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吸毒被抓?「我的軍裝照」是詐騙?上海闢謠平臺7月謠言

2020-12-12 東方網

  原標題:姚明吸毒被抓?「我的軍裝照」是詐騙?造謠者大熱天來添堵| 上海闢謠平臺7月謠言

  上海闢謠平臺發布「2017年7月謠言榜」,來給大伙兒消消暑。

  「姚明吸毒被抓」、「《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是新型詐騙」、「為離退休人員暑期送清涼,最少也有200元」……7月高溫酷暑,造謠者偏偏還來添堵。今天,上海闢謠平臺發布「2017年7月謠言榜」,來給大伙兒消消暑!

  上海闢謠平臺是由上海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運營的闢謠新聞和闢謠服務網絡平臺。您可以通過上觀App、上海闢謠網站(piyao.jfdaily.com)、上海網絡闢謠微信號(ID:piyao021,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最新的闢謠信息。

  謠言1:姚明吸毒被抓

  7月6日下午,一段「姚明吸毒被抓」視頻在微博和微信中流傳。視頻中,姚明身穿灰色短袖襯衫、牛仔褲和白球鞋,雙手一直背在身後,身旁簇擁著大批警察。隨視頻一同轉發的文字表示:「姚明吸毒被抓,真的可惜,名譽掃地,影響下一代深遠!」

  

  網傳視頻

  【真相】

  據上海闢謠平臺查證,網傳這段視頻拍攝時間為今年6月27日,視頻拍攝的是姚明觀看全國青年籃球錦標賽綿竹賽區的兩場半決賽後離開的場景;通過百度地圖街景比對確認,視頻拍攝地點為四川省綿竹市體育館。

  上海東方大鯊魚籃球俱樂部也對此回應:視頻拍攝的這一幕系當天活動結束後,安保人員保護背著手走路的姚明離場而已。

  此後,姚明在出席一次活動時被問及「吸毒視頻」對於自己的影響。姚明沉默片刻,回應:「確實非常困擾,特別是造成家人的很多擔心。這是對我最大的困擾。」

  這條謠言的危害程度▼

  

  謠言2:《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是新型詐騙

  7月30日,人民日報客戶端開發的H5產品《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在微信朋友圈刷屏,點擊量超過6000萬。當晚,網上出現不少帖子稱:這是一個冒充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新型網絡詐騙,其伺服器位於加拿大,目的是為了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以實施詐騙。

  

 網傳謠言截圖

  【真相】

  IT達人「霓虹燈下的呆呆鞋」告訴上海闢謠平臺,用於詐騙的釣魚網站有專門特徵,如隱藏了網際網路站備案信息、山寨正規網站的域名、要求訪問者提供帳號密碼等隱私信息,對於此類網站要特別提防。而《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並不具備這些特徵,可以認為這個網站是安全的。

  7月31日下午,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聲明闢謠:《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是為建軍90周年推出的新媒體產品,請大家放心。

  這條謠言的危害程度▼

  

  謠言3:上海比火焰山還要熱

  7月中旬的上海連日高溫。7月12日,網上出現一張圖片顯示,火焰山景區的氣溫是29℃,而上海的氣溫已經達到35℃。於是,「魔都比吐魯番火焰山還要熱」的說法在微博、微信上「井噴」。

  

上海比火焰山還熱的說法在網絡瘋傳

  【真相】

  上海市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官張瑞怡告訴上海闢謠平臺:上海的熱度肯定比不過吐魯番火焰山。從數據上看,7月12日早上10時,上海浦東地區氣溫的確領跑全國,但問題是上海「搶跑」了。也就是說,上海位置靠東,地處東經121.48度,太陽先升起來,氣溫也自然先升上來了;再看吐魯番,地處東經89.19度。同樣是14時,上海可能已經出現了最高氣溫,而吐魯番的氣溫還在上升過程中。吐魯番地區的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18時。

  這條謠言的危害程度▼

  

  謠言4:為離退休人員暑期送清涼,最少也有200元

  7月上旬,「上海將給離退休人員發放暑期送清涼慰問金」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瘋傳。消息稱:「2017年上海市第一次對企業離退休人員暑期送清涼,發放標準:70周歲以下,每人200元;70—74歲,每人400元;75—79歲,每人500元;80—89歲,每人700元;90—99歲,每人900元;100歲及以上每人1200元。慰問金將於7月底前打入您的銀行卡內。」

  

網傳謠言截圖

  【真相】

  上海闢謠平臺先後致電「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上海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12351上海市總工會服務熱線」、「上海民政962200服務熱線」、黃浦區老齡辦、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桑城居委會,相關部門給出的回覆是「傳言不可信」、「切勿輕信」。

  眼下,7月已過,記者詢問身邊離退休老人,沒人收到過這筆慰問金。

  這條謠言的危害程度▼

  

  謠言5:手機流量免費領

  7月中旬,不少微信群裡中都出現了「領免費流量」的連結,很多人抱著「點一下看看反正也不吃虧」的心態點進去領了。還有人覺得這樣的「好東西」不能獨享,又迅速把連結分享到了更多微信群。

