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重溫少年時代聽過的那些歌,我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少年時代的青蔥與稚嫩,青春歲月的單純與美好,還是一首首經典撞擊心靈時喜悅與感動呢?或許都有吧!一首首經典看似是一首首迷人的歌,又何嘗不是一段段難忘的回憶?
每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每當那些優美的歌聲傳來,除了歌曲的演唱者,我們還會想到誰呢?是妙筆生花的詞作者,還是讓音符跳動出美妙旋律的曲作者,抑或是常常被人遺忘的編曲者?或許,除了歌手的名字,其他的我們全然不會想起。但是,我想說,這些給了歌曲生命、靈魂和力量的幕後功臣們,才值得我們銘記和懷念。沒有他們,哪兒來的一個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手,哪兒來的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今天,讓我們認識一個對許多歌迷來說也許很陌生,但在音樂界卻聲名赫赫、德高望重的音樂人,一個一手打造出許多大賣專輯、許多經典歌曲的作曲、編曲大師——陳志遠。
對於作詞、作曲我們並不陌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於編曲,估計很多人都是一臉懵懂,也很少去留意,甚至有一些人會認為編曲好壞無傷大雅。其實不然。好的編曲可以讓一首歌錦上添花,可以營造出不同的境界,賦予歌曲更多的美感。
我們先來粗略認識一下何謂編曲,所謂編曲,簡單地說就是有了作曲的基本旋律之後,由專業的編曲人員為這單一的旋律加上前奏、間奏、和聲、伴奏、副旋律、織體、配器、合成等,這樣才能最終形成一首層次豐富、音色結構完整的歌曲。了解了編曲的內涵,我們再來聽一首完整的歌曲,就會發現在基本旋律之外有很多音樂元素在流淌,這些元素有時候非常驚豔、非常震撼!
有很多很多的經典歌曲,當前奏剛剛響起,我們的注意力便會被牢牢地吸引過來,我們就知道這是哪首歌曲。比如,鄭智化的《水手》《星星點燈》、張雨生的《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安妮》、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姜育恆的《再回首》《梅花三弄》、齊秦的《大約在冬季》等,我個人認為其編曲非常非常的出色和出彩,只要前奏一起我們的神經就會緊繃起來,我們的心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到歌曲營造的美感和境界中。如果沒有這樣讓人難忘的編曲,這些歌曲的感染力一定會大打折扣。而為這些歌曲增光添彩的人,就是獨一無二的編曲大師陳志遠。
陳志遠不光是鼎鼎大名的編曲大師,還是有名的作曲家,他參與作曲、編曲的作品,據統計超過2200多首,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很多歌手的大賣專輯,其編曲都出自陳志遠之手,比如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等專輯就由陳志遠一手包攬了編曲工作。而說到陳志遠作曲的經典作品,也是不勝枚舉,如《感恩的心》《跟著感覺走》《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天天想你》《我是一棵秋天的樹》《梅花三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傷心的話明天再說》《逍遙遊》《橘子紅了》《邊走邊唱》等。
讓我們記住這個創作了無數經典的大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