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劇中「犯罪心理學天才」那麼邪乎,看看專業同學是怎麼說的?

2020-12-22 橘子娛樂

相信有不少人非常喜歡看刑偵劇,也非常迷戀案件推理、犯罪心理分析。

尤其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中,總會出現「犯罪心理學天才」這種人設,比如《心理罪》中的方木,《他來了,請閉眼》中的薄靳言,還有正在熱播的《美人為餡》中的白錦曦以及《如果蝸牛有愛情》中的許栩。

他們神乎其神、洞悉犯罪心理,能根據現場的細節、嫌犯的言談舉止找出各種關鍵線索,在調查每一個撲朔迷離的案件時,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讓越來越多人對這份工作充滿了幻想和好奇。

然而「犯罪心理學」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憑直覺的推理,有理論依據嗎?在現實中,又對抓獲罪犯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迫不及待想解開這些疑問,於是橘子君聯繫到了2位犯罪心理學和2位心理學的專業人士,和他們聊了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方迦南,犯罪學/犯罪心理學專業,痕紋、現場勘查前刑警」

「一眼看上去和篩子一樣,全是漏洞」

十方迦南是犯罪心理學研究者和推廣者,所以很痛快的接受了橘子君的採訪,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犯罪心理學。

當橘子君和他提到《蝸牛》和《美人為餡》時,他疑惑的表示「這倆算刑偵劇嗎?已經可以被劃撥為純偶像愛情劇了」「因為我以前是刑警,看了一點就棄劇了」

感覺剛開始就聊不下去了,不過,橘子君還是沒放棄,截取了劇中許栩利用「犯罪心理學」分析案情的幾個片段給他看。

第一個就是第一集中許栩通過一幅畫推斷出是誰先落水的那段。

「一點點誇張吧!」

「你眼睛真的可以好到看得清楚那麼細緻的表情嗎?那照片也不是很大吧...而且照片只是一個瞬間,無法判斷前後延續表情和反應,那麼就無法判斷實際行為發生時的情況了。

不過也有可能是她運氣好,根據有限的所見,做的判斷剛好就是對的。」

「理論上是可以通過觀察和梳理現場相關行為人的特徵看出綁架、出軌的,也不算胡說八道。

因為心理和行為是共生的,我們會有犯罪行為分類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對應每一種犯罪行為。在現實中...也有一定的成功率,只是結論正確與否的問題就沒法說了...」

「當然啦,看這種電視劇,都是帶著吃瓜群眾的屬性看看,當娛樂娛樂。我要是以專業的角度看,未免有點折磨自己了。一邊看一邊吐槽是常有的事情,渲染大多數時候還是太過度了。」

「那些影視劇,真心的,在追求影視渲染的同時,好歹請個稍微專業點的扣扣細節,要不然一眼看上去和篩子一樣,全是漏洞。」

聽專業人士一邊看劇,一邊吐槽劇情,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過影視劇嘛,就是要渲染到神乎其神才會更好看啊。現實中又是什麼樣的呢?

Q:現實中,可以做到像劇裡那樣,利用犯罪心理學推測出嫌疑人特徵嗎?

A:你說的是犯罪心理畫像吧,也叫側寫。這兩年都被影視劇玩壞了,動不動就是看一眼現場,就來感覺了,然後就開始給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內容倒是給的挺全面的,人口學的,地理學的,犯罪心理學的。

但是這東西在現實中,真的並沒有這麼神奇啊,犯罪心理畫像本身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兒。」

Q:現實中會用到嗎?

A:這很需要經驗的,根本不是一個年輕的犯罪心理學學生或者是刑警能做出來的。需要大量的積累和經驗。

Q:純靠經驗嗎?這個有科學依據嗎?準確率是多少啊?

A:早些年美國對於犯罪心理畫像的成功率進行過FBI的內部測試,結果維持在10%上下吧。這成功率很低的,而且得出結論,說是越變態和不常見的案件,畫像的準確性越高。因為越變態,不平常的細節就會越多,細節越多,越容易指向性的體現出犯罪嫌疑人的一些特徵。

但現實中我們接觸的也不多啊,大部分案例都是普通案例,即使是非正常死亡,也是自殺,猝死,意外居多,剩下的基本是盜竊,搶劫,強姦...

換句話說,如果你讓我去畫像一個小偷,茫茫人海,無能為力。

Q:那就算畫出來了,會作為抓捕的依據嗎?

答:你這問的,那必須不能啊,很抱歉讓看客失望了。

一般都只是輔助性的支撐,如果把這個作為抓捕依據,那有可能就是浪費偵查時間和不負責任啊!根本依據還是要直接證據,這樣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偵查方向的準確性。

Q:那既然只是打輔助,犯罪心理學對破案能起到作用嗎?

