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真的難以被社會接受嗎?

2020-12-13 可可叫k爺

仔細想來,人的性格似乎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性格,就像每一片雪花、每一片樹葉都不一樣。

根據不同人的不同性格,有人研究了」性格色彩學「。而在社會判定標準上,人們大多粗略地把人的性格只分為內向和外向。而且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內向的人被貼上了不受歡迎、不被認可的標籤。更有甚者,在他們眼裡,內向的人是異類一般的存在。就像社會屬性歧視一樣,沒有人願意承認,但它確確實實存在。

如果仔細留意,你會發現:找工作面試,性格開朗的人更有勝算;朋友聚會,被忽略的是坐在邊兒不愛說話的;家人聚餐,受到關注最多的永遠是最鬧的那個人,安安靜靜的你還會被吐槽不合群......

你看,內向的人,在這個社會,活得有多難。

不是說,每一片樹葉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嗎?不是說,不一樣的煙火都很絢麗嗎?怎麼談及到人的身上,就一切都變了呢?外向就吃得開,內向就啥都不行,什麼時候對人的定義標準變得這麼粗暴、無情、硬邦邦了呢?

內向的人真的沒有一處優點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很多內向的人滿腹才華,他們的優秀遠遠超出社會的定義之外。

其實,什麼性格,不由自己決定,它本身也沒有正確錯誤之分。只是這個社會的生存規則,讓內向的人失去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逐漸被負面標籤化。

這是事實,無可厚非,也無需談論對錯。

儘管如此,內向的人,我還是有一些話想對你說。

首先,你一定要明白,自己不是另類。世界上真的有這樣一群人,不善言辭,卻獨自美麗,你只是其中一個,僅此而已。

其次,你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決定。不要因為外界的言論和家人的嘮叨,而強迫自己去改變。你每次鼓起勇氣提前拿捏著言辭,一定很累吧。你不止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如釋重負「,但是你真的快樂嗎?

再者,如果你真的發自內心想改變,不需要太著急,給自己一段時間,慢慢來調整。因為性格內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放低要求,不以找工作為目的地去面試,和人交談,直到你能以輕鬆的狀態應對面試官,你就已經有所突破和改變了。慢慢適應這種狀態,說不準會收穫新的工作和其他意外的驚喜呢!

最後,我想說,人生很短暫,選擇自己舒服的狀態去過好這一生很重要。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我希望你能發自內心地快樂。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內向的人,可能是你,是我,也可能是他。

陌生人,加油!

