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上第一位變性人經歷改編的電影,手術失敗後身亡,但他雖死未悔

2021-01-07 上官文露讀書會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露辛達·考克森 / 大衛·艾伯豪夫

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艾麗西亞·維坎德 / 本·衛肖

類型:劇情 / 愛情 / 同性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 美國 / 比利時 / 丹麥 / 德國

上映時間: 2015-09-05(威尼斯電影節) / 2016-01-01(英國)

片長:119分鐘

文:鈺迪丨主播 鈺迪

小寒

我覺得每一部好電影,都可以擰緊你靈魂深處一顆悄悄鬆動的螺絲。《丹麥女孩》是一部關於愛、勇氣以及自我成就的電影,獻給所有敢於追求且捍衛真愛,並勇於活出自我的你!

如果人要到死那一天,才能真正認識並成為完整的自己,你會願意更快走向那一天嗎?

《丹麥女孩》

Einar會,不,應該說Lili會。

《丹麥女孩》是文露姐很早就推薦我的一部經典電影,但因為涉及的題材太有挑戰,我遲遲不敢動筆。

怕用力過猛,也怕領悟不夠。主人公是一對夫妻,也是丹麥著名的藝術家Einar Wegener 和他的妻子Gerda Wegener。華美的衣衫、精緻的妝容、神奇的光影和絕美的油畫,伴隨著哥本哈根古城的點點氤氳和淡淡憂傷,讓人目眩神迷,沉醉難歸。

美的不可方物的鏡頭,背後逐漸滲透出兩個人,但卻是三個可貴靈魂的偉大友情與愛情的交相輝映,成為了古老絕美的歐陸風情畫最耀眼奪目的一筆油彩。只是所有的這些似乎用了一個世紀的按壓發酵,才把那些瓷實又厚重的感情用電影的鏡頭一點點掀開,可能因為等的太久了,它們竟一下子就千樹萬樹般汩汩冒出了枝丫。

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原型講述了世界上第一位通過手術轉換性別的人。你可以叫她Lili ,或者叫她Einar ,這是她仍是男兒身時的名字。故事開始於一百年前,Einar出在1882年丹麥的鄉下,最終因變性手術的排異反應去世。

50年代以後,有人出版了一本叫做《男人變成女人》的書,據說就是由當年Lili 的日記改編而成,可惜一直無人問津。直到2000年,作家David Ebershoff出版了一本關於Lili的小說,名字就叫做《丹麥女孩》。

/ Part 01

「你所有的痛苦,都源於你沒有成為你想要的那個人」

Einar最初的生活已經是被很多人羨慕,他沒有不快樂,也沒有很投入。但突然有一天,他體會了幾分鐘另一種人生的全新感覺,那一刻他愕然也瘋狂了。

就好像一個淘氣的小孩子偶然打開了潘多拉盒子,那種巨大的魔力像遭遇洪水的電流一般,瞬間直抵衝破身體各個角落,霸道兇猛又勢不可擋。

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壓抑已久的力量都瞬間噴湧而來,把他帶到與現在人生路徑截然相反的地方。

衝破阻力和障礙縱然需要折斷筋骨之痛,甚至終點是奔赴死亡,他都義無反顧。

因為和這些痛苦相比,讓他無視真正的自己,還一如既往回到曾經的軀殼去生活,這才是痛不欲生。

純粹,是這個世界最奢侈的東西,敢於一直執著追求到底的人,靈魂是芳香而溫暖,也是堅毅和倔強的。

電影把愛的偉大、生命的意義、藝術的力量和靈魂與肉體的關係,通過一個跨性別人物由生到死的精湛演繹,錯落有致,又層出不窮地布局呈現。讓人忽而如沐春風,忽而又冷徹椎骨。

最終看著在丹麥廣闊的海灣和壯麗的山崖間輕盈舒展又蓄力已久飛向天際的絲巾,讓人內心最終獲得的是對生命和愛情最崇高的敬意。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遇到一份好的愛情,但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活出最好的自己。

整部電影,好像一首悲情悽婉又讓人重獲新生的詩歌。

寫的是別人的愛情,聽上去很遠很戲劇,可讀出來卻是自己的感受,很真很震撼。

男主由是獲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雀斑Eddie飾演的。有人說男人愛美起來,就沒女人什麼事兒了,Eddie對猶疑輾轉在Einar和Lili之間的拿捏簡直是靈魂切換。

