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1野菜,饑荒年代搶著吃,如今6元一棵,長在路邊少認識

2020-12-09 一米視覺

農村1野菜人稱「山螞蚱」,包餃子味道好,鈣鋅含量極高,如今6元一棵長在路邊少認識。

對於在農村生活的人來說,每天在地裡勞作除了作物之外還會與各種野草打交道,不管是農田地頭還是菜地,總有野草「見縫插針」在生長。菟絲子、拉拉秧、馬唐草,地裡若是長有這些雜草,不僅影響作物收成而且這些野草還很難清除。

「認識的是寶,沒用就是草」,在很多人看來野草四處叢生一無用處,其中卻不乏價值高的植物,比如獨腳金,綬草。有些野草還可以當蔬菜食用,不僅美味營養同時還有著不錯的養生功效。農村1種野菜俗稱「山苜楂」,饑荒年代搶著吃,如今賣6元一棵,長在路邊少認識。

我國地大物博,農村植物資源豐富,而最受大家關注的無疑是各種野菜,野菜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的統稱,作為食物不僅風味獨特同時營養也極為豐富。多數野菜生長在陸地泥土裡,而山苜楂這種野菜卻生長在石塊上,農村人稱它「山螞蚱」不僅名字有趣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鈣鋅含量也高於薺菜,根似人參有清熱解毒消腫的效用。

「山螞蚱」可不是昆蟲,而是生長在北方農村山坡上的一種多年生植物,一般常見於丘陵亂石崗,溝坡石塊縫隙或灌木叢中。春季從乾枯的莖稈下長出嫩芽,葉片狹長呈青綠色,直立簇生形似雀舌,在農村人們稱這種野菜為山苜楂、山螞蚱菜、山麼楂,採摘其嫩芽可以做涼拌山苜楂,山苜楂餃子,是北方農村春天最好吃的野菜之一,賣到十幾塊一斤。

野菜在農村來說是最常見的植物,但為什麼對山苜楂這種野菜這麼稀罕?山苜楂屬落葉小喬木,為石竹科石頭花屬植物,根木質化多分枝,葉子對生長橢圓形,成株高約一米。山苜楂在三月份發芽,夏季時開淡粉色花朵,花蕊長於花瓣,而得名長蕊石頭花。山苜楂莖稈纖細,花朵繁茂輕盈飄逸,有著不錯的觀賞價值,常作為乾花及插花材料。

山苜楂的價值主要在食用和藥用方面,山苜楂根粗壯形似人參,作為中草藥可以清熱止痛、消腫化腐生肌長骨。山苜楂嫩芽翠綠含豐富的維生素C、纖維素、鈣、鋅等微量元素,作為蔬菜食用可以補充鈣質及微量元素,吃法也有很多,比如涼拌山苜楂菜,山苜楂湯,山苜楂餡餛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山苜楂含有的纖維素及維生素對軟化血管,減少體內脂肪控制體重有很好的作用。

【山苜楂餛飩】食材:山苜楂、豬肉餡、餛飩皮、鹽、醬油、韭菜。

製作過程:

將山苜楂嫩葉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焯燙5分鐘,然後撈出再用清水裡浸泡2小時去掉酸澀味。豬肉餡中倒入醬油,放鹽拌勻。把山苜楂撈出控水後切碎,韭菜洗淨後切碎,放入豬肉餡中,拌勻成餛飩餡。將調好的山苜楂餡放在餛飩皮中間,把餛飩皮的一個角折起蓋住餛飩餡,然後把餛飩皮往裡卷至餛飩皮的3/4處,最後將餛飩皮的兩角對摺後捏緊即可。

山苜楂為多年生植物,對土壤及水分沒有過多要求種植難度不大,在鄉下看見了可以挖幾棵,種植在院子了或陽臺盆栽,來年開春後就可以採摘山苜楂嫩葉食用。大家吃過「山螞蚱」野菜嗎?都叫它什麼名字,對山苜楂您還有什麼了解?歡迎說說看法。

