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家印砸1600億,興建「世界級人工島」,被譽「中國版杜拜」
人工島,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島嶼,一般在小島和暗礁基礎上建造,是填海造陸的一種。其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期的蘇格蘭和愛爾蘭,當時人工島建於水上,以木製、巨石等在潛淺水建造,在現代,人工島的面積和規模更加巨大。
-
明朝最大爛尾工程,只因皇帝一時興起,3000餘人皆因它而死
在現在經常會出現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爛尾的爛尾工程,這樣的情況在古代也有甚至更為常見。比如明代修建的陽山碑材,它被稱為明代時期最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棣為了歌頌他的父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功德而建造的。
-
杜拜世界島下沉 揭秘史上最大爛尾工程種種謎團
但幾個科學家的觀點無法阻擋開發商追逐利益的腳步,今日的世界島,並沒有開發商預想中的繁華,而是因為資金成為了爛尾工程,面臨被海水腐蝕和淹沒的危險。一個被眾多開發商所追逐的項目為何會成為今日的「爛尾」,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內幕,種種謎團有誰能夠解開。
-
像「造飛機」那樣生產衛星 10萬顆星座計劃引發「衛星工廠競賽」
網際網路衛星在軌效果圖,圖源:九天微星30秒快讀1、當5G成為大國博弈焦點時,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打響,衛星網際網路正異軍突起。2、10萬顆星座計劃引發了「衛星工廠競賽」,現在中國已經具備像「造飛機」那樣生產衛星的能力。
-
儋州市海花島,目前海南最成功的填海造陸項目,恆大的希望
作為一個在儋州待了好多年的人,對儋州的變化真的是一點一滴都看在眼裡,尤其是最近幾年的時間,儋州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裡主要是以夏日廣場為中心的新城區,另一個就是以海花島為中心的沿海地區了。海花島及其附近白馬井鎮周圍的海岸原先也是荒涼一片的原始海灘,在前幾年的填海造陸的運動中,海南周圍出現了好多個人造島,比較知名是儋州的海花島、三亞的鳳凰島、海口的如意島、葫蘆島、千禧酒店人工島、南海明珠人工島、瓊海潭門人工島和萬寧的日月島等等。但國家禁止填海造陸的時候,很多填海造陸的項目都停止爛尾了,如今比較有名氣的要數三亞鳳凰島和儋州海花島了,這兩個人工島已經開發完成的樓盤基本也都賣完了。
-
我國初具全電推衛星控制能力 多顆衛星將進入工程製造階段
而這樣的方案形成了電推進衛星GNC系統完整的問題分析和設計框架,整體提升了電推進衛星自主運行能力,同時方案性能經過數值驗證,滿足目前我國新型電推進衛星平臺指標要求。 「全面突破電推進平臺制導、導航和控制的關鍵技術和在軌實施,將進一步加快我國多顆衛星的工程化進程,實現多平臺、多任務的適用目標。」
-
沙特耗資70億,修建可旋轉360度的大樓,卻閒置爛尾多年
現在的高樓大廈總是能夠別出心裁,在高度上大家是力爭上遊,最高紀錄總是被不斷的刷新,好像就是要在背後默默的較勁,後來就轉變成了要在設計上和整體呈現出來的風格上獨佔鰲頭,我們都是知道有旋轉餐廳。可是你們聽說過旋轉的大樓嗎?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正式命名為「墨子」
央廣網酒泉8月15日消息(記者黃光輝) 即將在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正式命名為「墨子」。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
-
大同百億造城爛尾:外地大公司撤離 億元工程無人敢接
古城保護工程「越來越像爛尾了」。[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武剛| 山西大同報導 大同因「造城運動」走紅全國,同樣也受其所累。 2008年,大同強力推行耗資上百億元的古城保護工程。耿彥波提出「一軸雙城,新舊得利」的大格局。
-
WiFi萬能鑰匙「放衛星」,發射272顆衛星讓全球免費上網
而昨天其背後資本運營方連尚網絡宣布WiFi萬能鑰匙的MAU月活躍用戶達到了9億之多,還宣布「令人大吃一驚」的連尚衛星上網計劃,投資30億元,一共發射272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免費的衛星網絡上網服務,第一顆衛星「連尚一號」將於2019年擇機發射。272顆衛星組成可供全球免費上網的衛星網絡聽起來就有「放衛星」的嫌疑,那麼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
我國成功發射第五十四顆北鬥導航衛星
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此次發射的是第二十九顆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二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該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行雲工程」啟動 80顆衛星組建全球物聯網
【PConline 資訊】今日獲悉,中國航天科工四院旗下的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今天揭牌,並正式啟動「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衛星組建工作。據了解,該工程計劃發射80顆行雲小衛星,用來建設我國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打造最終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世界3個最大爛尾建築,一個耗資國家都害怕,還有一個在中國!
但並不是所有的建築在設計的時候都能造出來。我們知道一件藝術品的誕生,可能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建築也是如此。有的可能是在沒有資金來源的情況下半途而廢,有的則涉及自然規律,所以有很多未完成的建築。下面就為大家說說這三個爛尾建築的代表吧。第一個人是中國的阿房宮,阿房宮是古代秦朝的宮殿。它的地址位於中國西安的阿芳村。建於公元前212年,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亮相,名為「澳科一號衛星」
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亮相,名為「澳科一號衛星」 葉雨恬、付毅飛/科技日報 2019-12-16 06:16
-
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今天任務中的「獵鷹9號」第一階段現在是三次飛行,因為它先前於2019年12月和今年3月分別向國際空間站(ISS)和CRS-20發射了兩次SpaceX機器人補給任務。在第三次任務中,名為B1059的助推器將58顆星際鏈路衛星送入太空,使迄今為止發射的星際鏈路飛船總數達到540艘。
-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該項目計劃在2024年前發射近1.2萬顆小衛星,向全世界推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不過,大家不用急著找馬斯克要WiFi密碼,我國的天基網際網路也在建設之中。全球移動寬帶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即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了解到,該集團計劃在今年全面啟動全球移動寬帶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建設。該系統是一個部署在低軌道的通信衛星星座,一期建設工程將發射54顆衛星,後續會實施二期工程建設,實現系統能力的平滑過渡,衛星數量將超過300顆。
-
「爛尾樓之城」,再次敲響造城運動警鐘
作者:熊志夜幕降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張衡路與仲景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美麗之都小區,在周圍燈光映襯下,爛尾樓黑魆魆連成一片。而據媒體報導,美麗之都小區只是個縮影,2014年南陽市政府統計,中心城市有302個問題樓盤,如今依然有多個樓盤處在爛尾狀態。
-
第45顆北鬥導航衛星正式入網工作
5月13日消息,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網公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北鬥二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工作,接替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3顆衛星(北鬥二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使用衛星編號1提供服務。
-
孤島奮戰七年,建成如今港珠澳大橋壯麗人工島
已在東人工島工地待了6年的中交三航局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項目副總工程師宋奎,由此「升級」為爸爸,他給女兒取名「灣灣」,「港珠澳大橋是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脊梁,所以叫她灣灣。以後,我還要告訴她,這座跟她同齡的世紀大橋,爸爸也參與了建設。」
-
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創新引領「星」夢蒼穹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林露)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北鬥二號衛星工程」(下文簡稱「北鬥二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據悉,「北鬥二號」衛星導航系統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可為我國和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