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零距離感受一支新冠滅活疫苗的...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5月29日,由國藥集團組織的「走進新冠疫生產車間」媒體公開採訪活動中,國藥集團披露旗下中國生物研發的兩種新冠滅活疫苗均已進入臨床II期實驗階段。

  據悉,兩千多例臨床數據顯示,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新冠抗體陽轉率100%,且無一例明顯不良反應,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這一最新進展顯示,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研發正領跑全球。

  在境外疫情依舊蔓延、輸入型病例仍偶發的當下,疫苗仍然是有效抗擊新冠疫情取得決戰決勝的「殺手鐧」。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攻關如何實現領跑?新冠疫苗的研發如何在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推動快速攻關?未來量產上市是否可期?環球網記者走進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試圖零距離探尋第一支新冠滅活疫苗的誕生。

  98天與60天:「戰時節奏」領跑全球

  整整一個月前的4月29日,北京生物治理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在獲得臨床的批件以後完成了臨床的第一針的注射。而記者來訪的這一天也將是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投產前對外開放的最後一天,自5月30日起該車間將正式準備投入生產。

  早在1月19日,由科技部「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掛帥的科研攻關領導小組在中國生物成立,以「戰時節奏」迅速安排了10億研發資金,布局三個研究院所,在全病毒滅活疫苗和基因重組蛋白疫苗兩條技術路線上同時攻關新冠疫苗。回顧從研發到製成第一支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的過程,總歷時98天。截至目前,武漢與北京兩地生物所共累計完成入組I/II期 2000餘人。這也是全世界最先批准進行臨床的疫苗。

  談及全球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楊曉明研究院表示,「在國際上,約有一百多家研究機構與生產企業在做該項研究,主要有五六種技術路線。而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滅活疫苗工藝路線也是全球領先,是全球率先的,應該說這一次新冠疫苗的研發,整體在國際上是走在前面的。」

  研發速度之外,中國新冠疫苗產能布局也走在前列。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僅用時60天就完成建成的北京新冠滅活疫苗車間通過國家級生物安全專家的現場評估,堪稱「火神山」速度。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中心。

  而地處武漢的另一新冠滅活疫苗車間預計也將於6月底完成疫苗產能擴大改造建設。據估計,以上兩個車間未來將達年產能2億劑以上,保障未來疫苗量產與藥劑可及性。

  98天研發出第一支疫苗、60天建成全球首個最大生產車間。楊曉明研究員這樣解釋這背後力量:「為什麼能這麼快?是協作,是憑藉包括我們的研發單位、合作單位、生產單位以及醫藥監管部門等在內的方方面面機構的全盤通力配合、全力以赴,通過集中力量、串聯轉並聯的方式,這是我們的『舉國體制』的力量。」

  速度與質量之辯: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驗證嚴格執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研發雖「提速」卻始終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不降低、研發環節不減少」的負責任原則,遵循國家關於疫苗研發的各項技術指標與法律程序。

  一支滅活疫苗的研發一般需要經過五個主要步驟,即毒種和細胞的研究或免疫原獲取、生產工藝研究、質量研究、動物實驗以及人體的臨床研究。通過動物實驗之後,就可以進入臨床試驗,即人體上的安全性、有效性試驗。

  目前,該項新冠滅活疫苗的臨床實驗已於武漢生物所(焦作武陟縣CDC)與北京生物所(商丘梁園區CDC)各完成I/II期入組1000餘人。據披露,臨床數據顯示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新冠抗體陽轉率100%,疫苗的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而在接受接種的志願者當中,以北京研究所數據為例,不良反應率為3.5%,且表現為接種針眼紅腫發癢等最低等級的不良反應。

  在媒體交流會上,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表示,為助力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早日上市,助力抗擊疫情早日取得勝利,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國藥集團所屬四級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的180名志願者帶頭接種了新冠滅活疫苗;近期又有數百名國藥集團幹部員工自願接種。

  「我們做疫苗有一百年的歷史,它有一個準則就是安全第一,人民的生命第一,這是我們的理念,關愛生命呵護健康。所以在新冠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對安全尤其重視,一切操作都在嚴格的環境條件下去操作的。」楊曉明補充道。

