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復盤羅計物流:創業要找到真痛點_

2021-01-13 網易新聞

創新創業需要勇氣,更要有敢於探索的勇氣。從2014年6月份,宋睿帶領團隊創立羅計物流伊始,一直到現在,羅計物流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試錯不可避免,這是檢驗企業及其商業模式的「試金石」,創業試錯,本質上就是企業開疆拓土的一種檢驗。

有痛點就會有解決方案,可是誰能預測痛點不是偽痛點,正如宋睿所說:「一個人看到的痛點,不一定就是整個行業存在的痛點;解決了某一個痛點,不一定能解決行業的痛點。」

就物流行業來說,情況更是複雜。這也是羅計物流不斷在探索的原因。今年的4月份,羅計物流發出了一個大動作,切入整車物流經紀人模式,做最具規模的無車承運平臺。什麼是無車承運?經紀人模式能解決痛點嗎?

在建軍節之際,記者專訪了羅計物流創始人&CEO宋睿,看他是如何帶領羅計物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

Q-1、今年4月份,羅計改變了原來的航向,向現在的整車經紀人進軍。眾所周知,企業的戰略轉型並非易事,這裡面有什麼故事,羅計為何非轉不可?

宋睿:轉折要從去年羅計接的一筆訂單說起,雙十一期間,羅計物流與天貓國際達成合作,羅計每天為天貓國際備160輛貨車送貨。當時羅計平臺內註冊貨車司機數量有170萬之多,160輛車在羅計看來應該是小菜一碟。

然而,現實情況卻讓我捏了一把汗,對司機的掌控力並沒有意想中的那樣強硬。針對司機對訂單處理的隨意性這一情況,為了保險起見,羅計聯繫了十幾個信息部,通過信息部預備好160輛貨車,最終圓滿完成這項業務。

而在羅計當時的商業模式中,這些信息部(黃牛)屬於應該被「幹掉」的中間環節。這也是O2O模式最常用的套路,去中間化,打通信息透明通道,提高效率,為貨主節省成本,為司機爭取最大利益。

我突然明白,創業公司上來不要就想著幹掉誰,而是應該幫大家共贏,提高效率。之前諸如地推的反饋結果也證實,當時的模式不能繼續走下去。

Q-2、這起事件可以說是羅計物流重新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BD團隊反饋了什麼讓羅計開始定位到整車經紀人模式?

宋睿:之前羅計想做的事情是幫助貨主和司機搭建一個信息匹配平臺,讓貨主能輕鬆打到「貨車」,讓司機能快速攬到貨,減少空載率,提高運輸效率。

然而,在業務推進中,我覺得有點不對勁。

在一線戰鬥的地推人員反饋的結果有極其相同的一點:車輛不是問題,物流公司和司機最缺的、最想要的就是貨源。「雙十一事件」讓羅計團隊看清楚,信息部(黃牛)和車隊對於司機的管控能力遠超過線上平臺,如果不切入交易,幫助貨主找車這事,其實是個偽痛點。

解決一個痛點,不代表解決了行業最痛點。羅計團隊開始復盤貨運市場鏈條:貨主——網點——請車員——層層信息部——司機,特別是整車領域,貨物運輸層層轉包,承運商的尋源和管理能力極度缺乏,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每個環節都確實存在著痛點。

經過反覆測試,羅計物流把自己的產業鏈位置上移,從最底層的信息部和司機對接環節,上移到貨主與信息部的對接,針對整車領域,通過羅計經紀人做B2B的生意。

Q-3、 層層剝削似乎已經是物流行業一個存在已久的老毛病,除此之外,您認為整車領域還有何痛點?比如上遊貨主或三方企業,以及下遊信息部或司機,羅計能夠給他們什麼呢?

宋睿:以三方物流和電商企業舉例,它們在全國有無數的倉庫和網點,雖然擁有自己的自營車,但時常會出現外來調車需求,這個需求大概是1:9的比例。舉個例子,物流公司或車隊每有1輛自營車大約需要9輛外請車,因此每個網點都會配置外請車專員,全國就有大約幾十萬這樣的人,地方運力分散採購的人力成本極高。

同時,採購過程中的信息和價格呈非透明狀態,採購專員選擇對接的大多是具備熟人關係的貨車信息部,信息部之間將需求層層轉包,內部腐敗難以監管。比如一萬能籤下的單子,一般要上漲20%才能完成。況且大多數承包商不負責投保,貨物自身安全沒有保障。

