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開啟「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但今年的「金九銀十」對於各大房產商而言頗有壯士割腕,殊死一搏的意味。不少市場人士分析,今年「金九銀十」將迎來一波程度不小的「降價潮」,即將迎來購房剛需客的買方市場,是抄底上車的最佳機會。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今年上半年對於房地產商而言,日子過得並不算好。
據統計數據,58家代表房企中,有31家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不及去年同期,萬科、碧桂園、保利、融創、綠地等龍頭房企銷售額同比均有下降。在公布全年目標的企業中,僅有恆大、金茂、金地三家房企完成率在50%以上,而完成率最高的恆大也僅實現53.67%。
另一方面,國家住建部和央行前段時間給房企劃定了融資三條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不得融資,不少房企頭上懸著「三條紅線」,面臨更大的負債壓力。
這一切都將推著房地產商在今年「金九銀十」搶收,價格戰將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場「貼身肉搏」。目前,恆大已經打響了金九銀十的第一槍,推出全國樓盤全線7折的優惠政策。
「恆大降價也代表了房地產行業一種姿態和趨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部分房企跟進的可能性比較大,「金九銀十」是房企積極促銷的重要時間點,該階段如果要搶客戶就必須降價。」
不少人擔心,降價潮會不會帶來市場投機行為,成為了炒房客的一場狂歡,但就今年的情況而言,顯然不可能。在國家「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截至今年8月,全國樓市調控368次,且風向越發收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7-8月調控政策風向轉變,開始出現收緊趨勢。包括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南京、長春、海口等10多個城市紛紛出臺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預計後續最起碼有超過30個城市會在最近發布房地產收緊力度不同的政策。
收緊的購房政策上將會很大程度上限制炒房客進場,這意味著在各大開放商為搶收大幅度讓利以及加推高質量新盤的「金九銀十」,購房剛需客面臨更小的競爭壓力,更大的選擇面,將迎來買方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降價潮對於一二線城市,一些高品質項目而言,無疑還是會掀起一股搶購熱潮。例如率先降價的恆大已經出現了不少熱銷盤,如位於深圳的恆大時尚慧谷3天時間即宣布售罄。
有一線銷售人員表示,在大幅度讓利的情況下,好房子非常搶手,不少客戶可能一猶豫就與心儀的房源錯過,現在已經來到市場價格的抄底階段,剛需客戶要看準時機,抓住機會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