相關焦點

  • 內向真的是缺點嗎?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毫無優點嗎?
    內向真的是缺點嗎?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毫無優點嗎?時間:2016-05-25 15:48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向真的是缺點嗎?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毫無優點嗎? 你是聚會中能說會道,活躍氣氛,仿佛能把全宇宙的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傢伙嗎?
  • 內向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導語: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內向似乎一直都是個貶義詞。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內向,進而各種擔憂。這個社會給外向的人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內向的人卻被貼上膽小、自卑、社交能力差等標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內向的人難道真的不具備優勢嗎?
  • 心理學:內向性格就真的比外向的差嗎?六道題測試你是什麼性格
    如果一個人在社交時表現得很容易害羞,不太愛表達自己,我們就會說這個人很內向。而喜歡交朋友,性格看起來大大咧咧,就會說這個人很外向。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性格,但是在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中對人們性格的界定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而且現在的社會對外向者傾斜更多,經常有人說,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大膽地走出去行動。外向的人在社會上混得如魚得水,但是內向者經常在人際交往中碰壁。
  • 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到底差距有多大
    在現在的社會中形形色色什麼性格的人都有,有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也有性格內向在熟人面前能夠誇誇其談,但是在生人面前卻顯得特別不愛說話,總之性格決定命運,不同性格的人將來的人生也會不同。理論上來說性格外向的人一定會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善於社會交際,要混的更好才對,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關於人類的性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科研人員給出了相關的研究結果。在生理層面,內向外向者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多巴胺和乙醯膽鹼系統的差異。多巴胺能給人短暫而強烈的愉悅感,讓人更熱情衝動,而乙醯膽鹼的作用則更為溫和持久,讓人體驗到放鬆和滿足。多巴胺是大腦釋放的一種神經化學物質,會促使人去尋找外部的獎勵、刺激。而乙醯膽鹼系統的激活則會讓人有更多的同情心、反省力和情緒體驗。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有非常多卓越的科學家、文學家都是內向者。而且內向型人格是具有非常多的優勢,也越來越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焦躁忙碌的社會生活使人疲憊,更多的人想要傾訴,卻很少有人願意傾聽。良好的傾聽者可以給傾訴者帶來心理上的安全與舒適,同時也是一個耐心的陪伴者。
  • 內向的人,在這個社會越來越沒有出路
    性格內向是制約你人生發展的原罪。我們的社會已經變成了適合外向型人的社會。性格內向的人未來的出路往往會越來越窄,看看你的周圍,無論是職場上還是體制內都在上演著這樣的現象。機會降臨時,外向的人更容易抓住,因為他們時刻都在保持著與外界的聯繫,與單位的人的相處親密度也會比你高。他們接受信息的速度就會更快,所以機會往往也就更容易被外向的人抓住。從本質上看,這個社會並沒有刻意為難內向的人。但是社會中的很多職業本身就不適合內向的人。
  • 心理學: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過著「高配」的人生
    首卷語:當今這個人際交往複雜的社會裡,處處都存在交際,而「內向」逐漸成為了一種貶義詞,我們習慣地把那些不善於交流的人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便是內向,認為他們不合群,沒有人情味,性格孤僻沒有朋友。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心理學範圍認為:內向性格的人從來都不是「怪物」,而內向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與外向型的人獲取快樂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一、我們首先明確一下什麼樣的人屬於性格內向的人?(有多少人被誤導)我們一直都知道,人們喜歡把人的性格分成外向型的性格和內向型的性格,兩種。按照心理學的說法,外向型性格的人往往通過向外來獲得能量。所以我們前面講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外向和內向的性格。其實很多人都是屬於第三種性格。即使你的性格更偏向於內向型,但也不要對內向型性格有一種偏見的。就是認為這個內向就是不好的,內向型性格的人就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內向型性格的人就不能當領導,不能這樣想!
  • 性格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你是否有社交恐懼,低情商和性格內向? 社交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不一定與性格內向或外向有關。 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偏好。
  • 兒童心理學: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內向不好。 還擔心長大後步入社會無法適應,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有這樣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因為當下社會性格內向的人,確實不佔優勢。 但家長們必須明確的是。 孩子性格內向,部分原因是天性,一般很難改變。
  • 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說起內向,我們總是容易把它定位成一個貶義詞。內向的人的人也經常會被貼上社交焦慮、自卑、不快樂的標籤。在人們眼中,侃侃而談的人似乎更容易成功。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據調查顯示,成功者中內向者所佔比例大大高於外向性格。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巴菲特、史匹柏、村上春樹……世界上70% 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性格外向的人神採飛揚,性格內向的人也自帶光芒。內向不是缺陷,而是一種不同於外向的生活態度。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最好的演講者往往是性格內向的人——心理學:別妖魔化內傾性格
    你的社交能量是有限的對於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我們有一個簡單粗暴的劃分——外向的人喜歡社交,內向的人不喜歡社交。可這樣的說法真的準確嗎?外向的人可以無止境的參與到社交生活之中嗎?不,個性外向的人也需要獨處,內向的人也需要社交,不同的是兩者在社交生活中所耗費的能量不同。就是說,同等強度的社交,對於內向的人來說,更加容易感到疲憊。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社交中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言善道的人主播或者演講者中,不乏一些性格內向的人。
  • 性格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
    從人的生理學來講,性格的內向和外向都是人所具有的一種性格特點,並無好壞之分,內向性格也不是什麼弱點。有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七的人都是內向者。有天賦的人當中,內向者居多。心理學家認為,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性格內向的人主要從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取能量~讀書、思考、創作,大量的外部刺激缺讓內向者難以應付。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內向者更傾向於言語的深度而不是廣度。內向者抗幹擾力強,更容易保持耐心和專注;做事謹慎,更容易感知和評估風險,也更值得信賴,但是也要注意建立起自信心。
  • 性格內向的人生活中有多累
    >不可否認,當今社會,外向確實機會更多。內向的性格有很多不好,尤其對於生活中底層的普通人,內向的人容易自卑太敏感,容易得抑鬱症,凡事都想不太開,喜歡斤斤計較,太過在意別人的感受,自己不開心也不說出來,憋在心裡自己發悶氣。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生活中—你當然可以裝得外向,但那樣很累
    這或許是因為,在中國的「圈子型」社會文化下,良好的社交能力對生存有積極意義。也許在整體氛圍都比較內斂、尊重個人空間的社會(例如芬蘭,挪威),內向才被認為是常態呢。你當然可以裝得外向,但那樣很累作為一個內向者,我們也有想過要努力地變得更social一些,努力去尋找和人認識的機會。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鍛鍊社交能力?
    (參考資料: 《內向者的溝通聖經》[美] 珍妮弗·康維勒) 1 如何確定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在心理學上,對於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還沒有明確的界定,但你可以通過下面這些典型性格特徵,來判斷自己更傾向於哪一邊。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社交
    在促進社會高速發展,創造巨量物質財富的實際需求下,外向者的種種行為、語言、情緒、判斷都更能讓人和社會感受到前進的激情,改天換地的魄力與魅力,從而廣受歡迎。 而他們的種種成就,也讓性格內向者們承受著莫大的壓力,一度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為標籤,小心翼翼的,暗自生活在性格外向者主導的社會環境中,身心都備受考驗。
  • 內向的人真的一無是處嗎?我們非得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嗎?
    性格是與生俱來的,不論內向還是外向,都有其發光點所在記得小的時候,在一群孩子當中,最先被發現以及最受到寵愛的,一定是最外向最活潑又最搗蛋的那個孩子。大人們都更傾向於所謂嘴巴甜的孩子,這更是會使得性格本身就內向且不爭不搶的孩子極度的自我懷疑。難道內向不愛說話就成為判斷一個人將來發展的依據了嗎?外向的人就註定更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