另外,地方信息部和車隊對於一手貨源和縮短回款周期的需求也足夠痛。信息不透明導致他們無法拿到一手貨源,不能直接提供報價,只能給上級承運方提供回扣來獲得信息;更痛的在於大客戶回款周期慢,信息部需要提前墊付大量資金。如果大客戶要欠信息部錢的話,一欠就可能是三個月。一萬塊錢一單的生意,一天出10輛車就是十萬塊,一般信息部的資金運轉能力只能維持一個月出這樣一次車。

總結這些痛點,羅計決定從面向司機發布底端用車信息的「黑板」,轉型成為對接整車經紀人的第三方物流(3PL)公司,通過無車承運人模式將產品進行更新。

2016年4月,「羅計經紀人」產品正式上線。

Q-4、產品上線後,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者說讓您感觸最深的是哪一點?戰略轉型就意味著否定之前的路子,心理上有沒有什麼難過的坎?還是說轉型之後,鬥志更加昂揚?

宋睿:羅計的探索不是走彎路,是創新必須付出的代價,是用網際網路提升傳統產業的探索。智慧物流的智慧在於實事求是,在於不斷試錯,要有包容、開放、共享的網際網路理念和社會環境,這樣才能提升傳統產業、真正實現供給側結構調整。

想明白未來的方向,我們馬上付諸行動。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片質疑和看衰。受到質疑是應該的,這沒有錯,我們不光是質疑了自己,甚至自己否定了自己。但裁員原因並不是外界懷疑的融資沒到位導致資金鍊斷裂,這點我們的資本方很清楚。對待被裁員工我們給予了最大限度補償。

我們當時大可以和同行他們一樣繼續燒錢去走這條走不通的路。他們做的比我們早,為招攬貨車司機所做的付出更多。他們只是不敢去改變而已。在我看來,摸索過程中得到的答案和預想不一樣的時候,就要儘快轉型,不管代價有多重,這是自己否定自己必然帶來的鎮痛。

發達國家的社會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為8%左右,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18%,相當於10萬億都用在了物流成本上。這個行業是需要被改進的,市場就在那裡,與發達國家物流成本相差的10%一定存在著解決辦法。

在最不安的日子裡,我從整車經紀人模式上看到了希望。還是貨運行業,還是對接平臺,從不同的角度切進去,看到的場景完全不同。

過去一年的方向雖然被否定,但這個過程中確實沉澱下來許多有實力的整車經紀人資源,他們有熟車並更擅長管理司機,比線上平臺擁有更大的粘性,更大的需求是貨。羅計的核心優勢則是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業務能力獲取貨源,可以把貨源信息快速地提供給貨運「經紀人」。並且實現7日結清運費,加速了經紀人方的資金運轉周期。

對於貨主,羅計將原來企業貨主下方的豎狀鏈條扁平化,貨主通過羅計經紀人平臺統一管理,集合競價。不再需要對接成百上千個供應商、車隊和信息部,可以找到時效快、運費低、質量更好的承運方,並可實現在途監控、線上結算,出現異常狀況由羅計物流先行賠付。

從4月無車承運人模式鋪開以來,羅計平臺內入駐了1000多名成熟經紀人,管理近10萬貨車,與德邦、華宇、順豐、天貓、樂視等幾十家企業客戶達成合作協議。

Q-5、最後,想問下宋總一個個人問題,作為85後的創業者,您這一路走來,在物流行業這樣一個深水領域打拼,有沒有什麼心得或者是經驗可以分享?

宋睿:這兩年多確實有一些體會,特別是在一次次的探索之後,我也會跟我們的團隊反覆說這些感受,梳理一下的話主要有以下幾點,希望能和眾多的老闆或者是創業者交流:

1、創業不要上來就想幹掉誰,要整合資源,尋求共贏。

2、創業最難的是知道自己過去錯了,但並不知道怎麼樣才對。

3、發現錯誤,立刻掉頭。別人質疑你不要緊,你相信自己對就好。

4、創業要找到真痛點,一個人的痛點不一定是整個行業的痛點。對標學習,找準定位。

5、不要迷信一個APP,就能改變某個行業問題。要提供好的服務,就一定要做重。

6、投資人給創業者壓力,要更好看的數字,其實有時候數字本身並沒有意義。能給社會創造價值,才有意義。

7、去年O2O有泡沫,靠燒錢融資並不能長久。

8、創業就是要創造價值,別想著輕鬆賺錢,好公司不會特別輕。

(原標題:宋睿復盤羅計物流:創業要找到真痛點_)

