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觀察1月2日消息,上海闢謠平臺今天(1月2日)發布「2016年12月謠言榜」。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霧霾頻發,人們整個月都經受著霧霾和霧霾謠言的雙重襲擊。除了霧霾謠言,這個月還發生了很多讓人瞠目結舌的謠言,又是「看手機會失明」,又是「睡硬床板害死中國人」,讓我們細數一下12月五花八門的謠言招數。
上海闢謠平臺是由上海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運營的闢謠新聞和闢謠服務網絡平臺。您可以通過上觀App、上海闢謠網站(piyao.jfdaily.com)、上海網絡闢謠微信號(ID:piyao021,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最新的闢謠信息。
造謠手法:輪番轟炸本月與霧霾相關的謠言層出不窮,密集「轟炸」了廣大網友的朋友圈。
[事件回顧]12月4日,一款知名軟體發布的世界城市空氣汙染指數排名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成都在該榜單中被評為「空氣汙染世界第三」。12月11日前後,微博有網友上傳圖片並稱因成都霧霾市民紛紛聚集到成都天府廣場。
12月20日晚,網上霧霾視頻。視頻中,白色顆粒物像漫天飛舞的大雪。據說,這是攝影師使用了4000流明燈光(約為投影機的亮度)和微距鏡頭,拍攝的是北京霧霾裡的PM2.5。視頻被瘋狂轉發,網友直呼,視頻令人「細思極恐」。
12月20日,網上開始流傳一張「雪白路況監控圖」刷屏朋友圈,圖片顯示,公安局指揮中心監控屏幕上看不到路面情況,顯示為白茫茫一片。配文稱:此事在北京,「怕什麼限號,踏實開你的!」
以下為謠言圖片
[真相]以上3條都是謠言。
12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成都發布」闢謠稱:這個排行中的數據是不完整的、不具代表性的,城市排名也是不可靠的,成都空氣汙染指數世界第三的消息是謠言。根據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數據排行顯示,12月3日,成都啟動重汙染三級預警以後,空氣品質日均AQI指數為182,排名全國61。而對於「市民因霧霾聚集」一說,據12月11日新浪「@微博闢謠」官方帳號消息,市民聚集到成都天府廣場的圖片是一張2012年就出現的圖片。
關於網傳霧霾視頻也是極不靠譜。要知道,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而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粒徑小於2.5個微米的顆粒。而人的頭髮直徑約為70-100微米,2.5微米僅相當於頭髮絲的1/30。PM2.5很難用肉眼和相機來觀測。
至於違法探頭拍不到路面的說法就更假了。北京警方介紹,違法拍攝探頭一般距地面約5至10米,只要能見度在30米以上,不可能看不清限行車輛號牌,並希望司機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以下為這組造謠手法的危害雷達圖
造謠手法:張冠李戴僅憑對社交媒體上視頻猜測,謠傳內容及地點。這手法,令人真假難辨。
[事件回顧]12月7日前後,網上瘋傳一段小視頻顯示,一棟在建高樓坍塌。視頻還配有文字:2016年12月5日下午,廣東河源雅居樂三期一棟已建好大樓坍塌,涉及面積約5000平方米左右,目前傷亡不明。
12月20日前後,兩段名為「不給買貂,女子竟逼老公商場內跳樓身亡?」的視頻刷遍朋友圈。由於網傳文字沒有說清具體地域,部分上海網友看到「新天地」,就認為此事發生在上海新天地購物中心。
以下為謠言圖片
[真相]對於廣東河源在建高樓坍塌的視頻,廣東省河源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河源發布」於12月7日發布微博稱:這段視頻不是發生在河源的,不過河源市雅居樂花園二期四區工程地下室頂板的確在5日下午發生局部坍塌,事發工地無人員死亡。
第二條傳言視頻的畫面是真實的,也的確發生在「新天地」,但不是上海的新天地購物中心,而是在黑龍江省富錦市的新天地商廈。
以下為這組造謠手法的危害雷達圖
造謠手法:誇大其詞12月有許多關於「黑暗中看手機會失明」、「屏幕藍光導致眼癌、黃斑病變」的帖子。藍光的確有危害,但以誇張的手法嚇唬人,就不對了。
[事件回顧]12月中旬,網上流傳一篇《警惕:三五年後眼睛失明會大面積爆發!》的帖子,指出由於現代人對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過度依賴,屏幕中的高頻藍光將大大增加人們患眼睛疾病的風險。文中還列出藍光對於視力的種種危害案例,最後甚至得出驚悚的結論——三五年後,眼睛失明會大面積爆發。讓不少人信以為真。
以下為謠言圖片
[真相]針對「藍光導致眼睛疾病」的帖子,專家強調,不應過分誇大藍光的危害性。事實上,只有人眼長時間暴露在高頻率、高能量的藍光中,才會對視網膜產生損傷。而這種藍光過量的環境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處的環境還是有區別的,因此不應該把藍光與「視網膜損傷」劃等號。
