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養老保險中央統籌調劑收取比例確定
3月20日據一財網報導,養老保險改革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將在今年正式破冰。
3月20日上午,國務院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他表示,今年我國將實施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制度,中央收取3%統籌調劑,以後還會有所提高,以彌補有些省養老金可能會發生的不足。
總理表示,有個別省份去年養老金收不抵支。個別省份發放養老金之所以有困難,和當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減收有關,他們已經採取像盤活處置國有資產、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來保證及時足額發放。中央財政也給了一定的幫助。
神怡新媒體:「損有餘而補不足」,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可以有效彌補經濟落後、財政收支較困難、老齡化程度較高、養老金缺口較大的省區的短板,保證這些省區養老金足額按時發放,從而促進退休老人們對養老服務的消費,提升老人們的生活質量。不過,對發達省區而言,全國統籌如何避免發展成為變相的「劫富濟貧」,保證這些地區繳費的積極性,還有待探索。
香港擬出臺規定要求土地開發商建設配套養老設施
3月20日據華夏經緯網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計劃在興建公營房屋時加入養老設施空間,並在適當的批地和賣地項目中加入條款規定開發商必須興建養老院,為養老宿位「寸土必爭」。
陳茂波強調,香港增加養老宿位的瓶頸在於土地資源,而不是金錢資源。他指出,香港社區的發展和規劃須兼顧人口老齡化,特區政府已在財政預算案中預留資源來資助增加養老院基層護理人員的工資,向私營養老院提供專業團隊上門服務和醫生到診服務,並額外撥款6300萬港元為養老院提供語言治療服務,協助有吞咽困難或言語障礙的長者。以上措施涉及總預算開支超過30億港元。
此外,陳茂波還透露特區政府正在積極制定藍圖,在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以提升市民個人健康管理意識、預防疾病並加強在社區的醫護及康復服務。首家康健中心將於明年第三季度在葵青區設立,並逐漸擴展至全港十八區。
泰康養老GBC商業模式 全面對接國家醫養保障三支柱體系
3月20日據中國網財經報導,我國正邁入老齡化社會,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已成為各界共識。而作為政策的重要承接者,保險公司將如何全面對接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泰康養老董事長李豔華接受中國網財經等記者採訪時表示,泰康養老最大的優勢就是「醫養GBC模式」,即為政府、企業、個人同時提供醫養保障,深入對接國家醫養保障三支柱體系。具體來講,政府方面做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職業年金等;企業方面做企業年金、員工福利;個人方面做個人稅優健康險,並積極準備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媒體:「旅居養老」成潮流卻難成主流
近日,《新快報》刊發文章,分析時下逐漸興起的旅居養老,文章認為,旅居養老目前雖然成為了潮流,但是卻難以成為主流。文章分析了「旅居養老」的模式,包括鄉村旅遊模式、酒店公寓模式、異地養老社區模式、旅居換住模式等不同形式。這種養老方式的優勢就在於,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和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養老地點、環境甚至是氣候。比如時下流行的,部分老人冬天到海南旅遊養老,夏天到北方旅遊養老。但旅居養老很難成為主流。一方面,並不適用於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或也是主要的,它需要有較好的經濟能力作支撐,並不是想去就能去。據國家統計局揚州調查隊發布的一則關於老年人旅居養老需求的調研報告就顯示,超八成老年人暫無旅居養老需求,其中多數老人給出的原因便是「照顧孫輩沒有時間」「負擔不了旅遊費用」。
廣東中山西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推出共享輔具服務
近日,廣東中山西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推出了「共享輔具」服務。據介紹,只要是60周歲以上西區戶籍長者,或在西區居住滿一年的外地戶籍長者可免費借用,無須交押金,就可以向西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出輔具借用申請。據介紹,目前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各類輔具共43件,包括行動輔助器具:拐杖、柺柱、步行輔助車、助行器等;生活輔助器具:沐浴凳、輪椅、坐便器等,由西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購置供長者借用。另一方面,該中心也會對外接受輔具捐贈,鼓勵居民將家中閒置的輔具捐給中心,再由中心分配給有需要的長者,中心會把關輔具的質量,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浙江龍泉推出「專職保姆」模式助力農村養老
據浙江在線報導,浙江龍泉市城北鄉從2013年開始探索山區農村養老模式,由政府出資聘請專人為留守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這些人身兼多職,是理髮師、採購員、廚師、家庭醫生、心理輔導員。目前,這一養老模式已經在龍泉全市推廣。據介紹,這些「專職保姆」由專職網格員、日間照料中心的管理員兼任,每月平均工資為500元,主要職責除了照顧老人日常生活,還管理著村裡留守老人的健康檔案,每周固定時間進行走訪,提供心理撫慰、法律援助、應急救助、文體活動等服務。