  

網上流傳的「手機流量免費領」

  【真相】

  今年5月23日,上海闢謠平臺就已經對「免費領取肯德基『200元現金卡』」的類似網絡騙局進行了揭秘。而「領免費流量」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新騙局。

  騙子的套路是這樣的:先用「領取手機流量」等噱頭誘騙網友關注並轉發,接著再以所謂「抽獎」、「中獎」騙網友填寫收貨地址等信息,最後還要從到付郵費中騙取錢財。那些被騙的網友中,有的留下收件信息後根本沒有收到過貨物;有些人確實收到了包裹,但付了郵費後卻發現包裹內裝的是一文不值的劣質假貨。因為損失金額低,又怕「麻煩」,所以多數網友都選擇不再對此追究。

  上海闢謠平臺提醒:網友們在參與商家活動時,要注意該活動是否為商家官方公眾號發布,必要時可通過客服電話進行求證。此外,還要小心頁面夾帶的惡意營銷活動,不要隨意將個人信息洩露給非官方帳號,以免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這條謠言的危害程度▼

  


相關焦點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蠱惑人心的謠言。
  • 「科學闢謠平臺」讓權威科普驅散謠言魅影
    該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主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9月1日新華網)  謠言滿天飛,闢謠跑斷腿。這是時下闢謠者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在網絡資訊時代,謠言藉助網絡的傳播威力,在一夜間就傳遍整個網絡。
  • 讓科學跑贏謠言——"科學闢謠平臺"正式啟動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8月30日,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在京正式啟動。該平臺旨在切實提高闢謠信息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
  • 讓科學跑贏謠言,「科學闢謠平臺」正式啟動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在「科學闢謠平臺」啟動會上說道。8月30日,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在京正式啟動。該平臺旨在切實提高闢謠信息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
  • 柯震東吸毒事件後又一公眾人物吸毒被抓 陳羽凡公司闢謠暗藏套路
    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偏偏就有壞了好粥的老鼠屎......還記得2014年的柯震東吸毒事件嗎?當時可是鬧得沸沸揚揚!2014年8月,北京警方在接到群眾舉報後,在東城區將聚眾吸毒的藝人房祖名、柯震東、常一嬌和Rob(那英北京夜店「VICSClub」的經理 )等抓獲。在房祖名住所繳獲毒品大麻100餘克。據調查,房祖名已有8年吸毒史,而柯震東則有2年吸毒史。
  • 混子曰漫畫解讀:上海發布2020年上半年涉滬十大網絡謠言闢謠榜
    為遏制虛假疫情信息傳播,剷除網絡謠言滋生土壤,提高民眾辨識謠言的能力,並認識網絡謠言的危害性,上海市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聯合上海主流新聞網站闢謠平臺,收集整理了1月-7月在新聞網站、微博微信、App等平臺上出現的涉滬謠言,結合謠言在網上的傳播熱度和影響力,整理出疫情期間涉滬十大網絡謠言闢謠榜。
  • 闢謠|7月謠言盤點: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5大面積種植轉基因玉米鼠患已無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我朋友種的是「禾育187」玉米。但隨後,兄弟跟我講最近從來不吃大碴子了,整個村莊沒有一家吃。真相: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對於有網上平臺指「從今天開始,中聯辦中環大樓,外交部特派員駐港公署,特首辦公樓,立法會辦公樓,均改由駐港部隊戰士站崗」,特區政府發言人(7月23日)澄清絕無此事,這全屬不實傳言。點評:造謠者別有居心,大家請及時了解官方信息,兼聽則明,不要被輕易帶了節奏。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41個!
    為此,北京闢謠平臺持續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逐一粉碎。謠言四十一:日本派遣1000人醫療隊前往武漢真相:網傳截圖畫面來自日本讀賣電視臺1月27日13點55分播出的新聞節目「宮根屋速報」。當時正在播的是27日11時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的記者發布會現場。這場發布會上通報了已組建7個省市醫療隊共959人赴武漢支持醫療救治等信息。當時節目上的字幕分兩行。
  • 上海闢謠平臺發布上月謠言榜:看手機會失明、睡硬床板害死人
    上海觀察1月2日消息,上海闢謠平臺今天(1月2日)發布「2016年12月謠言榜」。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霧霾頻發,人們整個月都經受著霧霾和霧霾謠言的雙重襲擊。除了霧霾謠言,這個月還發生了很多讓人瞠目結舌的謠言,又是「看手機會失明」,又是「睡硬床板害死中國人」,讓我們細數一下12月五花八門的謠言招數。
  • [學子論文]微博謠言的傳播特點及闢謠機制分析