  據悉,臨床試驗共三期,試驗方案採取年齡序貫、劑量序貫的雙序貫方式,臨床研究結束經藥監局技術審評,完成臨床現場核查、生產現場核查、中檢院質量覆核、GMP認證方可上市,各環節串聯變並聯、加速推進臨床研究,完成I-III期臨床直至上市,預計最快需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

  企業為主體的科研體系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科研創新議題再一次成為從中央到全國人民關注的重點。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科技創新成果發生的巨大提升,與各企業、各級政府的科研投入佔比的逐年提升密切相關,其背後是中央關於加強企業為主體的科研體系建設思路。

  在闡述疫苗研發體系的問題時,楊曉明研究員引用了「頂天立地」的比喻:「關於科研體系我們總理講過,要『頂天立地』。『頂天』是要創新,要充分的創新新的技術、新的模式。還要『落地』,就要靠企業,企業是真正把技術轉化為產品轉化為服務的一個樞紐主體的單位。我們中國生物也是在這種方針指導下不斷地增加投入,扮演了我們以企業為主體的重要角色。」

  10億的資金疫苗研發的科研投入不是一筆小數目,也反映出了作為生命健康醫藥健康領域唯一一支「國家隊」的擔當、實力與自信。

  據悉,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除了疫苗研發布局之外,國藥集團也啟動多項科研攻關,包括率先研製使用22重呼吸道診斷試劑、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並率先倡導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療法,率先研製出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突破。