眼神的驚恐又欣喜,額頭細紋恰到好處的抽動,嘴角上揚卻欲言又止的哀傷……從最初的上妝女卸妝男,到最後的雌雄莫辯,好像Lili的靈魂已經可以隨時隨輕盈地滑入Einar的體內。這樣細膩精湛的演繹,是需要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來配合的,否則一切都還僅停留在演的層面,但是Eddie是在做,他在努力成為這兩個住在一個身體裡的不同靈魂。

Einar和Gerda 本來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無論生活還是藝術都非常默契。可突然有一天,Gerda的模特沒有來,她讓丈夫穿上芭蕾舞裙裝和絲襪暫時替代模特。

就在這一刻,Einar撫摸著絲襪,感受著女性的吸引和魅力一點點從這些觸感柔軟的衣物中,綿密順滑又蓄謀已久地流淌出來,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深邃可怕又無比強大的漩渦,風捲殘雲連根拔起自己多年男兒身的肉體,讓裸露的靈魂在女性元素的包裹注視下,羞赧的不知所措又狂躁的激動不已。

後來一段時間,他和妻子經常玩這種遊戲,他男扮女裝成為臆想中的Lili,共同去參加很多上流社會的藝術展。

但逐漸的,Einar發現體內的那個Lili力量已經越來越強大,她開始不受控制,時不時就蹦出來,一點點擠佔真實世界中Einar的存在。

他從最初的無助惶恐,到開始迷戀上這種變性的快感,從呆板僵硬又難為情,到可以自信優雅地走在哥本哈根街頭。他生命中有些東西已經悄然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並不是Lili突然走進了他的身體,而是Lili突然要走出他的身體了。

Lili就是他的繆斯,似乎只有裝扮成Lili的那些時間,他的生命才能不枯竭,變得真正有意義。

故事的原型發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其實就算發生在現在,也一定有一大批人對此詬病且難以理解。

在那個年代Einar的問題顯得極為特殊,牽扯精神領域、同性愛慕和性格認知這些不同學科的雜糅,要區別對待更要統籌分析。

在普世價值面前,變性一直備受爭議,但這部電影除了是一束人性之光,照亮了生存在暗處且不斷迷失痛苦的極少數,更多的是讓大多數看似清醒堅強,實則迷茫膽怯的人,勇敢活出真實的自己。

成為真實的自己,本來就是一件不需要大眾理解和認同的事情。只要你積極善良、信念篤定,追求純粹,總會有真正愛你的人陪你一起經歷一切。

讓你撫摸到那個放到錯誤身體裡的可憐靈魂,這是一種救贖,更是一種對生命最高的敬意。

其實,不是Lili為了做自己丟了性命,而是大多數人為了活著,最終丟了自己。

/ Part 02

「兩個人,三個靈魂,一場生死三角戀」

「我這輩子喜歡的人沒幾個,你卻佔了兩個」。無論是Einar還是Lili,都是被Gerda深愛著的。

Einar是變性人的先驅,而Gerda 更是現代女性的典範。有人說電影始終是男性視角,對始終默默付出的偉大的Gerda塑造,極為扁平化臉譜化。

因為一切都在圍繞Einar的內心展開,他想變就變,要走就走,說死就死,可是如果身邊沒有妻子Gerda的堅定支持和不離不棄的愛,這一切對自我的救贖和完善都是難以完成的。

的確,一個人纖細、敏感、孱弱又一意孤行,在不合適的時代是很容易死去的,那個總說明天會關心糧食和蔬菜的人,最終還是任性的死了。

但是Einar不一樣,他始終有愛的包圍,他內心的每一寸死亡,都是Lili蓬勃的生發。而妻子Gerda不僅是見證者,她甚至是內心比Einar更強大和複雜的當事人。

這三個靈魂,靠偉大的愛情、珍貴的友情以及堅定的信任,共同在兩個身體中完成了這場命運的殊死對賭、盛大洗禮和華麗轉身。

從Lili拿起眉筆,Einar就永遠放下了畫筆,這是電影人物內心邏輯轉換主線的關鍵節點,而Einar和Gerda 現實中的感情線,是偉大又巧妙的一條暗線,它推進的悲壯深沉又生生不息。

