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7月謠言盤點: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2020-12-22 澎湃新聞

「飯後一根煙,快活過神仙。」對於菸民來說,抽菸是幸福的,但對於自身和身邊的人而言,這無疑是慢性危害。可最近有網文卻稱抽菸是有益的,這簡直就是倡導全民吸菸的節奏呀!

除了「吸菸有益」的謠言外,還有幾位「老朋友」也出現了,它們改頭換面,再次汙染網絡環境。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了七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讓我們一起剔除這些有害無益的謠言吧。

1

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2019年3月2日,中國防癌協會、中國菸草協會和東北大學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東北大學副校長艾顏葉教授發布了研究成果:菸草燃燒過程中的非飽和狀態的尼古丁,具抗癌活性。專家表示,菸草燃燒過程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藥理論中,酒有驅邪避風一說,合理使用能夠有效增加中藥的療效。據記載,菸草具有「通血脈、散溼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等作用。所以,適量抽菸對身體是有益處的。

真相:

尼古丁使人成癮,吸菸量就會變大,煙霧中至少已經有60種成分被證實會導致癌症!

首先,「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子虛烏有。「中國防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協會」這兩個機構的名字完全不對,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中國抗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學會」。此外,在東北大學官網上也沒找到任何有關於「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的新聞發布會信息。另外,文章的第三個證據中提到菸草的「中藥療效」,更是與一篇在2018年時就已被闢謠的文章內容如出一轍。

點評:

艾顏葉(愛菸葉)教授、行業泰鬥嘴含草老先生,他們說的話,你們敢信嗎?

2

心臟病發服用這兩種藥可救急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謠言1: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立刻口含十粒丹參滴丸,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

謠言2: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立刻口含十粒複方丹參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

真相:

硝酸甘油的作用是擴張靜脈血管為主。不過,由於硝酸甘油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有的人服藥後可能會出現面部潮紅、血壓降低、暈厥等反應。因此,對硝酸甘油過敏;心梗早期血壓低、心率快患者慎用。硝酸甘油不是萬能藥,它只對心絞痛有作用,對其它類型的心臟疼痛不起作用。

而複方丹參滴丸不建議長期服。因為由於複方丹參滴丸中含有冰片,冰片屬於苦寒性質的中藥,服用尤其長期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有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醫認為屬於虛症,對於氣虛血淤這一類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像冰片這樣的通竅行氣藥並不合適。

點評:

心臟急病先就醫,莫信偏方耽救命。

3

儘量不對大家發「早上好」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大家不要再發早上好之類的圖片了,因為公安多次提醒,很多木馬陷阱釣魚也常常偽裝藏在表情圖裡。然後電腦手機的字節計算,自己打字文字字符最小,也最乾淨安全。其次是圖片,要大出幾十倍上千倍,圖越大越鮮豔量越大。你點一下小圖轉發是方便了,對方要天天清,要不然手機就沒辦法常使用!希望大家互相問早上好時,請用文字表達因為一個小小的表情包就可以寫幾千個字或者幾萬個字。

真相:

直接通過視頻或圖片傳播病毒是很難實現的,只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點擊不明連結、不隨意下載不明軟體或遊戲外掛,在設備上安裝安全防護軟體,正常的微信溝通和交流大可放心,微信安全團隊也會努力保障大家的使用安全。

聊天中產生的文字,視頻,圖片等,都會佔據手機內存,可是圖片視頻能更深動形象表達出文字替代不了的內容,而現在還在隨著科技發展,手機內存和流量一樣,已經不成其為問題。

點評:

如果覺得長期保留會佔據內存,影響手機運行速度。我們還可以定期清理:

打開微信——設置——通用——清空聊天記錄,全部清空;

或者打開微信——在聯繫人列表裡長按或向左滑動——刪除某個人、某個群的聊天消息。

4

吃豬肉、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死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h7n9病毒已臨近中國各個省區,也就是我們說的非洲豬瘟,其中比較嚴重的省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等,昨日凌晨兩點十三分,在海口市人民醫院出現二十三名男女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其中最大的35歲,最小的1歲,6名參入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經過多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這二十三名感染病毒死亡的原因就是吃了有禽流感的豬肉。

