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四大才子:作品精彩紛呈,漫畫成就頗高引人關注!

2020-12-24 古今獵奇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喻、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深受學生喜愛,有不少人成為了漫畫控。近年來的漫畫主導作品一般為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

臺灣漫畫指臺灣地區製作或發行的漫畫,受到日本漫畫很深的影響。臺灣漫畫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統治時代,即受日本「潑克」文化的影響而發行《臺灣潑克》期刊,但臺灣漫畫家仍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創作均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

臺灣漫畫

臺灣漫畫四大才子,分別指敖幼祥、蔡志忠、朱德庸、蕭言中四人。這四人在臺灣漫畫界有何特殊成就?代表作品是什麼?

臺灣漫畫四大才子:

1、敖幼祥

敖幼祥,名列寶島「漫畫四大才子」之首,人稱「大師兄」。見過他作畫的人都神秘地說,他畫畫時有一股「殺氣」。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卻意外地「人間蒸發」,選擇了隱居生活。而重出江湖後,他把目光投向中國內地,成為臺灣第一個到中國內地發展的漫畫家。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敖幼祥以1350萬元的十年版稅總收入,榮登漫畫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敖幼祥代表作品:烏龍院系列、皮皮、龜兔賽跑現場推論、快樂營等。

主要成就:第七屆「世界漫畫高峰會議傑出成就獎」。

敖幼祥

2、蔡志忠

蔡志忠,男,194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著名漫畫家,吉林動畫學院漫畫學院名譽院長。

15歲起便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1971年底進入光啟社任美術設計,並自學卡通繪製技術,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

蔡志忠先後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1983年開始創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3000萬冊。

2013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將推出首套「漫畫版」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共選擇了蔡志忠漫畫中的260個故事,編入教材。2015年蔡志忠執導的動畫《山海經:天眼傳奇》定於10月公映。

1981年蔡志忠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85年獲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蔡志忠代表作品:《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盜帥》、《光頭神探》等。

主要成就:1985年「臺灣十大傑出青年」;2011年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蔡志忠

3、朱德庸

朱德庸(1960年4月16日——)男,江蘇太倉人,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著名漫畫家,畢業於世新大學,電影編導科畢業。

其代表作為《雙響炮》、《澀女郎》,他的《醋溜族》專欄連載十年,創下了臺灣漫畫連載時間之最。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朱德庸榮登漫畫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2012年以710萬元版稅排名第三,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朱德庸代表作品:《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絕對小孩》、《大家都有病》等。

朱德庸

4、蕭言中

蕭言中(1965年7月6日-)是臺灣的漫畫家、舞臺劇編劇、節目主持人,與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並稱臺灣漫畫界四大才子,是臺灣少數的單格漫畫家,從1988年出版單幅漫畫作品《舊情綿綿Ⅰ》以來,《時報周刊》將其比喻為漫畫頑童、短路作家,且經統計是年輕人最喜愛的單幅漫畫作品。

