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筍又「漲粉」 銷售走俏筍農笑

2020-12-13 上遊新聞

■記者劉敏

「給我送15斤毛殼筍」「發10斤毛殼筍到貴州」……8月23日,頭渡鎮筍農李光澤和工人將剛採回來的方竹筍一根一根挑選,然後包裝發貨,忙得滿頭大汗,而訂購電話也不斷響起。

李光澤介紹,他家現有筍山400多畝,每年要採鮮筍10餘萬斤,一直要採到國慶節前。從8月中旬開始採筍,他們每天忙著向全國各地客戶發貨,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要一直忙到晚上12點。

「今年方竹筍很好賣,每天拉出來1000多斤還不夠賣,且每斤價格普遍比去年漲了1~2元,最遠賣到新疆、西藏等,供不應求。」說起今年的銷售情況,李光澤臉上樂開了花。

不只李光澤家方竹筍好銷,頭渡鎮方竹村筍農廣仲現家的方竹筍也很搶手。他每天採的幾百上千斤筍子,還沒背下山,在南坡公路邊就賣完了。廣仲現說:「我家方竹筍大根、鮮嫩,就算價格比別人高點,也一點不愁賣,不提前預訂還買不到。」

隨後,記者來到城區中心農貿市場,這裡有好幾個攤位在醒目位置擺放上了新鮮方竹筍,其價格根據鮮嫩程度、筍頭大小而定,均價每斤8元。

「今年的毛殼筍好銷得很,大根的每斤要賣8~9元,不講價。」攤主很有底氣地說。

金佛山方竹是金佛山五絕之一,全區現有方竹面積22.4萬畝,年產方竹毛殼筍2.16萬噸,主要銷往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全國大中城市,產值達到2億多元。「因為鮮筍好銷,去年鮮筍銷量比例達到六成,今年預計要達到七成。」李光澤說。

為什麼方竹筍這麼「搶」手?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得益於這兩年的大力宣傳,方竹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極大提升,尤其是去年金佛山方竹筍宴在央視《魅力中國城》得到展示,並獲得「《魅力中國城》2018年度魅力特色美食」殊榮,這成了一張行走的「廣告牌」。而今年的全市「雙曬」活動,又讓方竹筍聲名遠揚,「漲粉」不少。