對於「黑暗中看手機會失明」的說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張軍軍介紹,目前「黃斑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但和看手機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網絡的傳言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於文貞也認為,「黑暗中看手機易失明」的說法不準確。他表示,至今在臨床上尚未見到一例患者因為看手機而失明,全世界也沒有發表過一篇關於玩手機導致黃斑病變的研究報導。
以下為這組造謠手法的危害雷達圖
造謠手法:捕風捉影「拷貝」走樣,也是謠言的產生形式之一。
[事件回顧]傳言一:1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專家鍾南山在某高峰論壇演講時,引用了一段中國環境保護協會的統計資料,稱:「90%白血病患兒家中曾進行過豪華裝修,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這些數據經媒體報導後,引發了大量討論,並且造成了恐慌。
傳言二:12月中旬,社交網絡熱傳文章《中國每年「過勞死」60萬人》,此外還有「每天1600人死於過勞」、「中國超過日本成『過勞死』第一大國」等。
傳言三:12月28日夜間,有傳聞稱「在岸人民幣破7」引發市場騷動。12月29日,離岸人民幣大幅走軟,失守6.98關口,續創歷史新低。
以下為謠言圖片
[真相]對於「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的數據,網上有人提出質疑: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發布的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當年全國0~14歲兒童的死亡總數加起來是14萬,不到210萬的十分之一;其次,白血病的確切原因尚未有論斷,白血病和豪華裝修的因果關係很難確定;第三,發布數據的機構也不權威。報導稱該數據出自「中國兒童衛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導中心」,但該機構沒有官方網站,也沒有正規介紹,甚至沒有發布該數據的研究報告。最終,12月22日,鍾南山院士撰寫聲明向公眾道歉,並表示「今後在參加學術活動及各種發言內容中,我將嚴格地只收集基於有科學實驗依據的資料,避免誤導公眾。」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對於第二個謠言,最開始有相關報導的是《中國經濟周刊》,曾於2006年發表一篇關於「過勞死」的報導,提及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隨後,在外媒轉載、內媒編譯過程中,逐漸扭曲事實,如把「猝死」改成「過勞死」等。有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暫且不討論該數據是否存在問題,但在後續報導中直接把「猝死」改成「過勞死」,明顯是不合理的。
「人民幣匯率」一事是由彭博新聞社的誤報造成,不實報導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負面衝擊不容忽視。事件發生後,央行連夜在官方微博闢謠並譴責。
以下為這組造謠手法的危害雷達圖
造謠手法:以偏概全造謠者在製造健康類謠言時常常以偏概全,12月份也不乏該類謠言,比如:硬板床害死中國人、關節壽命60年等。
[事件回顧]12月上旬,朋友圈流傳一篇文章,基因決定關節的壽命,一般的關節健康壽命是60年,用完引發各種關節病。文中不僅羅列各種傷害膝蓋的動作,還輔以各種示意圖片。還讓不讓人走樓梯?無獨有偶,12月中旬,一篇題為《硬板床害死中國人》的網傳文章引起廣泛關注,文中提到:腰椎病患者睡硬床只會加重自身疾病,且中國人直坐、側臥休息等傳統習慣會傷害腰椎和脊柱健康,長期以往會有生命危險。
以下為謠言圖片
[真相]記者採訪專家表示,膝蓋關節因人而異,「60年」的數字過於絕對。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關節軟骨會老化,但不是每個老年人都會出現膝骨關節疼痛的現象。雖然冬季鍛鍊很重要,但是健身活動要因人而異,對於患膝骨關節炎的患者,要避免把打太極拳、爬山等作為鍛鍊方式,平時也要儘量避免下蹲或關節負重的日常活動。
對於脊椎、腰椎,專家表示,睡硬床不是只睡在硬的床板上,還是要有一定的軟墊,睡硬床還是軟床要根據自身情況。即使患有腰部疾病,也要結合具體症狀和致病原因,依據醫生的建議來選擇床墊。
可以確定,以上兩則都是謠言。
以下為這組造謠手法的危害雷達圖
(原題為《歲末謠言又井噴,五大花招迷人眼 | 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2月謠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