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了,班主任又得開動腦筋,給學生們寫一份期末評語。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四年級的馬老師別出心裁,用藏頭詩的方式為班上47名學生各寫了一份期末評語,這些詩句不僅藏了每名學生的名字,也藏了他們的個性和愛好。在學生們眼中,這樣的期末評語更像是一份小禮物,不僅有老師的心意,還能幫他們發現更好的自己。
評語很特別 學生樂開花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學生期末評語多數是這樣的:「該生思想進步,學習上積極認真,生活上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然而,在今年期末考試結束後,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多名學生拿到的評語卻讓人「耳目一新」。
「高樓平地起,蟾宮折桂枝。進退有分寸,自省明得失。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事事拼全力,足以慰乃師。」這是學生高進寧的評語。今年1月12日,全班還有46名學生跟高進寧一樣拿到了類似的期末評語。
這些評語,均出自一名叫馬思宇的老師之手。馬思宇今年32歲,是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她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12日,當她將寫有評語的素質報告單發放給學生們時,孩子們一下樂開了花。
「看著自己的名字被藏在詩中,孩子們都一臉興奮,覺得很驕傲。」馬思宇說,拿到報告單後,孩子們互相傳看,分享這些評語。
馬思宇寫給學生的藏頭詩。
一聲「馬老師」 溫暖整顆心
馬思宇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班上這批學生,她已帶了近4年。多年相處,師生間的情誼早已埋在彼此心底。2018年初,休完產假的馬思宇回到學校做行政工作。由於沒在教學一線,她和孩子們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可每次經過她此前所帶的班級時,孩子們都會齊聲叫她「馬老師」,「這麼一聲老師,讓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溫暖」。
「他們可能今後不會記得某節語文課學了什麼文章,不再記得是哪個老師教過,但一定會記得這首藏頭詩。」馬思宇說,她重新回歸教學一線後便暗下決心,給每個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用藏頭詩的方式寫評語,並將對他們的期望寫進詩中。
「劉郎善丹青,筆端盡物情。人生如逆旅,當賞世間景。澤畔細描繪,佳作本天成。名揚天下日,無人敢爭鋒。」學生劉人澤很擅長畫畫,馬思宇寫詩寄望他能賞盡世間美景,用畫筆描繪世間萬物。「賴草迎勁風,根深不懼沙;遠上山有路,苦讀學無涯;鑫席賀才子,文採人皆誇;虛懷若谷時,詩書氣自華。」學生賴遠鑫文筆很好,馬思宇則寫詩希望他今後能飽讀詩書,做一個學業有成的人。
學生回贈給馬思宇的藏頭詩。
四十六首詩 耗時近半年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馬思宇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曾讀專業是中國古代文學。平日裡,她對古詩詞興趣很濃,偶爾寫些「打油詩」。不過,要將班上47名學生的名字藏進律詩中,還要立意高遠,將自己的鼓勵和期望融入其中,這並不容易。為了寫出特色,她從2019年7月就開始提筆構思。
「怎麼讓以名字開頭的詩句擁有連貫的詩意?事先得查一下有沒有包含這些字的古詩句來找靈感。先把最難寫、最少選擇的字寫成一句詩,再根據這句詩確立整首詩的基調,補充其他詩句。」馬思宇說,最初著筆時,寫一首詩要絞盡腦汁近兩個小時。
此外,詩的內容還得結合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稱讚他們的優點和品格成為這些藏頭詩的主調,所以,馬思宇在創作藏頭詩時,還需反覆查看十三韻字表,儘量做到詩句押韻。
馬思宇寫給學生的藏頭詩。
有才又有心 眾人齊點讚
出乎馬思宇意料的是,12日晚,一名學生竟回贈了她一首藏頭詩:「感受肺腑言,恩師能如此,馬到功成就,老毛病根除,師生共圓夢。」這首詩,讓馬思宇百感交集。她說:「給孩子們寫詩,就是想激發他們對詩的興趣,讓他們知道古詩離我們並不遙遠,現在已經實現了初衷。」
藏頭詩的消息經朋友圈傳開後,引發眾多家長和網友點讚。「老師的功夫不光在詩內,也在詩外。她的詩情畫意給學生帶來寄語的同時,也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有家長評價道。
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馬思宇「有才有心」,這又是「別人的班主任」。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的校長胡衛瓊則給馬思宇留下這樣一句話:「用心用情用智慧。」
對於突如其來的「走紅」,馬思宇有些意外。「今後可能還會繼續用古詩的方式來啟迪學生,但更重要是抓好孩子們的成績。」馬思宇說。
編輯丨莫妮娜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