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同事告訴我,他所居住的舊屋需要裝電梯,自已住8樓,自已出了8萬還不行?
同事所住的舊屋位於白雲區瑤臺那邊,已經將近20年歷史,之前此幢是由村集資建成後經業主自行購買,一共有8層,每層4戶,一樓是商鋪。如今業主們想集資加裝電梯,但低層業主們不同意。
集資方案是,最高層8戶集資最多,每戶8萬,依次逐層減少5千,直到2樓。但住在2樓的業主們就不同意了,3樓聽到2樓不同意,也跟隨著不同意,二樓和三樓不同意,只剩四層以上的住戶同意,但裝電梯必須是全部同意才能裝。
因此,方案剛提出來就遭到低層住戶的反對,停止加裝電梯的方案。不過,雖然現在不裝,但不表示以後不能裝。低層住戶的反對固然也有一定道理,高層住戶是否考慮到低層住戶的難處。
眾所周知,在10年前的房價肯定比現在便宜,但10年前由於沒有裝電梯,故一般情況下,低層住戶的房價肯定比高層住戶貴很多。
但如果如今裝了電梯之後,反而低層住戶自己的房價降了,而高層住戶的房價反倒漲了。換言之,誰都不願意自己所居住的房子貶值,如今在廣州,特別是市區,兩三萬一個平方,一跌就跌幾十萬,換誰都不願意。
裝了電梯之後,低層住戶房子跌價是一回事,而生活受到影響更是麻煩之事。一部電梯裝好之後,必然會影響某些住戶的光線、電梯運行產生噪音、電梯門口安裝、住戶上下問題都會影響一些住戶。
試想一下,自家的門口剛好對著電梯門口,試想一下電梯全部遮了光線,家裡白天如黑夜,試想一下電梯產生的噪音一天要聽多少次。
這些問題,住在越高層住戶影響越小,越低層住戶影響越大。
電梯之後,後期維護費用如何分攤?如何按照樓層高低收取?如何維護?維護時間段是多長?這些問題,高層住戶必然也考慮在內。
雖然現在政府對舊屋裝電梯有補貼,但那也是杯水車薪,對於價值幾十萬的電梯,政府的補貼最多給你三分之一,其餘住戶和業主自己搞定。在集資方面,高層住戶應從長遠問題考慮,雖然裝了長遠是好事,但長遠下去,低層用戶的利益會受損。
在集資方面應當適當調整好每層住戶的分配方案,低層住戶是否該賠償?這些都考慮好,阻力自然大大減少。
當然,集資方面和電梯位置是相結合的,對於裝完電梯之後對有影響的住戶,是否有妥善的安排和補貼?
舊屋裝電梯,雖然是利民工程。但在裝的過程當然如果影響鄰裡之間的感情,增加矛盾,惡化鄰裡之間的關係,這利民工程就變成害民工程。
業委會、居委會在對轄區的舊屋裝電梯事情必須起著協調、溝通等重大的作用。很多時候,並不是住戶不願意裝,而是裝了之後大大影響住戶的出入、生活等問題,惡化鄰裡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