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據可視化產品設計

2020-09-19 一個數據人的自留地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作者介紹

經海路@薄荷點點

京東物流數據PM一枚

專注「BI+」,帶你發現數據產品的更多可能性。


一談到數據可視化,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各種精美的圖表、炫酷的數字大屏。其實數據可視化,並不僅僅指數據可視化產品,在工作中,除了數字大屏、數據 BI、可視化分析工具之外,日常我們寫報告、PPT 都需要用到數據可視化。


百度百科的定義是「數據可視化,是關於數據視覺表現形式的科學技術研究。其中,這種數據的視覺表現形式被定義為,一種以某種概要形式抽提出來的信息,包括相應信息單位的各種屬性和變量。」換言之,數據可視化是一種能夠讓數據更加生動的方式,但是選幾個好看的圖並不算是好的數據可視化設計。


本文拋開常規的討論圖表的適配與選擇,想聊一聊產品層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方法。


本文關鍵詞:需求、指標、配圖



一、明確產品需求


明確產品需求就是回答2個問題:

第一,產品目標是什麼,回答產品在什麼場景起到什麼作用;

第二,目標用戶的業務目標是什麼,即什麼人為了什麼會使用這款產品。


以數字大屏這種常見的數據產品為例,大多數時候,這兩個問題答案是重疊的,但也有一些情況,某個問題不一定能有十分明確的答案。


  • 參觀需求

展示企業發展、企業業務概況、重大事件,以 PR 宣傳為主;比如雙11大屏,就是起到重大事件監控和對外宣傳的目標,產品目標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目標用戶不是特別明確,這時候設計就需要從產品目標出發。

天貓2015年雙十一大屏(截圖來自網絡)


  • 業務管理決策

這種大屏產品目標是管理層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業務情況。在做需求分析和目標用戶分析的時候,需要進一步去明確目標用戶是什麼管理角色,他們關注當前業務的什麼問題。

圖表來自騰訊雲圖官網


  • 現場生產看板

生產看板的目標是讓現場一線人員了解生產進度、產出達成情況、關鍵風險,以便及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目標。目標用戶分析時需要進一步明確這些用戶面臨的生產關鍵產出和風險是什麼。

圖表來自騰訊雲圖官網


在有明確用戶的情況下,分析目標用戶,就是要分析目標用戶的業務目標。以下策略可以較快鎖定目標用戶的業務目標:

1、和目標用戶一對一訪談;

2、分析業務流程,拿到業務流程上經常出問題的問題清單/事故清單。



二、明確指標範圍,確定關鍵指標


數據可視化產品,特別容易叫好不叫座,產品表面上看起來特別漂亮,但實際一問,用戶會覺得好像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果想設計一款對用戶真實有幫助的產品,那麼確定指標這一步非常關鍵,數據指標的確定非常考驗業務認知,一定要摸清楚業務流程和關鍵節點。

根據第一步已經明確了目標用戶的業務目標,去找到核心的關鍵指標。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去找關鍵指標:

1、使用行業內一般常用的指標,或者參考同行的產品;

2、業務的KPI考核指標及其細分指標,直接拿來用;

3、業務經常使用的數據報表(周報、月報等);


行業內常用的指標,可以去知乎搜索關鍵字,或者閱讀行業內的方法論書籍,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數據指標示例,供參考:


另外還有一些行業通用的指標,包括留存、轉化、復購、用戶分布等等。


業務的KPI考核指標,如果KPI指標不容易直接得到,有一些是財務口徑,那麼可以使用組成KPI的重要細分指標或者先導指標。舉例:SaaS產品的銷售額會作為KPI核心指標,但這個指標一般都比較滯後,那麼為了及時反映業務的情況,可以將銷售流程的各個重點轉化環節的指標抓出來,作為細分指標,如用戶的訂閱數、續費數、新增線索數量、線索轉化數量等。


經常看的周報數據、月報數據,這塊比較簡單,就不多說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鎖定了指標範圍後,一定要做減法進行提煉,不能把所有的相關指標都簡單羅列到產品裡面。



三、找到匹配的可視化表現方式


根據分析數據指標的特點找到匹配的圖表,可以從以下2個角度去考慮匹配的圖表:

