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將進入地鐵六線時代。
記者了解到,成都將在今年下半年開通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和7號線。值得關注的是,10號線一期工程系雙流機場線,實現航空運輸和地鐵交通換乘「零距離」,屆時市民趕飛機,從城區出發最少15分鐘即可到達。
除了10號線一期工程,地鐵7號線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通。作為成都地鐵的第一條環線,7號線還是國內首條一次性開通的環線地鐵線。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現在7號線設的31個站,他們已接管了25個,配備的44列列車已有42列完成生產,35列到段完成調試。「現在人員調度、司機站務和維保人員已分批到位,並完成前期培訓和取證工作,全力確保年底開通。」
7號線是成都地鐵首條環行線,繞成都中環路一圈。能夠把已經開通的1號、2號、3號、4號、10號線全部串聯起來,且換乘站較多,均位於二環、三環之間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帶,串聯了火車北站、火車南站、城北客運中心站三大重要交通樞紐,並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市域軌道交通放射線形成換乘關係。線路全長38.56km,設置31個站點,全部為地下線。
新進展
10號線一期工程通過專家評審
預計9月即可開通
8月15日至18日,受成都市交委委託,成都市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會在蓉舉行。經過四天的全面評審,10號線一期順利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專家評審,並獲得專家組「具備開通條件」的最高標準評價。該線路預計將於下月開通。
經重點檢查、專題匯報、現場踏勘及討論評議後,評審專家組認為:成都市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試運營評審工作準備充分,具備國標規定的試運營基本條件。同時,專家組對10號線一期工程標誌標識補強、站外市政設施修繕、提升車輛檢修能力及優化匹配與換乘線路銜接的運營時間、運能等方面提出了整改建議。
儘管10號線一期通過了試運營基本條件專家評審,但按照相關規定,通過專家評審後,線路開通還有整改、驗收、申請開通等一系列複雜且繁瑣的工作要做。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軌道集團正結合評審專家提出的意見及建議開展整改工作,確保在正式開通試運營前高質量解決影響開通的問題。「整改完成並獲得專家複查認可後,我們會向成都市政府提交新線開通申請。」據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這期間,成都軌道集團將以開通試運營的標準持續對行車、客運、票務等系統設備進行測試,以確保正式開通試運營後車站客運組織工作「高效、平穩、有序」。
新線路
採用速度最快的A型車
市民最快15分鐘便可到達機場
10號線一期工程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專線,銜接中心城區和雙流機場,在太平園站與地鐵3號線、7號線實現換乘。一期線路全長約11公裡,全為地下線,共設地下車站6座,依次為太平園站、簇錦站、華興站、金花站、雙流機場1航站樓站、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
作為成都地鐵首條機場專線,對於分擔雙流國際機場大客流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一提的是,10號線一期工程也是成都地鐵第一條A型車線路,與1、2、3、4號線目前運營的B型車相比,車輛更寬、更長。全長140米,寬3米,採用鋁合金車體,全車定員1750人,最大載客量可達2488人,最高運行速度100公裡/小時,是成都目前最快的地鐵列車。從成都市區出發,15分鐘即可抵達雙流國際機場。
針對最高運行速度100公裡/小時的A型車對軌道質量的高要求,成都地鐵還首次借鑑使用高鐵技術,顯著提高軌道的整體平順性和乘客舒適度。
在工程裝飾上,10號線一期工程裝修設計採用現代化、國際化的設計語言體現「鳳舞九天」的傳統文化形象,通過「羽翼展翅飛翔」造型主題來貫穿整條線路。此外,其前期運營籌備工作結合線路特點並立足線網運營根本,在綜合考慮「線」「網」之間的統籌、匹配問題的基礎上予以全面開展籌備工作,並針對機場線特點對站務人員開展禮儀、英語等提升服務能力的「升值」培訓。
新期待
地鐵7號線今年內開通
44列列車已有42列完成生產
除了即將開通的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今年內成都還將開通地鐵7號線。作為成都地鐵的第一條環線,7號線還是國內首條一次性開通的環線地鐵線。
在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上,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現在7號線設的31個站,他們已接管了25個,配備的44列列車已有42列完成生產,35列到段完成調試。「現在人員調度、司機站務和維保人員已分批到位,並完成前期培訓和取證工作,全力確保年底開通。」
7號線是成都地鐵首條環行線,繞成都中環路一圈。能夠把已經開通的1號、2號、3號、4號、10號線全部串聯起來,且換乘站較多,均位於二環、三環之間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帶,串聯了火車北站、火車南站、城北客運中心站三大重要交通樞紐,並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市域軌道交通放射線形成換乘關係。線路全長38.56km,設置31個站點,全部為地下線。
7號線從火車北站起,沿順時針方向分別設置的站點為:火車北站、駟馬橋、府青路、八裡莊、二仙橋、理工大學、崔家店、雙店路、槐樹店、迎暉路、成都東客站、大觀、獅子山、四川師大、琉璃場、三瓦窯、火車南站、神仙樹、高朋大道、太平園、武侯大道、龍爪堰、東坡路、文化宮、金沙博物館、一品天下、茶店子、花照壁、西南交大、九裡堤、北站西二路。
除了備受期待的7號線,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還透露,未來兩年成都將有多條線路開通,運營方面也將多措並舉破解換乘難。
新配置
地鐵「最強大腦」將啟用
能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機制
記者了解到,當成都地鐵7號線開通時,成都地鐵的「最強大腦」也將同時啟用。
COCC是地鐵的「最強大腦」,在地鐵運營過程中,它就像是一個幕後指揮官,要負責整個線路的協調、內外部資源調配和信息發布等工作,並且能夠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機制。走進操作間,迎面是一個長約21米、寬約3.6米的巨型屏幕,全線網列車運行、客流變化、電力供應、車站設備運行、防災報警、環境監控、票務管理及乘客服務等大數據一目了然,這裡是地鐵運營的「中樞」。
地鐵運行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條線路發生故障,所有系統都會受到影響,而COCC就像幕後的指揮,能夠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機制,協調各方力量各司其職,緩解故障。COCC功能強大,操控整個系統只需6名工作人員即可,一名值班總調、一名信息調度、兩名運營調度、兩名設備調度。「這是因為COCC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不過COCC的工作是24小時不間斷的,「這樣才能全方位保障地鐵運行安全。」
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COCC,地鐵還在世紀城、新苗和崔家店有3個運行控制中心(OCC),COCC與3個OCC聯合運轉之後,每一個OCC將分別負責各自管轄的多條地鐵線路的調度工作,COCC負責整體協調三個OCC。在COCC的統一調配下,可以實現全市地鐵線網的資源共享,各條線的行車組織、電力控制、設備維修、信息收發、施工組織等在一個「大腦」的運轉下統一調度與指揮。
據了解,作為地鐵線網指揮的信息化平臺,COCC系統除了將實現線網、客流情況、重大故障信息等的實時展示,還可以結合歷史數據對客流情況進行預警。與此同時,COCC系統將內嵌各類應急預案,用於應急情況下的決策輔助和多級調度應急處置的流程引導。
此外,「最強大腦」除直接從各線綜合監控獲取生產數據外,還將建成運營生產的大資料庫,並將對行車、客流、能耗等數據歸類分析,可用於後續線網運營生產的指導。 (記者 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