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這兩年如果對樓市有關注的小夥伴,應該會感覺到,這兩年樓市開始沒有那麼火熱了,很多人認為的「房價還在飛漲」大概率是因為還沒有從前幾年房地產蓬勃發展的「氣氛」中解脫出來。並且近幾年網際網路也在飛速發展,大家或多或少地都對過去房價走勢有了很深刻的體會,也給當前「房價飛漲」助推了一個氛圍。
但隨著時間到了2018年,國家大力調控後,房價已得到明顯控制。而未來的話,一定是想辦法消除樓市泡沫後,剩下的問題就是房子數量「供大於求」的問題。房子作為伴隨人們幾十年的存在,因此在我們選擇買房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未來房子如何保值的問題。對於今明兩年準備買房的人,有以下3類的房子已經進入「升值通道」。
在今年的全國大會上,國家明確強調了要推動「舊改」,而且第一次在報告中為老舊小區改造定下了具體目標,2020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2018年增加了一倍,重點是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因此,隨著舊改的推進,老破小將迎來第二春,再次升值起來。尤其是哪些位於城市的核心地段,享有豐富的教育、醫療、交通和商業配套。房子的附加值本身就比較高,加上舊改的加持,價格無法現象。
老話說得好,地鐵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往往靠近地鐵的房子,會比周邊房價高出很多。因此,這些年「臨近地鐵」已經成為每一家地產商推廣項目必用的廣告語,可見一斑。「臨鐵」作為質優盤標籤,在不少購房人心中已經烙下烙印。所以,能夠買地鐵房的話,基本能夠保證房子有坑跌能力,而且升值空間也會很高。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學區房」。很多家庭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整個世界的中心都是圍繞著孩子的,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大環境的前提下,學區房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非常緊俏的,但是學區房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稀缺的,所以在「物以稀為貴」的中國,這樣的房子只會升值不會貶值。
舉個例子,以下圖這條過道為例,長7米,寬1.5米,大家知道多少錢?沒錯,150萬,只為了能上個學,買了一套過道,還是最便宜的了。要知道,文昌胡同口賣出一套11平米的平房,總價530萬,每平米約46萬,簡直就是刷新學區房單價的高度。
以上3類房子就是筆者認為比較有前景,且有抗跌性的房子。如果今明兩年有打算買房的,可以建議購買以上這3類,記得要避開「海景房」、「郊區房」、「公寓」,以免未來砸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