1、數據指標的類型;

2、數據指標的波動性;


指標類型有時候能夠鎖定大致的可視化圖表類型。比如:


注意使用地圖時,儘量要使用規範的地圖,最好是有地圖審批號(審圖號)的地圖。


指標的波動性如何,這決定了在一定的展示周期內變化幅度大小決定了是否可以使用趨勢圖,以及圖表的時間範圍應該默認設定多長時間。


感受一下以下兩個圖,第一張圖指標波動性不大,相當穩定了,如果在一個很重要的頁面,這個圖佔據的空間和反應的信息量並不成比例,有2種辦法,可以拉長時間區間,儘量能看到數據曲線(類似第二張圖的效果)。

第二個辦法是改變圖表類型,可以使用單獨一個數字/平均值+環比的方式去展現信息。



四、可視化設計需要注意的細節


1、同一個圖內,包含的含義不宜過多。

可視化本身就是對信息的高度提煉,一個圖最好只有 1、2 個信息。並且圖表是簡單好懂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求在產品設計之初,不要急著選擇圖表,而是應該分析目標、需求,從用戶角度去提煉出最需要看到的關鍵信息。


2、同一個頁面,圖表類型儘可能多樣化。

避免在一個頁面(一屏)的多個圖表,都是同類型的圖,即使要用同類型的圖,顏色也應該區分開。這是因為用戶在觀看數據的時候,同一類型的圖表會造成視覺混亂,不易於分辨數據信息。


3、注意數據波動性和完整性。

在進行產品原型設計時,使用真實的業務數據可以很好的提前觀察到數據的波動性和完整性,避免「想當然」的進行設計。比如數據波動不大的指標,就應該儘量避免使用曲線圖。


4、圖與圖之間的對應性和互補解釋性。

如果一個圖表達不全數據信息,那麼可以使用多個圖表,但是在布局上要注意圖表之間的邏輯關係。可以參考金字塔模型,全局-部分,總量-結構等都可以參考。


5、產品應有匹配的可視化動效。

這個主要是和產品的使用場景有關,比如數字大屏,要考慮數據的自動播放,常用輪播、跑馬燈效果;BI 看板,吸引用戶使用下鑽等主動查看的方式,就要在用戶行為引導上多下功夫。


6、及時迭代

如果業務發生了變化,數據指標的特點也會隨之變化,以前穩定的數據變得波動大了,隨著公司戰略轉向,以前不是重點的數據,現在要特別關注了。這都需要我們及時關注業務,及時對產品進行迭代。


7、不適合數據可視化的情況

數據可視化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業務要看的數據信息比較多,用圖來表示的話需要很多圖,而且不夠直觀(比如需要多個圖合起來才能一起表達出信息),無法再進行數據指標刪減的情況,可以直接使用表格,對核心指標進行高亮顯示,這種情況下,表格的信息效率會更高。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說了這麼多,只希望你不要將數據可視化單純等同於可視化,須知數據才是核心,可視化只是手段。和所有的產品工作一樣,只有從目標和用戶需求出發,才能設計出好產品。