真相:

此類各地吃豬肉、雞肉、鴨肉或者其他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的消息,在各地都被證實為假消息。發現全國多地均出現過類似謠言,只是更改了時間、地點而已。包括的地區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江蘇省等。這條舊謠言兩年前就在廣泛傳播過,傳播者只是將發生的地點和醫院名稱換了。

禽流感的傳播方式為:患病禽類糞便、羽毛、分泌物、血液中含有的禽流感病毒,經由呼吸道、接觸等方式傳播給人類。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吃煮熟的食物也是不會感染H7N9病毒的。H7N9禽流感一般都是發生在雞鴨身上,豬是比較少的。禽流感病毒並不耐熱,只要加熱到一定溫度,即可殺滅病毒,一般以56℃度加熱3小時、60℃加熱30分鐘和100℃加熱1分鐘均可。

點評:

大家大可不必談「肉」色變,放心吃肉。

5

大面積種植轉基因玉米鼠患已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我朋友種的是「禾育187」玉米。但隨後,兄弟跟我講最近從來不吃大碴子了,整個村莊沒有一家吃。因為種的玉米是轉基因玉米,產量雖高,但無口感,國家收購之後除了當飼料之外,就是工業使用。他指了一下那玉米樓,以前要夾的很緊,防止老鼠進去,可是不管人們如何防範,賣玉米時總有大量的老鼠四散奔逃。現在由於種了轉基因玉米,老鼠吃了之後,應該是絕育了,所以在農村已經看不到老鼠了。

真相:

寧安市農村廣泛種植的是非轉基因玉米「和育187」,隨機抽檢玉米樣本不含轉基因成分。寧安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該檢驗站是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認定的農作物種子檢驗標準實驗室)對所獲取的玉米樣本進行檢驗。經試驗,幾分鐘後,試紙上僅在C線處出現一道紅色槓,操作人員介紹,這表明樣本不含轉基因成分。

寧安市農業局副局長馬際說,每年3、4月份種子銷售旺季時,寧安市農業部門都會對市場上的種子經銷商所銷售的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種子進行大面積抽檢。據寧安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提供的近兩年種子抽檢記錄表顯示,當地未發現過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種子。

點評:

老鼠連毒鼠強都分辨不出,竟然能分辨出轉基因玉米。

6

中國養老金在2035年將耗盡結餘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餘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後便會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將越來越大,在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餘。如果按照60歲退休來算,最早一批「80後」到2035年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後」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真相:

人社部:能夠確保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今年1至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際減費超過1280億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成效顯現,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已經感受到負擔減輕。而按照方案,預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但是,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保費率的降低也會引發民眾對於社保體系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未來養老金能否足額發放的疑問。

對此,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今年1-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9萬億元,基金支出1.6萬億元,當期結餘3000億元,累計結餘超過5萬億元,有信心保證養老保險基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點評:

每年都有養老金謠言~關於【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繳納了】、【下月起將增發高齡老人補貼】也都是謠言,大家也都了解下。

7

葡萄被噴植物生長調節劑「暴力」催熟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視頻中,一名果農正在用一種罩子形狀的噴霧器給一串串葡萄噴液體,畫外音中介紹「現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經開始變紅,然後下午用催色劑,強制轉色,變成這個顏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我們吃的葡萄有可能是被「藥水」催熟的。

真相:

對於這條網傳視頻,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許文平表示,葡萄種植中是沒有「催色劑」轉色、催熟這個說法的。

葡萄種植中一般會通過控制產量和肥水供給等來調節品質,比如說用疏果控制產量,上海等南方地區葡萄畝產量一般控制在1000-1500公斤,超過這個產量,甜度、顏色和香氣等品質就會下降。花期、幼果快速膨大期肥水需求量大,轉色後到成熟期肥水的需求量減少,所以隨著後期葡萄逐漸成熟,果農會控制肥水的使用,肥料用得越來越少,水的澆灌也是越來越少。到了葡萄成熟期,一般不用或少用肥料且不再使用農藥。

點評:

藥水可比葡萄貴多了,農民伯伯才捨不得「濫用」。

8

政府大樓由駐港部隊站崗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從今天早晨六點開始,駐港部隊戰士已經接手「中聯辦」中環大樓,「外交部特派員駐港公署」,「特首辦公樓」,「立法會辦公樓」警戒崗位。

