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療法的發明人張必清恐怕沒想到,他的「最牛違建」不僅招來了城管,還讓工商部門關注到了他所在的公司——「奇經堂」。據朝陽工商分局透露,奇經堂所在屬地工商所已經介入調查,看奇經堂是否存在超範圍經營問題,但尚未「立案」;如果發現奇經堂存在非法行醫等問題,將把相關信息移交給衛生部門。該局相關負責人今天上午表示,調查一有結果將會向社會通報。
調查
張必清僅是顧問不坐診
據了解,北京共有6家「奇經堂」門店,作為奇經療法發明人的張必清均非法人,也不在這些門店坐診,身份只是「技術顧問」。
記者登錄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查詢發現,帶有「奇經堂」字樣的共有4家企業,法人均不是張必清。位於順義區的北京奇經堂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日期是2005年,是其中成立最早的公司。4家公司的準許經營範圍大同小異,都是銷售保健食品、二類醫療器械等,有的甚至還可以銷售日用品、服裝、針紡織品、五金交電、電子產品,但未顯示可開展診療、養生等服務。
這4家公司目前都已正常通過年檢和驗照,並沒有任何不良信用記錄。
此外,記者發現,「北京奇經堂」在淘寶網也有店鋪,銷售蟲草膠囊、梅花磁針、螯合鈣、鹿骨膠原蛋白、紅花油、康復枕等產品。其中,一種「輔助抑制腫瘤、提高免疫力」的冬蟲夏草膠囊售價為2580元;「奇經堂專用能量治療儀」售價1890元。網頁上還特別註明「免費收聽張必清教授講座」。
本報記者 楊濱 D044
走訪
奇經堂突然翻臉不認人
目前北京多家奇經堂門店都出了「怪現象」——招牌摘除,多位店員稱不知道張必清。
查詢過地址後,記者昨天上午來到了位於西八裡莊路恩濟大廈二層的坤鶴百草堂中,但並沒在店內發現奇經療法的宣傳品。店員們也都說不知道奇經堂及奇經療法,更不知道有張必清這個人。
大廈內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坤鶴百草堂內奇經療法的廣告牌是當天早上9時許被抬走的,是他親眼所見。「以前去他們店詢問奇經療法的人不少,不知道是怎麼個治病法?」
幾經走訪,記者發現,在昨天中午之前,北京6家奇經堂門店中,只有望京店和花家地店仍在正常營業。望京店內客人不多,當店員得知記者身份後,禁止記者向店內顧客詢問任何情況。把記者請出店門後,店員又再次追出來,生怕記者與剛出店的顧客有接觸,「我們根本不知道張必清這個人,不要影響我們營業。」
昨天下午2時許,望京店及附近的花家地店都早早關了門。
本報記者 景一鳴 J168
追問
居民拉起橫幅:
「不是拆這麼簡單」
「最牛違建」面臨強拆之際,居民們歡呼雀躍,除在社區內拉起橫幅外,平時避諱的話題也開始和記者侃侃而談,對此次拆除違建的行動,居民們多了一份信任。更多居民希望,追究相關部門責任,在拆除違建同時,對樓體現狀做詳細評估。據了解,海澱區房管局已將張必清在人濟山莊B棟2605的房產凍結,這意味著該房屋將不許住戶進行交易或出租。
1放縱違建不用擔責?
昨天下午5時許,人濟山莊數位居民拉著一條長橫幅走回小區,並將橫幅系在了社區圍牆的欄杆上,大橫幅上寫著「強烈要求追究放縱違建的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與上次採訪相比,很多居民也都終於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況和盤託出。居民們說,拉橫幅這件事本應該請業委會來幫忙做,但是樓裡的幾個居民實在氣不過了,所以自己花錢做了橫幅。
一位居民說,做這條橫幅的初衷在於,不能只是表面光把違建拆了就算完了,很多事情還需要查清楚。比如,人濟山莊是封閉式社區,外人進入社區都應受到安保人員的盤查,有車輛進入社區更是要有車證,樓頂的違建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這些材料被大卡車一車車拉進來就沒人管嗎?6年來,樓頂被違建佔據,這給物業的工作本應是增加了很多麻煩,物業對於這個違建多年來只是容忍的「關係」嗎?對於這次問題能否徹底解決,很多居民們還持觀望態度,也希望媒體能夠繼續關注。
對於居民們提出的問題,記者在社區內尋找答案,並發現社區兩個門的安保人員說法都沒能統一。東門保安稱,大型貨車進入社區,必須在物業辦理「施工證」,才能獲準放行。而西門的保安卻回應,貨車進入小區不需要證件,可直接放行。
一位自稱「領導」的物業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來了個「法不責眾」。「領導」稱,他曾和城管工作人員到樓頂看過,當時認定的違建面積僅有48平方米,因為沒有執法權,違建一直在擴張,物業無能為力。多次敲門房主也不開,沒辦法。北京的樓百分之七十都有私搭亂建的情況,只有我們倒黴了。此前物業接到過居民投訴,但是社區內所有居民都是衣食父母,都得罪不起。「居民不交物業費,我們吃什麼?」
2拆除能否順利進行?