相關焦點

  • 路邊一種草,叫「黑天豆」,是農村娃最愛的零食,如今卻無處可尋
    現在這一代人,很難想像在一些饑荒年代,自己的爺爺奶奶是怎麼度過那一段艱苦歲月的,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別說樹皮,就連地皮都別扒得乾乾淨淨,所以請大家也能換位思考一下,不要再說什麼爺爺奶奶小氣了,正是因為他們的節儉才有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 路邊的「黑豆豆」有毒吃不得?如今城裡果實當水果,莖葉當野菜賣
    導讀:路邊的「黑豆豆」有毒吃不得?如今城裡果實當水果,莖葉當野菜賣俗語說得好「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它很可能有毒。比如,萬一採摘到了「斷腸草」的花呢?除了「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以前在農村的時候,老人還告誡我們:「路邊的野果也不能隨便採」,因為,它可能也有毒。以前曾被告知有毒的野果,包括蛇莓,地菍,桑葚等,還有一種路邊更常見的野果,我們叫它——「黑珍珠」。
  • 名字很霸氣,煎雞蛋很美味,如今有人專門在挖,3元一斤
    近些日子,農村地區比較吃香的野菜可不少,除了樹上的香椿、榆錢葉子,還有地上的馬齒莧、薺薺菜等,都是超級美味可口的野菜,不論是包餃子還是炒肉,都堪稱是稀世佳餚了。非特定的春天,絕對吃不上這些。那麼一些簡單普通的野菜,或許大家都已經非常了解。今天筆者想跟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少人認識,但農村地區很多的野菜。
  • 農村這種野草,曾經做豬草,如今是一道野菜,營養價值高可入藥
    若您關注野花野草資訊,歡迎點擊右上方的「關注」,農家記事筆者每天與您一起分享農村裡的那些野花野草野果野菜知識,一同學習,一起發現大自然的寶藏,感謝您的關注!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農村這種野草,曾經做豬草,如今是一道野菜,營養價值高可入藥。
  • 農村人稱「燈籠果」,生長在農村路邊,現如今兩斤果子要價69.9元
    導讀:記得80後90後的農村小孩,最喜歡每天放學後跑到田埂上面玩,有野果採野果,有野菜摘野菜,「燈籠果」就是我們最愛的一種果子,它外貌很像燈籠,燈籠裡面結一個果子,果子沒有成熟整個燈籠呈現綠色,燈籠表皮也是綠色,如果成熟了,燈籠表皮、燈籠果都會變成金黃色的,以前在田間或者路邊很多這種燈籠果的
  • 農村路邊這種野草,長得很像貓爪子,如今成為城裡的上佳野菜
    農村路邊一種非常常見的野草,農民們都叫它「貓爪草」,如今它卻是城市中的一種上佳的野菜,在市場上的價格甚至高達50元一斤。我們知道農村有很多的野草是可以作為野菜的,因為它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就像農民種植的蔬菜一樣,但這些野菜比起人工種植的蔬菜要珍貴許多,因為數量極少,並且價值極大,所以通常成為城市人爭相購買的對象。
  • 這種大山裡的野菜,七八十年代的人才吃過,曬乾用來煲湯味道鮮美
    這種大山裡的野菜,七八十年代的人才吃過,曬乾用來煲湯味道鮮美野菜在以前饑荒的年代,就是人們的「救命糧」,爺爺奶奶輩就有吃過不少了,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如今野菜卻成為一種搶手的純天然美味,價格賣得比肉還貴。不知道你們吃過哪些野菜呢?
  •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第二種上百元一斤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最後一種上百元一斤過去野菜都是窮苦人民才會食用的,很少有人會去採摘,特別是農村的條件變好以後,這些野菜都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第一種就是「清明菜」,清明菜也是初春適合食用的野菜,過去都是清明的前後採摘,它的植株矮小,一般都是長在田地裡,植株上有白色的絨毛。它不僅能夠清炒食用,其實也能夠用它來做成青團,食用價值高,現在也有不少人會去採摘,但是要注意清明菜不能食用太多,對眼睛有影響。
  • 農村這種野菜外形很獨特,如今6元一斤上餐桌,人稱「鴨腳板」
    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每天可以和農夫小羊一起分享農村山間野味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農村這種野菜外形很獨特,如今6元一斤上餐桌,人稱「鴨腳板」。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對野菜應該是最熟悉不過吧,記得小時候就經常到野外去採一些野菜回來燒了吃,味道還很不錯的哦。由於野菜不用化肥、農藥,天然無汙染,如今也深受大家的喜愛,還有很多城裡人也利用周末業餘時間下鄉去採一些回城裡燒了吃呢。不過對很多野菜也許大家都不一定認識,有些認識的也不一定了解它的功效。
  • 農村路邊的野菜,我們不吃,出口日本成「長壽菜」,不懂吃可惜了
    農村路邊的野菜,我們不吃,出口日本成「長壽菜」,不懂吃可惜了每年的春天和夏天就是吃野菜的季節,可能生活在城裡的朋友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生活在農村,從初春開始,就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野菜,薺菜、婆婆丁、苦菜、香椿、榆錢、槐花、苜蓿、馬齒莧等等。
  • 農村路邊這一野草,老農民稱「牛舌草」,如今價值珍貴要當寶!
