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北美裁員141人自動駕駛團隊大幅削減
據theverge報導,一份最新文件顯示,蔚來汽車的北美總部已經裁員141人。這是蔚來今年在美國的第三次裁員。蔚來北美傳播主管JoAnn Yamani表示,蔚來已經收縮了車輛工程和電力傳動部門,這次裁員主要面向的是自動駕駛團隊,且與之前宣布和英特爾的自動駕駛團隊Mobileye達成合作有關。Yamani稱,合作導致公司「在L4自動駕駛的研發道路上出現冗員和重複工作。」
首家中國車企東風汽車獲歐洲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日前,從瑞典交通運輸局傳回消息——11月下旬,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下屬的T Engineering AB公司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申請獲得上路許可批准。這意味著,繼在國內率先申領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並啟動示範運營之後,東風公司又成為首家獲得歐洲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許可的中國車企,東風公司技術中心T公司則成為瑞典僅有的5家獲自動駕駛路測許可的企業之一。作為東風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東風公司技術中心T公司申請在瑞典特羅爾海坦科技園至火車站間的公共道路進行L4級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這是該市路況最為繁忙、最為複雜的街區路段。本次路測申請中,T公司採用的是基於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開發的L4級自動駕駛樣車。
特斯拉德國工廠有望2021年建成,年產50萬輛電動汽車
據德國報紙《Bild》報導,特斯拉德國新工廠建成後,每年計劃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上個月曾宣布,計劃在德國柏林建造一座新工廠,主要用於生產Model 3和Model Y。該工廠將成為上海工廠之後,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二座電動汽車工廠。據預計,特斯拉德國工廠最快有望在2021年完工並運轉。
雷射雷達企業Quanergy與吉利達成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雷射雷達(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和智能傳感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Quanergy Systems公司宣布,已經與吉利汽車集團(吉利,業內最大且最具創新精神的汽車公司之一)建立合作,雙方將深入合作研發實現智能城市和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商業化解決方案。在此次合作聲明發表之前,Quanergy曾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的十字路口首次部署了基於雷射雷達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是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資助的首個採用5G-V2X(車到一切)技術、自動駕駛車輛和車路合作技術以實現智能基礎設施和智能車輛部署的項目。項目中的路邊感知系統採用了Quanergy公司由AI驅動的3D雷射雷達交通管理平臺,而該平臺整合了Quanergy的M8雷射雷達傳感器和QORTEXDTC軟體,後者使用3D感知算法來探測和跟蹤車輛與行人,能夠提升基礎設施的智能水平。吉利的智能汽車能夠通過5G無線通信網絡接收有關路邊物體的細節信息,提高感知性能,將盲區實現最小化,將安全性實現最大化。
沃爾瑪合作Nuro利用無人駕駛汽車在休斯頓配送雜貨
當地時間12月10日,由兩名谷歌前僱員創辦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Nuro宣布,已經與沃爾瑪(Walmart)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將為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顧客運送食品雜貨。在此之前,去年8月,Nuro在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啟動了試點項目,首先採用經過改裝的豐田普銳斯(Toyota Priuses)車隊,然後採用Nuro的定製自動駕駛車型R2配送食品雜貨,而且Nuro還正與休斯頓雜貨巨頭Kroger合作送貨項目。而且將於未來幾周內,明年之前,正式推出該項服務。一旦顧客下了訂單,沃爾瑪商店的員工就會將雜貨裝進豐田普銳斯自動駕駛汽車或Nuro公司纖薄結實的R1汽車的隔間中。R1汽車配備了雷射傳感器、攝像頭和電腦,而R2汽車最高時速為25 mph,可以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不過仍配備人類駕駛的汽車負責護送。
