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4時,聽到贛西大堤熊家咀段有一處管湧險情,大塘坪鄉贛西大堤分指揮長、鄉黨委副書記程蘇華,帶領著鄉政府的抗洪隊員,前往查看,處置。
就在6天前,贛西大堤熊家咀段接連發生了2起管湧險情。先是發現一處小型管湧,程蘇華帶領著隊員們立即處置,投下鵝卵石和沙袋封堵管湧。險情剛剛處理完,大塘坪鄉勝利村黨支部書記程茂梅在不遠處發現內堤導流溝處又現管湧險情。該處管湧直徑較大,嚴重威脅了大堤安全。新建區委書記饒紹清聞訊迅速趕赴現場指揮調度處置,歷時18小時處置完畢才下火線。
「管湧直徑有30多公分,聲如雷鳴。我們一方面通知下遊村民做好遷移準備,一方面全力以赴封堵管湧。」程蘇華說,我們必須逆「流」而上,因為一旦潰堤,將威脅下遊2萬餘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日,區政府領導現場指揮調度,大塘坪鄉政府,區城投公司,區交警大隊及武警南昌支隊、區城管大隊包括附近鄉民組成的百人「突擊隊」通宵達旦參與到封堵管湧工作。從12日傍晚6點半至13日早上7時許,封堵管湧以及險工險段清障除雜工作才順利完成。
作為一名黨員,事事衝在前面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處置完險情的他,當時已經兩天兩夜沒休息了。「實在太困了,就打個盹。只要能順利完成防洪任務便不感覺辛苦。」程蘇華說,兒子正參加中考,他卻沒能陪在兒子身邊,作為一名父親,他覺得有些慚愧。但是他在前方守住大堤,也是為家人和鄉親豎起了一道「保障屏」。
大塘坪鄉司法所所長萬青也參與了12日那次重大險情的處置工作。自7月7日,上堤值守以來,他已經經歷了3個通宵。「那幾天持續暴雨,水位一直在漲,熊家咀段出現很多滲透點,必須24小時排查,及時發現險情。」
程蘇華、萬青只是新建區政府、大塘坪鄉政府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前先士卒,堅守抗洪、防洪一線的縮影。
據了解,早在今年3月,新建區大塘坪鄉政府就制定了應對汛期的防汛預案,對防汛搶險隊伍的組建、防汛物資的籌集、車船調度、圩堤險工險段的處理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物資、疏散,制定了具體的應急方案。並提前按照區防總的要求備足防汛物資:備足卵石3500方,草袋26000餘個,編織袋49480隻,預備土15000立方米。(孫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