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房、籠房,香港底層窮人真實的居住環境,一輩子買不起房子

2021-01-11 隱隱青山處

香港,一個寸土寸金的城市,是富人的天堂,同時也是窮人的煉獄。香港土地少,人口密集,所以樓房大都密集高聳。繁華的街區、發達的制度也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可是,要想在香港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其難度遠超過北上廣深。香港的房產均價十幾萬,幾十平的房子要上千萬港元。這對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來說,幾乎沒有可能性。所以,許多窮人們大都聚集在一起,住著擁擠、潮溼、混亂的地方。比如這座九龍城寨,就是上一代人無奈的記憶。

在香港,底層的窮人老百姓大都居住在這五種房子中。第一種,棺材房。顧名思義,就是如同棺材一樣,只能躺進一個人。這種房子一般是一間大房子進行隔斷,分成若干個小房間。房間裡只有一張床鋪,開門後就直接上床,擁擠狹窄,讓人窒息。人在這樣不足四平米的房子裡不能站立,只能躺著趴著,進出都要像動物一樣爬行。棺材房一般出現在香港的觀塘、深水涉地區,大都是內地黑工,或者拿低保的窮人居住。

第二種,劏房。也是一種隔斷的房間,房中房。每個房間大約十平米,一個月租金卻要四千以上。劏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許多來港的單身打工者大多會選擇這種房屋,比起棺材房好一些,但是也毫無幸福感可言,做飯的廚房和衛生間的馬桶竟然共放一處。根據統計,在整個香港地區,大約有28萬戶居住在劏房當中。

第三種,籠屋。鴿籠房,這種也是最早出現在香港的一種居住方式,在許多香港電影中也經常見到。社會底層的窮人居住在這種毫無尊嚴的籠子裡,讓人感到氣氛壓抑,可是又無可奈何。寸土寸金的香港是富人的天堂,可對於窮人來說實在太苛刻,最近網絡上145/200 有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都開始厭惡房地產了?」在這個回答之下,幾乎都在表達自己對於高額房價的反感和痛恨。