LeddarTech合作研發雷射雷達評估工具包用於高速公路駕駛應用
LeddarTech公司宣布與First Sensor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後者也宣布加入Leddar生態系統。LeddarTech公司是致力於提供最通用、可擴展的汽車和移動出行雷射雷達平臺的行業領導者,而First Sensor公司是高級傳感器解決方案領先開發商。First Sensor是高性能雪崩光電二極體的領先供應商,目前正在研發基於APD的接收子模塊,以用於雷射雷達評估工具包。
蔚來與小鵬宣布達成充電服務合作
12月11日,小鵬汽車正式宣布與蔚來NIO Power籤約,雙方就充電業務展開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為車主提供較為便利的出行充電體驗。據官方公布的合作協議,小鵬汽車將陸續與蔚來NIO Power實現全國範圍內充電樁分布數據、支付流程的互聯互通,這意味著小鵬車主可通過小鵬汽車app掃碼使用蔚來超充樁快速充電。同樣,蔚來車主也能在全國多個一、二線城市使用小鵬超級充電樁為旅途加電。
BrainChip將展示手勢識別技術可用於ADAS/自動駕駛汽車
近日,BrainChip公司將與印度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合作,在Akida神經形態技術平臺上展示使用動態視覺傳感器(DVS)脈衝輸入的手勢識別技術。該Akida神經形態片上系統(SoC)技術將用於識別出席演示的人的手勢,並對手勢進行分類。動態視覺傳感器攝像頭會檢測手勢和手的位置,並利用Akida平臺進行無監督的實時學習和分類。BrainChip表示,與傳統的神經網絡(DNN)相比,脈衝神經網絡(SNN)和Akida神經形態晶片的功耗更低、所需數據更少。Akida是已經獲得許可的IP技術,可以集成到ASIC設備,用作SoC,以部署於監控設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汽車(AV)、視覺引導機器人、無人機、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AR/VR)、聲學分析和工業物聯網應用。Akida在邊緣處理神經和訪問內存,節省了系統主機CPU所需的計算資源,優化了訓練、學習和推理等功能。
智加科技L4級自動駕駛卡車穿越2800英裡完成首次貨運服務
2019年12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領先的自動駕駛重卡技術供應商智加科技宣布,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智加科技的L4級自動駕駛卡車穿越2800英裡(4500KM),橫跨美國東西海岸,圓滿完成了為世界知名乳業巨頭藍多湖(Land O Lakes)提供的首次自動駕駛貨運服務。整個端到端的運輸過程從加利福尼亞州的圖萊裡出發,到賓夕法尼亞州的奎克敦結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次L4級自動駕駛卡車牽引滿載生鮮貨物的冷藏車廂橫穿美國的商業試運營。
百度地圖聯合九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
日前,百度地圖聯合其他九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希望通過數據開放合作的形式推動聯合創新,促進交通智能化升級。據百度地圖方面介紹,目前百度地圖日均位置服務請求次數突破1200億次,日均軌跡裡程20億公裡,註冊開發者數量達180萬,服務超過50萬個移動應用。據悉,首批入駐聯合實驗室的單位包括交通運輸部公路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等。這些合作夥伴單位涵蓋了大交通的方方面面,將與百度地圖強強聯合,共同推動智能交通領域的產學研用合作深化。
挑戰Waymo速騰聚創推雷射雷達感知解決方案RS-Fusion-P5
日前,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雷射雷達環境感知解決方案提供商速騰聚創(RoboSense)為自動駕駛計程車開發了一套完整的雷射雷達感知解決方案RS-Fusion-P5,公司將其定位為對標Waymo雷達解決方案的產品,將在海外市場率先推出;RS-Fusion-P5的感應範圍為以車輛中心的半徑超過200米的區域,為了覆蓋車身周圍盲區,該解決方案在車輛四周側向嵌入了4個掃描點,以形成半球掃描區域,確保車身周圍完整的360度視野無盲區。
威馬汽車將在第三代SUV車型中嵌入黑莓QNX系統
當地時間12月10日,黑莓有限公司(BlackBerry Limited)宣布,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威馬汽車(WM Motor)將在第三代SUV車型中嵌入黑莓的QNXNeutrino實時作業系統(RTOS)以及其他黑莓QNX軟體產品。作為合作協議的一部分,威馬汽車將採用一系列黑莓QNX軟體和服務,包括用於數字座艙的QNX平臺和確保安全的QNXHypervisor,以確保即將投產的第三代SUV中的軟體具備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威馬汽車一年前開始量產汽車以來,該公司目前在溫州工廠生產了2萬多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