Gerda在一開始就和好朋友說,當時是她主動追求的Einar,因為她看到他第一眼就覺得好像看著另一個自己。他們一個擅長風景畫,一個喜歡人物特寫,可是Einar的風景油畫已經在丹麥頗負盛名,而Gerda的人物肖像卻始終不溫不火。

突然有一天Lili的出現,讓Gerda的畫筆好像被上帝親吻了一下,是Lili給了她全新的靈感和生命。當然Lili的出現,也是對現實中Einar的一種人生顛覆,男兒身那麼多年的他,竟然在女嬌娥的世界裡心馳神往,從此萬劫不復。

若問Lili從哪來,我想她從愛裡走來,最終抵達的是解放和自由。

Gerda面對Einar的轉變,她內心完成了一系列更為艱難的認知轉變,從妻子到朋友再到過命知己,最後相融為一體。只有愛的力量才能去催化成就這樣一段驚世駭俗的愛戀。

愛戀的最後雖然生死兩重,但是靈魂卻永遠相依。

死,是對Einar自我認知和完善的最好歸宿;而生,是對Gerda敢於追求自我和真愛的最好開始。

勇氣與愛,才華與探索,純粹與堅守,從Einar到lili,人世間最長的距離,又是最短的距離。

Lili在二人之間的出現,是Lili和Einar兩個靈魂疊化在了Einar一個身體中,這種戲謔又尖刻的結合,把Gerda逼到了命運絕望的死角。

她推門回家,看著丈夫身穿絲絨綢緞加精緻蕾絲邊的睡衣,帶著聲勢浩大的妝容在認真的準備晚餐,Gerda徹底崩潰了,她央求讓自己的丈夫重新回來,回到自己的身邊,可是lili冷酷地拒絕了,她不想也不願再和Einar享用一個身體一個妻子了,Lili變得自信而獨斷。

後來看著逐漸自信而快樂的Lili,Gerda的內心逐漸完成了第一道角色認同的跨越:從妻子變為朋友。

她們在一起似乎更通透更相知更和諧,她們一起購物、一起創作、一起躺在床上看著連綿不斷的北歐雨水滑落窗欞。月色下,Lili的妝容越來越柔美自信,而Gerda也因為Lili的快樂而深深欣慰。

後來lili想要進一步追求靈魂和肉體的完整統一,所以決定去做變性手術。

他們找來德國著名的變性手術專家,當專家問到Einar到底覺得自己是什麼問題的時候,Einar艱難又確定的回答說:「我覺得我其實是一個女人」。這時醫生的臉色有些微妙,他把眼光遞給緊握著丈夫手的Gerda,誰知道這個堅強又勇敢的女孩重複了同樣的話:「我也這麼認為」。

和丈夫感激又信賴的眼神默契的融合在一起,好像盛裝舞會前鏡子裡的自己,忽然跳出來給了你一個最幸福結實的擁抱。愛的更高境界,或許是無條件的理解與支持。

Lili勇敢且不顧一切踏上變性手術的開始,也是Gerda開始了內心第二道角色身份的跨越和轉換的開始。和lili是最好的知己,又是最親的愛人,但是要看著她最終因為手術的不確定性而去赴死,Gerda阻撓著也退縮著。她不敢去直面這一切,所以她送丈夫坐上火車,在煙雨中遼遠的鳴笛聲緩緩響起時,她看著離自己逐漸遠去的丈夫窗邊的身影,她知道自己剛活過來的心又狠狠死去了一塊。

但逃避過後,Gerda再度堅強理智起來,她最終在丈夫手術前趕到了德國的醫院,決定和他一起迎接這場Einar的悲壯死亡,和Lili的勇敢重生。可是人追求到極致,往往事情不會那麼完美。

手術失敗了,孱弱中甦醒的Lili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終於可以完整了」。他說自己昏迷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到回到童年生活的鄉村,是母親懷裡抱著的嬰兒,媽媽低頭叫我Lili。