A:說實在話啊,起不到決定作用,但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

不過現實中一般的案件,是不會有專門的犯罪心理分析師的,痕紋和法醫倒是非正常死亡和刑事案件的標配。還犯罪心理學專家?哪來那麼多人...

Q:所以說犯罪心理學這個專業應用的也不普遍吧?

A:恩...並不是很普遍。測謊,犯罪預防、學術研究領域。哦,對了,這兩年可能還多了文藝屆,有些作家寫個小說啦,還有現在鋪天蓋地的犯罪心理題材的劇本啦,也就這些應用了。

畢竟學科面向的研究範圍並不是一個有很高普惠性的範圍吧,但是依舊希望可以多推廣,讓更多人了解這個學科。

「小A,犯罪心理學專業學生,因為美劇《犯罪心理》學習了這個專業」

「影視劇只能培養興趣」

「如果你對犯罪心理學的了解來源都是靠影視作品的話,那是非常不可靠的,電視劇難免有誇張手法啊。《蝸牛》還好吧,不算特別誇張了。

「《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是騙人的,是騙人的,是騙人的,重要的話說3遍!」

小A只看過《如果蝸牛有愛情》的小說,她原來是刑偵劇愛好者,因為看了美劇《犯罪心理》決定學這個專業,結果學了之後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也沒那麼牛掰,感覺他很崩潰。

Q:你們犯罪心理學主要是學什麼的呢?一般應用在哪些方面呢?

A:犯罪心理學只是刑事偵查的基礎學科之一而已。

就是用來破案的啊,還有在抓住罪犯之後對罪犯進行心理疏導。還有就是抓獲犯罪嫌疑人後幫助警方找到偵查突破口,只能是幫助追捕罪犯而已。

Q:所以你覺得電視劇裡「犯罪心理學」對案情幫助太大了嗎?

A:主要就演這個,那肯定要更誇張的說嘛。

其實我覺得《蝸牛》的小說還挺好看的,但是完全不具有任何科學性啊,可以隨便看看。要是想了解犯罪心理學知識的話還是算了,《心理罪》也挺好看的。影視劇主要還是培養興趣的。

Q:那你因為興趣學了這個,會覺得和想像中不一樣嘛?

A:會啊,我們會做很多案例題,其實就是上專業課嘛,電視裡演的那種靠微表情分析還是要靠生活閱歷。

而且現在破案一般還是靠物證比較多吧,我們也會學習痕檢。小案子幾乎用不著犯罪心理學的人,大案子也輪不上我們。

「溫暖如春 應用心理學專業老師 」

「你們對心理學的誤解太深了」

「許栩的確有點逆天了,感覺誇大了心理學,不過我要是這麼厲害就好了,就業也會輕鬆不少」

「我覺得打籃球這段還是挺寫實的,心理學是可以通過外在的表現,比如表情來推測他的內心活動的。哈哈哈你覺得很扯對不對?可能臺詞的確有點走吊炸天路線,但的確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表現來分析他的內心的」

Q:天啊~感覺和心理學專業的人聊天好緊張啊,內心都被看透了!

A:沒有沒有,我是做不到這種的。其實我們心理學並沒你們想的那麼神乎,我們和你們聊天並不會考慮你們心裡在想什麼的。

首先是水平達不到,其次是那樣多累啊,聊個天還搞得那麼緊張。

Q:那專業性比你更強的呢?心理學大神什麼的...

A:心理學的大神也不會整天去看透這個那個的內心的,心理學並不是讀心術啊,而且吧,你學的時候其實和你當時想像的不一樣,其實也就那樣吧,人心哪有那麼容易看透呢」

Q:但是電視劇中他們不就是通過外在,然後看出這個人的心理嗎?

A:「啊,你們對心理學誤解太深了!我當時也是,別人一見到我就說,你是不是能看透我在想什麼!我哪有那修為啊...

Q:真的會有學生是因為看了電視劇之後來學這個專業嗎?