本文來源:海峽法治在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羅計物流宋睿:打造物流行業的「滴滴出行」
    目前貨運行業沒有很好的信譽體系,而羅計的目標就是要建立物流行業的信譽體系,讓最可靠的運力拿到最好的貨源,也讓最靠譜的貨主輕鬆找到最便宜的運力。」——羅計物流創始人宋睿創業之初,宋睿看中阿里巴巴一位算法工程師,當時他尚沒有自己的辦公室,為了能夠順利「挖到」這位人才,宋睿專門向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借了一間茶屋來聊。為了請騰訊移動端的一位員工加入羅計的團隊,宋睿專門開車去騰訊的樓下接送這位員工上下班,在路上聊合作。華麗的團隊也為羅計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 羅計創始人宋睿:走過轉型的刺痛和灰暗,而後是一片晴空
    從 O2O 到 B2B憑藉做貨運行業的「滴滴、Uber」模式,羅計物流曾紅極一時。2015 年 5 月,成立不到半年羅計即獲得 B 輪融資,時隔不久,羅計宣布完成 B+ 輪融資,司機用戶達到 170 萬,覆蓋了超 30 座城市。此時不到 30 歲的創始人宋睿已成為創業新貴,羅計似乎一出生即風華正茂。
  • 羅計物流轉型「整車經紀」
    憑藉做貨運行業的「滴滴、Uber」模式,羅計物流曾紅極一時。  2014年12月,羅計物流的兩款貨運打車APP上線,不到半年,2015年5月,羅計即獲得B輪融資。  不過,去年雙十一期間的一筆訂單讓羅計物流意識到,地方信息部對貨運司機的掌控力度仍然非常大,如果不切入交易,幫助貨主找車仍然是個偽痛點。
  • 羅計物流:用網際網路重整貨運「邏輯」
    2014年,他開始帶領團隊打造貨運行業「打車」軟體「羅計物流」,試圖藉助移動網際網路讓貨主和車主高效對接。如今,羅計物流擁有100多萬用戶,覆蓋30多個城市,已完成上億美元B輪融資。  從北美校園的「學霸」、到上市公司總裁助理,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創業,宋睿的學習和工作一直圍著物流轉。
  • 羅計:物流也可以這麼美
    很快,宋睿就找到了他的投資人。這個人就是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徐小平本身就是蘭亭集勢的天使投資人,宋睿在蘭亭集勢擔任CEO特別助理時跟投資人有些接觸,積累了很多人脈,並且大家對宋睿工作的認真勁兒有目共睹,因此對他有一定的信任。
  • 羅計物流全力推進,創造更多物流行業奇蹟
    羅計物流在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中高居第46位,成為行業的領導品牌。作為中國物流行業無車承運人模式的先鋒,無論外界如何質疑,甚至惡言攻擊,羅計物流從未懷疑過自己!從2014年公司成立到現在,歷時兩年,羅計物流通過專業機構,大量調研及專家論證,提出全新的「羅計物流經紀人模式」發展戰略。
  • 羅計物流宋睿:物流未來是天網地網和網際網路一體
    獲獎企業不僅要符合大眾需求,有良好和廣泛的用戶基礎和體驗,還需獲得投資人、媒體和行業研究專家的苛刻挑選。最終,共有11家O2O創業企業CEO當選2015中國O2O潮流人物。  在第一輪獲獎揭曉中,主打貨車物流O2O的羅計物流創始人、CEO宋睿當選2015中國O2O潮流人物。
  • 宋睿:智慧物流拼的是技術
    9月24日,羅計物流創始人兼CEO宋睿在京參加了真格論壇的專場討論,與一些高成長的創業公司共同探討「高速發展企業面臨的挑戰」。  關於企業高速發展的秘訣,在場嘉賓一致認為,人是創業公司高速發展的寶典,是創業公司制勝的利器。
  • 羅計物流:做貨運行業的「打車軟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個叫羅計物流的公司正在改變這一行業的生態,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為貨主和車主高效匹配對接,類似於貨運行業的「滴滴打車」。宋睿預估,這至少是一年4000億的市場。  高物流成本激發創業  「85後」的宋睿是羅計物流的創始人,他被投資人稱讚,有著精英的履歷,做著「接地氣」的創業項目。
  • 羅計物流:中國物流信息化的創新
    《連線》對羅計物流的報導翻譯如下越來越多創新性中國創業公司的思維值得西方企業學習羅計物流LOJI卡車司機的Uber▲發現大數據在物流行業的價值是宋睿的產品成功的原因。在中國,靠做一名卡車司機維持生計相當艱難。
