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懸疑@2020: 敘事突破▸微評◂

2020-12-23 澎湃新聞

國產懸疑@2020: 敘事突破▸微評◂

2020-12-17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楊曉林 孟暢 上海文聯

2020年國產網絡懸疑劇的

敘事突破

文 | 楊曉林 孟暢

近來,以愛奇藝「迷霧劇場」為代表的網絡懸疑劇,如《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採用短劇模式,節奏緊湊,結構複雜,抽絲剝繭,環環相扣,實現敘事形式的革故鼎新。

2020年,國產網絡懸疑劇創作呈井噴之勢,不但數量眾多,而且品質上乘,口碑皆好。據豆瓣評分統計,超過8分的劇共8部,其中懸疑劇佔4部,撐起了半壁江山。從《沉默的真相》到《摩天大樓》,懸疑劇敘事有了重大突破,深刻的社會內涵與簡短凝練的敘事形式尤為令人稱道,是其成為爆款劇的不二法門。

懸疑劇的濫觴與淵源

藝術是對現實生活的能動再現。

上世紀40年代,戰爭和經濟危機的陰霾籠罩全世界,人們迫切地需要釋放情緒,於是在硬派私人偵探小說的基礎上,黑色懸念小說異軍突起。以阿加莎·克裡斯蒂、江戶川亂步等為代表的懸念大師以社會上的種種亂象為素材,剖析罪案撲朔迷離的背景和犯罪者的精神狀態,表現人類的心理瘡痍。與此同時,以希區柯克為代表的電影人開始了「精神病患者」類的懸疑片創作,試圖通過驚悚敘事來影射時代,引導大眾關注社會新病痼疾。

阿加莎·克裡斯蒂

江戶川亂步

希區柯克

懸疑片進入中國後一度改弦易轍,曾以「反特片」等樣貌,自建國後盛極三十年,七十年代末才偃旗息鼓。進入新世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消費主義浪潮洶湧而來,生存壓力加劇,精神異化愈演愈烈,深度反映社會問題,批判百拙千醜,富有消遣性和感官刺激性的懸疑片和懸疑劇在中國風雲再起。

植入社會痛點,反思人性

2020年國產網絡懸疑劇面向現實生活,植入了大量社會痛點,加強了人性反思力度,突破了傳統推理形式的鉗制,以人文主義的內核吸引受眾,實現了敘事主題和內涵的突破。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洪水天災不斷,經濟熔斷、失業等人禍不絕,聳人聽聞的大案要案為現實題材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藉助網際網路,網絡懸疑劇大放光彩。如《隱秘的角落》關注原生家庭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進而審視正邪黑白的界限,叩問人性善惡的邊際。《十日遊戲》同樣講述童年陰影的故事,內核卻是都市人對自我的探討與追尋。這部劇集的原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綁架遊戲》,但編劇卻一改日式的暗黑與消極,在懸疑的皮囊下潛藏救贖的筋脈,真正做到了本土化的主題改編。

除此之外,優酷的「她懸疑」系列劇以《白色月光》《女孩們在那年夏天》《刺》等為代表,以家暴、性侵、性騷擾等敏感犯罪事件為內核,探討生育歧視、職場歧視等性別權力問題。關注女性面臨的社會困局,聚焦女性的成長,突破了傳統的「婚戀」、「婆媳」等內容束縛,開拓了女性主義題材的疆域。

採用短劇模式,結構複雜化

以愛奇藝「迷霧劇場」為代表的網絡懸疑劇採用短劇模式,節奏緊湊、結構複雜,抽絲剝繭,環環相扣,實現敘事形式的革故鼎新。

當下短視頻高度發展,各類娛樂手段日新月異,冗長拖沓且無特點的長劇已難以吸引觀眾的好奇心與注意力,在「快節奏」與「碎片化」網際網路時代,短劇勃興是時勢使然。相比於電視劇動輒四五十集的龐大體量,網絡獨播劇一般不超過24集,偶有超規,一般也會以分季的方式進行切割。愛奇藝「迷霧劇場」出品的5部懸疑劇均為12集短劇,每集時長在45分鐘左右。騰訊的自製懸疑劇稍長,以16集為主。最為獨特的是優酷,以24集為限,具體集數不定。最短的《女孩們在那年夏天》採用英式迷你劇形式,僅有3集,每集60分鐘。與短劇模式相對的是敘事結構的複雜化,今年的網絡懸疑劇基本都採用多線並行結構,以非線性的敘述方式加強故事的懸疑感。雙線並行、雙重敘事時空迭合、限制性視角、第一人稱視角等花樣迭出,令觀眾深度沉迷於敘事的迷魅之中。