一個數據人的自留地是一個助力數據人成長的大家庭,幫助對數據感興趣的夥伴們明確學習方向、精準提升技能。關注我,帶你探索數據的神奇奧秘

相關焦點

  • 科技與設計:淺談數據時代下的可視化設計(上篇)
    什麼是大屏數據可視化2. 設計流程介紹3. 結合情感打造二維設計美感4. 構建空間感&二維與三位的融合5.在當代的數據時代裡,作為可視化設計師的目的就是做到拿到任何的食材—數據,通過對它的設計,把凌亂冰冷的數據賦予它自己的「味道」,讓用戶一眼就可以明白它的含義,它的不同。通過設計的加工,如料理選擇調料與擺盤一樣,幫助用戶對它的理解更深,並且增加對它的喜愛。清晰的闡明數據的含義,避免美味食材的淪陷,直觀呈現大數據背後的意義,數據可視化就是這樣變得有價值。
  • 科技與設計:淺談數據時代下的可視化設計(下篇)
    這個可視化的製作非常實用,可以通過縮放和平移資料庫進行研究,還可以把滑鼠停在某處了解該地的風速和風向。地圖上風流動越集中,越快,預報的風速就越大。但這個圖不止實用,還更是一件藝術品,它賦予了環境生命感,同樣使得冷冰冰的氣象數據通過可視化的形式變得有生命力。這便是數據藝術的魅力,也是做可視化設計所追求的方向。
  • 淺談國內外大屏數據可視化廠商
    大數據產業正在用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蓬勃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數據資源的管理和運用,大數據可視化大屏展示被更多的企業青睞,大屏數據可視化是以大屏為主要展示載體的數據可視化設計,大屏易於在觀感上給人留下震撼印象,便於營造某些獨特氛圍,打造儀式感。
  • 淺談可視化設計-數據時代的美味「烹飪師」(上)
    在當代的數據時代裡,作為可視化設計師的目的就是做到拿到任何的食材—數據,通過對它的設計,把凌亂冰冷的數據賦予它自己的「味道」,讓用戶一眼就可以明白它的含義,它的不同。通過設計的加工,如料理選擇調料與擺盤一樣,幫助用戶對它的理解更深,並且增加對它的喜愛。清晰的闡明數據的含義,避免美味食材的淪陷,直觀呈現大數據背後的意義,數據可視化就是這樣變得有價值。
  • 設計類好文:淺談可視化設計-數據時代的美味「烹飪師」(上篇)
    什麼是大屏數據可視化2. 設計流程介紹 3. 結合情感打造二維設計美感4. 構建空間感&二維與三位的融合5.在當代的數據時代裡,作為可視化設計師的目的就是做到拿到任何的食材—數據,通過對它的設計,把凌亂冰冷的數據賦予它自己的「味道」,讓用戶一眼就可以明白它的含義,它的不同。通過設計的加工,如料理選擇調料與擺盤一樣,幫助用戶對它的理解更深,並且增加對它的喜愛。清晰的闡明數據的含義,避免美味食材的淪陷,直觀呈現大數據背後的意義,數據可視化就是這樣變得有價值。
  • 淺談可視化設計-數據時代的「美味烹飪師」(下)
    什麼是大屏數據可視化 2. 設計流程介紹3. 結合情感打造二維設計美感 4. 構建空間感&二維與三維的融合5.小結結合情感打造二維設計美感上篇我們講到了《可視化設計-數據時代的美味製造者(上篇)》,分析完了邏輯性的可視化概念與設計流程。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具體的講解可視化設計進行中的設計方法。首先,想要設計出一個好看的可視化大屏,藝術性是必不可少的。
  • 設計成功有價值的數據可視化:數據可視化的成功要素
    2.定製數據可視化方案數據可視化方案是根據用戶的需求來準備的,目的就是解決用戶的某些問題,所以需要你深入了解那些海量數據反映出來的現象和內含的本質所以,一份成功的可視化方案,不僅要很好的解釋數據信息、分析結論,還能讓管理者基於可視化路徑找到問題所在並及時分析決策,以實現最終目標。
  • 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實戰分享
    年底完成了一些數據可視化網頁版UI改造及大屏可視化設計的方案,最近空出一些時間來整理遇到的問題及設計思路,本文分享一下想法和感悟。重點概覽:了解數據可視化圖表設計指南;具體設計思路;大屏優化設計總結一、了解數據可視化可視化是為了幫助用戶更好的分析數據,信息的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表達方式。
  • 數據可視化設計,用清晰簡單的方式理解
    本文將從數據可視化的含義和目的出發,劃分不同階段設計師需要明確的目標,用科學、清晰的指導方式讓你簡單學會數據可視化。在工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接收到一些關於數據可視化的需求,往往在這種時候,我們會不知從何下手,艱難地做出來之後又覺得哪都不對勁,被產品、項目經理或者客戶打回重做,那數據可視化有沒有一個科學的理論思考呢?接到需求我們應該從何開始?
  • 數據可視化設計如何豐富頁面?
    做可視化設計時畫面很空,是如何處理?本篇文章介紹了11個數據可視化設計豐富頁面的技巧,與大家分享!有許多小夥伴經常會有這種疑問,我做的可視化設計為什麼按著需求做了。可是為什麼畫面卻被吐槽空,太簡單,不夠炫。
  • 百分點大數據技術團隊:大屏數據可視化設計與實踐