蕭言中代表作品:《小海豚找媽媽》、《童話短路全集》、《騙我吧!魔鏡》等。

主要成就:陳昇十年巡迴演唱會導演;《騙我吧!魔鏡》榮獲金像獎。

蕭言中

怎麼樣?大家是否聽說過臺灣漫畫四大才子這個稱號?在四大才子中,最喜歡誰的作品?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蕭言中:大陸漫畫別走臺灣的彎路
    蕭言中是臺灣少數的單幅漫畫家,與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並稱臺灣漫畫界四大才子,他的「童話系列」、「笨賊系列」和「整形系列」連載一二十年。出生於1965年的蕭言中有一張娃娃臉,可能成名於1980年代的緣故,他總是自嘲自己的思想太老派,不願意屈服於日益惡俗的創作環境,總想著即便是漫畫也有文化使命,畢竟是他們這代人使臺灣漫畫從無到有。
  • 臺灣漫畫出版的生態脈絡
    日漫夾縫中的臺灣原創    在臺灣市場流通的漫畫有85%以上來自日本授權,另有少部分由中國大陸、香港以及美國、韓國等授權,臺灣本土創作的漫畫作品所佔比率甚微,因此,臺灣漫畫博覽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會出現眾多日本動漫明星——這種青睞動漫領域娛樂人物的做法不同於大陸單純注重漫畫家與讀者的互動。
  • 漫畫版四大名著全套作品共計160冊天津創作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作為享譽海內外的作品,一直備受國內外推崇,昨日記者從天津神界漫畫公司了解到,由該公司製作的「四大名著」系列漫畫,將於明年春季在中國大陸市場出版發行。此前「四大名著」系列漫畫以1000萬人民幣授權海外代理經銷權,已成功授權20種不同國家地區語言版本,國際出版總冊數累計突破600萬冊,先後榮獲全國美術作品展動漫類漫畫最高獎銀獎等10餘項國內外大獎。近日,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達成重大合作,與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就中國原創漫畫界鴻篇巨製「四大名著」系列漫畫圖書出版發行籤署了合作協議。
  • 天津「四大名著」系列漫畫獲金獎
    (本網訊 記者任曉寧)6月11日,第四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版權金獎(中國)」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由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創作的「四大名著」系列漫畫作品與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作品《紅高粱》,以及風靡全國的央視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等作品共同榮獲本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版權金獎(中國)」作品獎。
  • 這十大日本冒險漫畫讓人熱血沸騰!
    這十大日本冒險漫畫讓人熱血沸騰!說到日本漫畫的題材,那可真是多彩多樣的,但是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少年熱血類漫畫。近日,就有日本網站對此進行了調查,一起來看看日本網友們最喜歡的少年熱血類漫畫吧。不過不能否認的是,本作漫畫在前期確實非常的好,各種熱血場面也是讓大家欲罷不能,所以富堅老師,你到是快點出後續。《火影忍者》精彩紛呈的冒險旅程《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代表作,故事成功地將原本隱藏在黑暗中,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毅力和最艱辛的努力去做最密不可宣和隱諱殘酷的事情的忍者,描繪成了太陽下最值得驕傲最光明無限的職業。
  • 蔡志忠敖幼祥 兩岸三地漫畫家集體憶青春【2】
    敖幼祥17歲開始漫畫生涯   敖幼祥與蔡志忠並列臺灣「漫畫四大才子」,今年57歲。他稱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父母不願意他從事這個職業。初中時,他用打工送報紙的錢,報名去一家素描畫室學習。17歲時,他進入蔡志忠的公司畫《老夫子》動畫的原畫,開始了半工半讀的漫畫生涯。
  • 漫畫IP改拍電視劇 臺灣不只有《流星花園》
    說起臺灣以漫畫IP(智慧財產權)拍成真人電視劇的典範,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根據日本漫畫《花樣男子》翻拍的偶像劇《流星花園》。該劇風行亞洲,更有「偶像劇鼻祖」的美譽。據臺媒梳理,漫畫作品被拍成真人電視劇,在臺灣並不罕見,但以前翻拍對象多為日本人氣漫畫IP。
  •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談創作:講好漫畫故事
    蔡志忠是臺灣漫畫界的傳奇人物,15歲成為職業漫畫家,其創作的《老夫子》、《烏龍院》等作品曾獲1981年臺灣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  當天籤售的主要作品——《水墨心經》禪意檯曆,是蔡志忠與弟子李聞海合作的精品。
  • 高考作文漫畫引關注 原型老師仍在高考一線工作
    6月8日,一高考作文題中的水墨漫畫引發網絡關注,觸動著眾多網友的心。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漫畫的作者是廣東省中山大學的一位教師,漫畫是以他高中時的英語教師為原型進行的創作,意在表達高中三年師生的深厚情誼。而漫畫中的原型老師黎光寧,如今仍在高考一線工作。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能被學生記在心裡,感到很感動。
