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棟鄰居】
聲音太大了,好像整棟樓都在搖晃
12日凌晨5點多,住在7號樓14樓的郭先生睡得正香,又一次被吵醒,他滿肚子火,立即報了警。「我每天躺下去後就跟豬一樣,你說那個聲音有多大?」郭先生說,那個聲音太大了,好像整棟樓都在搖晃,即便隔三層影響也很大。
住在12樓的趙女士對此也非常惱火。她說,10月下旬,有一天凌晨就發出過這種聲響,中間消停了一陣子,沒想到這次又來了,「過一會響一次,讓人根本睡不著。」
趙女士說,這聲響最早出現在7月上旬,當時她還以為是13樓的住戶在深夜裝修。那個住戶說自己很冤枉,裝修隊一般傍晚6點就下班了,怎麼可能那麼晚還在工作?後來,她在業主QQ群聽人說,聲音是從11樓的崔先生家發出來的。
趙女士說,她又去找崔先生,崔先生說他是清白的,聲音是從樓下10樓發出來的,為的是報復他,「他說我家晚上的聲響吵到了他,可我家一直都是輕手輕腳的。」
記者前往物業管理處,住7號樓8樓的一名住戶正在交物業費,他也抱怨經常被半夜的響聲吵醒。
物業主任樓女士說,確有此事,11樓和10樓住戶矛盾已經很久了,上個月下旬,居委會、派出所、物業一道去調解過一次,但沒有化解,10樓的做法的確影響到了其他住戶,「這種事情,我們以前還從沒碰到過。」
【樓上崔先生】
鋪地毯桌椅腿全綁上布,對方依然不滿意
記者來到11層的崔先生家。崔先生說,之前,他家與樓下住戶一直相安無事。大概去年10月份,吳先生買下那套房子,並搬進來住。去年12月的一天,吳先生找上門來,說他家深夜總是發出小孩玩滑板、彈珠掉地的聲音,希望小聲一點。崔先生說,他兒子那時才10個月大,怎麼可能玩那些東西?不過他當晚還是採取了措施,把桌椅底部都包起來,避免發出聲響。
崔先生說,之後吳先生又多次上門,說依然能聽到尖銳物品發出的聲音。他又買來泡沫板,墊在兒子活動的房間裡。不料,吳先生依舊抱怨還是有聲音,而且態度越來越不友好,甚至有一次打赤膊就要闖進家來,說要檢查他家的布局,這次被他拒絕了。今年6月19日,他約吳先生好好聊聊,吳先生建議他家鋪地毯。崔先生起初不答應,因為夏天太熱,「而且,我家鋪不鋪地毯,為什麼要他決定?」那次溝通不歡而散。
崔先生說,之後,吳先生變本加厲,甚至在路上攔住他的媽媽恐嚇:「你們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們好過。」還猛踹他的房門,有一次被他媽媽抓個正著。為此,他特意安了監控,「有拍到他踹門的畫面,踹了就跑。」
崔先生說,不堪其擾之下,加上物業的協調,他最終還是鋪了地毯。可對方依然說半夜有聲響,並從7月份開始用鐵棍捅天花板,有時還在不同房間捅,一家人常被驚醒。
記者注意到,崔先生家的確每張桌、椅的底部都被布包裹著,幾個主要房間都鋪了地毯和泡沫板。
崔先生無奈地說,他家裡人一般晚上11點就睡了,加上還有個不到兩歲的孩子,怎麼可能半夜去故意搞出什麼聲響?對方的這種報復行為,讓他一家人心驚肉跳的,都快要神經衰弱了。
【樓下吳先生】
等我睡飽飽的再來捅,讓你也睡不著
前天下午,記者來到10層的吳先生家。對於其他住戶反映的聲響問題,他承認是他幹的,是他用鐵棍捅天花板發出的聲響,「我三個房間輪流捅,大概捅了半個多小時,捅一會停一下,又接著捅。」記者看到了那根鐵棍,其頂部被布包裹著,長約1.5米。記者還注意到,其臥室的天花板上有明顯的凹陷痕跡。
「遇到這種事情,你願意『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嗎?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吳先生說,他沒有阿Q精神,如果不讓他好好睡覺,他也不可能讓別人好好睡覺。
他說,樓上總發出尖銳的聲音,晚上聽到這種聲音,他就會血壓升高,兩眼發綠,根本睡不著覺。他自稱睡眠很好,雜七雜八的聲音都不怕,就怕那種尖銳的聲音。他確定這種聲音是從11樓發出來的,因為那家沒人的話,他的家裡就靜悄悄的。
他說,樓上的小孩以前玩過彈珠,他抓到過一次,經過溝通,現在是沒有了。不過最近這段時間,聲音是廁所門發出來的,估計是門有問題,半夜風一吹就發出聲響。「他曾說過『房子產權是我的,我憑什麼聽你的』這樣的話,讓人很生氣。」吳先生說,樓下鄰居難道不能給樓上提意見嗎?
他說,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比如他晚回來時,在家裡他都是輕手輕腳的,可不知道為什麼樓上總是發出聲響。「你吵到我了,我先不理你,等我睡飽飽的,再來捅,讓你也睡不著。」吳先生說,睡眠很重要,他沒辦法睡好覺,就採取這樣的報復行為。
他還拿出一個耳罩給記者看,他說這是特意晚上睡覺時戴的,「如果樓上沒聲響,我幹嘛大熱天要戴這個?我們這邊又不是北方。」
【警方】
將再次溝通調解
化解兩家的矛盾
吳先生說,現在他和樓上已經是敵對關係了,沒辦法再協商了。經過記者耐心勸說,吳先生表示,這幾天他會搬到穆厝的那套房子去住。其妻子也在一旁提醒,不要再去做出捅天花板的行為,影響到其他鄰居。
記者昨日聯繫警媒熱線,工作人員轉達禾山派出所的回覆說,採用處罰手段可能會進一步激化矛盾,鄰裡間的糾紛最好是以調解為主,警方也多次介入了該事件。本周,派出所將聯合轄區司法所,將吳先生和崔先生約出來再進行溝通,化解兩家的矛盾。
【記者手記】
何必要爭你贏我輸
鬥氣傷己也害他人
半夜裡,究竟有沒有吳先生所說的「尖銳的聲音」,雙方各執一詞,目前還難以確定。不過吳先生捅天花板發出的聲音是確鑿無疑的,這種響聲遠比「尖銳的聲音」來得大。原本是兩家的矛盾,卻影響到整棟樓的其他住戶,這已經遠遠超過了「鬥氣」的範圍,上升成連警方也要介入的糾紛事件了。
共用一塊樓板生活的兩家人,本應該和諧相處,雙方只要心平氣和地聊聊,說不定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因為雙方溝通不暢,讓事件不斷升級。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吳先生圖一時痛快,幾乎把整棟樓的「近鄰」都得罪光了,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在生活中難免會與其他人有些摩擦,若總是介意種種小事,爭個你贏我輸,那麼每一天的心情都會是不愉快的。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不是遙不可及的諺語,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