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未來會是白菜價嗎?房子在未來賣不出去嗎?

2020-08-26 成都房產知識日記

對於房子在未來是白菜價這個問題,說對了一半,但是也說錯了一半。

馬雲曾經說過房子在未來不值錢,房價如蔥。玻璃大王曹德旺也說過在未來房子爛大街沒人要。所以有很多的人信這些話,手裡有足夠買房的錢就是遲遲不願意下手,等國家政策調控,期待房價暴跌。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的,宏觀上來講,中國現在的房地產樓市有70億套左右的商品房,人均分下來每個人都有5套房,按理說房子確實應該不值錢。但是大家忽略了幾個重要的問題。

1、按照目前的經濟形式來說,房地產依然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型行業,有70%左右的錢都在這裡面,由銀行貸款。如果房價發生全國範圍內的暴跌,銀行就會破產倒閉,那什麼維持金融穩定?必將爆發金融危機,國家將陷入恐慌。不怕通貨膨脹,就怕通貨縮減,這比通貨膨脹更恐怖。舉個例子,今天你10元可以買一桶油,然後第二天10遠可以買兩桶,第三天10元可以買三桶,當你得知明天更便宜的時候,你還會消費嗎?當你得知今天做一天活有100,明天要做一天多才有100,後天……你還願意工作嗎?

2、為什麼說白菜價只說對了一半,白菜價的房子在未來肯定會有,但不包括全部,記住,不是全部。不要聽成功人式講大道理,要有自己的判斷!國家目前出臺了一些政策,確實有「白菜價」的房子。國家大量的修建人才公寓,可以租一輩子的公租房,在未來就是屬於「白菜價」的房子。和二線,三線城市的房子,以後會偏向「白菜價」,因為人口大量湧入一線城市,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更好的教育和醫療配套,更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的傾斜下,二三線和以外的城市房價會出現持續下跌的情況。一線城市人口眾多,如果你嫌貴,有的是大把的人買,為了孩子的教育和以後的醫療。大部分人爭先恐後。開發商在一線城市拿地的時候,首先土拍價成本就上去了,好的地塊動輒2萬~8萬土拍價,加上後期修建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加廣告營銷,成本起碼都要3萬多~10萬多左右一平,開發商做慈善虧本賣給你嗎?

開發出來的新盤賣的比一期二手房便宜一大截,業主會同意嗎?國家是說過房子只住不炒,可是也沒說要打壓房價,只是讓房價穩定,健康的增長。到城市發展的中後期階段,商品房會出現一個趨勢,剛需的更剛需,改善的更改善。也什麼這麼說呢?針對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情況,全國範圍內的大城市,可以發現,剛需的房子基本都修建的在城市邊緣一些,超高層居多(土拍價低,降低成本,戶型設計小,賣出剛需價格)。改善型住宅大多修建在商業繁華,配套齊全的地段,或者自然自然生態資源邊,佔地面積大,容積率低,環境更舒適。

(高層剛需)

(改善住宅)

3、房子在未來真的賣不出去嗎?

來看下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從拆遷補償的解決方案結合近年來的拆遷補償結果可以看出,房屋拆遷補償正在逐步由補償房子轉變為補償現金。

房子的產權雖然是70年,到期後還可以續期。但是大部分房子不到70年就開始重新被政府規劃徵收,轉變補償方式,修建市政配套和商業,醫療,教育配套資源。

4、我們來看一下不動產的發展過程

在70年代以前,人們還沒有多少不動產買賣的知識,那時候房子就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那時候的房子大多數是泥胚瓦房和茅草房。安全性一般,這是不動產的第一代住宅。

改革開放以後,祖國引進了很多外資企業和國外的混凝土技術,慢慢的,家家戶戶蓋起了紅磚房,這時候房子多為6樓和6樓以下的樓梯房。這是不動產的第二代住宅。

房子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第一代住宅慢慢被淘汰,第二代住宅興起。8、90年代,從國外傳入了叫電梯的東西,和房屋建造穩定性舒適性的理念。第一棟「工」字型電梯住宅交付使用,一是人們新奇於電梯上下樓的方便,而是土地可以得到更好的規劃利用。電梯房如雨後春筍般長滿了全國各地。

第三代電梯住宅興起,樓梯房二代住宅被淘汰,逐步拆遷,重新規劃。到了近些年,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房子,都住的起電梯住宅了,人們又愛上了別墅和洋房恬靜舒適的低密度生活。但是從2006年開始,全國禁止別墅用地規劃,太佔地方。這個時候,第四代住宅理念開始萌生,每一層帶車庫,汽車直接開上樓停在家門口,每家每戶帶大花園,推開門就是森林,

全國各地已經有開發商開始嘗試第四代住宅設計和修建,那麼在不遠的未來,第四代住宅是否會替代第三代住宅呢?後續是否會出現第五代,第六代呢?加上房屋拆遷補償由補償房子逐步轉變為補償現金,房子真的會住不完嗎???

