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1野菜人稱「山螞蚱」,包餃子味道好,鈣鋅含量極高,如今6元一棵長在路邊少認識。
對於在農村生活的人來說,每天在地裡勞作除了作物之外還會與各種野草打交道,不管是農田地頭還是菜地,總有野草「見縫插針」在生長。菟絲子、拉拉秧、馬唐草,地裡若是長有這些雜草,不僅影響作物收成而且這些野草還很難清除。
「認識的是寶,沒用就是草」,在很多人看來野草四處叢生一無用處,其中卻不乏價值高的植物,比如獨腳金,綬草。有些野草還可以當蔬菜食用,不僅美味營養同時還有著不錯的養生功效。農村1種野菜俗稱「山苜楂」,饑荒年代搶著吃,如今賣6元一棵,長在路邊少認識。
我國地大物博,農村植物資源豐富,而最受大家關注的無疑是各種野菜,野菜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的統稱,作為食物不僅風味獨特同時營養也極為豐富。多數野菜生長在陸地泥土裡,而山苜楂這種野菜卻生長在石塊上,農村人稱它「山螞蚱」不僅名字有趣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鈣鋅含量也高於薺菜,根似人參有清熱解毒消腫的效用。
「山螞蚱」可不是昆蟲,而是生長在北方農村山坡上的一種多年生植物,一般常見於丘陵亂石崗,溝坡石塊縫隙或灌木叢中。春季從乾枯的莖稈下長出嫩芽,葉片狹長呈青綠色,直立簇生形似雀舌,在農村人們稱這種野菜為山苜楂、山螞蚱菜、山麼楂,採摘其嫩芽可以做涼拌山苜楂,山苜楂餃子,是北方農村春天最好吃的野菜之一,賣到十幾塊一斤。
野菜在農村來說是最常見的植物,但為什麼對山苜楂這種野菜這麼稀罕?山苜楂屬落葉小喬木,為石竹科石頭花屬植物,根木質化多分枝,葉子對生長橢圓形,成株高約一米。山苜楂在三月份發芽,夏季時開淡粉色花朵,花蕊長於花瓣,而得名長蕊石頭花。山苜楂莖稈纖細,花朵繁茂輕盈飄逸,有著不錯的觀賞價值,常作為乾花及插花材料。
山苜楂的價值主要在食用和藥用方面,山苜楂根粗壯形似人參,作為中草藥可以清熱止痛、消腫化腐生肌長骨。山苜楂嫩芽翠綠含豐富的維生素C、纖維素、鈣、鋅等微量元素,作為蔬菜食用可以補充鈣質及微量元素,吃法也有很多,比如涼拌山苜楂菜,山苜楂湯,山苜楂餡餛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山苜楂含有的纖維素及維生素對軟化血管,減少體內脂肪控制體重有很好的作用。
【山苜楂餛飩】食材:山苜楂、豬肉餡、餛飩皮、鹽、醬油、韭菜。
製作過程:
將山苜楂嫩葉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焯燙5分鐘,然後撈出再用清水裡浸泡2小時去掉酸澀味。豬肉餡中倒入醬油,放鹽拌勻。把山苜楂撈出控水後切碎,韭菜洗淨後切碎,放入豬肉餡中,拌勻成餛飩餡。將調好的山苜楂餡放在餛飩皮中間,把餛飩皮的一個角折起蓋住餛飩餡,然後把餛飩皮往裡卷至餛飩皮的3/4處,最後將餛飩皮的兩角對摺後捏緊即可。
山苜楂為多年生植物,對土壤及水分沒有過多要求種植難度不大,在鄉下看見了可以挖幾棵,種植在院子了或陽臺盆栽,來年開春後就可以採摘山苜楂嫩葉食用。大家吃過「山螞蚱」野菜嗎?都叫它什麼名字,對山苜楂您還有什麼了解?歡迎說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