真相: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對於有網上平臺指「從今天開始,中聯辦中環大樓,外交部特派員駐港公署,特首辦公樓,立法會辦公樓,均改由駐港部隊戰士站崗」,特區政府發言人(7月23日)澄清絕無此事,這全屬不實傳言。

點評:

造謠者別有居心,大家請及時了解官方信息,兼聽則明,不要被輕易帶了節奏。

9

雨天橫道線漆面太滑致男生摔亡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請大家積極轉發,溫馨提示:下雨天過橫道線不可踏上斑馬線的白漆面,非常滑,視頻中這位年青人因踩上白漆面而滑倒,後腦勺著地,短短一分鐘生命結束。

真相:

當地媒體已證實「身亡」是假消息,男生送醫救治後並無大礙。

根據東楚晚報的報導,於2019/5/14下午一名學生發生意外,撐傘在雨中奔跑摔倒在斑馬線上,後腦著地後身體不斷抽搐。據主治醫生介紹,男生送到急診科時,已經慢慢恢復了意識,當天晚上打完營養液就回家。建議大家路過溼滑的地方,無論走路或是騎車都要小心注意,緩慢前行才能降低滑倒的機率。

點評:

既然真相大白了,大家如果再看到這個視頻,就不要誤傳了。

10

坐高鐵=照X光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國產高鐵存在嚴重的輻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為了提高建設速度,整個軌道採用的都是傳統的鋼軌。這樣導致高壓供電線路(27.5千伏高鐵標準線路)和地面存在電弧。每當高鐵行駛速度超過150km/h的時候,這個電弧產生的輻射問題就變得十分明顯。

而中國高鐵,完全沒有在車廂防輻射上面做任何努力。因為你即使被輻射了,也沒法直接證明是高鐵造成的。這對於偶爾乘坐一次高鐵的人還好說,但是對高鐵乘務員就影響極其嚴重。

真相:

「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純屬誤導。其實早在2013年和2014年,網上就有一篇《當心!高鐵的危害,未成年人少坐》,看其內容,除標題稍有點改動外,內容幾乎一樣。

其實,早在2013年,當時的鐵道部宣傳部門就曾對「高鐵輻射嚴重」作出回應:高鐵輸電線路產生的電磁場主要是工頻電磁場。鐵路部門對高鐵動車組車廂、司機室等常年進行系統監測,其電場、磁場強度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不會影響乘車人員的身體健康。

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期刊主編、同濟大學教授孫章就對此謠言進行過駁斥。「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孫章說,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就會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屬於「極低頻電磁輻射」,完全不同於X光的電離輻射。因此,網傳文章中「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純屬誤導。

點評:

現在工業科技發展已遠超我們想像,大家一起來看闢謠,學科學。

延伸閱讀:

7月「科學」流言榜

7月「科學」流言榜來啦!"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號?多吃菠菜能補鐵?…來看真相。

本文由科學加客戶端綜合自科技日報、"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蝌蚪五線譜、"全民較真"微信公眾號、"松鼠雲無心"微信公眾號,原文首發於2019年7月31日,內容有刪改,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被燙傷後可以抹牙膏、醬油

流言:

燒傷、燙傷後,在傷口上塗抹牙膏、醬油,可以減輕疼痛,消除腫脹。

真相:

在燙傷部位塗上牙膏,會立刻感覺清涼舒適,給人帶來"塗牙膏真的很有效"的感覺,這僅僅是因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而已。其實,這種清涼感對治療燒燙傷沒什麼幫助。而且,幹了之後,牙膏會附著在創面上,不僅會增加傷口清理難度,還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

實際上,牙膏不是醫療用品,傷口上塗抹後可能被細菌汙染,進而引起感染。同樣,燙傷後塗抹醬油,不但不能減輕傷情,還會刺激傷口,加深受傷程度,增加感染機會,去醫院就診時,還可能干擾醫生診斷。

2

多吃菠菜能補鐵

流言:

菠菜含鐵量很高,多吃可以補鐵。

真相:

根據最新的食物成分測定結果和食物成分表數據來看,菠菜的鐵含量在葉菜中只處於中等水平(2.9毫克/100克)。更重要的是,菠菜裡的鐵都是非血紅素鐵,而我們人體吸收率高的是血紅素鐵。也就是說,人體對菠菜裡的鐵的吸收率很低。

植物性食物中還含有大量抑制鐵吸收的物質,如植酸、多酚類物質等,這些與鐵結合生成植酸鐵、草酸鐵等,很難被人體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菠菜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左右,因此想靠吃菠菜補鐵,不太現實。

3

有些食物易讓黑色素沉澱,孕婦進食後會導致孩子出現胎記

流言:

一些食物如胡蘿蔔、芹菜、南瓜等,容易讓黑色素沉澱,孕婦進食後,會加重胎兒色素沉澱從而引發胎記。

真相:

這是一種沒有臨床證據支持的猜測。孕婦需要全面均衡的營養,缺乏這些營養成分會影響胎兒發育。但就算營養全面均衡了,也並不能預防胎記的出現。

所謂"少吃易讓黑色素沉澱的食物,比如胡蘿蔔、芹菜、南瓜等",根本是無稽之談。蔬菜水果的顏色,大多數來自於花青素、胡蘿蔔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甜菜紅素等等,它們不僅不會"沉積",而且有助於身體健康。孕婦不僅不應該少吃,反而應該保證攝入足夠的量和儘量多的種類。

人們通常說的胎記更多是色素型胎記,是過多色素細胞集中在一個部位造成的。迄今為止,現代醫學並沒有發現胎記形成的誘因或者風險因素,比如著名醫學網站WebMD明確指出"沒有已知的方法去預防胎記"。

著名的兒科網站KidsHealth總結得更為直接明確:胎記不可預防,那些媽媽吃什麼或者做什麼導致胎記形成的傳說都不是真的;絕大多數胎記的形成原因都是未知的;有些胎記是遺傳的,但大多數不是;胎記與分娩時的創傷無關。

4

"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號

流言:

"血稠"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意味著血栓等後果,必須想辦法疏通血管,緩解血稠。

真相:

"血稠"只是民間的通俗說法,根本不是專業的醫學術語。"血稠"在醫學上指的是高粘稠血症。血粘度就是用於描述血液基本特徵的一個指標。血粘度是一個相對值,如果將水粘度定義為1,正常血粘度則在4-5之間。通俗理解就是,血粘度數值越小,血流速度越快,反之則流速越慢。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兩碼事。血栓是血管內形成的塊狀物。當血管受傷時,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啟動保護反應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適度的血栓是沒事的。

但如果血栓逐漸增加,最終影響到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減少氧氣供應和有害物質的排出,就會影響健康。引起血栓的危險因素包括炎症、凝血異常、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

因此,血粘度與血栓是兩個不同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血液特徵,後者則通常指一種疾病,儘管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沒有嚴格的因果關係。

血粘度本身是血液的一種物理屬性,正常情況下是各種機能順利完成的基礎,但過高則會造成危害。對兒童而言,高血粘度將阻礙心臟、腸道、腎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的正常供氧,可造成發育受阻。對成人來講,高血粘度可能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系統性狼瘡等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誘因,並且還與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存在一定關聯。因此,保持正常的血粘度具有重要意義。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本文原標題:《這是7月最大的謠言!最後一條已經騙了我們十幾年!》)

