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宅門似口不能殘,店門迎路苦眼前」,是真的嗎?

2020-12-09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宅門似口不能殘,店門迎路苦眼前」。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索了良久,但終究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宅門似口不能殘

所謂的「宅門」是指庭院的大門或房屋的屋門。

我們都聽說過「門口」這個詞語,這個詞語出自《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在《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有這麼一句話:「劉媽媽趕到新房門口,見門閉著,只道玉郎還在裡面。」

所謂的「門口」,是指進出庭院或房間的出入口。為了保證庭院或房間內的隱私不外洩,也為了保證庭院或房間內的人身或財物安全,人們便會在這個出入口處安上一扇門或多扇門。

既然在庭院或房間的出入口處安上一扇門或多扇門是為了防止隱私洩露或為了保證人身或財物安全,那麼,庭院門或房間門是不能夠殘破的,一旦它們殘破,還怎麼能夠起到防止隱私洩露和保證人身或財物安全的作用呢?想必是保證不了的。

另外,家庭也需要講究形象,而庭院門或房間門也恰恰代表了一個家庭的形象。倘若庭院門或房間門非常殘破,那麼,就會讓自己家庭的形象大打折扣。恐怕任何人都是會注意家庭形象的。因此,任何人都不願意讓自家的庭院門或房間門看上去殘破不堪。

二、店門迎路苦眼前

所謂的「店門迎路」是指門店的門直接「衝路」。這樣的門店門口布局是不合適的。

據史料記載,在晉朝時的陽城街道上就有一家店鋪的門口是直接「衝路」的。這家店鋪的主人認為:店鋪門口直接「衝路」,有利於財源進入,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殊不知,這樣的門店門口布局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儘管在那個朝代時沒有汽車、拖拉機之類的交通工具,但那個時候是有馬車的。而馬在拉車的過程中一旦受驚,也同樣會沿著道路直接衝進店鋪,從而給店主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還會給店主帶來生命安全上的威脅。據稱,僅僅陽城街道上的這一家店鋪,就被受驚的馬匹衝進去了三次,雖然沒有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但卻給店鋪主人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而馬匹的主人也賠不起所有的損失,店鋪主人只好自認倒黴。後來,店鋪主人只好改變了門店門口的朝向,從而才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故。

