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一家是如何牢牢地把新加坡的統治權力,緊握在李氏的手中

2020-12-15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新加坡這邊馬上要搞大選了,這場大選對於新加坡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是李顯龍的交班之戰。

這場大選之後,李顯龍可能就要卸下擔子,讓王瑞傑擔任新加坡總理了,新加坡今天被人們稱之為李氏王朝,李光耀李顯龍兩任父子,才是新加坡實際上的統治者。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按道理講很多國家總統是有任期的,普京那邊剛剛歸零還得全民公投,新加坡為什麼這麼輕易就做到。

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是個議會制國家,議會制國家國家元首是虛位的,所以新加坡其實是有總統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新加坡總統是誰。

實際主政的是總理,總理怎麼產生,每次大選的時候選議員,哪個黨派的議員超過了50%,黨的領袖就可以成為總理,然後組閣。

總理也好各部部長也好,其實也都是議員,那麼議員是沒有限制的,議員選多少年多少屆都可以。

因此只要你黨一直在執政,你黨的領袖就可以一直是首相或者是總理,你就可以一直執政下去。

比如說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他們都執政很長時間了,因為日本和德國也都是議會制國家。

而且新加坡還有一招玩得特別妙,當年李光耀是著力培養自己的大兒子李顯龍,李顯龍據說智商非常高,當年在外國讀書的時候深受他導師的喜愛。

咱們這麼講吧,如果李顯龍不從政,他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學家,這一點可不是像川普那樣自吹自擂的,是很多別人講的。