  •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畫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四大名著系列漫畫出版研討會議日前在津召開。四大名著系列漫畫將於明年陸續推出,其中,《紅樓夢》將最先與讀者見面。四大名著系列漫畫預計全4套共160本,黑白版、彩色版各80本。
  • 『漫畫宗師』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入圍臺灣金馬獎!
    9 月 30 日,講述中國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生涯的紀錄片《千年一問》入圍第 57 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於 10 月 8 日在臺灣地區院線上映。『一個人創造一個江湖,鄭問的作品,讓我們跟千古英雄有了共同的呼吸。』鄭問為風靡全亞洲之漫畫巨擘,其融合水墨藝術與西方繪畫技巧之美學獨樹一幟,加以對創作媒材、技法不拘一格的靈活運用,迄今尚無人能超越。
  • 原創漫畫·「四大名著」之《西遊記》2010重磅登場
    中安在線1月9日訊(記者:黃娜娜)2010年1月9日,中國原創新漫畫•「四大名著」系列第二部作品《西遊記》首度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並舉辦了盛大的新書發布會。這是繼去年首部作品《三國演義》之後,時代出版傳媒的2010年度又一主推作品。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漫畫引發雅俗爭議,系已故漫畫家鄭問作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漫畫引發雅俗爭議,系已故漫畫家鄭問作品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18日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6月起展出了臺灣已故漫畫家鄭問的作品。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對此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應該舉辦屬於通俗文化的漫畫展。
  • 上百本臺灣獲獎圖書亮相臺灣原創漫畫小說館
    臺灣動漫館參展透視示意圖。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 李晗) 今天,上百本臺灣獲獎優質漫畫、小說以及周邊商品亮相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兒童動漫展區E1號展館的臺灣原創漫畫小說館。
  • 一分半·文化 | 著名臺灣漫畫怪咖頑童、「笨賊」之父蕭言中的最新...
    蕭言中中國臺灣著名漫畫藝術家。擅以出人意表、精準而又充滿善意的幽默 「點子」吸引讀者,其持續造就的單幅幽默漫畫創意世界影響了華人世界的幾代讀者。近年他醉心於運用極簡線條的藝術語言,和直接的情感講述方式,瀟灑自如地揮就清淺濃淡,於曲折中遊刃有餘地造就一幅幅經典的「愛」與「幽默」的藝術畫面。
  • 天津神界漫畫集團總經理邵清:版權是漫畫商業運營根基
    2005年,中國原創動漫最「悽慘」的時刻,神界「四大名著」系列漫畫作品以1000萬元的價格授權海外國際市場,給動漫行業以及從事原創的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之後,隨著數字動漫的崛起,神界先後與移動平臺、網際網路平臺等合作授權,收益不菲,也讓業內人看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動漫行業的希望。
  • 臺灣漫畫鬼才鄭問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8歲 鄭問資料及作品介紹
    ­  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先生於3月26日凌晨3點在家中因心肌梗塞去世。­  作為在日本靠漫畫打出知名度的漫畫家,鄭問的技法自成一派,以東方意境與水墨技法結合西方繪畫技巧,畢生創作過幾十部漫畫作品,並參與過好幾部歷史/奇幻類遊戲的製作。
  • 漫畫大師李濱聲的九十歲玩味人生
    而早在1956年,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就撰文評述他的創作優長,「李濱聲的畫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他的作品和生活的關係,由於他對生活是進行觀察的,並且和生活有著聯繫,他的作品,一般說不是概念的,也不是公式化的。」座談會上,談到李濱聲的貢獻,徐鵬飛主任稱濱老在漫畫界最大的貢獻有兩點,「一是漫畫語言的使用,二是故事情節的構思」。
  • 臺灣「漫畫界韓庚」阿瑩重塑《封神演義》
    近日,記者從長江文藝出版社了解到,被郭敬明重金籤下的臺灣漫畫界人氣領軍人物、被稱為「漫畫界韓庚」的阿瑩,經過2年筆耕不輟的努力,首部作品《封神RElOAD》第一、二卷將在5月31日上市,作為其出道15周年紀念。
  • 國產漫畫的2018:改編作品聯動,女性向和玄幻題材等備受關注
    到了2019年初,再看這52個表格,會發現:網文改漫畫的作品依然強勢;頭部漫畫作品中,動畫、網大、小說和遊戲等形式的改編以及聯動值得關注;奇幻玄幻類作品在頭部漫畫中的地位難以動搖,女性向漫畫的潛力正在被激發;在缺乏大爆款的情況,平臺從小眾精品漫畫中挖掘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