雖然lili在Einar體內短暫又驚豔的走了一遭,但是她的出現讓Einar勇敢地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比起虛有的生命長度,對於Einar自身而言,Lili的出現是他生命中真正的高光時刻;而Gerda親手塑造了這一切,她用畫筆和帆布喚醒了沉睡在Einar體內的Lili,是她造就了他,成全了她,也接受並愛上了她。

從結婚六年的甜蜜夫妻,到幫助丈夫的耐心妻子,再到支持莉莉的堅強後盾。她支持的是Lili,其實更支持的是自己的每一個果敢又決絕的選擇,是這些選擇讓她一步步成為自己,也是這些選擇讓Lili一點點找到自己。

最初Gerda對Einar是義無反顧的愛情,Einar追求自我完整完善的辛酸一路,也是Gerda不斷探索內心,追求自我理解和對愛奮不顧身的艱難一程。所以最後守在變性手術的床前,看著生命垂危的Einar,Gerda滿眼淚水,此刻傾注的是對Einar最純粹和強大的愛,已不單單是愛情。

所有經歷的一切沒有對與錯,更沒有誰對不起誰,反倒是這一艱難勇敢的選擇,幫助他們把生命中以為的最不可能變為了有可能。褪去曾經男女之戀的淺表依戀,升華為堅毅不屈和自我完善的偉大靈魂相依。

生命的最後Einar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我怎麼配得上這樣的愛。」

Gerda滿眼是淚,含笑說:「這是老習慣了,很難改」。

在金色暖陽下,莉莉,好像大自然揮揮衣袖創造的一切,這般獨特,又那樣美好。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或許都住著一位「丹麥女孩」,等待被喚醒,如果哪個下過雨的清晨,你忽然有了點抵擋不住的勇氣,就讓她大膽走出來吧,反正人只活這一次,風雨兼程的走下去就好了,怕什麼?

後記

小寒了,一年中倒數第二個節氣,雖然大江南北幾乎都是天寒地凍,可是天地間積蓄的陽氣,已經開始悄然生發。這寒氣,正是陽氣上升,逼迫陰氣所為。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正在默默又堅定地招兵買馬。時機一到,就會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漫山遍野,浩浩湯湯。這,其實是春天的前奏。

【本期話題】:你願意理解、包容人的不同嗎?你有勇氣接納那個不被別人接納的自己的一部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作者及主播簡介

鈺迪:國家級資深電視主持人,一級播音員,高級工程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本科,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專業研究生。曾在三聯生活周刊公眾號連載24節氣文章。

