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牛腩
牛腩是廣州茶餐廳、大排檔最常見的食材,除了與蘿蔔同燉外,還常常與爽滑的麵條搭配,這就是廣州麵食中的佼佼者——與鮮蝦餛燉面齊名的牛腩面了。
牛腩性溫,吃多了容易上火;而白蘿蔔卻性偏寒,兩者一起燉煮,恰恰起到了寒熱中和的效果,真可謂相得益彰,且現時天氣漸入深秋,在家燉上一鍋菠蘿牛腩,隨做隨吃,實算一件美事,只不過,要挑上好的牛腩,須不畏早起跑一趟菜市場,早起的鳥兒才有食吃。
豬腳姜
豬腳煲姜是廣東婦女產後補身食品之一。姜能驅寒去溼、行氣活血。民間認為孕婦生產時吸入不少「風」,須借老薑驅祛。用添丁甜醋與豬腳同煲,是借黑醋將豬腳骨的鈣質溶化,產婦飲後能補充鈣質。煲透的老薑腍而不辣,豬腳皮腍而不膩,黑醋甜香而不酸,因而不僅產婦鍾愛之,男士和老少也多有愛吃者。特別在冬冷春寒時進飲能補氣活絡、驅寒祛風、醒胃可口。
炒田螺
要有一點技巧,並一點也不文雅,用食指和拇指把螺的尾部放進嘴邊,先吸出其汁,順帶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這叫「欲擒故縱」,再把螺體轉過來,把頭部放入唇裡用力一吸,整個螺肉便丟進口裡,細細品味,味蕾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那鮮美,那甘香,令人總有品不足、嘗不夠似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人發出「滋滋」的響聲,俗稱「親嘴」。如同奏起一首獨特的交響曲,那種美妙的樂趣,令人回味無窮。另注意田螺要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涼了時,肉會變硬變老。
叉燒肉
叉燒肉是粵菜中極具代表性一道菜。叉燒肉為燒烤肉的一種,係指經獸醫檢驗合格的豬肉、禽肉類,加入醬油、鹽、糖、酒等調味料,經過醃製後插在特製的叉子上經電或木炭燒烤而成的一種熟肉製品,是廣東燒味的一種。多呈紅色,瘦肉做成,略甜。是把醃漬後的瘦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放入爐內燒烤。好的叉燒應該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當中又以肥、瘦肉均衡為上佳,稱之為「半肥瘦」。
香芋扣肉
香芋扣肉是珠三角地區名菜之一,是當地人逢年過節必做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香芋和煮肉;工藝順序為:焯-炸-蒸,製作工藝繁瑣漫長,香芋和五花肉配在一起,相輔相成,香芋吸收五花肉的油和肉味,五花肉也變的不油膩了而且甘香可口。
燉禾蟲
燉禾蟲是廣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於粵菜系。此品膏狀,蟲條與蟲膏均勻交錯,色澤金黃,味道鮮香,高蛋白,營養豐富,是廣東珠江三角洲老少皆喜食的佳品。
烤乳豬
色澤紅潤,形態完整,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又鮮又嫩,入口奇香。其烤制方法早在公元前成書的《禮記》中就有記載,周朝時烤豬(炮豚)是「八珍」之一。直到清朝滅亡前,烤全豬還是宮廷宴席中的「上上品」
老火靚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屬於粵菜系。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煲幾個小時就足夠。她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廣府,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所有地區的八千萬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有些廣東人,而且還會給遠在國外的親戚打電話:「今日飲湯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