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房價下跌了嗎?除去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的部分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房價確確實實下跌了,有的城市還下跌不少。很多人會不相信,那麼大家可以去售樓部或者二手房中介那裡諮詢一下。雖然明面上房價確實沒怎麼跌,但是暗地裡通過打折、特價房、送車位等等方式房價確實下跌了不少。
在房價下跌的時候,人們買房自然談到保值這一特性。什麼樣的房子保值呢?現如今當然是市中心的房子和學區房最保值。很多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現在下跌的基本都是遠郊或者郊區的房子。真正市區的房子和學區房沒怎麼下跌,當然也不排除市區的二手房業主會便宜出售。但是這兩類房子保值歸保值,但是現在的價格確實已經太高,不適合剛需購房者購買。特別是學區房,售價已經太高,對於沒有房子的剛需購房者來說,真心買不起。而且市中心的房子和學區房可謂已經利好出盡,現在的房價已經體現出了其價值,已經不算是潛力股了。所以,市中心的房子和學區房的保值性肯定很強,但是未來的成長增值的空間也已經被透支。另外,對於學區房來說,太依賴教育的政策,所以還是有一定風險存在。
那麼,對於今明兩年想買房或者改善型置業的人來說,買什麼樣的房子未來還有繼續增值的空間呢?什麼樣的房子未來10年20年依然會持續升值成為人們眼中的奢侈品呢?要注意這3類房子,很多有經驗的人已經開始布局了。
在買房之前,咱們要知道自己買房需要的是什麼。就比如市區的房子之所以貴是因為很多購房者為了上班方便;學區房之所以貴是因為購房者需要給房子提供學校。還有交通、地鐵、商業配套、基礎配套設施等等都影響著人們購房的決定。但是呢,很多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房子是用來居住的。現在城市中的空氣大家都知道,很多城市一到冬天空氣汙染都有點嚴重,汽車尾氣、噪音、PM2.5等汙染問題都慢慢凸顯出來,也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去地段偏遠一點的郊區買房,特別是靠近公園湖泊或者山川的房子。這裡雖然地理位置現如今不怎麼好,但是環境和空氣品質都非常好。而且隨著城市的發展,這裡慢慢地也會成為主城區。到那時,這樣的房子肯定會受到很多人的熱捧,成為人們眼中的「奢侈品」。
最近幾年,小別墅火了。相比於傳統的大別墅,小別墅面積小,總價低,買得起的人也多,市場流動性大。就是現如今的樓市環境下,賣得最快的房子就是小別墅。現在在城市中,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越來越多,他們對自己住房品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像郊區的小別墅成為了這些中高產家庭最喜歡的房子。而且在城市中,由於土地資源會越來越稀有,這類小的別墅也同樣會越來越稀有。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對這類小別墅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當然了,買得起別墅的人還是少數,那麼,小區的洋房或者聯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如今很多城市郊區的洋房房價都不好,現在樓市不景氣,價格也有比較大的優惠,比市區的高層住宅價格便宜很多。所以,很多郊區的洋房很多剛需都可以買得起。就算是洋房,在一個城市中的住房中佔比都非常低,所以未來一樣會成為稀缺資源。
人口老齡化是現在很多國家都面臨的挑戰,咱們也一樣。現如今人口老齡化已經不再是未來的事情,是已經正在發生的事情。2019年我們的新生人口已經降到了1465萬,65歲的人口已經佔比12.6%。從老齡化來看,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所以,現在養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但是呢,現在養老資源和養老設施齊全的房子非常少。因此,用於養老的住房資源是非常稀缺的,而且越稀缺越稀缺。針對養老的小區和普通的小區是不同的,針對養老的小區一般小區內部都配套有醫療、文化娛樂場地、康復中心等設施的配備,以及家政、心理、康復等服務的配套。附近一般還都有地鐵、公園、商場以及大型醫院等等。所以,從這些基礎配套設施來看,註定在一個城市中針對於養老的樓盤項目不會太多。今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年人的住所和養老設施也越來越稀少珍貴。
現在我們國家總體的住房資源是已經過剩了,未來10年樓市也會因此慢慢分化,會根據城市發展潛力的不同而分化。像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還可能繼續上漲,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可能隨之下跌。在樓市的分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房子的需求分化現象。這導致未來在房子之間也會出現差別分化,會有房子越來越值錢,也會有房子慢慢貶值。所以,現在購房者買房時該買什麼樣的房子,有房子的人該怎麼處理自己現在的房子,這都是需要認真思考面對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和想法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