音頻製作:上官文露聲音工作室—昊澤

本期插圖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艾納·韋格納:世界上第一位變性人的追求真我之路
    電影中主角的扮演者是廣為人知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他曾扮演了《神奇動物在哪裡》的男主角。新浪娛樂評價這部電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沒有長相一模一樣的人,這部電影最大的社會學意義是向觀眾展示了每個生命個體是有多麼的美麗和與眾不同。」
  • 蕾切爾-薇姿退出變性人電影 《丹麥女孩》擱置
    蕾切爾·薇姿退出變性人電影 《丹麥女孩》擱置  搜狐娛樂訊 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主演並監製的變性人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因蕾切爾·薇姿(Rachel Weisz)
  • 世界上第一位變性人與他的傳奇經歷
    她經歷了現在被稱為性別焦慮症,並且是最早接受性別再分配手術(也稱為性別確認手術)的個體之一。她也是一位成功的畫家。她的生活是小說和電影的主題丹麥女孩。莉莉·艾爾伯出生於丹麥瓦埃勒的愛納爾. 一些消息來源認為她是中間性的,具有一些女性生物學特徵,但其他人則否認這些報導。有些人認為她可能患有克利梅勒特症候群,除了Y染色體外還存在兩條或更多條X染色體。
  • 安徽首個變性人,29歲前男兒身娶妻,29歲後男變女,高調相親
    天生便與眾不同黃寧倩,原名黃恩嶺,出生於安徽天長,也是安徽第一個變性人。他原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男生。但他在小學時就顯得和其他男生與眾不同,他愛美,臉上總化著淡淡的妝,就連女生愛玩的跳繩、踢毽子等遊戲也樣樣精通。
  • 《何以為家》很壓抑,大部分情節由男主親身經歷改編
    我們那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這種做法不就是無意識的厭惡痛恨自己的成長經歷再報復到自己孩子身上嗎,孩子做錯了什麼要陪著這樣死循環下去。這個電影的背景,難民,社會現狀和意識形態,一個家裡只有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清醒著,他身上所看到所肩負的東西都不應該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該有的也真的沒有辦法。
  • 金星傳奇的經歷,漢斯被問和金星怎麼過夫妻生活?他回答了4個字
    金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經歷。從小金星就想要做一名女孩子,可是老天卻給他男人的皮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這種衝動越來越強。於是,金星在28歲的時候徵求家人同意後做了變性手術,成為我國第一位變性人。當時變性手術才剛剛出來,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而變性手術年齡越小做手術效果越好。金星下定決心不管有多危險,還是去動了手術,徹底變成一個女孩子。手術後讓她身體備受疼痛,但是能讓她從此變成一個女孩子她很開心。
  • 以何鴻燊為原型的《賭城大亨》電影中,有多少是他的真實經歷?
    在他去世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財富是利用賭徒們的貪婪之心聚集起來的,也有人認為他為國家追回了流失海外的十二生肖銅像中的豬首,算是一個愛國商人。不管後世怎麼定義他,何鴻燊的一生都是大多數人無法體會的,其中甜苦,恐怕也只有本人知道。
  • 揭秘| 臺灣電影《原鄉人》原型作者鍾理和的故事
    ,電影根據臺灣知名作家鍾理和一生的坎坷遭遇與奮鬥事跡所改編,藉這部電影表達對這位臺灣文壇先驅,由衷的敬意及追思。他雖懂曰語,但從不說日本話。他寧可失業,也決不替日本人辦事。在北平窮困潦倒時,連兒子喝的奶品都買不起,他仍拒絕以「日本僑民」的身份領取物資補助。雖清貧度日,但他堅持筆耕。1945年,他以江流的筆名,在北平出版了第一部小說集《夾竹桃》,這也是他生前唯一出版了的小說集。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鄧子昂手術失敗,他跟焦佳人還是有區別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電視劇集接近尾聲,在最新播出的劇集中,鄧子昂迎來了從業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擔綱神經母細胞瘤手術主刀。十年前,鄧子昂的第一個病人朵朵就是神經母細胞瘤手術。當時朵朵突發病情,在手術過程中就離開了人世,鄧子昂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 世界第一位變性人埃納爾,為給妻子當模特穿上女裝,還選擇變性!
    雖然丈夫可以穿上女性服裝並化妝方便自己作畫,但他畢竟是男兒身,只能充當穿著衣服的模特,至於未穿衣服的那一類模特,就有點愛莫能助了。  當時的德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但還沒有人嘗試。在徵得妻子的同意後,埃納爾·韋格納來到了德國,找醫生為自己實施了變性手術,這也讓他成為了世界上首個變性人。
  • 第一位變性人莉莉:他是丈夫也是「女模」,「丹麥女孩」的人生