  每年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向所有為實現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力量的科技工作者們表達問候與敬意!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新冠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
    5月30日凌晨,據國務院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消息:5月29日,小新走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在全球最大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零距離感受一支新冠滅活疫苗的誕生。「火神山」速度建立疫苗車間在新冠滅活疫苗車間,經過更換防護服、進消毒間等幾道程序後,進入負壓車間,密布著各式密封罐、密封管道和雙保險閥門。車間工作人員現場為記者模擬演示滅活疫苗在生產運輸中如何保證安全進入「蜂巢」。據了解,小新將是該車間的最後一批探訪者,5月30日起,車間將進行全面消毒並進入生產前的最後準備。
  • 新冠肺炎滅活疫苗是什麼意思?
    3月16日20時18分,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  4月13日,中國新冠病毒疫苗進入II期臨床試驗  ;同日,一個由全球120多名科學家、醫生、資助者和生產商組成的專家組發表公開宣言,承諾在世界衛生組織協調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發。  6月19日,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
  • 498元一支,微商朋友圈兜售新冠疫苗?簡直荒唐!
    非常感謝大家對新冠滅活疫苗研發生產工作的關心。目前,我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國際臨床試驗(III期),疫苗產品尚未正式上市。請大家不要上當受騙,繼續做好防護措施。我們會繼續全力以赴,儘早研發出安全、有效、足量的新冠疫苗,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力量。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全球疫苗接種競賽打響
    至此,國藥股份的新冠疫苗也成為了繼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95%)、Moderna的mRNA疫苗(94.5%)、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70.4%)、俄羅斯疫苗(92%)之後,全球第五個公布三期臨床試驗有效率數據的疫苗。
  • 滅活新冠疫苗不如國外疫苗好?闢謠:國產疫苗有2個明顯優勢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年初對我們造成影響的新冠疫情,目前仍然沒有過去,我們國內疫情控制的很好,大家的工作生活也早已恢復正常,但國外的疫情形勢卻不容樂觀,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面對這樣的疫情形勢,通過注射新冠疫苗產生免疫力,已經成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重點之一。
  • 生產線24小時全速運轉 每分鐘最多灌裝600劑 走進新冠疫苗生產車間
    早晨8點,南六環外,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就開始忙碌起來。公司包裝事業部經理王雪松告訴記者:「這就是最近的常態。新冠疫苗生產進入最關鍵的時期,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會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目前,科興中維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處於三期臨床試驗狀態,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獲批使用。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獲批上市
    據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官方消息,在G42 Healthcare(中國國藥集團在中東和北非的獨家經銷商)提交了上市所需相關文件後,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已正式批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王國註冊上市。
  • 北京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多圖直擊
    目前,科興中維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處於三期臨床試驗狀態,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獲批使用。王雪松的任務是帶領同事們完成新冠疫苗的灌裝、包裝。他們的速度和效率,決定了科興中維新冠疫苗的成品產能。
  • 新冠疫苗滅活病毒、PCR核酸檢測所需恆溫水槽,加熱水/油浴鍋介紹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截止3月31日,已有12個國家確診病例過萬。4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85萬例,美國確診病例超18萬。在和病毒的對抗過程中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了較深的了解,也更加清楚病毒超強潛伏能力,高感染率和不低的致死率。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三期試驗細節照曝光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三期試驗細節照曝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目前正在阿聯緊鑼密鼓地開展臨床三期試驗,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每一位接受疫苗試驗志願者的監測手環上都寫了這樣一行字——「為了全人類」。據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介紹,這種設計,能讓志願者真切地體會到,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時刻,不分國籍、不分種族,大家的命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 新冠疫苗何時上市?病毒變異是否影響有效性?量產後會有多大產能...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研攻關人員迅速投入疫苗研發,從5條技術路線加快並行推進。據此前世衛組織發布的消息,全球有8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4款來自中國團隊。其中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目前疫苗研發進展如何?病毒變異是否影響疫苗有效性?疫苗何時能夠真正上市?量產之後能達到多大產能?
  • 新冠滅活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已證明安全有效
    【新冠滅活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已證明安全有效】雖然目前新冠疫苗還未正式獲批上市,但由於其特殊性,我國已於6月24日批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緊急使用(試用)方案》,其中使用的疫苗就包括國藥中國生物以及北京科興中維分別研製的滅活疫苗。二者目前的進展和效果如何?
  • 剛剛,國產新冠疫苗大消息!
    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死亡病例已近149萬,確診病例6430萬。疫情仍在持續,疫苗成為關鍵詞。當地時間12月2日,英國批准使用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的新冠疫苗。孫春蘭: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關、生產車間建設、批籤發準備等情況,充分肯定疫苗工作取得的成績。
  • 國藥集團董事長:企業負責人以身試藥,證明新冠疫苗安全有效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旗下的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在4月12日和4月27日分別獲得新冠滅活疫苗臨床批件,現均已進入Ⅱ期臨床。劉敬楨介紹,目前2000多例臨床數據顯示,兩個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沒有一例明顯不良反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次對媒體開放新冠疫苗生產車間活動交流現場。
  • 新冠疫苗是這樣生產、包裝的,還有「身份證」
    2020年12月30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2021年1月1日起,重點人群開始陸續接種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要經過怎樣的生產、包裝流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探訪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疫苗生產基地。
  • 全球新冠疫苗競速進入下半場:產能升級加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全球新冠疫苗競速進入下半場:產能大比拼隨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不斷增多,全球疫苗競速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產能大比拼。疫苗從研發到產業化需要經過五大階段,包括研發階段、註冊階段、生產階段、流通階段和使用階段。隨著 2021年的臨近,一批處於全球研發前列的新冠疫苗產品將會陸續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或獲批,我國新冠疫苗也即將進入收穫期,而下一階段疫苗量產將成為這場與病毒抗爭賽場上的重要一環。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獲批上市 中國累計提供2000億隻口罩
    據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官方消息,在G42 Healthcare(中國國藥集團在中東和北非的獨家經銷商)提交了上市所需相關文件後,巴林國家衛生監管局已正式批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巴林王國註冊上市。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  3月17日,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稱,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獲批臨床。
  •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法律總顧問周頌:國產新冠滅活疫苗有望年底前上市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法律總顧問周頌:國產新冠滅活疫苗有望年底前上市
  • 重磅|中國新冠疫苗將成全球公共產品:最快何時可投用?產能有多大?
    當地時間5月12日,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00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據了解,全球8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4款來自中國團隊,分別是括康希諾和軍事科學院聯合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科興生物研發的滅活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