  • 熱烈祝賀羅計物流成為城際運輸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
    翻開宋睿的履歷,你會發現除了學霸這一特性,他似乎天生就和物流行業有緣。從北美校園的「學霸」、到上市公司總裁助理,再到創業,宋睿的學習和工作一直圍著物流轉。宋睿說,「一個重要原因是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沒有做好,國內物流行業現狀非常需要改善。」從此激發了他創業的想法。2014年7月,羅計不僅獲得徐小平投資,也得到了IDG的300萬美元天使投資。8月,羅計物流上線,第一批客戶都是在調研期間積累的園區資源。
  • 獨家:羅計物流獲1.26億美金B輪融資
    貨運平臺騾跡物流CEO宋睿在接受獵雲網採訪時向獵雲網獨家透露,公司已獲多家機構聯合注資的1.26億美金B輪融資。 獵雲網  5月1日報導貨運平臺羅計物流(原騾跡物流)CEO宋睿在接受獵雲網採訪時獨家透露,公司已獲多家機構聯合注資的1.26億美金B輪融資。
  • 羅計物流:卡車司機的Uber
    他們可以用宋睿他們開發的新應用羅計(Logi)尋找送貨機會並自主挑選返程。2016年2月前,已經有300多萬個卡車司機、100多萬個貨商在使用羅計。    宋睿的公司,北京運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設計了這款暱稱為「騾跡」的app,通過這個app,卡車司機們可以使用裡面的數據。
  • 宋睿:羅計助力企業騰飛
    10月31日下午,由物流沙龍(微信:logclubcn)舉辦的走在創客路上物流創客沙龍——成都站完滿結束。羅計物流CEO宋睿先生進行了《羅計助專線騰飛》主題分享,以羅計物流的創新模式為案例講述羅技物流如何在網際網路+物流背景的創新。
  • 廣州域普軟體和羅計物流達成戰略合作
    與此同時,作為百度投資的羅計物流可以通過線上推廣等服務提高域普軟體用戶的曝光率以及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專線的業務能力獲得更大收益。域普軟體總經理許浩然告訴記者, 域普在過去13年為大中小型物流專線一直提供穩定IT支持與系統服務,而與羅計的聯手可以藉助羅計的大客戶資源把其業務對接給域普專線,提高專線收入進一步加強用戶粘性。
  • 【一籃子貨運】信息中介炒貨怪象,以及羅計物流在零擔業務的新嘗試
    羅計物流成立於2014年6月,當它還叫騾跡時便被冠以「貨運版滴滴打車」的名號而頻頻曝光,後又因宣稱拿到1.26億美元B輪融資和高管離職事件被推到風口浪尖,而其實際業務情況則少有人提及。 根據羅計物流CEO宋睿給36氪提供的數據,公司已累計註冊227萬司機用戶,目前活躍用戶在20萬左右。
  • 羅計物流CEO宋睿:阻力越大,證明發展前途越大
    車貨匹配平臺不可能一開始就很完善,同質化是肯定要經歷的過程。這在ERP、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實踐經歷。即便一直引為成功案例的美國羅賓遜物流,其在開始時也不可能非常規範和科學地運作。
  • 羅計物流產品升級 致力於為經紀人服務
    網際網路平臺日益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環節,越來越多物流公司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提升了效益。在物流信息化中,羅計物流以其在獨角獸企業中12.6億美元的估值,成為行業的領導品牌。4月初,它又對旗下產品進行了升級、更新,從直接服務司機、貨主轉而服務經紀人和貨主。
  • 8個維度,談談我對創業的復盤
    編輯導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創業的想法,或者正在創業的路上, 但是對於創業還是處於很迷茫的狀態。本文作者基於自己的創業經歷,為我們復盤了他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公司2020.9.1成立,截止今天快3個月。
  • 科技部發布2016"獨角獸"企業榜 羅計物流上榜
    螞蟻金服、小米、阿里雲、美團點評、滴滴、菜鳥、羅計物流等企業入選榜單。入圍榜單的都是各行業的標杆,創業不超過 10 年,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2016 年曾被認為是創投圈的「資本寒冬」,而獨角獸榜單顯示,「資本寒冬」無法阻擋優秀企業的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