A:「會啊,會的。現在很多的心理學題材的電視劇都是有點帶著要上天的既視感,不知道又要把多少人帶進坑裡。」

「皮卡丘,心理學專業學生,喜歡看美劇」

「這和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嗎?」

皮卡丘也沒看過《蝸牛》,橘子君給他看了幾個片段之後,他感嘆「這和心理學並沒有什麼關係吧...」,他和溫暖如春說的一樣,心理學其實沒那麼邪乎。

「感覺僅僅是用獨特的思維去賦予強大的女主,而且把配角的顯得很傻啊。」

「其實就是神探夏洛克的風格,劇中如果一直強調女主是運用心理學的話,就有一點張冠李戴了,當然了,我是心理學的,和犯罪心理學還有點不一樣」

「心理學主要就是看微表情,電視劇肯定是誇張了的。其實這點在美劇《lie to me》(別對我說謊)中已經得到驗證了,其中總有誇張的部分,有些僅僅是從生活常識歸納來的,真正的心理學其實並沒那麼神奇。

電視劇為了製造懸疑的效果,一定會有所誇張。國內有很多致力於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存在,他們更多的是分析姦殺案、青少年犯罪時的心理狀態,通過這種心理來預防違法犯罪,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

通過犯罪心理學來為警方提供更多的線索,破獲案情也是有的。瘋狂作案26起,殺死67人,強姦23人的殺人狂魔楊新海案件,就是根據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的心理畫像破獲的。

