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則報導,說有一個湖北的年輕人去年在黑龍江鶴崗市花了3萬元買了一套房子,今年2月份以2.2萬元賣出去,虧損了近萬元。
今天我的朋友在北京搖號搖中了一套新房,每平方米6萬多元,首付130萬,在向親戚朋友借錢湊首付。
同樣是買房子,北京一平方米6萬多大家搶著買,鶴崗一套房3萬元沒人要。為什麼?黑龍江鶴崗市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當地就業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年輕人都去了南方發展。沒有了購房主力,房子賣給誰?不降價才怪。
還有甘肅省玉門市,原來是個地級市,以前依託克拉瑪依油田,經濟一度很繁榮,現在油田枯竭了,沒有新興產業,人口外流十分嚴重。玉門市由原來的地級市降級為縣級市,房子是給人住的,沒有了人,自然就變成了白菜價。
我認為房價未來的走向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首先要看地域。南方的房價普遍高於北方,東部的房價普遍高於西部。東南沿海,江南水鄉,海拔低,風沙少,氣候宜人,更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在西部生活的人,退休後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大多在東南沿海買房養老。
其次要看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達,就業條件好,自然能吸引大量年輕人前來創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幾個一線城市以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周邊的經濟發達城市的房價一直在上漲,還有武漢、成都、西安等新一線城市的房價這幾年上漲很快,未來十年這些地方的房價要降價很難,要變成白菜價更難。
第三要看人口流入情況。一個城市有潛力,發展空間大,自然就能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我所居住的屬於西北四線城市,當年因為盛產銅礦而聞名,現在資源開採完了,新的支柱產業跟不上,年輕人在這裡沒有發展空間,普遍在外地發展,父母在經濟上傾其所有幫孩子們在外地買房置業。
我們單位的同事有不少人選擇在西安和成都幫子女買房,自己老了也打算去當地養老。想想看,像我們這樣的小城市的房價未來怎能穩得住,哪些人口不斷流入的城市,房價又怎能不上漲。
第四要看地段。同樣一座城市,市中心商業繁榮,交通便利,人口集中,自然是寸土寸金,房價自肯定會緩慢上漲的。郊區的房子,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沒有好的教學資源和醫療資源,自然漲不起來。
未來十年,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核心城市群、都市經濟圈的房價會曲線上漲,四五線城市,尤其是西部和北部的小城市的房價會緩慢下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