總之,2020年國產網絡懸疑劇以現實主義精神為創作圭臬,深耕內容和質量,以凝練的短劇模式,嚴謹複雜的結構,極富吸引力的懸念設置,實現了懸疑劇敘事水準的升級。

作者|楊曉林(同濟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孟暢(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碩士生)

文編|劉莉娜

美編|潘華佳

原標題:《國產懸疑@2020: 敘事突破▸微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豆瓣7.8分,憑雙線交叉的敘事結構,它就該是國產懸疑劇的天花板
    今年5月,愛奇藝上線「迷霧劇場」,用來對標美劇的精品化內容以及提升觀眾的觀劇體驗,這也是愛奇藝繼2018年推出「奇懸疑劇場」後對懸疑類型劇場的全新升級。首先,雙線交叉式的敘事結構,令人拍案叫絕。遊戲工作室老闆於海突遭投資人沈輝撤資,於海深陷財政危機。一次意外,於海偶遇沈輝的女兒路捷。路捷對父親恨之入骨,於是便慫恿於海綁架自己,以此來敲詐沈輝。為期十日的綁架遊戲就此展開。
  • 2020熱門六部國產懸疑劇,《三叉戟》僅排第三,《燃燒》墊底
    2020年的國產劇市場,懸疑劇無疑佔據了大頭。並且相比於其他題材,懸疑劇的好評度更高。《唐人街探案》網劇版直接拉開了今年懸疑劇大幕。尤其是近期更是誕生了現象級作品《隱秘的角落》,直接朋友圈熱搜霸屏的存在。
  • 影版《神探夏洛克》的懸疑敘事
    而從表現力來看,電影並不弱於電視劇以及其他以福爾摩斯為主角的電影,這主要歸功於電影的懸念製造和敘事技巧。一、《神探夏洛克》的結構迷宮儘管諸多懸疑電影都是採用符合「起承轉合」 的單線敘事模式,讓觀眾緊緊追隨偵探的腳步慢慢逼近案情的真相。
  • 愛奇藝《無主之城》收官,國產懸疑類型劇的高光時刻如何鍛造?
    隨著愛奇藝《無主之城》的收官,劇集整體突破的就是一次觀眾對國產懸疑劇的認知,其點燃的不僅僅是觀眾們的觀劇熱情,還從劇情創作、剪輯手法、題材內涵等多方面展現出了懸疑題材本土化影視創作的實力。
  • 當「懸疑+」成趨勢 懸疑愛情劇還有哪些探索空間?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任思雨) 2020年的國產電視劇市場,懸疑劇無疑是最耀眼的一個類型。隨著佳作頻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觀眾口味愈來愈刁,如何創作出更有新意、深受觀眾喜愛的懸疑劇,成為每一位要涉足這個領域的創作者要面臨的課題。
  •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曹譯文:懸疑劇破局的「通關密碼」
    國產懸疑劇發展至今,經歷過高峰,也有過低谷。2020年,伴隨著「爆款廠牌」迷霧劇場的問世,懸疑市場再次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林林總總的同類型作品接二連三出現。近日,本劇導演曹譯文接受了電視劇鷹眼(ID:TV-insight)記者的專訪,讓我們看到了在大熱題材突破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匠心和誠意。
  • 懸疑小說 書還沒出 影視版權已預訂
    國產懸疑小說也在這兩年迅速崛起,湧現出周浩暉、蔡駿、雷米、秦明等一大批懸疑類暢銷書作家,推出一系列國產懸疑精品,《死亡通知單》《清明上河圖密碼》《心理罪》等小說豆瓣評分皆在8分左右,去年發行的《清明上河圖密碼4》便登上了「豆瓣2017年度懸疑·推理榜單」的國產第一名寶座。
  • 九部「鮮為人知」的國產懸疑劇集,評分都跟《隱秘的角落》接近
    近年隨著《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心理罪》《隱秘的角落》等網劇的開播,再次掀起了國產懸疑劇的浪潮,尤其是《白夜追兇》和最近熱播的《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一度飆到9分以上,這樣的評分即使放在同類美劇裡,也算出類拔萃。
  • 12部評分最高的國產「兇殺」懸疑片:《誤殺》只排第10位
    肖央、譚卓和陳衝等人主演的《誤殺》在上映後,豆瓣評分不降反升,這在國產片中相當罕見。我們這裡就以本片為契機,來說說還有哪些評分比較高、跟「兇殺」有關的國產懸疑片,並以豆瓣評分為依據,來為這些影片做個排行。
  • 懸疑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書還沒出 影視版權已預訂
