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喻、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深受學生喜愛,有不少人成為了漫畫控。近年來的漫畫主導作品一般為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
臺灣漫畫指臺灣地區製作或發行的漫畫,受到日本漫畫很深的影響。臺灣漫畫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統治時代,即受日本「潑克」文化的影響而發行《臺灣潑克》期刊,但臺灣漫畫家仍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創作均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
臺灣漫畫四大才子,分別指敖幼祥、蔡志忠、朱德庸、蕭言中四人。這四人在臺灣漫畫界有何特殊成就?代表作品是什麼?
臺灣漫畫四大才子:
1、敖幼祥
敖幼祥,名列寶島「漫畫四大才子」之首,人稱「大師兄」。見過他作畫的人都神秘地說,他畫畫時有一股「殺氣」。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卻意外地「人間蒸發」,選擇了隱居生活。而重出江湖後,他把目光投向中國內地,成為臺灣第一個到中國內地發展的漫畫家。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敖幼祥以1350萬元的十年版稅總收入,榮登漫畫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敖幼祥代表作品:烏龍院系列、皮皮、龜兔賽跑現場推論、快樂營等。
主要成就:第七屆「世界漫畫高峰會議傑出成就獎」。
2、蔡志忠
蔡志忠,男,194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著名漫畫家,吉林動畫學院漫畫學院名譽院長。
15歲起便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1971年底進入光啟社任美術設計,並自學卡通繪製技術,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
蔡志忠先後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1983年開始創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3000萬冊。
2013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將推出首套「漫畫版」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共選擇了蔡志忠漫畫中的260個故事,編入教材。2015年蔡志忠執導的動畫《山海經:天眼傳奇》定於10月公映。
1981年蔡志忠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85年獲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蔡志忠代表作品:《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盜帥》、《光頭神探》等。
主要成就:1985年「臺灣十大傑出青年」;2011年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3、朱德庸
朱德庸(1960年4月16日——)男,江蘇太倉人,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著名漫畫家,畢業於世新大學,電影編導科畢業。
其代表作為《雙響炮》、《澀女郎》,他的《醋溜族》專欄連載十年,創下了臺灣漫畫連載時間之最。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朱德庸榮登漫畫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2012年以710萬元版稅排名第三,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朱德庸代表作品:《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絕對小孩》、《大家都有病》等。
4、蕭言中
蕭言中(1965年7月6日-)是臺灣的漫畫家、舞臺劇編劇、節目主持人,與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並稱臺灣漫畫界四大才子,是臺灣少數的單格漫畫家,從1988年出版單幅漫畫作品《舊情綿綿Ⅰ》以來,《時報周刊》將其比喻為漫畫頑童、短路作家,且經統計是年輕人最喜愛的單幅漫畫作品。
蕭言中代表作品:《小海豚找媽媽》、《童話短路全集》、《騙我吧!魔鏡》等。
主要成就:陳昇十年巡迴演唱會導演;《騙我吧!魔鏡》榮獲金像獎。
怎麼樣?大家是否聽說過臺灣漫畫四大才子這個稱號?在四大才子中,最喜歡誰的作品?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