    2015年上映的影片《丹麥女孩》,講述了風景畫家埃納爾在同為畫家的妻子格爾達的鼓勵下,成功接受變性手術,成為真正的女人的傳奇故事。然而這並不只是大衛的小說和而後改編的電影中虛構的故事,這是真實發生在20世紀初,歐洲畫壇的一樁綺麗的傳奇。
  • 《心理罪二》變性人殺手劉詩涵攜新作復出
    觀看量曾破5億的懸疑劇《心理罪》第二季12月3日即將上線,據知情人透露首集出場的連環殺人案的兇手是曾因變性人新聞踢爆銷聲匿跡的著名模特劉詩涵。這讓吃瓜群眾驚呆了眼!嚇得小編立馬百度了。僥倖的是,她親身經歷圈內跌宕起伏和慘遭陷害淡出後,居然匿名以新人姿態捲土重來拍攝了數部大型電視劇,和香港影星歐陽震華,吳孟達,徐錦江,羅家英演了個電視劇《新布袋和尚》。
  • 哪些電影是根據演員親身經歷改編的?
    9月25日,賈玲發微博宣布由其編劇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已經正式開機拍攝「籌備三年,電影《你好,李煥英》今日開機。難免有遺憾……總想如願以償……可以重來,何其有幸。」《你好,李煥英》曾於2016年以小品形式於《喜劇總動員》演出,該片根據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女演員賈慧洋在經歷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來到了母親的年輕時代,帶著對母親的虧欠,她為母親展開了一場圓夢計劃,觸摸年輕的父母、完成他們的夢想的故事。
  • 金星:當年那場變性手術,翻開皮肉剔毛囊,疼到每天都要死一次
    雖遠在海外,但她仍心繫祖國,出國深造完成後就立馬回國為祖國的舞蹈事業培養人才,與北京市文化局共同合作成立了北京現代舞團,並擔任藝術總監,使中國舞蹈能夠走出亞洲、走向世界。其中由她編曲的著名作品《紅與黑》獲得了不小的反響,並且獲得了獎項,並在之後創建了第一家民營舞蹈團——金星舞蹈團。
  • 變性人想二次變性後續:紅顏可能未做變性手術
    :紅顏此前似乎並未進行過變性手術,而他和雪兒之間也不是戀人關係。  說起紅顏和雪兒這兩個徒弟,萍萍回憶說:「他們不可能是2003年或者更早的時間做的變性手術,因為那時他們連反串演員都不是。」  萍萍告訴記者,他是在2000年左右認識紅顏和雪兒的,那時候他們都還沒用現在的藝名。「這個圈子裡第一個做隆胸手術的是一位東北的演員,那是在2003年左右,當時他做完手術後,許多演員都在觀望。」
  • 巴西女子醫美手術失敗致足部腫脹 自稱因變性人身份被醫院拒診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1日電 據《太陽報》報導,巴西一女子10年前在豐臀手術中被植入工業矽酮,現已滲漏到腳引發感染,自稱由於跨性別者身份被醫院互相推諉,遲遲得不到治療。但是幾個月以來,她輾轉於多個醫療機構,始終未能得到需要的手術。蘿拉表示,她預約好的治療多次被延遲和取消,「他們不停地把我打發到一個中心又一個中心,什麼都沒做。」在她看來,這與她跨性別者的身份有關。「我們變性人已經承受了太多偏見,很難得到幫助,我覺得巴西公共衛生部門應該更好地接納我們、理解我們。」
  • 泰國最美人妖,帶你領略變性人的異樣美
    17歲變性,在泰國享有極高的人氣,自從她得到了Miss Tiffany頭銜後,電視臺為此對她進行了一次專訪,講述了她做變性手術前後的經歷。我感覺身上的男性器官實在是太噁心了,所以,當我17歲時,我決定去做變性手術,做完變性手術以後,我感覺好多了,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變性後的poy在泰國享有極高的人氣,在19歲時她贏得了Miss Tiffany的頭銜,也成為了泰國最著名最美的變性人。
  • 一部由歐豪張慧雯楊紫主演的青春愛情類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我想就是屬於這種吧。《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青春愛情類電影,由歐豪、張慧雯、楊紫主演,韓國知名導演郭在容執導。據了解,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片山恭一的同名暢銷小說,翻拍於2004年的日本的同名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講述的是公柯達收到一個來自十年前的包裹而引起關於前女友夏葉的美好回憶的故事。
  • 盤點十大最差勁的遊戲改編電影
    8部作品會製作同名的改編遊戲,這樣的策略不但能擴大宣傳面,同時也能撈到更多的剩餘價值。由優秀遊戲改編電影的難度和其反過程的難度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由遊戲改編電影的難度或許更大一些,因為電影迷不一定玩遊戲,沒玩過遊戲的也可以看電影,所以牽扯到整個故事主題的理解程度,再加上或多或少的商業因素,這些電影失敗的機率還是很大的,現在讓我們放下手頭的事情,看一下這十部最差的遊戲電影。
  •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跨性別者電影推薦:是神仙大人搞錯了我的性別
    其實,近年來有關跨性別者的話題不再像禁忌一般不可提起,反而有越來越開放的趨勢,甚至有不少電影以他們為題材,探討他們的生活和心境。或許看完電影後你會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值得愛與被愛,他們沒有錯,錯就錯在「神仙大人搞錯了他們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