機構認為發展醫養結合有三大不利因素
近日,深圳中投顧問發布了醫療養老產業的預測分析報告,該報告認為,目前有三大不利因素制約著醫養結合的發展:一是養老機構專業管理人才及護理人才缺乏。由於社會地位低,收入低及工作環境舒適度差等原因,很少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性人才願意從事與醫養結合及護理等相關的工作。即便是學護理專業的人,也偏向於就職於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的工作。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過低,與養老機構得不到發展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二是醫養結合的盈利模式不明確,收益過低。雖然政府出臺的支撐性政策文件很多,但就目前來說,項目本身收益過低,因此在保證政府購買服務的同時,也要明確醫養結合的盈利模式,才能促進行業的發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投資。三是與醫院的結合模式還需摸索。醫療+養老產業的特色就在於「醫」,要真正解決醫養結合問題,在養老機構中,本身就要設置醫護團隊,融入到養老工作中,解決養老者的基本需求,在出現重大疾病時,能夠全面對接醫院,全程負責。這就需要有更多的醫學人才進入到這個行業,但相對於醫院來說,養老機構可以提供的資源及發展空間很有限,醫學人才進入養老機構工作的意願相對來說也會比較低。
報告顯示養生是老年人日常關注的重點
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和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老年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老年人更關心養生保健,以及國家大事。在使用微信的中老年用戶中,75.8%會上網看新聞資訊,過半數(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45.9%的中老年人會關注瀏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過八成中老年人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讚、接收或分發紅包。研究發現,中老年人瀏覽網絡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最關心的資訊是國內時事和軍情以及養生保健內容。
日本生命開發腦力鍛鍊技能預防認知症
據保險市場TIMES報導,日本生命保險公司3月14日發表聲明,將於本月20號開始為Amazon Alexa提供認知症預防技能——日本生命腦力鍛鍊。
據了解,這項技能可以有效刺激大腦,改善生活習慣,裡面有「短期記憶訓練猜謎」、「生活習慣建議」等多個類別,用戶可每天持續使用。這些技巧是由認知症研究的先驅朝田隆醫師監製,運用了日本生命信息技術公司開發的看護預防服務技術,用聲音解決認知症的技術,在日本保險業界,這還是首次。此外,該公司還和東京大學老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以及日本生命公司基礎研究所合作,推進「Gran Age」計劃發展。
另外,此公司將以「人生100年中最強的支持者」做為中期計劃,擴充面向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務,努力解決保健等領域存在的老齡化社會的各種問題。
藥學專家:減少用藥,正確預防認知症
據DIAMOND online報導,現任昭和藥科大學教授、日本藥科大學客座教授的千葉良子長期從事藥學相關研究,在如何正確吃藥以及減少用藥保持健康長壽方面頗有見解。醫學上來說,長期使用降壓藥會引發患認知症的風險,這裡的長期指的是一個月,長期服用降壓藥的的人,腦內血液不流通,會引發氧氣供應不足,導致腦梗塞、腦栓,這些都容易引發認知症。
千葉良子認為有一種方法對預防認知症很有效,那就是嚼口香糖。這樣做有兩方面含義:一是,促進腦活動;二是,鍛鍊下頜。另外,通過有效咀嚼還可以分泌唾液,減輕口腔細菌。
克朗託天(Colantotte):CSS系列上線
製造磁石健康系列產品的克朗託天公司專為遭遇不測或者認知症徘徊人員研發的CSS系列產品,迭代更新上市。該CSS系列是一個用雷射刻上登陸帳號和全年365天24小時免費呼叫熱線的金屬環,用戶只需將此金屬環掛在鑰匙鏈或者項鍊上隨身佩戴,當認知症患者進入徘徊狀態時,可以迅速與其取得聯絡。
CSS鑰匙鏈系列內有CSS環、鑰匙鏈以及緊急聯絡卡,一套不含稅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80元)。CSS項鍊套裝包含CSS環、可以用磁力改善頭部和肩部血液循環的磁石項鍊、鑰匙鏈、緊急聯絡卡,一套不含稅95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0元)。
不論購買哪個套裝,都有A、B兩個套餐可以選擇:A為身份識別服務(每月390日元,合人民幣25元);B為身份識別服務加上個人賠償責任險。
此公司的產品,很多運動名人也都在使用,不僅可以身份識別,還可以大大促進人體血液循環。
本文內容由神怡新媒體獨家採編,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有內容侵犯到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繫
神怡新媒體是國內康養領域領先的科技創新媒體公司,由網際網路和金融界資深人士聯合創立。神怡新媒體的定位是中國權威、影響力最廣泛的康養新媒體,報導業界最領先的科技創新公司,全球最新的相關科技創新動態,成為這個領域創業者、領軍企業必備的信息入口。
指導單位: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健康養老事業發展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