所以綜上所述,房子在未來白菜價,賣不出去這個說法不完全成立。

(注:隨著城市土地開發用地的減少,未來的第三代高層真的會慢慢變得不值錢,別墅和洋房反觀是最具有升值空間的不動產,改善想買高層一大把,想買洋房或者別墅就只能看向二手市場了)

相關焦點

  • 未來房子將出現「白菜價」?看完才明白,其實這並非是好事!
    如果像後者所說,未來房價會下跌,對更多的普通購房者來說是件好事。就連馬雲也曾預言未來房價會「房價如蔥」,很多人相信這四個字。馬雲畢竟是個有眼光的人,他的阿里巴巴帝國價值超過7000億美元,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公司。即將上市的螞蟻集團市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
  • 未來十年房子會不會變成白菜價?
    筆者觀點:未來十年房子會不會變成白菜價,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這要看房子所處的地域、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流入情況。同樣是買房子,北京一平方米6萬多大家搶著買,鶴崗一套房3萬元沒人要。為什麼?黑龍江鶴崗市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當地就業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年輕人都去了南方發展。沒有了購房主力,房子賣給誰?不降價才怪。
  • 未來十年,房子會像馬雲說的那樣,掉到白菜價嗎?
    馬雲經典那句話:「現在房子最值錢,十年後,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了」 並非是說房子十年後就不值錢了,我認為他想說的是,你要更加努力,在十年後你不僅會擁有房子,還能擁抱你自己的夢想,可能這個現在看起有點不現實,但誰又能精準預測這樣快速發展的社會呢?我認為房子不會到白菜價,但是漲幅會受限制。
  • 就算未來十年之後房子真的會是白菜價,那你是否還等得起嗎?
    如題所示:就算未來十年之後房子真的會是白菜價,那你是否還等得起嗎?最近在網上有很多的言論都在說什麼十年之後房子就是白菜價,說真的真不知道這種言論是從哪傳出來的,房子會降價嗎?我還真就是沒見過房價降過不漲價就是好事了。 在一個就算是十年之後房價降價了那你們等的起嗎?沒有房子能上戶口嗎?上不了戶口你家小孩能上學校嗎?房子連掛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才託著房子這麼金貴。
  • 房子掛牌出去兩個月賣不出去,明明是不錯的房子,為何沒人接盤?
    不僅如此,如今的樓市不僅令買房人感到困難,也讓有房人會感到困難,對於那些手裡有多套房的人來說,也是充滿著迷茫的。如今的樓市,未來似乎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這也是不少買房人所認為的。樓市處於調控中,不知道調控上面時候結束,也不知道未來房價走勢如何,許多對未知的判斷,影響著買房人的選擇,也影響著有房人的選擇。
  • 為什麼很多人開始賣房子?是因為房子不值錢了嗎?房價會下跌嗎?
    而最近這段時間很多朋友似乎都在賣房子了,因為他們說未來20年房子就會大幅下跌,甚至是白菜價。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雖然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人民幣貶值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但20年過後房價依然不會下降,反而會越來越貴。
  • 房子過剩了,購房者卻在替開發商擔心,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
    建行大佬也說過,房子過剩了,如今買房是高位接盤。開發商也不得不承認房子過剩的事實,但是承認歸承認,他們還在不斷的建房,舉動令人不解。既然房子過剩了,難道不是賣掉手裡的房子就好了,還在拼命努力的建房,這是何種迷惑行為?開發商當然不會坑自己,購房者卻在為開發商擔心,上半年這麼努力拿地建房,真不擔心房子賣不出去嗎?房子雖過剩,但購房者卻在擔心開發商建房賣不出去?
  • 有可能,你的房子租不出去,也賣不掉了
    ,不只是賣房子的,租房子也是難。現在不是房子漲跌的事了,而是房子的變現和變通能力,一旦買下就賣不出去才是最大的問題。可以這麼說吧,高房價會讓你窮得只剩下房子!靠修路嗎?普遍工資三四千 大量二手房流入市場,炒房團想甩手,可能嗎?真是房子租不去,也賣不掉了。進城買房的農民工也想清了,接盤的越來越少。年齡大沒工作,尤其是45歲以後,即使免費住,都待不下去。廠裡包吃住的,還有工作,為何留不住人?
  • 錢越來越貶值,房子會不會越來越貶值,20年後房子會是白菜價?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一種未來必然的趨勢,所以貨幣合理貶值是一個國家發展穩定的特徵;儘管20年後錢肯定更加不值錢,但房子20年後也絕對不會變成白菜價。因為房子有居住功能,同時也是有投資功能;再度加上房子屬於個人不動產,房子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房子永遠都不可能會淪為白菜價。
  • 未來的中國房子還是最穩定的投資嗎?
    這麼貴啊,西大街的房子六千了嗎?這是我最近在家聽到關於房價最多的一句話,我家地處晉北一個小縣城,房價3千~6千這是近幾年慢慢漲起來的,看著逐步飛升的房價,老家的人們只能望而興嘆。在看著房價飛升的同時,大家又都希望房子會跌,但是同時又都害怕房價跌下來。怕自己資產縮水,人生的矛盾在買了房與未買房的人身上顯示的淋漓盡致。