    國產懸疑小說也在這兩年迅速崛起,湧現出周浩暉、蔡駿、雷米、秦明等一大批懸疑類暢銷書作家,推出一系列國產懸疑精品,《死亡通知單》《清明上河圖密碼》《心理罪》等小說豆瓣評分皆在8分左右,去年發行的《清明上河圖密碼4》便登上了「豆瓣2017年度懸疑·推理榜單」的國產第一名寶座。
  • 2020年懸疑劇爆發式增長,值得看的幾部劇,豆瓣評分最高9.2
    2020年應該是國產懸疑劇爆發式增長的一年,在甜寵劇泛濫的時代,短片懸疑劇也是讓觀眾眼前一亮。邏輯嚴密、布局精巧、情節緊湊使國產懸疑劇上了一個層次,而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也是深受刑偵懸疑劇愛好者的喜愛。
  •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憑什麼成為2020年最佳國產劇
    文 |令狐伯光2020年,真的是國產懸疑劇的大年。年初《唐人街探案》網劇(可惜最後一個故事爛了),年中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摩天大樓》三部佳作。眼看到2020年就要過去,年底還是貢獻出一部懸疑劇。
  • 五百出手國產科幻懸疑,鹿晗這次怕是要徹底翻身
    迷霧劇場《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優酷 「她懸疑」短劇《白色月光》,背後都是一個熟悉的名字——五元文化,迷霧劇場6部短劇當中,五元文化承接了4部的製作。五元文化創始人是誰?五百。再往前,國產懸疑劇開局時期的力作——《滅罪師》,五百導演。國產懸疑扛鼎之作《白夜追兇》,五百監製。這麼說吧,國產懸疑劇,就是一個五百的江湖。
  • 2020年國產燒腦懸疑劇排行榜前十名 9分以上燒腦懸疑電視劇
    國產懸疑燒腦電視劇的質量越來越高,深受觀眾的追捧!本文國產燒腦懸疑劇10部,其中,在這些國產懸疑燒腦電視劇中,也有不少是懸疑破案劇,如《白夜追兇》,《美人為餡》,《原生之罪》,《法醫秦明》等,它們都是觀眾們喜歡的電視劇。1國產燒腦懸疑劇10部(入坑必看)
  • 愛奇藝迷霧劇場全復盤:國產高分懸疑劇廠牌是如何誕生的?
    第一集就下線的男主、別開生面的敘事結構、實力演員的精彩呈現和剝絲抽繭層層展開的真相,也讓這部作品不負壓軸美名。播出首周,豆瓣內超過兩萬觀眾給《沉默的真相》打出9. 0 的高分,連帶這部收官作品,迷霧劇場內五部懸疑作品平均分達到8.1,隱隱呈現出懸疑領域第一劇場廠牌的勢頭。從《沉默的真相》談開,愛奇藝迷霧劇場的作品幾乎壟斷了今夏懸疑類型下的所有高分劇。
  • 又一部良心國產懸疑劇!周峻緯何晟銘雙男主追兇,劇情真實獲好評
    懸疑推理劇一直都是電視劇裡的一大熱門。國產懸疑劇裡的佳作並不少,2017年幾乎在同時段熱播的兩部懸疑劇就都取得了口碑收視上的雙贏。《白夜追兇》裡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哥哥關宏峰與弟弟關宏宇性格迥異,一黑一白的搭檔互為補充。
  • 懸疑敘事的大師創作系列模糊的場景在愛德華霍珀的作品《拜訪》
    他是懸疑敘事的大師,在1897年至1899年間創作的這一系列室內場景,將偷窺者的視角投射到私人世界的禁忌之愛和心碎上——這些模糊的場景在愛德華霍珀的作品中得到了呼應。毫無疑問,這種類似電影式的方式來自Vallotton對戲劇的興趣,甚至可以在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電影中找到類似的手法,而他獨特的調色板可以與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布景相媲美。
  • 懸疑AVG《重返藍鯨島》銷量突破一萬份
    懸疑AVG《重返藍鯨島》銷量突破一萬份 時間:2020-07-13 16:56:43 來源:Steam、官推
  • 評:《催眠大師》解釋太滿 敘事技法溫吞
    《催眠大師》是懂得懸疑之道的,是做出了一些模樣和套路的。這既是敘事技法的溫吞,也是對於觀眾能量的試探。   如果國內也有「金酸梅」獎這種致敬差片的頒獎典禮,懸疑驚悚類一定會豪氣地包攬幾項。他們在領獎詞裡可能會這樣分享經驗:不怕布景糙,反正燈光可以暗;不怕故事差,反正都賴審查嚴。可不是嗎,此類型國片本就不多,其中大多還像是隔壁那個刺頭小毛孩兒,而觀眾就像是個高出半頭的姐姐,一面對他們就想暴怒:你總拿劣質橡皮蛇丟我是不是皮癢?
  • 【 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