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帆最近經常情緒低落,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所以即使家庭並不寬裕,為了孩子,帆帆媽媽也請了家教,但效果甚微,帆帆媽媽以為他不上進,為此還很嚴厲的訓了幾次話。
電視劇《黑色燈塔》中有這麼一個案子,關於青春期的同學之間,校園霸凌的現象。
家教發現了帆帆在哭,還拿著被揉成團的高分卷子,按理說學習成績上升的帆帆應該高興而不是哭泣,家教細問之下才知道,帆帆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甚至有時候還會被幾個人拳腳相向。
帆帆的身上布滿了青青紫紫的瘀傷,每次那夥同學遇到他,都攔截他,不是惡語相向就是拳打腳踢,帆帆每次去學校都是提心弔膽,一到下課時間就惶惶不安,放學之後更是躲著人群走,所以學習成績也被嚴重影響。
1.原生家庭的影響——受害者的軟弱與退縮
帆帆的父母離婚了,帆帆跟著母親生活,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有很多艱難之處,所以為了生活奔波的帆帆媽媽有時候會忽略了對於兒子心理上的關心,這也導致了帆帆媽媽對於兒子的關心都停留在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上。
加上帆帆媽媽長時間一個人撐著一個家,性格就強硬些,對於帆帆的管教也是頗為嚴厲,導致帆帆有什麼委屈也不敢跟媽媽說。
校園霸凌和家暴一樣,有第一次就會有後面的無數次,所以一旦發生,就要馬上制止才可以,忍耐反而不是好辦法。
帆帆會忍耐校園霸凌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原生家庭的殘缺與不幸,讓他過早的成熟,他理解媽媽的不易,所以告誡自己不要給媽媽惹麻煩。
欺負他的人是他的同班同學,家裡非常有錢,那位同學的父親是幾個上市公司的實際擁有者,而且為人很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所以帆帆並不敢把自己被欺負的事情告訴老師。
他怕自己告訴了老師之後,還會受到更嚴重的報復,而且對方有權有勢,他也惹不起。
其次,原生家庭的影響使他養成了能將就就將就的性格,他不會主動去惹事,而且遇到校園霸凌這種事也會習慣性的選擇小事化了、息事寧人。
但是他卻不知道,他越是軟弱,越是退縮,對方就會感到有趣,就會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他。
而且一味地退步不是長久的辦法,很多人青少年時期都會有叛逆期,而且人格還未健全,沒有成年人對於是非對錯的準確判斷,做事沒有輕重。
長久的忍耐會讓自信被摧毀,人變得畏畏縮縮,對於成長完全沒有好處,而且還容易變得害怕與人交往。
劇中帆帆就是缺乏自信,而且母親很少過問他的感受,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關心他的成績好不好,沒有人關心他快不快樂。
導致他受到了校園霸凌之後,也不敢說出來,同時在學校也沒有親近的朋友,不能傾訴,只能憋在自己心裡,一個人消化。
2.原生家庭的影響——加害者的悲哀
劇中校園霸凌的加害者是帆帆的同班同學,姓徐,一個家庭富有的孩子,但是性格非常不服管教,無論是對於繼母,還是對於家裡的阿姨,態度都可以說是惡劣的。
但一個人不是剛生下來就有一副壞性子的,還要看家長的教育與引導。
他的家庭是重組家庭,即使生活富足,但是父親娶了一位年輕的繼母,徐同學是打心裡不接受繼母的,但是他無力改變父親的想法,所以每天都不願意回家。
除了在學校遊手好閒,放學之後就是四處玩耍,帶著幾個附庸他的人,同時也是他對帆帆施加校園霸凌的幫兇。
回家之後繼母還管教他,導致他性格更加桀驁不馴,除了他父親他誰都不怕。
其次,他的性格養成與他父親有很大的關係,他的父親骨子裡就是狠辣的人,對於生意上的對手毫不留情的打擊,甚至到了睚眥必報的地步。
而且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所以這樣一個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徐同學在父母離婚後就沒有感受到家庭溫暖,父親只是讓他衣食無憂,但是對他很少有關心,所以導致他越發的叛逆。
但為什麼說徐同學是悲哀的呢?他吃喝無憂,前途不愁,但是沒有感受到家庭溫暖,只有冷冰冰的大房子,所以他就叛逆無度,不明事理。
他不知道自己對於同學的校園霸凌已經觸犯了法律,而且有一個只會用錢來解決事情的父親,這對於他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有些事情可以用錢解決,但法律問題不能,需要他本身付出代價,等到那一天,他就沒有回頭的機會了。
3.父母對於霸凌的態度很重要
很多人對於校園霸凌不在意,認為只是同學之間的小打小鬧,根本沒有那麼嚴重,時間久了就沒事了。
但恰恰是這種毫不在乎的態度,縱容了校園霸凌的變本加厲,也讓無辜的受害者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而劇中的帆帆的媽媽在知道自己的兒子受到了校園霸凌之後,選擇了訴諸法律,這是很正確的選擇。
但是受到了律師的影響,選擇去用錢收買幫兇來為自己的兒子作證,先不說她用錢來找認證的方式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對方家裡十分富有,如果選擇用錢收買人去做人證,那麼對方比她更有這個資本,顯然她在錢的方面是輸得很徹底的。
用錢收買本就是錯誤的辦法,法律不承認這中夾雜著利益的人證,證詞更加不可能作為證據。
但是,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是很正確的做法,畢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比起那些認為這只是小打小鬧的父母,帆帆的母親顯然做得更好,她沒有一味地去責怪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在聽完孩子的話之後選擇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
這樣既讓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態度,也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做錯事,同時還給自己的孩子做了一個榜樣,受到傷害之後 就要勇敢的站出來,而不是一味地讓步。
總有一部分人持有「受害者有罪」的想法,他們認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肯定有不好的地方,不然為什麼對方只欺負他而不是別人呢?
這完全就是錯誤的想法,加害者實施傷害,就是錯誤的,被害者受到傷害,卻還被認為是應當的。
校園霸凌的施加者總不會是行俠仗義,從他開始霸凌別人時,他就已經是錯誤的,所以就不要找其他藉口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受害者本就不幸,還要承受「受害者有罪論」,那實在是太無辜!
對於校園霸凌,家長和學校還有社會都應該重視起來,而不是任由它發展,到最後變得不可收場。
你認為校園霸凌的被害者有錯嗎?歡迎留言。
這裡是椰子圓圓,娛樂解讀,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