第四種,貨櫃屋。這種房屋近些年來也十分常見,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內陸的一些城市裡,貨櫃屋都在大面積出現。貨櫃屋就是用航運貨櫃、貨櫃做成的房屋,佔地面積小,無需進行建造,可以進行轉移活動。這種房屋經濟,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第五種,水管房。近些年,香港又多出了一種新型房屋,水管房。用混凝土水管做外客,在內部安放了廚房、衛生間、儲物間。雖然同樣是面積狹小,但是新型的樣式、潮流的設計給了那些奮鬥的年輕人一些尊嚴。生活不容易,白天風塵僕僕做社畜,到了晚上還要面對令人窒息的歸宿,這樣的生活環境還要持續多久?何時才能獲得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的尊嚴?屏幕前的你,住的如何?有什麼想說的,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擠「棺材房」,也不想住大陸?網友:做法很明智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份土地都是錢,人多地少讓這裡的房價日益緊張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香港買不起房子,買不起房子就只能租了,普通人租房也只能住在勉強擠得下一個人的「籠房」或棺材房中,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可是這樣,這些人依然沒有想過到居住條件更好些的大陸,是什麼原因呢?
  • 香港住房眾生相:我花八千塊,住進棺材裡
    這座城市,叫香港。印象中,香港是什麼?亞洲金融中心、摩天大樓、購物天堂、燈紅酒綠、富豪、明星……繁華的背面,卻有幾十萬窮人,在暗無天日的「棺材屋」裡苟且偷生。絕大部分劏房,沒有空調、沒有窗、沒有隔音,只有汗臭、飯餿和噪音,在香港有4萬名兒童,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
  • 籠屋、劏房、棺材房——香港的底層生活
    香港,東方明珠,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中國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港,但是,在五光十色的維多利亞港之下,有一個你看不到的區域,裡面住著香港最底層的一群人,它們被稱為籠屋、劏房和棺材房。移民越來越多,於是原本的底層人就更加買不起房,籠屋的居民,就固定下來了。
  • 避免窮人再住「棺材房」,香港發明水管房,年輕人呼籲:趕緊普及
    香港居民人均13平方米住房面積,窮人住房環境差不過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地區,香港的土地並不多,陸地總面積中國1106.34平方公裡,卻有著80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所以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數據的統計,香港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13平方米,如果將大量的百平米的住戶扣去,可以知道香港窮人的住房面積有多小,幾乎是沒有下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一個寸土寸金的城市,當地窮人的生活環境特別差,所以出現了很多獨特的「房型」,就比如「籠屋」和「棺材房」。香港高額的房租讓很多窮人租不起房子,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就需要一個更為差勁的住房環境,就比如「棺材房」。
  • 中國香港的「籠房」是對尊嚴的侮辱,內地有多幸福,你看完就知道
    ,由於這裡能用的土地稀少,所以在這裡買房子對於年輕人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只能租房子。,這裡有非常多狹小的居民樓,這些居民樓裡面住著各種各樣租不起房子的人,他們為了尋求最便宜的租金,只能住在這些一間房被分割開五六個地方的小小地方,最讓人吃驚的,在香港還有很多籠房和棺材房。
  •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更殘忍的是:活著卻住進了棺材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比這更殘忍的是:我還沒死,就已經住進了棺材最近在微博上來自@今日俄羅斯RT發布的一個關於香港住房的紀錄片《方寸間的地獄》刷爆了網絡裝滿了生活用品和個人的全部家當一群老弱貧苦的社會底層生活在這個似罐頭的「貧民窟」裡對於他們來說鎖上鐵網就是一個不至於流浪街頭的家就這樣極端惡劣的居住環境
  • 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
    日本曾經也推出過膠囊房,而香港也是推出過棺材房供打拼的年輕人居住。然而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13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香港窮人的住房面積更是小之又小,在這樣一個寸金寸土的地區,人們的居住環境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這裡也就出現了很多奇葩的房型,例如香港之前推出的棺材房就是其中之一。
  • 香港「棺材房」——繁榮景象背後的荒蕪,網友稱:令人窒息
    首先擺在底層老百姓面前最大的問題便是住房問題,雖然香港的工資水平已經算是不低,但在全球範圍內,香港的房價已經位居第二。如此高昂的房價讓許多底層老百姓已經沒有能力支付高昂的買房的貸款甚至是租房的租金。說到棺材房,可能大家都想到的是棺材那麼小的尺寸,怎麼能夠睡人呢?確實如此,香港的棺材房,就如同真的棺材一樣。將一間板間房隔成三張床鋪大小的空間,就如同三個我們中國的棺材一樣。每個人租住一間。
  • 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
    日本曾經也推出過膠囊房,而香港也是推出過棺材房供打拼的年輕人居住。然而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對於香港這個城市,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尤其是愛購物的女性同胞們,香港作為我國躋身國際一線城市之一的行政區,有著極度發達的經濟發展,香港更是有「購物天堂」的美名,因此,香港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內地遊客前到這裡遊玩,同時香港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在此打拼奮鬥。
  • 香港最小「棺材房」開售超240萬!「我還活著,已經住進棺材了」
    據了解,之所以會衍生「棺材房,因為」當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利用時,房東們便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於是棺材房應運而生。成人尚且可以承受「無光」照耀的日子,孩子卻得在這暗黑環境中學習成長,實在讓人心痛。棺材房中,最嚴重的安全隱患就是火災。高度密集加密封。
  • 香港這樣的「棺材房」見過沒,吃喝拉撒睡一起
    在香港這個豪華的地方,一眼可見的豪車豪宅,各種的高樓大廈,各類的名牌和奢侈品,但是你們知道香港有個地方,房子會有這麼的小嗎,人們居住的房子跟一個棺材一樣,特別是只有10平的空間,居然還住著一家人,即使你是一個百萬富翁,你來到香港真的連房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都需要上千萬,就連一個廁所的面積都需要
  • 棺材房後,香港推出「水管公寓」,定10萬一套,放內地有人買嗎?
    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位於深圳對岸,陸地總面積為1106.66平方公裡,總人口達到748.25萬人(2018),是世界上人口高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計算,香港市民人均住房面積僅有13平方米,並且接近80%都是都居住在只有全市15%佔比的臨海區域,可以說這裡的人住房壓力是真的很大。
  • 香港人蟻居「棺材房」,4平米竟住了一家人!居住面積不如一隻豬
    導讀:香港人蟻居「棺材房」,4平米竟住了一家人!   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打工人士,為了賺錢,只能蟻居在香港可怕的「棺材房」裡,賺錢養家餬口。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隱藏在深水埗街頭巷尾的是那些被稱為籠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這裡每尺(約 0.09 平方米)最高租金可達 300 港元有大約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而在香港有4萬名兒童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裝成六間小房每間房約 1.5 平方米租金約每月 1500 -2000港幣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 " 棺材房 "甚至連棺材都不如因為在這裡每晚 " 躺屍 " 時你連腿都繃不直……
  • 每平20萬,開房要排隊,「棺材房」都搶手,在香港生存有多難?
    的確,與內地三線明星相比,蔡少芬的居住環境都不一定能夠比得過去,但是想想香港的房價,就會覺得她其實過得已經挺不錯了。3、一「房」難求的原因《香港愛情故事》中,那對夫妻拼盡渾身解數,也只想買個「納米房」罷了,再大的面積是他們支付不起的。而在香港,這樣這的房子比比皆是。
  • 50平米,數十個房間,人均1.5平米,香港的棺材房究竟有多小?
    有人回答說:我還沒死,就住進了棺材裡。這是香港二十萬人的心聲。在外人眼裡,這裡是購物天堂,是國際都市,是時尚之城,也是金融中心,似乎把一切美好的詞用來形容香港都不為過。但是在生活在最底層的香港民眾看來,能夠在這裡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張床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而更多的只是一輩子都遙不可及的房子首付。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也許都有但是,在香港繁華奢侈的背後有些真實更是令人絕望" 裡在原有的板間房的基礎上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裝成六間小房每間房約 1.5 平方米租金約每月 1500 -2000港幣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 " 棺材房 "甚至連棺材都不如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也許都有但是,在香港繁華奢侈的背後有些真實更是令人絕望>這樣的環境裡平方米租金約每月 1500 -2000港幣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 " 棺材房 "甚至連棺材都不如因為在這裡每晚 " 躺屍 " 時你連腿都繃不直……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深圳人都不知道自己住得多幸福
    也許都有但是,在香港繁華奢侈的背後有些真實更是令人絕望隱藏在深水埗街頭巷尾的是那些被稱為籠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棺材房便得名 " 棺材房 "甚至連棺材都不如因為在這裡每晚 " 躺屍 " 時你連腿都繃不直
  • 香港棺材房 日本膠囊房 一個是「香港恥辱」一個卻全球流行?
    「蜂窩樓」,數十萬香港居民蝸居在這裡,據說每一套房子只有十幾平米。香港劏房劏房一般指將一個房子分割成幾間,每間面積通常小於8㎡,類似內地的群租房。劏房面積很小,卻五臟俱全,廚房、臥室、客廳在一個空間裡,雖然擁擠,但好歹保證了隱私性和獨立站立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