衛隊是隸屬於各州政府的地方武裝部隊,更精闢的翻譯應該是「州兵」。
州和聯邦的財政都要出錢。平時歸州長指揮,總統只能在戰時或者緊急狀態下指揮州兵。
但在華盛頓這裡,有一點特殊。
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馬裡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的交界處,位於兩州界河波多馬克河的東岸。
哥倫比亞特區最初是跨波多馬克河,由馬裡蘭州和維吉尼亞州各劃出一部分土地捐給聯邦政府,形成的一個邊長10英裡(16公裡)的正方形或者說菱形區域。
特區成立後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為國會過度重視東岸以及蓄奴等問題,發起回歸維吉尼亞的運動。
經他們多次請願,美國國會於1846年通過法案,並經維吉尼亞議會批准,將波多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還給維吉尼亞州。
河東岸原有喬治城鎮、華盛頓市及華盛頓縣三個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華盛頓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並成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
三區於1878年合併為華盛頓市。作為聯邦管轄的特區,以及作為地方政府的華盛頓市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天使用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合稱,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或特區(the District)。
哥倫比亞特區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聯邦地區,華盛頓市政府實施市政治理。而理論上哥倫比亞特區的行政長官似乎應該是——總統。
因此,特區國民警衛隊是唯一只向總統報告的國民警衛隊,特區「州兵」是特殊的直屬聯邦的「州兵」。
作為地方市政府(而不是聯邦或者州級政府)的華盛頓市黑人女市長穆麗爾·鮑澤(Muriel Bowser),可以要求總統出動國民警衛隊,協助他們鎮壓叛亂和執法,但無法直接下令。
這似乎就成了一個死結——因為歷史上還沒有那個總統放任乃至鼓動首都騷亂、進攻國會的。
【10位前防長聯名警告:反對一切內外敵人,高度戒備軍事政變】
在之前的1月3日,美國所有在世的10位前國防部長,包括老布希時期的切尼(Dick Cheney,後任小布希的副總統),
柯林頓時期的佩裡(William Perry)、科恩(William Cohen),
小布希時期的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蓋茨(Robert Gates),
歐巴馬時期的帕內塔(Leon Panetta)、哈格爾(Chuck Hagel)、阿什頓(Ashton Carter),
以及川普曾任命又開除的馬蒂斯(James Mattis)、埃斯珀(Mark Esper),罕見地在《華盛頓郵報》聯名發文,警告美軍方不應在決定美國大選結果方面扮演任何角色。
聯名信呼籲,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和他的下屬應當遵守誓言、法律和制度的約束,保障新任政府順利就職,不要採取一切可能破壞選舉結果或妨礙新總統履職的行動。
連署人、前國防部長威廉·佩裡4日透露,這封信是由他的前任、前副總統迪克·切尼發起的。
同時這也表明,川普的企圖已經強烈如此地步,以至於引起了兩黨前國防部長們的警惕。
前防長們在信中還表示:「作為前國防部長,我們對美國武裝力量和國防部的莊嚴義務持有一種共同看法,那就是支持和捍衛憲法,反對國內外的一切敵人。」
看看,這都把川普直接打成「敵人」範疇了。
作為分屬兩黨的前國防部長,他們都很擔心川普可能會尋求利用軍隊保住自己的總統之位。
【代理防長米勒真的出手了,不過……】
然而,在1月6日下午,經歷了約一個小時的耽誤,特區國民警衛隊還是出動了。
陸軍部長麥卡錫宣布:「今天下午3點左右,我們調動了華盛頓特區所有的國民警衛隊力量。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有1100人正在基地集合。」
華盛頓特區國民警衛隊少將威廉·沃克則表示,國民警衛隊隨時準備協助該地區的聯邦政府機構以及保護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經過專門訓練和裝備完善的衛隊人員,可以勝任對該地區警察的支援任務。
(特區國警隊共有2600人,陸軍和空軍各約1300人;而全美國警隊總數43萬,陸軍33萬、空軍10萬)
美國國民警衛隊對外執行作戰任務時是正常的作戰迷彩服。
不過,對內執行鎮壓任務時,要穿上黑色馬甲,背部有「某某州(特區)國民警衛隊」字樣,前面有人員識別標誌。
穿上這身夾克,他們就可以使用武力並跟當地警察一樣抓人了,雖然名義是「輔助警察」。
但問題在於,究竟這次是誰下令特區國民警衛隊出動的?
當地時間下午5點,代理國防部長米勒發表了關於特區國民警衛隊全面啟動的聲明:
「米利主席(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我,剛剛分別與副總統(彭斯)、佩洛西議長(眾議院議長、民主黨)、麥康奈爾領袖(參議院共和黨領袖)、舒默參議員(參議院民主黨領袖)和霍耶議員(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就美國國會大廈的局勢進行了交談。
我們已經全面啟動了特區國民警衛隊,協助聯邦和地方執法部門和平處理這一局勢。我們準備根據地方當局的要求,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提供額外的支持。我們的人民宣誓捍衛憲法和我們的民主政府形式,他們將採取相應的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命令和聲明中都沒有出現「總統」(也就是美國三軍總司令)的影子。
換句話說,美國的國會、政府和軍隊已經事實上「褫[chǐ]奪」了總統川普的權力。
在「總統造反」的情況下,並無軍事指揮權的彭斯,連同代理防長米勒、參聯會主席米利,發出了軍隊調動令。
這起事件就形同川普造反鬧事、彭斯兵變鎮壓了。
當然,唯一可能援引的憑據,可能就是杜魯門時期籤署的1949年1月26日第10030號行政命令,杜魯門將特區國民警衛隊的監督和控制權委派給國防部長,國防部長再授權給特區國警隊司令。
還有一種可能的靈便解釋,就是彭斯作為參議院議長、國會領袖,在國會安全受到威脅時,要求聯邦武裝介入保衛。
但「歷史文件」是否有效、國會議長是否有權召喚聯邦軍隊,今天發生在華盛頓的事件,註定會成為未來憲法學家們爭議的一個重要課題。
【川普已經被事實奪權了】
但是就在截稿前,CNN播出了一個更驚駭的消息,稱最早動用國民警衛隊的動議,不是彭斯也不是米勒,當然更不是川普,而是拜登叫去的!
報導說,拜登開始要求白宮下令讓國民警衛隊趕來國會山,被川普拖延,他後來自己給國防部打了電話……
這就更離奇了!
美國國會大廈騷亂被平息後,議員被國民警衛隊護送回參議院。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向警衛隊員表示感謝。
同時,選票箱被完好送回,副總統彭斯也已回到國會大樓,他們繼續完成清點選舉人團票工作。
在完成第一個亞利桑那州唱票後,反對的共和黨參議員,從原先聲明的11個減少到6個,93:6通過。
之後,這6個參議員也就宣布不再抵制和阻撓了。彭斯在國會的言說和行為也證明,他實際上已經「斷絕」了與川普的關係。
拜登正式被國會認證為當選總統,已成定局。
總之,只要美國行政部門、軍方和兩黨的建制派聯手,川普這個民粹頭目已經事實上喪失權力了。
被逐出白宮,無非就是馬上還是14天以後的差別而已。
川普只有坐以待命,等待未可知的結局,也許,莫斯科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