相關焦點

  • 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最新研究顯示抽菸能防癌?「釣魚文」鬼話連篇!
    近日,網上流傳題為《抽菸居然能防癌!科學研究再次刷新你的世界觀》《你還想戒菸嗎?看了這篇文章,戒菸的人都哭了》的文章。這些文章稱:「今年3月2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尼古丁是癌症剋星。菸草燃燒過程中的非飽和狀態的尼古丁,具有抗癌活性。」
  • 吃抗癌食物真能防癌?關於癌症的幾大謠言,專家各個擊破
    癌症一直人們熱議的話題,無論是從它的高患病率還是令人害怕的死亡率,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新患癌症的人數每年都在遞增。經常能看到在各大關於癌症的微博評論或者是文章評論中看到網友在激烈討論,那麼針對一些網友們關心的一些傳言,今天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些傳言到底是真還是假?
  • 銀壺泡茶已被證實為癌症頭號剋星?莫被騙!
    網傳消息截圖近日,《銀壺泡茶已被證實為癌症頭號剋星!切忌不懂裝懂!》在網上熱傳。文章稱: 銀壺有超強的殺菌消炎殺病毒能力。現代醫學認為銀能殺菌消炎,銀是天然的抗生素,銀壺煮水時釋放的銀離子,能消滅650種病菌微生物(一般抗生素只能殺死6種病菌)。能夠防止副作用和病菌的耐性強化,根本上控制病菌的繁殖。銀壺煮水,能使水質變軟變薄,有很好的軟水效應,具有去溼、防腐、保鮮作用。網傳消息截圖這是真的嗎?
  • 癌症固然危險,卻也不必杯弓蛇影,關於癌症的5大謠言不可輕信
    癌症是很多人都談之色變的疾病,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剝奪人的生命,還會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和折磨。理解人們對於癌症的恐懼,但是恐懼之餘,也不能輕信一些防癌抗癌的謠言,不然非但達不到防癌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防癌方面經常聽信哪些謠言。
  • 香菇防癌有奇效 盤點能有效防癌的三類家常菜
    原標題:香菇防癌有奇效 盤點能有效防癌的三類家常菜   據《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0年,我國新發腫瘤病例數約為309萬例,即平均每天確診8474人,每分鐘約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而約35%的癌症和飲食因素有關。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日前發布了預防癌症的建議。
  • ——盤點2019健康十大謠言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王蹊)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效率高,謠言也跑得越來越快。其中,健康類話題一直在謠言榜上名列前茅,朋友圈、微信群更是謠言的重災區。如果盲目聽信這些謠言,很可能損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2019年,有新鮮出爐的「新謠言」,也有陳釀「老謠言」。  在年終歲尾之際,新華網健康頻道盤點出2019年十大健康謠言,幫你擦亮雙眼,守護健康。
  • 常見的34條「癌症謠言」:剩菜剩飯、隔夜菜致癌
    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分類」中,氯與咖啡因同級,也就是說「目前尚無足夠資料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水中氯含量超過每升2毫克時,多數人就能聞到。而世衛組織標準為每升5毫克,因此只要沒有聞到或嘗出自來水中的氯味就不用擔心。謠言7:五行蔬菜湯防癌又治癌該湯精選的五種蔬菜有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
  • 這些食物是尼古丁的剋星,經常吃,可以起到清肺潤肺的作用
    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加大,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抽菸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但是香菸中含有非常多的尼古丁,焦油等有毒和致癌物質,長期吸菸的人會使自己肺部的毒素越積越多,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這些食物是尼古丁的剋星,經常吃,可以起到清肺潤肺的作用蜂蜜:蜂蜜水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很熟悉,一點都不陌生,而且對於很多人都喜歡在平時多喝一點蜂蜜水喝,因為蜂蜜水不僅可以起到加快腸胃蠕動,促進消化與吸收,潤腸通便的功效。
  • 4月謠言盤點:直升機墜落成都?馬桶放潔廁塊會致癌?
    「吃活蝌蚪能治病」?「公交成為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草長鶯飛「四月天」謠言不肯歇一歇盤點4月出現的謠言【真相】4月16日,成都網警闢謠稱,經過警方核實,近期成都市並未接到過相關警情。經查,該視頻內容為2016年7月25日重慶直升機墜落事故,並非今年在成都發生。
  • 【闢謠】闢謠:電子菸能幫助戒菸?
    【闢謠】闢謠:電子菸能幫助戒菸?許多人享受抽菸時吞雲吐霧的感覺,但又擔心身體健康。近兩年,標榜具有戒菸效果的電子菸火了起來。電子菸是不是能在不危害身體的情況下幫助人們戒菸呢? 據悉,電子菸是一種新型菸草,也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新型菸草製品的特點是不需要燃燒,只提供尼古丁,沒有焦油。