而今天,門口直接「衝路」的門店布局是更不合適了。因為現在有汽車、拖拉機之類的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比馬匹的動力大得多,一旦因故障等原因衝進店鋪,其後果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店門迎路苦眼前」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清楚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有什麼樣的寓意呢?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有什麼樣的寓意呢?農村有很多的文化,也有很多的習俗,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都不會陌生,並且在農村裡會經常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詞語,這些詞語在如今的年輕人看來,雖然是具有老思想老封建的色彩,但是有一些還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隱喻含義的。
  • 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農村的田園生活總是讓人嚮往!歲月如梭,在外漂泊了多年後,不免對車水馬龍的城市感到厭倦,思緒萬千,決定回家探望一番,農村雖沒有城市的繁華,但是卻有著自己獨特,寧靜的美,在這裡生活能盡情的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
  • 農村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平常生活中中,大家是否經常會用到一些押韻的俗語呢?這些俗語其實大多都是農村傳出來的。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在教育方面一直是比較落後的,農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正是這種缺少教育的環境,讓一些農村長輩都信奉自己的一些言論,這些人好像沒有什麼文化,但說出的話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因此大家都很相信他們。而這些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俗語。
  •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門前為啥不能有豎路?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蓋房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為啥怕豎路?其實,除了這些規矩,農村人蓋房子還有很多講究,很多農村老人都懂,這些講究大多數是前人傳下來的,是當時人們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並用簡短易記的俗語概括,然後代代相傳。比如有人蓋房子,找村裡老人問時,老人就經常說下面這幾句俗語。
  •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們在幹事的時候都是有規律的,否則就會亂套。而這句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自然也是農村木匠做家具的尺寸,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呢,李子的四哥是一位木匠,我們聽他是怎麼說的。四哥現在經營一家木匠鋪,由於這幾年的門窗安裝都是鋁合金的天下了,由於轉行不及時,所以四哥的生意基本上以打棺材和高檔木門家具為主。
  • 農村人說「燕子不進苦門家,夜貓不進無病宅」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的變化也越來越大,從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到精神方面的「詩書畫意」,每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變。而在這種種變化的推動下,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們在一起聊天的機會多了,各種農村俗語也就跟著出現了。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十年雞頭勝砒霜」,雞冠到底能不能吃?真的有毒嗎
    農村俗語「十年雞頭勝砒霜」,雞冠到底能不能吃?真的有毒嗎? 以前農村的雞味道是特別香,無論是燉還是炒,味道都是十分鮮美,不過有一種東西有些人不吃,那就是雞冠了。農村的老一輩經常念叨一句農村俗語,「十年雞頭勝砒霜」,指的就是雞冠不能吃,難道雞冠真的不能吃?
  •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到底啥意思,有何深意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到底啥意思,有何深意嗎?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大家平時在村子裡肯定多多少少,都會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話。
  • 農村俗語「北方女人不是人,南方後門不是門」,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有一些人一聽就會明白,但是有一些俗語外行人聽到就會產生誤解。比如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北方女人不是人,南方後門不是門」,大家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嗎?1.北方女人不是人,是一句罵人的話嗎?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們,在看到這樣一句話的時候,肯定心裡會不舒服。因為他們覺得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甚至在整個社會上來說。這樣的說法是對女性的一種不尊重。其實這一句農村俗語,說的只是在以前那個年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在北方,女性的社會地位一直都比較低。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什麼意思?
    然,村口那兩棵柿子樹依舊如迎客松般,指引著遊子回家的路!曾記得,兒時常在此嬉戲,抓著爺爺的衣衫,靜聽老一代人談論著農村的新鮮事,而俗語更是我心馳神往的焦點。每日太陽西落,家中老者走上街頭,來到柿子樹下,一邊納涼,一邊有說有笑,對於俗語的認知也是從這裡開始。今天重遊故地,分享幾則農村的大「實話」。以慰寂寥!
  • 農村俗語「打破碗,時運轉」,摔碎碗還是好事,這是真的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的生活中一直都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村子裡一直都是和睦的樣子,大家之間暢談著生活中的瑣事。當然在交談的時候,老人們總能夠拿出老者的心態,告訴我們很多處世哲理,他們總能夠說出很多讓人難懂的俗語,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句給大家。1. 「足形彎彎,漂海過山」如果腳趾頭看起來有著不同的形狀,足部看上去有點彎曲,那就意味著這個人一直都比較辛苦,半輩子走的路太多了,因此腳的形象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為什麼繩和門不能賣?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為啥繩和門不能賣?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是古代農民在平常生活中關於交易賣買方面的習俗,在農村歷代流傳甚廣,其語意隱藏著一定的哲理,它告誡和教導後人在賣賣方面的一些忌諱和必守的老規矩,那麼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有何語意呢?
  • 農村俗語「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是什麼意思?
    但是在農村,自古以來對自己的房子都是相當講究的,地理位置、朝向、地勢高低等都有很多的經驗道理在裡面,因此也就流傳下來了許多關於房子的俗語。記得以前聽到農村老人講「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當時並不太理解,有誰知道它的意思嗎?
  • 俗語說:「門留三、房留四,棺要七尺三」啥意思?生活處處是學問
    俗語說:「門留三,房留四,棺要七尺三」啥意思?生活處處是學問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俗語是屬於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大門在古代還有著迎財納福上門的意味,所以說,在古代是有著很多關於大門的講究的。而這句俗語中所說的關於大門的講究,古人們是賦予著「上寬好儲財」的寓意在裡面。財富對於人們的重要性自然是不筆者來說了吧,所以它能流傳到現在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 農村俗語「香椿過房,主人恐傷」是啥意思?香椿樹不能在院子種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香椿過房,主人恐傷」,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香椿樹不能在院子中種植嗎?
  • 農村俗語:廳有橫梁,家敗人亡,你知道老人們為什麼這麼說嗎
    現在農村裡面,仍舊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身為農村人不會幾句俗語的話, 是會被人笑話的,雖然這些俗語裡面沒有非常華麗的語言,但是卻非常郎朗上口,還特別容易記。而且這些俗語很多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所以一直流傳至今,還有一些事比較封建迷信的,但是現在許多地的把這些沒有道理的都已經慢慢的摒棄了。下面的幾則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問路不用禮,多行數十裡。
  • 農村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這句話有啥講究?
    眾所周知,農村俗語都是一些耳熟能詳既簡單又通俗易懂,對於樸實又沒有太多文化的農村人來說這樣俗語就是很好的老師,它能教會你怎麼做人,它能天文地理,它還能知曉節氣中一些事情的變遷,有的人拿俗語諷刺人,有的人拿俗語作為生活的參考,有人俗語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因為迷信是建立在勞民傷財的基礎上
  • 俗語: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啥意思?
    農村俗語不像成語典故那般複雜,它們所用的語言一般都是比價簡單和幽默的,人們一看就可以懂,若是之後再細細品味,又會發現其中有著很多的內涵,這就是俗語能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說的是「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大家聽過這句俗語嗎?
  • 農村俗語:「同居苦將來,合夥難生財」,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同居苦將來,合夥難生財」。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認真揣摩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同居苦將來所謂的「同居」,是指兩個相愛或不相愛的男女暫時居住在一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