昨天海澱區城管隊員再次來到違建處進行取證,城管隊員表示,在限制期內房主如能主動拆除違建,執法部門將不會進行強拆,而會進行監督,但目前房主仍未主動聯繫。
如到期後,房主並未對違建強拆,仍採取不開門的辦法,城管部門將如何不入戶拆除樓頂違建?房主在限期內開始拆除違建,但並不完全,或拖拖拉拉,城管部門將如何應對,這是目前記者所關注的問題之一。
3拆違是否危及樓體?
樓頂違建一事得到了大量居民關注,記者昨天走訪時,樓下幾位居民正在閒聊此事。
居民劉先生提到,違建多年未拆除,現在此事突然曝出,相關部門可千萬不能拿出一副牆倒眾人推的架勢,更不能以迅速拆除違建的方法來息事寧人,那樣犧牲的將是樓體的質量和居民們的安全。該樓頂出現違建時,樓體已經受過一次傷害,拆除時如行事魯莽,樓體有可能受到二次傷害。希望相關部門在拆除違建時要採用科學手法,循序漸進。並且在違建拆除後要對該樓現狀進行評估。
本報記者 景一鳴 文並攝 J168
平谷區政協:與張必清已無任何聯繫
張必清作為委員 曾在區政協義診
在張必清的眾多頭銜中,「某區政協委員」的身份格外顯眼。記者通過平谷區政協官網上查詢到,張必清的名字曾出現在2007年公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平谷區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名單」中,當時他為「經濟界」委員。
根據平谷區政協官網的相關記錄,2007年1月16日,平谷區政協曾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區政協委員、北京奇經中醫研究院院長、世界中醫骨傷科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張必清教授就當前人們身體的亞健康問題做了專題講座,並為部分與會同志現場義診。」
同時,在2007年第一期的《平谷政協》雜誌的「健康快車」板塊,還有一篇文章《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奇經療法」治療慢性疾病》署名為「區政協委員、『奇經療法』創始人張必清」。
2008年,平谷區政協官網發布的一則新聞顯示,區政協委員張必清曾向四川汶川災區捐款1萬元,他當時的身份是「北京伯鴻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平谷區政協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必清確為該區第三屆政協委員,任期是2007年至2011年。但張必清自從不再任區政協委員後,與區政協已經不存在任何聯繫。本報記者 蘭潔 J235 程寧攝 J215
市政協委員:不可能「找不到人」
6年5輪找業主 找不到就不拆?
針對有關部門關於人濟山莊情況說明中「從2008年12月開始,有關執法部門進行過5輪查找,分別是當面發送權利告知書、郵寄特快專遞、到區政協、2013年再到小區內調查等,但都沒找到這位『張某某』」的說法,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易行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凝認為,這裡不存在找不到人的問題。
劉凝說,按照法律程序,行政執法程序中有送達程序,行政執法文書確實需要送達相關責任人。但問題的根本不是「6年5輪查找沒找到『張某某』」,現在的社會通過物業、通過房管部門等都能找到業主,長時間施工過程中也可以找到「張某某」,不可能這麼長時間找不到人。「媒體怎麼這麼幾天就找到人了?」劉凝說,關鍵是是否真正去找,去想辦法。本報記者 孫穎 X133
原頂層業主:拆除時會回來見證
一封信翻舊帳 兩說辭哪個真?
昨天下午,記者拿到了一份4頁紙的信函,這封信出自2607原住戶蘭姓老人之手,原本用於向有關部門投訴。信中提到,此前數年中,張必清曾在26層及樓前對蘭某多次施暴,目擊者包括社區保安、居民及居委會工作人員等。蘭某也曾向萬壽寺派出所報案,有多名警官可以作證。
張必清之前提及此事時表示,他從未對老人進行過人身攻擊,而且在老人提出受到裝修影響後,他還賠付了10萬元以息事寧人,後來是老人見房價走高突然賣房搬了家。
社區內蘭老的朋友王先生則告訴記者,蘭某平時為人善良,是被張必清欺負得不輕,無奈之下才搬走。王先生稱,蘭某生活很富足,根本不缺這10萬元錢,也曾說起過,如果收到這10萬元也會捐出去,但張必清根本沒給過錢。
蘭某的女兒表示,她家從來沒有拿過張必清一分錢,搬家的原因也是怕再被欺負。她說已將現在的情況告知了遠在老家的父親,父親希望能儘快將違建拆除。「雖然家父現在不能露面,但是違建拆除的時候,他會回到小區親眼見證這一幕。」在接下來的採訪中,記者也將進一步核實情況。 本報記者 景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