李光耀有這麼優秀的兒子,自然想讓李顯龍也接自己的班,但是不能做的太過分,老爸這邊下臺了,兒子那邊上臺了。

畢竟新加坡也是領過人家美國民主政的國家,有些事情要做的隱晦點,巧妙點才行,所以李光耀精心選擇了第二代領導人吳作棟。

李光耀不幹總理之後,他實際上是一個半退的狀態,李光耀卸下去總理了,吳作棟作為了新加坡的總理,但是李光耀繼續做新加坡內閣資正,把接班人扶上馬再送一程。

而且讓李顯龍做吳作棟的副手,讓李顯龍有更長的機會來歷練,那麼到了吳德棟卸任總理之後,就把李顯龍再送上去,這樣完美的進行了一個權力的交接。

據說新加坡這套交班體制,還是受我國臺灣啟發,大家知道嗎,75年老蔣死的時候,誰繼任了,不是經國先生,是嚴家淦。

老蔣精心選擇了嚴家淦作為自己的副手,做了一個簡單的權力傳承和交接,然後通過嚴家淦的手,再把權力轉移到了經國先生手中,就跟李光耀傳吳作棟再傳李顯龍一樣。

據說當年臺新之間關係很好,所以李家是專門派人到我國臺灣,去學習了怎麼傳承,而現在李顯龍選的接班人是王瑞傑,外界很多揣測,是不是王瑞傑也是李顯龍幫自己的兒子,選的一個傳承者。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李氏宗親千人"送別"李光耀
    中新社梅州3月29日電 (楊草原 蔡欣欣)29日,新加坡為不久前逝世的前總理李光耀舉行國葬儀式,當天上午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的李氏宗親,也在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按照客家傳統舉行了追悼儀式。從梅州各縣區、深圳、潮州等地趕來的李氏宗親近千人參加。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頑皮少年到一國總理的蛻變
    新加坡本來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地,因此在新加坡留守有許多英國的駐軍,但當日軍入侵時,英國的軍隊竟然不堪一擊,很快就逃走了。自此之後,新加坡就進入了日本統治的時期。 新加坡有許多人都是中國過去的華僑,而了解過抗戰的人都知道日軍對於中國人向來就是殘暴不堪的。因此新加坡的華僑日子過得非常悲慘,總是在等待中面臨著未知的恐懼與死亡。
  • 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 梅州李氏宗親千人"送別"
    中新社梅州3月29日電 29日,新加坡為不久前逝世的前總理李光耀舉行國葬儀式,當天上午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的李氏宗親,也在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按照客家傳統舉行了追悼儀式。從梅州各縣區、深圳、潮州等地趕來的李氏宗親近千人參加。
  •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病情惡化 被譽為「國父」
    資料圖: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中新網3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新加坡總理辦公室當地時間17日發表聲明稱,前總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出現惡化。新加坡總理府還表示,目前醫護人員對李光耀使用抗生素,並密切監控其病情。今年2月5日,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感染嚴重肺疾入院,此後一直在新加坡中央醫院接受治療。
  • 李光耀的家事?新加坡的國事!
    然而,在南洋小島國新加坡,這樣的劇情如今正在活靈活現並如火如荼地公演著,引發全球矚目。禍起李光耀故居新加坡歐思禮路38號(38 Oxley Road)洋房,是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自上世紀四十年代直至離世的生前居所。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和他的「平衡外交」
    李光耀與妻子育有兩子一女,其長子李顯龍為新加坡現任總理。  李光耀和他的花園國家  李光耀被評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他帶領眾多華人、馬來人使新加坡擺脫英國殖民統治,成立共和國;並大力發展經濟、進行教育改革,將積弱的彈丸小國發展成富裕的花園國家。新加坡上至政府高層,下至普通百姓,仍然對其尊敬有加,視同「國父」。
  • 李光耀遺囑無效?新加坡律師公會紀律審裁庭:李光耀二兒媳撒謊並...
    【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百年祖宅紛爭起,遺囑擅改疑雲生」——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新加坡媒體爆出重磅消息:新加坡律師公會紀律審裁庭表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二兒媳林學芬身為草擬遺囑律師,不僅與丈夫李顯揚合謀誤導李光耀籤署遺囑,還撒謊並隱瞞證據,行為嚴重失當,要求將她除名。
  • 如何閱讀李光耀?
    [摘要]李光耀如何成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位外國政府華人首腦?他究竟用什麼辦法使新加坡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令世界矚目?我們推薦若干部關於李光耀的書籍,試圖從閱讀中尋求答案。3月19日,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家書局,有關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書籍擺放在書架上。
  • 李顯龍弟弟大選前加入反對黨,新加坡李氏兄弟為何反目成仇?
    June亞太日報海外記者 Alice編譯 道格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近日宣布他已經加入反對黨前進黨。雖未明確表示是否會角逐大選,但前進黨將與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7月10日大選中較量。李顯揚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次子,今年63歲。
  •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宣布退休 曾被譽為國父
    他們說,現在是時候讓年輕一代在更加艱難和複雜的局面下,帶領新加坡繼續前進。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元老之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和現代新加坡的「建築師」。在他的治理下,新加坡經濟迅速發展,稱為亞洲最繁榮國家之一。
  • 1965年新加坡獨立,總理李光耀禁止華語教育倒戈西方,這是為何?
    1965年有一條轟動一時的政事新聞,那就是新加坡宣布獨立,永遠離開了馬來西亞的懷抱,並且身為華人的李光耀正式上任新加坡總理。作為長久以來的英國殖民地,新加坡在當年華人佔比卻高達75%,李光耀能在其中脫穎而出佔據高位,原本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但李光耀本人卻心酸大於喜悅。
  • 華裔領袖李光耀:從孤島到亞洲四小龍,他是怎樣帶領新加坡逆襲的
    曾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幾十年前還是一個缺乏生機的孤島,但在第一任新加坡總理的強勢帶領下,其在三十年內不斷的蓬勃發展,逐漸逆襲為享譽亞洲的全球貿易中心。這樣巨大的轉變,離不開新加坡開國元首的正確領導,而這位推動新加坡發展的人就是華裔領袖李光耀。李光耀祖籍廣東,從小就跟隨父親來到了受英國統治的新加坡生活,也因此接受了英式教育,踏上了英國留學的道路。
  •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我屬於「狐狸型」政治家
    隨著新馬分家,新加坡變成了一個沒有軀體的心臟,又如何才能使一批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亞洲其他地區、使用多種語言不同民族的移民形成一個國家呢?1954年11月21日,李光耀與新加坡左派學生及工會領袖成立了人民行動黨,他自己出任秘書長。當天,李光耀宣讀了黨綱,第一條就是結束殖民統治,建立一個包括新馬兩地的獨立國家。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僅相隔一條1400米寬的柔佛海峽。
  • 李光耀簡歷
    李光耀 (Lee Kuan Yew) ,男,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曾任新加坡總理,原任新加坡內閣資政。 李光耀從小受英文教育,又努力學習華語和方言閩南話。尤其喜歡學習及背誦中國人的四字成語。
  • 被迫獨立,含淚獨立,新加坡為啥不願離開馬來西亞?
    (新加坡地圖) 1819年,英國人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英國人開始涉足該地。 到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隸屬於東印度公司管轄。 1867年,新加坡被併入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西亞一起受英國直接統治。 二戰之後,英屬海峽殖民地獨立呼聲強烈。起初英國人並不想放棄海峽殖民地,因為這裡的戰略地位太高了。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辭職帶來震動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14日同時聲明,辭去新加坡政府的資政職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將新加坡置於有實質意義的轉折點。自1959年以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就從未離開過內閣,甚至資政這個職位都是專門為他設立的。新加坡也因此從不被西方輿論看成是「民主國家」。
  • 新加坡的硬道理——寫在李光耀90壽誕之際
    新加坡的硬道理李光耀身上有多種美德,但謙遜顯然不是。美國記者湯姆·普雷特所著的《對話李光耀——新加坡見過之路》(Lee Kuan Yew ——Citizen Sin-gapore: How to Build a Nation)一書披露,在接受湯姆·普雷特採訪時,李光耀當仁不讓地將中國開放之初建立經濟特區的專利歸於自己。
  • 李光耀:新加坡75%是華人,但漢語有個劣勢,不可能成為官方語言
    1965年8月9日上午10點,新加坡廣播突然播放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身份宣布新加坡獨立。這是無比悲傷的時刻,李光耀晚年也承認了這是生平最大的一次挫折。新加坡剛剛獨立時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約200萬,75%以上都是華人(如今依舊超過70%),人均GDP剛到450美元。更糟糕的是,新加坡實在太小了,連淡水都依靠進口。這可如何之好?李光耀第一件事就是去中國化,他關閉了傳播中華文化的南洋大學,把官方語言從漢語轉為英語。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病情惡化 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療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病情惡化 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療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報導,新加坡總理公署文告稱,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而惡化。總理公署還稱,李光耀目前在接受抗生素治療,醫生正密切監控其病情。李光耀2月5日因嚴重肺炎進入新加坡中央醫院治療。上月底,官方稱李光耀的情況在好轉,但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7日評論稱,現年91歲的李光耀被譽為「新加坡國父」,擔任總理超過30年,其間新加坡經歷了從被殖民的貿易站到金融中心與貿易中心的「非凡轉變」,但他也因「威權統治」而備受爭議。路透社稱,李光耀早就淡出政治舞臺,但他對現政府仍有很大影響力。
  • 新加坡獨立時,華人商會建議定漢語為國語,為何李光耀堅持選英語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比超過七成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母語」卻是英語。因為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把英語納入了新加坡人的母語範疇。新加坡獨立之前,曾經長期被英國人、日本人殖民統治。殖民時期,英語至上,只會講華語的人得不到公平的教育、工作機會,天長日久形成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