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人間宅,讓阿宅陪你領略世界各個角落的奇妙美居與生活。
「房價」是中國年輕人難以言說的痛,有人說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和想像力,在他們本該吟誦詩歌的年紀不得不背負起沉重的負擔,過精打細算的生活。
其實「高房價」不僅是中國年輕人獨有的痛,只要是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城市,年輕人一般都會面臨「購房難」的問題,有的城市這種現象格外極端,比如香港,比如東京。
繁華的香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如何解決居民的居住問題便成了政府的一大要務。
為此,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繁華大都市的土地上,便誕生了「牙籤樓」這種奇葩建築,以及「蜂窩樓」這種讓密恐患者近乎窒息的建築。
牙籤樓
這個看起來像一根牙籤的超高層建築深受香港購房人的追捧,位於香港金鐘最核心的太古廣場附近,面積只有38平米,最主要的是便宜。
蜂窩樓
蜂窩樓
蜂窩樓
蜂窩樓
上面這些令人窒息的建築就是香港的「蜂窩樓」,數十萬香港居民蝸居在這裡,據說每一套房子只有十幾平米。
位於鰂魚湧附近的「怪獸大廈」
位於鰂魚湧附近的「怪獸大廈」
儘管居住面積狹小,但是在地狹人稠的香港有的住就不錯了,就像香港地產開放大王說的:「皇帝也只睡龍床。」
要說蜂窩樓居住面積小,其實對比下面要說的住宅類型,簡直可以算豪宅了。
劏房一般指將一個房子分割成幾間,每間面積通常小於8㎡,類似內地的群租房。劏房面積很小,卻五臟俱全,廚房、臥室、客廳在一個空間裡,雖然擁擠,但好歹保證了隱私性和獨立站立的權利。
在香港,只要稍微還有點經濟能力的家庭,會選擇劏房居住。根據統計,這樣的家庭大概有30萬個。
最為著名的就是香港的「棺材房」了,近年來隨著媒體的大幅報導,很多人都知道了這種只有一張床和四面牆板的居住形式。
在香港油麻地、深水埗、觀塘,許多人每晚都睡在&34;裡,每個棺材面積不足4平米,但是租金卻高達1500-2000港幣,約相當於人民幣1300-1700元,在租金昂貴的地段,更是高達3200元。
這是被聯合國都點名「極端侮辱人類尊嚴」的居住形式。一間小屋放置10個三層的床位,每個床位被鐵絲網圍著,面積不足2平米,而居住在裡面的人,被稱為「籠民」。
據悉,香港大約有10萬籠民。
因為在紙醉金迷的光鮮外表下,還隱藏著這樣陰暗的角落,驕傲的香港居民通常把「棺材房」和「籠屋」視作「香港之恥」。
無獨有偶,在繁華的日本大都市,也存在著一大批「床位難民」,這就是最近越來越流行的「膠囊房」。
與香港「棺材房」不同的是,人們提起棺材房通常是憐憫和嘆息為主,但提起「膠囊房」,卻往往跟「流行」「時尚」「前衛」這幾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
日本膠囊房的興起跟日本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調查顯示,日本企業職工一個月加班時間平均為14小時,30歲左右的年輕社畜月均加班時間達到了50小時左右,相當於一個月只休兩天班。
這些社畜下班的時候通常已經凌晨了,這時候大部分地鐵已經停運,計程車費用又非常昂貴,回不了家的年輕人就可以選擇住一晚便宜的膠囊旅館,來消除一天的疲憊。
這些膠囊公寓地段好,位於市中心還靠近地鐵,租金又便宜,因此入住率高達99%。而且很多膠囊公寓的配套完善,衛浴廚房陽臺一應俱全,租住在這裡的人還可以享受免費的溫泉桑拿等,非常舒適。
每個「膠囊房」的面積不足兩平米,但外形時尚,被稱作「太空艙」,艙裡配備了插座、電視、電腦桌、耳機、鏡子、掛鈎、空調、WIFI等生活必備品,公共區域還提供了24小時熱水、沙發、按摩椅、洗衣機、烘乾機等,可以說相當完善和便利了。
除了膠囊房,日本繁華的中心地段還有很多造型時尚的迷你公寓,儘管面積可能不足10平米,但是層高足夠,可以分為兩層或三層等,設施齊全,也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日本膠囊房興起後,迅速風靡世界,英國、法國、雪梨、杜拜包括中國等地都相繼開設了膠囊旅館,並深受遊客們的歡迎。當然,中國因為消防隱患等原因,還是有些水土不服。
一個被視為「恥辱」 一個全球流行
為什麼同樣是不足2㎡的蟻居住宅,香港的棺材房通常被視作人類的慘劇,而日本的膠囊公寓卻全球流行,甚至很多年輕人表示在膠囊房裡感受到了幸福?
兩者的居住環境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
除了裝修的不同外,背後是不是還有管理、配套或文化的原因呢?
有人住豪宅,有人住鬥室,有人蝸居痛苦,有人卻感受到了微小的小確幸,有時候這也是人居的魅力之一吧。
唯有美宅,足慰我心,關注人間宅,這裡有阿宅為你講述的美居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