相關焦點

  • 重慶南川:小小方竹筍帶動筍農脫貧增收
    視頻請點擊近期,地處重慶市南川區的金佛山迎來方竹筍採摘季,竹林間到處是筍農忙碌的身影。與常見竹筍大多在冬春季節採摘不同,方竹筍的收穫時間在秋季,且營養豐富,受到市場歡迎。2019年,南川方竹筍種植面積達23萬畝,年產量3萬噸,帶動近5萬筍農脫貧增收。記者:柯高陽 周聞韜 黃昊(實習)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 桐梓新鮮方竹筍遠銷上海
    在高山村七、八、九、十組,公路兩旁堆滿了新鮮的方竹筍。筍農們有的忙著採筍,有的忙著整理裝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貴州海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車輛開到每一個堆筍點,一邊過秤稱重,一邊付錢,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我家採的鮮筍賣2.5元1斤,今年海大公司來收購賣到上海,價格是3元1斤,今年的收入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1萬元左右。」
  • 金佛山方竹筍開採 鮮筍本周可上市!
    筍農們就像候鳥一樣,從四面八方趕回金佛山,墊林、採筍、烤制……準備享受一年一度的豐收盛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每年8月中旬前後,金佛山海拔2000~2200米左右的方竹筍開始陸陸續續破土而出,而後逐漸向海拔較低的地帶過渡,直至10月中旬結束。
  • 鮮筍滯銷,「三進平臺」幫筍農解困
    浙江在線3月30日訊 梁富是杭州餘杭徑山鎮的筍農,靠徑山鮮筍拼出了一片天地。這個春節是出筍的好時節,他原本期盼能賣個好價錢,沒想到遇到了疫情。  過去的兩個多月,梁富過得提心弔膽,「筍銷不出去,覺都睡不穩。」這是筍農們共同的擔憂。大量鮮筍不適時售出,一年白忙活不說,還得貼錢。
  • 實拍大別山春筍交易市場,筍農肩扛車拉,一斤只賣一元錢
    「這邊五袋筍一共是268斤,一塊錢一斤共268塊錢你收好。」「你的三袋,一共是147塊錢。」連日來,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位於大別山區安徽霍山縣單龍寺鎮白沙嶺村郭家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門前廣場上響起,一到下午4點左右廣場上稱重、封袋、裝車、運送,井然有序,熱鬧非凡。
  • 遵義方竹筍在上海線上線下齊銷售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無論是鮮味濃厚的醃篤鮮,還是鹹鮮香甜的油燜筍,上海市民對鮮筍可謂獨有的偏愛。當孕育了黔山秀水靈氣的方竹筍與「講究」的上海人發生碰撞,會產生何種效果?10月10日,記者從貴州省商務廳網獲悉,遵義方竹筍現已入滬銷售。  遵義方竹筍生長在海拔1200米至2500米的貴州大婁山深處。
  • 貴州桐梓:大婁山方竹筍走俏上海
    通過此次活動,蘇寧家樂福成為了遵義大婁山方竹筍在滬授權銷售渠道企業,正式啟動上海市區31家門店的方竹筍鮮筍銷售。上海援黔幹部、桐梓縣領導何果龍在介紹方竹筍是如何從大山走到上海商超。李吉星 攝「這次我們通過上海扶貧聯盟牽線搭橋,了解到大婁山方竹筍這樣一個產品,今天我們已經採購了3025公斤方竹筍的量。
  • 黔農鄉情:【第一書記代言】桐梓縣黃蓮鄉新莊村方竹筍邀您共品嘗
    點擊視頻查看桐梓方竹筍完整介紹今天,我愛貴州美食網電商團隊給大家推薦的這道美味,是被譽為「筍中之王,筍中熊貓,世界一絕,中國獨有」的——桐梓方竹筍。方竹形呈四方,有稜有角,其筍不發於春而茂於秋,是吸大自然之靈氣生長而成的稀有之物。在全世界主產於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國家級原始生態自然保護區和貴州桐梓縣大婁山原始森林裡。
  • 當南川方竹筍遇上保鮮「黑科技」 鮮筍自由全年不斷檔
    牽手新零售之後,當地建立起一套液氮保鮮系統,通過液氮鎖住方竹筍的口感和營養,使其銷售期延長到全年,預計今年冬季的錯峰銷售價將翻3倍。  方竹筍的痛  南川金佛山位於大婁山山脈北部,是國內方竹筍的重要產區。金佛山屬喀斯特地形,以險峭著稱,採筍往往需要翻山越嶺,相當不易。
  • 橫街竹筍收購進入旺季政府對接企業開通銷售「綠波帶」
    橫街竹筍收購進入旺季政府對接企業開通銷售「綠波帶」 2017年04月20日 09:21:26來源:寧波日報日前,有「竹筍之鄉」之稱的海曙區橫街鎮愛嶺村村頭傳來一陣陣小販們的喊聲,引得筍農蜂擁而至。橫街一年一度的毛筍收購就此開市。  據了解,由於氣候影響和出口市場緊縮,導致今年毛筍市場供過於求。為幫助筍農打開銷路,打響橫街竹筍品牌,橫街鎮政府主動對接竹筍加工企業,並在各個村安排了專門的收購人員,集中採購、統一運輸,使企業收購不愁,筍農銷售無憂。