儘管大家都說犯罪心理學只是輔助破案的,可能不被重視,也可能不像痕檢、法醫那麼有用武之地,但有時候很小的發現,都可能成為破案的重要線索,向每一種職業致敬。

最後一句

你們曾經有過因為一部劇想從事這個職業的衝動嗎?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犯罪心理學:給犯罪心理畫像
    我在基層工作之後發現,上世紀90年代的刑偵手段,訊問比較多,分析比較少,都是根據線索,去找嫌疑人,然後是一系列的審訊。  刑偵手段中,對嫌疑人的描述叫做犯罪人物的刻畫,這個描述是個偵查方式。這次白銀案根據目擊證人的描述畫出了三張畫像,五官和輪廓。犯罪心理畫像不同於人物畫像。通常需要犯罪心理畫像的案件是沒有目擊證人的。
  • 李玫瑾 犯罪心理專家的使命感
    填補國內「犯罪心理學」空白   說到犯罪心理畫像,看過美劇《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的人們對這個職業一定有所了解,劇中智商超高的天才博士瑞德在每次案發後「喋喋不休」地分析犯罪嫌疑人可能具備的特徵。現實中,李玫瑾的工作便是如此。
  • 7部好看的國產刑偵劇,可以說每部都是經典,讓人印象深刻
    說起刑偵題材的電視劇,不少觀眾會聯想到美劇緊張的情節和日劇完美的推理,往往對國產的刑偵劇嗤之以鼻。其實不然,不少國產刑偵劇是按照真實故事改編,雖然在製作上與美劇日劇有一定的距離,但不可否認刑偵劇中的經典很多,今天英子就給大家整理了幾部好看的刑偵電視劇,一起來看看!
  • 2015考研專業介紹:☆犯罪心理學[0402J1]
    2015考研專業介紹:☆犯罪心理學[0402J1] http://kaoyan.eol.cn      2014-07-21  大 中 小   ☆犯罪心理學[0402J1]開設院校
  • 犯罪心理學專家分析馬加爵"心理畫像"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這樣評論。  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卻不能到現場,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現在苦於無法見到他,很多重要的第一手信息沒有辦法得到」。  隨著調查的深入,專家的缺席在某種程度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彌補的。這種遺憾不僅是研究意義上的,更是社會意義上的。
  • 河北平鄉實施刑偵轉型 建設專業化打擊犯罪新機制
    2015年,平鄉縣公安局共立刑事案件810起,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44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80名,逮捕98人,移送起訴143人,打掉各類犯罪團夥16個,破案數佔全市公安機關刑事破案總數的8.4%。在4月21日召開的邢臺全市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機制現場會上了解到,邢臺市2015年度縣級公安機關刑偵績效考評中,平鄉縣公安局成績名列全市第一名。
  • 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
    《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河南警察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犯罪心理學專業王納新副教授和武義霞教官,創新性地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出各類新穎視頻作品和「一心三環」、「直播+錄播」、「雲端翻轉課堂」、「B站」系列超話、「動漫」傳播系列,有趣中孕育深刻、吸睛也抓心,課程思政教學潤物細無聲。
  • 推薦12部TVB推理刑偵劇,比《唐探》好看,劇荒的過年可以追劇了
    而他本人也是很理智及高能的,他博學到好像沒有什麼可以難倒他,在危急時刻運用自己的學習的專業知識證明自己的清白。 刑偵劇的特點就是結合警察與法醫的力量,從蛛絲馬跡的細微入手,這部劇講的就是在警察與法醫的配合與合作下,破獲了一起又一起案件,最後隨著2人工作上的多次接觸,劇中家原與寶言也展開了戀情
  • 言情小說推理文《左不過高冷罷了》,教授和犯罪心理學專家相愛了
    男主角叫左擎蒼,大學教授,故事裡首屈一指的刑偵專家。女主角叫舒潯,犯罪心理學專家,同時更是年輕貌美又特別嗜睡的睡美人一枚。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是在鷺洲公安局,女主角舒潯看到左教授時,明顯心跳加速,卻裝作面不改色,同時,男主角也冷冷審視打量這舒潯。在旁人看來,這情景好不尷尬。這情況,真是一對棋逢對手的活寶。
  • 我國犯罪心理學主要奠基人、法律心理學開拓者羅大華教授去世
    ,犯罪心理學主要奠基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士羅大華老師於2015年11月11日10點10分因病去世,享年79歲。羅大華教授開創先河,奮發圖新,是新中國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學科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對中國法律心理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有突出貢獻。他自1979年開始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與教學,1983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 上遊薦書|除了教你如何識別渣男,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這次教你...
    在電視上,她屢次成為央視《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的座上賓,暢談青少年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等專業問題;而換到書本裡,李玫瑾的名字下,除了今天我們想推薦給大家的這本《幽微的人性》,就只有犯罪心理學的專業教材。用李玫瑾的話說,《幽微的人性》「集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輕鬆話題與嚴謹論證於一體,雅俗皆可共賞。」
  • 讀客出版《侯大利刑偵筆記》爆紅,遭影視公司哄搶
    《侯大利刑偵筆記》還佔據亞馬遜kindle小說新書榜第3名,並長期穩居掌閱、QQ閱讀、得到的新書暢銷榜前列。讀客文化數字部的高軍透露,《侯大利刑偵筆記》是今年以來數據表現最好的國產小說新作,預計年內收入將突破百萬元。此外,《侯大利刑偵筆記》多人有聲小說劇已在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等平臺上架,開啟連載模式,線上閱讀火爆。
  • 推薦三本桃桃一輪的言情推理文,傳統刑偵VS犯罪心理學
    《左不過高冷罷了》作者:桃桃一輪閱讀提示:【關鍵詞】情有獨鍾 破鏡重圓 犯罪心理學左擎蒼曾經親手把舒潯的弟弟送進大牢,於是她一氣之下說出分手,她不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她只是不能接受由左擎蒼說出這句話,再次遇見他左擎蒼還是什麼都沒變,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
  • 推薦10部好看的刑偵類韓劇,精彩到讓人慾罷不能
    最近幾年湧現出了一大批好看的精品刑偵懸疑劇,比如:《信號》,《Voice》,今天小編來推薦10部好看的刑偵類韓劇,精彩到讓人慾罷不能,你追過幾部呢?1.劇中包含了通過電話詐騙(Voice Phishing)、簡訊欺詐(smishing)等方式進行的不動產、保險、快遞等詐騙案件,展現了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輕易接觸到、受害的欺詐方法。3.
  • 你認為犯罪心理學有什麼價值?
    你知道犯罪心理學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較少關注這個領域。就像我們一般理解那樣,顧名思義,犯罪心理學是犯罪學與心理學相交叉結合的一門學科。既然是一門學科,那它就應該服務於社會,所以它的價值與意義就很值得我們去探討。
  • 每天都有人犯罪,為啥我們無法根治犯罪?犯罪心理學專家說出真相
    為什麼社會無法徹底根治犯罪?犯罪心理學專家說出真相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人們犯罪的消息,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年每天都有人犯罪。很多人就好奇,大家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去犯罪呢,這條道路肯定是走不通的啊,說不定餘生都只能在監獄裡度過,這又是何苦呢?但即使是這樣的反問,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犯罪,那為什麼我們無法徹底根治犯罪呢?原因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犯罪心理學家說的真相。犯罪心理學專家說,其實犯罪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個世界先有了犯罪,才會出現警察、律師、法官等等這些工作。
  • ...為「具有一定頭腦」的讀者準備的犯罪心理學小說及《犯罪心理師》
    居然是國產,太神奇了= =閃蒼大神 我膜拜推 薦曾以《犯罪心理學—ID》為題、署名閃蒼在網絡上得到了超人氣點擊和熱評,並被三百多家網站轉載。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懸疑環環相扣,推理縝密嚴謹。某重點大學心理學專業畢業,不想給患者開昂貴藥品,於是成為自由心理諮詢師,出沒於京城各個角落,以研究不同的心理為樂。擅長情緒療法、行為療法,7年時間接觸近200個病例。涉及幻覺、人格障礙、躁狂抑鬱症等各種心理問題。治癒率65%。
  • 中國犯罪心理學主要奠基人羅大華逝世 享年79歲
    羅大華教授開創先河,奮發圖新,是新中國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學科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對中國法律心理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有突出貢獻。他自1979年開始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與教學,1983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