    農村路邊這一野草,老農民稱「牛舌草」,如今價值珍貴要當寶!在以前那個還是比較貧窮的年代裡面,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依賴著自然的給予在能生存下來,在小時候的路邊,不管是什麼樣子的野果,小孩子總是想摘下來嘗一下味道,不管是什麼樣子的野草,大家都會把它摘下來嘗一嘗,如果味道不錯,大家就會把它的樣子記下了,之後這個植物也就成為了人人都會吃的野菜了。
  • 山裡這「落地生根」,丟下就能長,一棵繁殖一大片,價值還很高
    又到了吃野菜的季節,田野上明顯出現了好幾撥人,老人們搶著挖可口的野菜,小孩子則選擇自己喜歡的野草栽種,大人們手裡玩著手機時刻分享此時春天的氣象。田野上還有許多大人們值得回憶的童年,如小時候女孩子們喜歡栽種的煮飯花,一到晚飯時間就開得十分燦爛。 還有一種小孩子都種過的一種野草,丟下去就不用管,深受懶散的男孩子們青睞。
  • 去年6元一斤搶著挖,如今20一斤,收購商:太貴了,也沒啥肉!
    去年6元一斤搶著挖,如今20一斤,收購商:太貴了,也沒啥肉!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從飲食是表現得更為明顯,以前的人吃飯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的人吃東西都是為了享受。過去的人肯定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以後,人們會因為生活變好了,然後喜歡上吃野菜,現在很多人都願意花大價錢來買一些野菜吃,很多農民隨處可見的野菜,在城裡人眼裡都成了美味。因些有很多農村人都會把野菜挖出來拿到城市裡去賣。
  • 這種野菜在農村很常見,日本人開價一斤30元都不賣,你們吃過嗎
    雖然在經濟程度上是遠遠比不上城市的,但是在小白的眼中,農村就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寶庫。像野味,野菜還有野果一類的特殊食材都是很常見的。毫不誇張的話,有時候在路邊不起眼的野草,拿到城裡來賣的話,瞬間就會變成搶手的野菜了。
  • 農村莊戶人家都喜歡的野菜,春季嘗鮮看看你吃過幾種?
    春季嘗鮮自然離不開野菜,每一種野菜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開春後,拿起鏟子,挽上籃子,到田間地頭轉一圈,就能剜好些野菜,經過簡單的加工,這些平平常常的野菜也就成了一道道美味,它們最能彰顯春的味道。春季嘗鮮似乎「野菜」更加接地氣,來一起看看山東農村莊戶人家都吃哪些野菜吧!1、香椿芽香椿樹在山東分布較廣,特別是山地較多的地區更是常見。春季食用需趁早,俗話說「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後春芽生木質」,道出香椿芽的可食用的期限很短暫,在穀雨前後最佳。
  • 農村有種野菜,以前沒人要,現如今10元一斤不愁賣,老農:太貴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嗎,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對於野菜的認同自然也有差別,不過在窮苦年代的時候,這些野菜可是很多農民家庭的口糧,當然,現在我們農村發展的好了,吃野菜的也就少了,所以現在也沒有什麼人專門去採摘野菜了。
  • 農村冬天有哪些野菜可以吃嗎?
    野菜,在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一輩子,是家裡沒有什麼菜吃才會吃的食品,是用來補充家裡糧食的。當然也是因為野菜不用錢,在農村,只要你跑到田野,看到野菜,便可以摘回家。野菜也是很好吃的。爺爺奶奶說,當年大饑荒,有野菜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有些人還要吃樹皮呢!
  • 牛羊都不吃的野生植物「野菠菜」,如今成了「野菜」,真的好嗎?
    導讀:牛羊都不吃的野生植物「野菠菜」,如今成了「野菜」,真的好嗎?文:三農小七在農村,有一個詞叫「好吃嘴」,意思是很多東西都喜歡吃,嘴裡還停不住。啥都想著弄來吃。80年代或者以前,啥都想著能不能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候窮,人們沒有太多的糧食可以吃,總得搞點兒野菜、樹皮、塊根、花朵啥的給吃吃。
  • 曾是農村裡一大「惡草」,如今農民用它發財,葉子還是上佳野菜
    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不管年齡大小,大多都吃過一些野菜野果,特別是現在春季到來以後,不少野菜也是紛紛開始生長,許多農民朋友也開始呼朋喚友,準備去野外挖野菜來吃。說起來這吃野菜也算是農村春季的一大特色,在農村裡有句老話說得好「沒吃過野菜的春天是不完整的春天」,而且再加上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沒少吃,這時候吃下野菜也可以給腸胃去去油膩。說到野菜,農民基本隨口就能說出不少來,比如薺菜、馬齒莧、馬蘭頭、香椿、蕨菜等,這些都是常見的,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這麼一種野菜,它曾是農村裡可是一大惡草,如今價值也被人們挖掘了出來。
  • 農村這種植物你認識嗎?以前拿來做麻繩,如今30元一斤變保健菜
    農村這種植物你認識嗎?以前拿來做麻繩,如今30元一斤變保健菜不知道這種植物你可是認識呢?這個在農村叫做麻葉菜,在過去大集體生產的時候,這個都是沒有人吃的,都是用來做麻繩,編織袋之內的,不知道80後90後的孩子還有沒有印象,以前的時候還沒有出來蚊香,所以我們都是在床的上邊有一個蚊帳,就是用這個做的。在那個吃不起飯的年代,他們都是等麻的皮老了以後,在剝下來曬乾製成麻繩,在去賣了用來養家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