  • 上海闢謠平臺7月謠言
    造謠者大熱天來添堵| 上海闢謠平臺7月謠言  上海闢謠平臺發布「2017年7月謠言榜」,來給大伙兒消消暑。  「姚明吸毒被抓」、「《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是新型詐騙」、「為離退休人員暑期送清涼,最少也有200元」……7月高溫酷暑,造謠者偏偏還來添堵。今天,上海闢謠平臺發布「2017年7月謠言榜」,來給大伙兒消消暑!
  • 癌症患者不能吃高糖水果?這些謠言曾欺騙你的朋友圈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孝金波 實習生管福華)卵巢按摩延緩卵巢衰老?癌細胞喜歡糖,所以癌症患者不能吃高糖水果?低聚肽保健品有神奇功效?面對層出不窮的造謠信息,「求真」欄目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的5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榜,對其中的醫藥健康、食品安全等熱點謠言進行梳理分析。 一、卵巢按摩調整月經、治療痛經、延緩卵巢衰老?
  • 這些「防癌偏方」別信 摒棄不良生活習慣是遠離癌症的真正法寶
    紅薯葉防癌、秋葵防癌、鐵皮石斛防癌、洋蔥防癌、大蒜/臘八蒜防癌、葡萄籽防癌、櫻桃防癌、熱苦瓜水防癌、熱檸檬水防癌、熱鴨梨水防癌、紅豆杉泡水防癌……以上都屬於食物/植物防癌的謠言,其實細胞實驗或動物實驗發現某些植物成分或提取物中含抗癌成分、具有抗癌活性,遠不能簡單地推論吃這些食物/植物就能防癌,如果帶著所謂的防癌目的而過多食用
  • 洋蔥防癌?世上本無抗癌食物,說得多了就真有人信了
    較真鑑定:假/謠言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洋蔥既不防癌,也不抗癌。一種食物中含有某種或某些抗癌活性物質,並不等於吃這種食物就可以防癌抗癌。均衡飲食、合理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飲食預防癌症的核心策略。查證者:潘戰和 | 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微博@腫瘤專科醫生(更多健康問題求較真?關注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提問即可)有人問:每天吃一個洋蔥能防癌嗎?
  • 男人抽菸應該吃什麼來補
    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很多男士還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菸癮,今天小編就退而求其次,如果戒不了煙,那就努力讓吸菸的男士儘量降低抽菸所帶來的危害。下面給大家講解幾種男性保健最需要補充的食物營養。男人抽菸應該吃什麼來補1、補充硒元素抽菸的人,體內血液中的硒元素含量會有所下降,而硒元素又是防癌的一種微量元素。人體內缺乏硒元素的話,癌症的發病率就會大大的增高。所以專家建議經常吸菸的男士日常應該多吃含硒元素豐富的食物,例如芝麻、麥芽、大蒜、蛋類、酵母、動物肝臟、腎臟等。
  • 10月謠言盤點:駱駝奶能治糖尿病?量子波動能幫你速讀?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駱駝奶可以治療糖尿病?在洗浴中心洗澡會感染梅毒?哈佛研究出了長生不老藥?面對層出不窮的造謠信息,「求真」欄目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的10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榜,對其中的食品安全、社會、科學等熱點謠言進行梳理分析。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蠱惑人心的謠言。
  • 馬鈴薯生汁能治療癌症?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網友:第一條就中招了
    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真相:10月10日18時10分許,江蘇省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經現場搜救確認,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江蘇網警在官方微博闢謠:網傳「四車總重400餘噸」系2012年哈爾濱「8·24」高架橋交通事故一事調查結論,與本次無錫事故無關,請廣大網友不要誤傳。
  • 2月4日:世界癌症日 戰勝癌症!我們能!我能!
    2017年2月4日是第18個「世界癌症日」。2016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制定了主題為「We can. I can.」的《2016-2018年三年抗癌計劃》,旨在探討個體(群體)如何減輕全球癌症負擔,目標是確保更少的人患上癌症,更多的人得到成功的治療,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 它是尼古丁的剋星,每天吃點,排煙毒降肺火,老煙槍:後悔才知道
    我們都知道,香菸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身體會對尼古丁產生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尼古丁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很大的。如果經常吸菸的話,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會逐漸的降低,導致大量的煙毒堆積在肺中,影響著肺的健康。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清除尼古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