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金九」即將過去,然而回顧過往,卻是發現現在二三線城市買房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今年七月份,樓市並沒有呈現以往的淡季,隨之而後的八月份同樣也是如此。然而進入到九月份後,房地產市場卻是開始調控和再次升級。
近期,房貸也頻頻傳來「壞消息」。先是央行連續第5次「拒絕」降息,再是二三線城市房貸收緊,部分銀行甚至直接「停貸」。比如,在9月23日當天,東莞收緊公積金政策,下調貸款額度以及長春發布樓市7條新政,首套房首付不低於30%。
那麼,現在買房是不是越來越難了呢?
1、東莞公積金最 高貸款額度下調30萬
9月23日下午,東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經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第四屆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從10月19日起調整部分住房公積金貸款和提取規定。
通知明確,從2020年10月19日起,調整最 高貸款額度,其中首套房最 高貸款額度由120萬元調整為90萬元;二套房最 高貸款額度由80萬元調整為50萬元。
同時,增加購買外市二手房申請提取的條件。購買外市二手房應辦出不動產權證滿6個月方可申請提取,同時,停止受理物業管理費提取。
東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表示,截至8月底,東莞市公積金結餘資金比2019年底出現歷史性負增長,個貸率從2019同期的72.95%升至87.69%,上升近15個百分點,已超出85%的流動性預警警戒線,8月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已發出一級預警。為緩解流動性緊張壓力,確保公積金貸款穩步發展,需要及時收縮放貸規模。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此次政策明確,增加購買外市二手房申請提取的條件。購買外市二手房應辦出不動產權證滿6個月方可申請提取。此類規定實際上也是為了解打擊各類違規提取、用於炒房等行為。從實際過程看,部分中介撮合了部分違法違規業務,通過介紹部分外地二手房的交易業務,以提取東莞市的公積金。所以從打擊公積金騙貸行為角度看,此類政策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促進公積金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有著深圳「後花園」之稱的東莞在今年6月因房價「漲幅首 次超過深圳」而備受關注。6月份以來,東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也多次表態降溫樓市。自今年7月以來,東莞已連續5次發布樓市新政嚴堵樓市「漏洞」。
2、多城公積金收緊,貸款總額度下調
實際上,東莞並不是首 個收緊公積金的城市,在此之前已有多個城市,不同程度地收緊了公積金政策。
7月15日 內蒙古發布新政
嚴格執行「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只能用於繳存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普通自住住房」,取消借款人「同戶籍」家庭成員購房也可使用公積金貸款的政策,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
8月3日,安徽阜陽發布新政
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職工受理和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繳存職工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普通自住住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同期首套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1.1倍。
8月7日,合肥出臺公積金新政
婚前貸款次數合併記入婚後貸款次數,不得對繳存職工家庭發放3次及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最長期限從20年調整為30年;貸款額度直接和還款能力和繳存餘額掛鈎。
9月1日,合肥出臺公積金資金流動性風險預警管理辦法
一旦公積金資金緊張,有可能會採取調整收緊住房公積金提取、貸款使用政策;暫停辦理異地繳存職工家庭在本地購房申請貸款;啟動「公轉商」貼息貸款;實行貸款輪候制;個人公積金貸款上限打折等措施。
合碩機構首 席分析師郭毅認為,多地調整公積金政策主要可能是部分城市公積金帳戶資金緊張。同時,規範公積金貸款中各種可能的違規行為。部分二、三線城市購房者可能更加依賴於公積金貸款。公積金政策收緊可能會「誤傷」一些公積金繳納時間較短,繳存餘額不高的剛需購房需求。
3、二三線城市房貸收緊,有銀行直接暫停房貸業務
當前,北上廣深一 線城市的房貸利率處於暫時穩定狀態,房貸收緊趨勢主要出現在二三線城市,不僅房貸利率較高,而且上調了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同時,不少銀行表示,目前銀行額度緊張,放款速度較慢,部分銀行甚至直接暫停了房貸業務。
據業內機構監測的41個城市數據顯示,9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最 高為無錫的5.91%,LPR所加點數為126;此外,合肥、成都、南寧三個城市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分別為5.88%、5.86%、5.84%。
目前,央行公布的LPR利率已經連續五個月保持原地踏步,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市場利率最為寬鬆的時期已經過去,而銀行也不得不控制資金成本。同時,多地政府就樓市出臺了最 新調控政策,試圖讓市場降溫,對投 資買房的人群做了較多限制。
因此,在這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二三線城市房貸收緊也就成了必然趨勢。
對此,嚴躍進認為,最近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主要是兩點,包括金融信貸政策和稅費政策,進一步減少購房信貸需求,打擊投機炒房需求,有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後續一些房價過熱城市也都會出臺一些調控政策,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穩定市場交易秩序。
4、調控升級房貸收緊,買房越來越難?
相比較上半年調控政策以人才政策為主,以及部分城市鬆綁調控「一日遊」的現象,7-8月房地產調控出現了轉折,從上半年的全面寬鬆,開始出現收緊趨勢。收緊政策主要體現在了購房資格與貸款兩個方面。
8月單月累計調控次數為32次,與7月持平,包括杭州、東莞、寧波、鄭州、深圳、南京、長春、海口等10多個城市出臺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
從宏觀層面上看,中央一直在強調「房住不炒」,如果有城市房價上漲過快,樓市熱度過高,將會引來中央的關注以及政策上的及時調控。
從資金安全角度來說,目前有些地方樓市泡沫重新抬頭,社科院也曾做出過預警,而且當下房企的融資又在不斷收緊,這或將意味著開發商沒錢拿地蓋樓、爛尾樓泛濫、老百姓也貸不到錢付首付。房企不能順利回款,這對銀行的資金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銀行出於防範此風險的考量,選擇收緊房貸理所當然。
從人口流向上看,二三線城市人口湧入減慢,除個別強二線城市與重點城市還能不斷虹吸周邊人口之外,大多數城市都面臨著人口流入增長緩慢的境況,拉動樓市動力減弱。
值得一提的是,「年末房貸難」是常見情況。每年各大銀行提供房貸的總額度是基本確定的,而且有限的額度還會在年初用掉大部分。今年一季度雖然受疫情影響,商品房成交量銳減,但在隨後的二季度各地樓市快速恢復,如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甚至出現「萬人搖」、「日光碟」等現象。臨近年末,房貸額度所剩不多,申請住房貸款會比現在更加困難。
總而言之,結合目前多個城市的幾方面情況來看,在某種程度上,都表明了買房、供房的壓力的確有所增加。
5、小結
綜上所述,對於剛需人群而言,買房可謂宜早不宜遲,只要自己能夠負擔得起相應房貸,儘早上車更好。部分城市已經開始上調首付比例、房貸利率,能趕著「金九銀十」買房,大概率能比年末貸款更容易,利率更低。
對於改善型需求的群體來說,則因人而異,要看各個家庭的資金實力及對未來房產的實際用途,再作安排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