  • 都希望房價如蔥,但白菜價的房子,值得買嗎?
    中國的房價實在是太高了,普通想要買房可能需要不吃不喝十幾年才行,所以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現在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希望房價能像馬雲說的那樣跟大蔥一樣便宜。本來大家以為「房價如蔥」只是一個玩笑,但現在市場上卻真的出現了一些白菜價的房子,不過問題是白菜價的房子真的值得買嗎?
  • 小城房子「白菜價」,會帶崩一線高房價麼?
    熱的一邊是房價持續上漲,單價超10萬+不足為奇,新盤更是出現萬人搖號搶房現象;冷的一邊是房子「白菜價」無人問津,單價幾百,掛牌幾年都賣不掉。房子走勢分化之大,令人唏噓。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子掛成「白菜價」,幾年賣不出去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阜新房子問題,只是「十八線」城市問題的一個縮影,非常普遍。
  • 房子會變成「白菜價」?
    但是在這生活的必需品中,房子卻是讓我們每一個人所最焦慮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因為現在的房價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許多年輕人不吃不喝幾個月還不能買所在城市的一平米房子。房價會跌成白菜價?房子會變成白菜價?
  • 房價究竟在未來會不會淪為「白菜價」
    馬雲的本意是房價會越來越平民化,但也不難看出馬總想在房地產這塊兒啃一口的想法。天貓曾在2020房地產數位化峰會上,宣布聯合易居推出了「天貓好房」平臺,並宣布至少三年不盈利,所有收入將用來補貼購房者。但我覺得以阿里的精明,這話聽聽就行。至於是不是盈利,阿里能告訴你嗎?當所有人開始說房產已經不行的時候,阿里低調的進軍了房地產行業。說明房產依然會賺錢。
  • 又一城市房子變「白菜價」,3萬元一套也沒人買
    很多人都會問,我國的房價會跌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馬雲和曹德旺怎麼說,馬雲在三年前就做出預言,指出「房價如蔥」,未來10到20年,房子是最便宜的,無論是三四線城市,還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都會下跌,房子建太多了,一個城市100萬人,但是房子有200萬套,請問多出來的100萬套賣給誰?就算送人也沒人要啊。
  • 大家有想過如果炒房客手裡的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他們會賠錢嗎?
    如題所示:大家有想過如果炒房客手裡的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他們會賠錢嗎?相信大家對於炒房客這一職業不可能陌生吧,他們財力雄厚拿房子就跟買白菜似的豪爽,那如果要是他們手裡的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他們會賠錢嗎? 首先我之前認識幾個從事中介的朋友,只是我們這種小地方的,他們和我說一些炒房客拿房子是不會過戶的,就是先籤合同交押金,後期在委託熟悉的中介趕緊幫著賣出去,賺取差價,之前好的時候一套房的利潤就是很可觀的。
  • 人口下滑,未來5年還能賣多少房子?機構給出預測
    因此如果從人口走勢來說的話,未來我們的購房需求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樓市專家都認為未來房價會跌的原因。畢竟在政策限制下市場上的房價受到經濟和人口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現在不少人口不足的城市,房價就已經跌成了白菜價,像鶴崗、阜新這些缺少人口的城市的房子就只賣幾萬元一套。實際上去年全國新出生人口就只有1465萬人,創下了歷史新低,所以在這種人口走勢下滑的背景下,未來5年裡全國能賣出多少房子呢?
  • 為什麼現在很多城市房子賣不出去,卻還要大面積開發?
    很多人一直在網上傳,目前有很多城市的房子賣不出去,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相信開發商比誰都更清楚。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市場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具體要不要建房?要建多少房,開發商比消費者更清楚,很多城市之所以有很多樓盤不斷新建,並不是這些開發商傻,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房子建起來之後能夠賣出去,要不然誰會花幾個億,甚至幾十億個月去發一個樓盤呢,把這些錢放在銀行裡面吃利息那不香嗎?
  • 在深圳,只有便宜房子賣不出去,從來沒聽說貴的房子賣不出去
    為在北京的買房人提個醒2015年我完成了一次賣小買大的置換,全部辦完是年底了,還好在北京房價起飛之前。感受是四個字「筋疲力竭」,當時對自己說「此生再也不折騰房子了」,最近有朋友也在搞置換,想想自己的經歷,在這裡分享一下經驗教訓。
  • 鶴崗真有「白菜價」房子賣嗎?告訴你真相
    據了解,在鶴崗總價在10萬元以下的二手房比較普遍,四五萬左右的房源已經大規模減少,那傳說中的2萬元以下的白菜價房價基本沒有了。此外,現在外地人到鶴崗買房的人越來越少,購房主力還是當地人,主要是結婚用房為主。 現在很多人感興趣的是,鶴崗的房價還是白菜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