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來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說到聖誕節,幾乎所有人都會說這是耶穌的生日,然而,基督教早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耶穌出生於12月25日。不過,這個日子也並不完全是後世基督徒們的腦補,而是有著古老的淵源。
我們在去年的文章當中談到了基督教和羅馬人薩圖恩節的淵源(文章連結:聖誕節的冷知識:你可能不知道,聖誕節的起源其實和耶穌沒有關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聖誕節與古代世界太陽崇拜的關係。
一、冬至日,太陽的死亡和新生
太陽在所有古代民族當中都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太陽的能量不僅滋養萬物,並且每天都要升起和降落,象徵著永恆的生命。不過,古人很早就發現,太陽在每年的12月22日都會變得非常的衰弱,人們把這一天稱之為冬至,中國古人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日冬至。至者,極也。」太陽象徵著生命,而在冬至日這天,太陽達到了生命力最弱的階段,很多民族都相信,這一天就是太陽死亡的日子。由於太陽的存亡關係到所有的生命,所以在古人的心中冬至日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就有在冬至日祭祀的傳統,在古人的宗教思想當中,獻祭意味著向神明提供貢品來幫助神恢復神力。
其他民族也有著在冬至日進行宗教活動的習俗,古代歐洲世界有很多的巨石陣,其中以英國索爾茲伯裡發現的巨石陣最為有名。人們發現,冬至日那天,太陽的陽光能夠從巨石陣中間的石頭當中穿過,並且在巨石陣附近發現了大量的舉行祭祀和宴會的遺蹟,說明古不列顛人會在這一天為太陽舉行葬禮。然而,太陽的死亡並不是永久性的,古人就知道,從冬至日開始,太陽就將逐漸恢復其生命力,雖然依舊是寒冬,但是白晝將逐漸增長,而氣溫和世間的生命也會逐漸恢復。考古學家們也發現,就在巨石陣正對面的地方有用樹木做成的巨木陣的遺蹟,顯然在古代不列顛人的思想當中,沒有生命的巨石陣是用來給太陽辦葬禮的,而有生命的巨木陣則是用來慶祝太陽的復活的。
那麼,將哪一天選為太陽正式復活的日子呢?一般來說,古人都相信三日復活的傳說,這和月亮的月相是有關係的。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8天,其中有三天在天空當中是完全消失的,三天之後,月亮將重新在天空當中出現。因此在古人的思想當中,三天是死者從死亡再復生的停頓期,《聖經》當中記載耶穌在被釘死之後,也是在三天之後復活的。因此太陽在12月22日死亡之後,就在三天之後,也就是12月25日正式復活。
二、12月25日,太陽的生日
在古代有很多民族將12月25日定為太陽的生日,其中就有埃及人,波斯人和羅馬人。在埃及人的那裡,太陽神是宇宙的創造者拉,而在波斯人那裡,太陽神是密特拉神。帝國時代的羅馬人從地中海各民族那裡吸收了大量的文化營養,對各民族的神也一視同仁的信仰,因此羅馬人之所以將太陽的生日定在這一天,主要是受到了埃及人和波斯人的影響。並且,羅馬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農神節慶典在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四日,這樣一來農神節結束之後就是慶祝太陽的生日,熱愛節日慶典的羅馬人因此很容易就將12月25日接納為太陽的生日。在羅馬,人們將太陽神稱之為「無敵太陽節」(natalis solis invicti)。
「無敵太陽節」這個名稱是羅馬人從波斯人那裡學來的,因為在波斯人的神話當中,他們也將自己的太陽神密特拉稱之為「無敵的」。這個威武霸氣的名稱對羅馬的士兵有很強的吸引力,在羅馬帝國中後期,信仰太陽神密特拉的羅馬軍人非常多,所以在後來羅馬皇帝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國教之後,還是默許了軍隊當中崇拜密特拉神的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在12月25日那天慶祝密特拉神的生日。早期的基督教在傳播的時候,為了爭取信徒,特別熱衷於從其他宗教那裡引進新的儀式和節日,後來基督教也就吸納了這種異教習俗,將12月25日定位耶穌的生日。
三、大年:宇宙的周期
不過,基督教之所以會將密特拉的生日拿來作為耶穌的生日,並不僅僅是為了照顧密特拉信徒的情緒,也是為了迎合當時的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即大年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自轉軸是指向北極星的,但是這種指向並不是完全不移動的,每年地球對準北極星的自轉軸都會發生輕微的移動,這就是歲差。歲差的結果就是人們在天空當中所觀察到的星座的位置也會相對位移。古人發現大約七十多年,天上的星座就會有一度的位移,現代天文學家們測算每隔25920年,整個星空就會轉一圈。由於西方佔星術將星空當中太陽運行的軌道分為黃道十二宮,因此每隔25920年,黃道十二宮在天空當中的位置就會轉上一圈,而每隔兩千多年,十二宮的位置就會變動一次。
古人將春分日,也就是3月22日那天出現的星座視為這兩千年內的主導星座。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時候發展起了他們的文明,而那個時候,春分點出現的星座正是公牛座,這也正是牛在古埃及有著神聖地位的原因。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歷史進入了白羊座時代,春分點出現的星座成了白羊座。兩千多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世紀前後,春分點的星座再度發生變化,成了雙魚座。在古人的概念當中,這個將要到來的雙魚時代將取代已經過去了的白羊座時代和公牛座時代。因此,人們相信在這個時代變幻的過程當中,將有一位救世主出現,而密特拉神就是受到波斯人崇拜的救世主,他的造像總是在屠宰一頭公牛,就象徵著密特拉神是過去的舊時代的葬送者和新時代的開創者。
這種思想對基督徒也有著影響,對於基督徒們來說,這個開啟新時代的救世主當然就是他們的耶穌。因此,早期的很多基督徒都會選擇魚作為耶穌的象徵,這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是雙魚座的時代。當基督教成為地中海世界人們普遍信仰的宗教之後,密特拉神被人們所遺忘,他的身份和使命都被耶穌所吸收,而他的生日——12月25日,也就被這位新的救世主耶穌所繼承。
文史君說:
古代先民崇拜太陽,他們將冬至日視為太陽死亡的日子,而將三天後的12月25日視為太陽的生日,這種觀念通過對密特拉神的崇拜最終進入到了基督教當中,成為聖誕節的由來。那麼,聖誕節究竟屬於誰?是誰的生日?是拉,密特拉,薩圖恩還是耶穌呢?其實,這個節日並不屬於哪一個民族,因為太陽是屬於所有的生命的,太陽並沒有死去,生命也在不斷成長,12月25日,正是永恆的生命的聖誕日。
參考文獻:
1、弗格森著,李麗書譯:《古希臘—羅馬文明:社會、思想和文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曼利·哈爾:《古往今來的秘密1》,吉林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