    【摘 要】 微博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也使謠言的傳播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特點。本文從謠言的概念入手闡述了微博謠言的特點,並在此基礎對闢謠機制進行了分析。【關鍵詞】 微博謠言 特點 闢謠機制2010被稱為「微博元年」,微博作為一種全新的社交網絡平臺在中國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
  • 「科學闢謠平臺」:闢謠也需要「國家隊」
    ▲2019年8月30日,中國國家級「科學闢謠平臺」在北京正式上線啟動。 來源:視覺中國據央視報導,由中國科協、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8月30日正式啟動。各大網絡平臺將疑似謠言匯聚到該平臺後,這些信息會被用人工智慧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識別,識別結果再返回原網絡阻斷謠言。據介紹,該平臺已有516位專家入駐,涵蓋食品安全、營養健康、航空航天等14個領域。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迅猛,但隨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網絡謠言時有出現。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114個
    抗擊疫情,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做好防護,並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同時,還要明辨是非,識別謠言,不信之,不傳之。為此,北京闢謠平臺持續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逐一粉碎。謠言一百:返程了上海火車站人山人海 真相:鐵路上海站官方微博對此進行闢謠:視頻畫面並非上海站畫面。3日鐵路上海站客流處於低位,共發送旅客2.2萬人次,到達旅客10.2萬人次。4日鐵路上海站客流繼續保持低位,當天停運旅客列車254對,預計發送旅客2萬人次,到達旅客8萬人次。
  • NBA的謠言有很多,但是最廣為流傳還是這5個 姚明也上榜
    NBA的謠言真的有很多,但是隨著信息快速發展,很多謠言也就給破了。但是有些謠言可以說是經久不衰,雖然闢謠很多次,依舊有不少人相信。就比如今天這5個謠言,那可以說是在NBA廣為流傳,估計很多你都聽過。如果是在90年代,球迷肯定會深信不疑,而在這個時代這些謠言還是很難站住腳。
  • 【闢謠】噴灑環保酵素可以殺毒抑菌?謠言
    【闢謠】噴灑環保酵素可以殺毒抑菌?謠言 2020-02-1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闢謠|2020上半年十大謠言!看完才恍然大悟
    經上海闢謠平臺記者求證發現,各地醫保藥品目錄目前正在調整,不過剔除的藥品是有範圍限定的。傳聞中的上海,乃至全國各地「千餘種藥品退出醫保」的說法,是不實的。傳言中列舉的999複方感冒靈、京都念慈菴、鈣爾奇、雙黃連、三九胃泰、六味地黃丸、桂林西瓜霜、活血止痛膏、奇正膏藥等藥品,絕大部分都進入到了國家藥品目錄,並不屬於要被剔除的「調增的乙類藥品」查證者:上海闢謠平臺
  • 全國科普日|粉碎謠言泡泡!科學闢謠在行動
    >「科學闢謠平臺」「科學闢謠平臺」是中國科協堅持大聯合、大協作方式,聯合有關部委、科研院所和權威媒體等社會各界共同打造的。該平臺是國家網際網路聯合闢謠的重要力量,謠言庫、闢謠資源庫和專家庫實行共建共享模式,旨在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在全國科普日北京主活動區中國科技館舉辦的「闢謠在行動」板塊中,為觀眾細緻呈現了科學闢謠平臺的運作方式。
  • 闢謠特工隊|2020.10.12-10.18謠言合集
    闢謠:國家電網從未統計和發布過此類數據。從這個謠言起源於2010年地產評論人的一篇題為《6540萬閒置房將引發中國版次貸危機》的博客,而後一些媒體加以引用並逐漸扭曲事實,從而使其變成了一條謠言——「國家電網公司在660個城市調查顯示,有高達6540萬套住宅的電錶連續6個月讀數為零,按每套房3口人計算,可供近2億人居住」。
  • 實時闢謠還原真相: 別讓謠言成為抗擊疫情的絆腳石!
    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保障「戰疫」我們在行動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持續粉碎謠言為公眾還原真相科學防控 抗擊疫情謠言一、亂上街的人員被抓去體育館考黃岡密卷?2月16日起,一條「湖北武穴市最嚴管控:凡不屬於疫情防控人員上街被抓的,一律送到市體育館學習,然後完成初中三年級的《黃岡密卷》一張,成績及格者可以放回家」的消息在網上熱傳。
  • 【網絡謠言粉碎機】「農行給全國人民發放50萬無息貸款」?當心有詐!
    【網絡謠言粉碎機】「農行給全國人民發放50萬無息貸款」?當心有詐!上海闢謠平臺記者發現,網傳文件名稱為「北京農業總行【2020】11號」,但實際上,中國農業銀行並沒有「北京農業總行」,只有「中國農業銀行(北京總行)」。同時,文件中發放貸款的對象一會兒是「中國合法公民」,一會兒又是「會員」,文件多處表述非常不正規。且該文件在網上流傳著多個版本,落款、時間均不一樣,疑似為偽造文件。
  • 姚明接任足協主席?這10條謠言中老年最關注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孝金波 鍾亞楠)近日,人民網輿情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了9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求真」欄目根據輿情熱度和關注人數排行榜,為您盤點出排名前十的謠言。 1.益生菌對身體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