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高峰開啟「擁堵模式」的亦莊開發區將利用有軌電車緩堵。5月9日從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獲悉,本市第一條PPP模式的有軌電車線路——亦莊T1線目前已經全線進場施工,預計2018年運營。與此同時,豐臺、順義等區也都在規劃本區內的現代有軌電車,織密本區內的軌道交通線網。
13公裡建15站
有軌電車明顯區別於地鐵,首先就體現在站間距更短。
規劃顯示,亦莊有軌電車T1線北起嘉創路口,南至博興南路南端,正線全長13.1公裡,設置車站15座,分別為定海園站、經海路站、經海一路站、永昌中路站、榮昌東街站、同仁醫院站、青年公寓站、泰河路站、奔馳西門站、興海一街站、太和橋站、融興北二街站、融興街站、融興南三街站、老觀裡站。
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有軌電車線路主要建在道路中間的綠地上,此前已經有所預留。T1線在榮昌東街站可換乘運營中的地鐵亦莊線、在太和橋站可換乘規劃中的S6線。有軌電車基本無法與地鐵站實現付費區內的換乘,換乘方式更像是地鐵與公交車之間的換乘,但在一些車站也通過天橋等方式連接。
有軌電車更像是「軌道上的公交車」:乘客在軌道旁的站臺上下車,刷卡繳費也都是在車上完成。列車平均時速約25公裡,將會優先社會車輛通行。T1線初期預計每日客流量可達9萬人次,相當於代替4萬輛小汽車出行量。節能方面,現代有軌電車能耗約為傳統公交車的三分之一。
年底完成土建施工
「有軌電車不涉及地下施工,在施工工法和技術上都明顯比地鐵施工簡單。」上述負責人說,在地鐵施工中,一般僅一個車站的土建施工就需要三四年;而有軌電車從前期準備到落地運營,一兩年基本就能完成。
這位負責人透露,目前亦莊有軌電車T1線全線基本都已經進場,預計2017年年底完成土建工程,在完成設備安裝後,預計2018年運營。
豐臺順義也在規劃
1966年5月6日,北京體育館駛向永定門火車站的最後一條有軌線路停駛,運行長達42年的有軌電車結束使命。當前,北京迎來多條有軌電車線路的回歸——最早開建的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將在2017年年底開通運行。
西郊線是本市第一條使用現代有軌電車的線路,全長不到10公裡,起於香山地區4號停車場的香山站,止於地鐵10號線巴溝站西北側,串起沿途的「三山五園」,可以在巴溝站換乘地鐵10號線。
除了正在建設的亦莊有軌電車外,豐臺、順義也都在規劃建設有軌電車項目。
豐臺交通部門透露,豐臺河西T1線和T2線力爭2017年開工,兩條線都是區域內運營。其中,河西T1是從園博園北到房山線的稻田站;河西T2是從河西T1引出,直達青龍湖附近。
來自順義區方面的信息顯示,順義區有軌電車T2線PPP實施方案已在3月通過專家評審。此前的環評公告也披露,順義區現代有軌電車T2線北端起點位於友誼醫院東側天北路上,南至T3航站樓,線路長19.7公裡,共設21座車站,計劃2017年開工,2018年10月建成。
溫馨提示:
微信直接輸入「北京本地寶」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後,進入「微信辦事」——「交通出行」進行路況、公交地鐵、違章查詢。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