  • 小竹筍,大產業 炎陵冬筍走俏市場
    紅網時刻株洲12月31日訊(通訊員 張和生)12月31日上午,炎陵電商企業筍小淘裡一片忙碌的景象,負責人李芳義帶領員工忙著分揀、包裝,昨天公司又接到4000來斤鮮筍訂單,他們要趕緊把從林農手上收來的冬筍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 小竹筍「長出」大產業 株洲炎陵冬筍走俏市場
    中新網湖南新聞12月31日電 (張和生)湖南株洲市炎陵縣電商企業筍小淘30日又接到4000多斤鮮筍訂單,負責人李芳義這兩日帶領員工忙著分揀、包裝,他們要趕緊把從林農手上收來的冬筍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冬筍是立冬前後由楠竹的地下莖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維生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深受消費者喜愛。
  • 離開酸筍的廣西菜沒有靈魂,那用什麼筍才正宗?甜筍?刺竹筍?
    其實精華就是那些酸筍湯,即使煮個簡單的麵條,加點筍絲湯,也是美味無窮,特別夏天吃這個超讚,開胃。醃酸筍,道底用什麼筍才正宗呢?有人說是甜竹筍做最地道,還有人說最好用苦竹筍,也有人說刺竹筍才能做正宗的。其實要自己認為好吃,什麼筍醃出來的都是最正宗最香的,好多人都說離開酸筍的廣西菜都是沒有靈魂的,這充分說明了廣西人對酸筍的喜歡程度。
  • 貴州桐梓:首批大婁山方竹筍,直飛上海盒馬鮮生超市
    這批重達2噸的方竹筍將通過飛機空運至上海虹橋機場,數小時後,這批方竹筍將出現在上海各地盒馬鮮生超市裡,上海市民可以通過超市選購或者盒馬APP訂購方式品嘗到大婁山方竹筍的鮮美。桐梓獅溪當地筍農正在採摘方竹筍。
  • 小小方竹筍,變身大產業 南川方竹鮮筍年產量達3萬噸,綜合收入超3億元
    方竹筍採摘時節為9月份,鮮筍在常溫天氣只能保持一兩周,為何現在還有鮮筍賣?原來,我區運用超低溫速凍保鮮創新技術,新鮮方竹筍首次實現了全季節銷售。近年來,區林業局通過指導農戶和企業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護、專業化開發,讓方竹筍成為大產業。規模化種植我區種植23萬畝方竹山王坪鎮廟壩村1組筍農夏春學和村民們今年栽種了1000畝方竹,每畝可獲得300元補助。
  • 秋天也能吃到鮮竹筍!遵義方竹筍入滬銷售,一斤特價只要9.9元
    2020年9月9日,在商務部啟動全國消費促進月的首日,「放心買,用心幫」上海對口幫扶地區品牌農產品巡迴展銷——秋食遵義方竹筍2020鮮筍+品牌發布會在蘇寧家樂福萬裡店隆重舉行。多位上海農產品銷售渠道、餐飲企業、生鮮新零售等眾多渠道代表參加,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參與方竹筍試吃。
  • 貴州桐梓:32噸方竹筍集中發車入滬
    8月22日,貴州省桐梓縣「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方竹筍入滬發車儀式暨獅溪鎮首屆方竹筍節在獅溪鎮舉行,來自桐梓縣、重慶市數千名遊客,齊聚獅溪鎮柏芷山國際旅遊度假公園廣場,共同見證這一隆重時刻,共享豐收喜悅。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 【關注】上海「親戚」為遵義方竹筍支招!
    原來農民都在種,大家都知道方竹筍很好,但是它保鮮期短,冷藏要求高,出不了大山,但是我們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優勢,告訴產地,我們這裡的老百姓喜歡什麼樣的包裝,什麼樣的規格,以及什麼樣的產品和淨重含量,以增加銷量,沒有什麼比銷售的數據更能促進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所以今年,叮咚買菜會和遵義加強合作溝通,並在銷售前端增加故事性描述,把銷量做起來。
  • 10斤裝的天目雷筍一半是外地貨 外地雷筍爭佔竹筍市場
    進入三月,已到了野山筍即將接檔的時間,從去年11月份開始忙碌的筍農也開始盤算覆蓋筍的收入。去年冬天的氣溫較往年偏高,覆蓋後出筍早,而且產量高,但筍農一算帳,帳本上只增產未增收的為多。  今年雷筍上市以來,臨安市太湖源、青山湖等地的筍農就一直為雷筍賣不上合適的價錢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