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東發明的低溫脫水提純技術使得梁家蜂蜜的純度提高,能在5年內保持味道不變
3月的東莞市清溪鎮鐵場村,漫山遍野的荔枝樹,枝頭的荔枝花正含苞待放,這裡正是東莞荔枝蜜的絕佳蜜源地。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東莞荔枝蜜釀造技藝」在清溪鎮得到很好的傳承,去年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3月是荔枝花開時節,也是一年中第一次換蜂王的時機,年近70的東莞荔枝蜜釀造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梁生正在山上勞作,忙著為蜂箱換蜂王。幾乎每天梁生都要到山上觀察蜂箱的狀況。第四代傳承人梁偉東同時也是峻銀蜂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除了對有86名蜂農的合作社進行日常管理,他還負責釀造技藝的改良、新產品的開發、產品的銷售等,「只有與市場結合,傳承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梁生檢查新蜂王的發育狀況
祖傳技藝已傳承四代人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清溪客家人養蜂釀蜜的歷史由來已久。梁家世代傳承養蜂業,至今已傳承四代。早在1915年前,東莞荔枝蜜釀造技藝傳承人梁偉東的曾祖父梁順章就在清溪鎮鐵松村養蜂,隨後將養蜂技藝傳授給其子梁金祥。1949年,梁金祥移居香港新界,繼續從事養蜂業,並研製發明了天麻蜜、靈芝蜜、牛蒡蜜等荔枝蜜衍生產品。1979年,梁金祥的兒子梁生也移居香港,繼承了養蜂釀蜜技術。2007年,梁生退休回到家鄉清溪鐵松村居住,引導兒子梁偉東繼續從事養蜂業。
「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養蜂釀蜜至今已經近50年了。」雖然有蜂農管理,但年近70的梁生每天仍要上山觀察蜂箱的情況,同時也為蜂農解決一些技術難題。梁偉東2007年在父親的引導下從事養蜂業,如今養蜂、取蜜、制蜜……這些技藝早已爛熟於心。針對蜂蜜容易發酵的問題,梁偉東還改良了蜂蜜脫水提純技術。
東莞荔枝蜜釀造技藝是梁家祖傳的技藝,按祖輩留下的規矩,只能傳給兒孫,但為了讓技藝造福更多的人,特別是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梁生打破了這條規矩,將祖傳的技術無償地貢獻出來。2012年,梁偉東牽頭成立了峻銀蜂蜜專業合作社,以「農戶+合作社」的生產模式資助貧困戶從事蜜蜂養殖。如今,合作社有社員86人。
東莞荔枝蜜釀造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梁生正忙著為蜂箱換蜂王
選擇優質蜜源尤為關鍵
「要釀造出好的蜂蜜,蜜源非常關鍵,一定要選擇優質的蜜源。環境要好,無汙染。」梁偉東告訴記者,合作社現有蜂箱1600多箱,進行統一放蜂,統一管理。他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蜂蜜的品質。梁偉東會依時節將蜂箱放置到不同的地方,3、4月份是收取荔枝蜜和龍眼蜜的時節,蜂箱主要放置在清溪鎮鐵場村、九鄉村;7、8月份是收取百花蜜的時節,每年5月份梁偉東會和蜂農一起將蜂箱轉場到惠東;12月份是收取鴨腳木冬蜜的時節,每年9月份蜂箱將會被轉回清溪。每次轉場也是蜂農最為辛苦的,蜜蜂適應新的場地需要四五天時間,有的蜂王還會帶著工蜂往原來的場地飛,「要抓住蜂王,吸引住工蜂。」梁偉東對記者說。
「荔枝蜜是最主要的,去年合作社蜂蜜總收成20餘噸,其中荔枝蜜有15噸。」梁偉東對記者說,每年荔枝蜜的產量和荔枝的產量密切相關,荔枝收成好荔枝蜜收成一定好,今年這段時間雨水太多估計荔枝蜜收成會減少不少。
11日,記者在清溪鎮鐵場村見到,這裡有著漫山遍野的荔枝樹,不少荔枝花正含苞待放,部分早熟品種的荔枝花則已經盛開,不少蜜蜂已經開始辛勤工作。梁生正在為蜂箱逐個換蜂王,他告訴記者,蜂王的壽命一般為六個月,工蜂的壽命為三個月,因此一年要換兩次蜂王,一次是3月份一次是11月份,「蜂王強不強壯直接影響到工蜂的品質,也直接影響到蜂蜜的收成和質量。蜂王都是我們自己培育的。」
老式的蜂蜜提取工具
改良技藝讓產品更多元
「剛開始我們的蜂蜜生產出來之後,拿到超市去賣,超市反饋說蜂蜜存放時間不長,時間長了蜂蜜會從瓶子中冒出來,容易弄髒櫃檯也不好銷售,他們不願意再賣我們的產品了。」梁偉東說,那段時間他甚至有點想放棄了,但想到祖傳技藝還是要傳承下去,想到合作社成員的生計,他才堅持下來。梁偉東研究之後發現,是因為蜂蜜裡的酸性物質發酵,加上蜂蜜裡含水,從而導致蜂蜜溢出來。如何脫水去酸?他經過了兩個多月研究,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低溫脫水,兩個月期間他用掉了五六百斤蜂蜜。脫水後的蜂蜜純度提高,能在5年內保持味道不變,並且可以用沸水衝服。2014年,合作社的蜂蜜開始實現穩定銷售。
11日,記者在合作社的蜂蜜加工車間看到,脫水提純後的荔枝蜜顏色為琥珀色,聞起來帶有濃烈的荔枝花香味。
「我們堅持每半年開發一種新產品。」梁偉東告訴記者,除了荔枝蜜等蜂蜜產品,他們還開發了蜂蜜茶葉、蜂蜜蜜餞、蜂蜜客家傳統糕點、蜜蜂腊味、蜂蜜粽等產品,目前已經接到不少蜂蜜粽的訂單。
峻銀蜂蜜專業合作社的產品
及時更新蜂王是梁家養蜂多年的經驗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