    什麼是數據可視化把相對複雜、抽象的數據通過可視的方式以人們更易理解的圖形展示出來的一系列手段叫做數據可視化,數據可視化是為了更形象地表達數據內在的價值,企業和政府使用數據智能更好的開展業務。2. 什麼是大屏數據可視化大屏數據可視化是以大屏為主要展示載體進行數據的可視化呈現。
  • 7個關於數據可視化設計的思考
    編輯導語:設計師門可能會接觸到數據可視化設計,將信息更加立體、全面的展現在用戶面前。本文作者思考了與業務需求不符合的數據可視化的方法,盤點了設計數據可視化時需要注意的點,並總結了一些有用的替代方法,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各位設計師。
  • 6大數據可視化應用設計規範
    本文講述了六個數據可視化應用規範:包括圖表分類、畫面布局、硬體設施、字體字號、畫面配色、畫面飽滿和畫面動效。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數據可視化應用設計規範,談談我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以及分享。
  • 百分點大數據技術團隊:大屏數據可視化設計與實踐 - 軟體與服務...
    百分點大數據技術團隊:大屏數據可視化設計與實踐步入大數據時代,各行業對數據價值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要想把數據價值發揮出來,需要對數據進行採集、融合、分析、數據可視化,而數據可視化是數據價值的最直觀體現,已成為日常辦公、應急處理、指揮調度、戰略決策等場景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數據可視化大屏不得不說的設計奧秘——交互動效
    編輯導語: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數據,數據可視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清數據,動效的設計也更加能體現多維展現數據;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交互動效的數據可視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然而,如果數據可視化設計做的不合理,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影響信息的傳播,誤導用戶的認知;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需要我們多維展現數據,不僅僅局限於單一層面,這時候動效設計就是很重要的一環了。
  • ZINGVR全球優秀產品設計:弗羅託託產品目錄可視化設計
    ZINGVR全球優秀產品設計:弗羅託託產品目錄可視化設計 以下是來自德國最著名的家具公司之一弗羅託託的最新產品目錄。他們的高質量產品採用最優質的材料,具有非凡的耐用性,並且具有卓越的設計。軟體:3Ds Max, Corona Renderer, Photoshop設計工作室:Render VisionZINGVR全球優秀產品設計:弗羅託託產品目錄可視化設計 以下是來自德國最著名的家具公司之一弗羅託託的最新產品目錄
  • 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必備步驟
    對於大數據從業人員來說,可視化大屏可能是最能展現工作價值的一個途徑。因為數據分析的最後成果就需要可視化展現出來,而可視化大屏這種直觀的、炫酷的、具有科技感的方式,更能獲得領導喜歡。那麼領導到底想要看什麼樣的可視化呢?
  • 數據可視化的特點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也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許多企業都會通過數據可視化來釋放其價值。所以,當人類的認知能力越發受到傳統可視化形式的限制時,隱藏在大數據背後的價值就難以發揮出來,如果因為展示形式的限制導致數據的可讀性和及時性降低,從而影響用戶的理解和決策的快速實施,那麼,數據可視化將失去其價值。   我們每天都在說大數據,那數據到底能「大」到怎樣的程度?也許你已經聽說過以下結論:世界上90%的數據是在過去幾年內產生的。
  • 你的數據可視化設計符合業務需求嗎?
    設計師會接觸到數據可視化設計,將信息更加立體、全面的展現在用戶面前。但思考下,你的數據可視化方法是否與業務需求符合?蛇、貝殼、山脈——這些圖形是設計師可能會去繪製的東西,而不是用這些圖形來直接顯示數據。
  • 淺談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應該要怎麼實踐?
    如果說,數據分析是一種工具和手段,一種生產過程,那麼分析結果的呈現就可以說最終的產品,也就是報告。從產品的思路來講,這個報告,有沒有可讀性,故事性,能不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的明白數據間蘊含的趨勢和複雜意義,直接影響了數據分析工作的成敗! 但從我們自身的閱讀情況看,圖像永遠比文字來的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