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房地產回歸「住」的定位 就是要降房價嗎?

2020-09-02 安居客



相信大家最近對「雙循環」這樣一個詞彙並不陌生,即是「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也已成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方向。在此背景下,對於房地產有一種觀點是,要擴大內需,必須讓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其觀點的一個核心就是,在擴大內需過程當中,高房價、投機炒房、「泡沫」等非實體經濟的因素,或可影響到其他實體經濟。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問題,當房地產融入、佔用了更多的社會資金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擠佔了其他實體經濟的資金和發展空間。所以,如果要保證「雙循環」,擴大內需,需要將房地產回歸到」住「的層面,以此來打擊投機炒房、過度投資等擠佔資金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錢去哪兒的問題。

的確,我們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採取過一些「粗暴」的方式,比如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同時也助長了投機炒房的行為滋生。如今不僅明確了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而且提出了更加有遠見的「房住不炒」,將房子回歸居住屬性,弱化投資屬性,將社會資金再次分配到其他實體經濟,進而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調控政策,真正「還利於民「。

但是,讓房地產回歸居住屬性,就一定是要降房價嗎?

兩年前的「730」會議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之後,每個月國家統計局的房價數據都表現的比較平穩,儘管並沒有真正讓大部分城市房價「降下來」,但成功的將房價穩了下來。一二線城市甚至出現連續6個月增速回落,至今增速上漲的城市並不多。今年上半年,根據國家統計局信息,多數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依舊保持小幅度的上漲,而且增速比去年同期基本都有回落。穩房價,是當前房地產調控的現狀也是最核心的。如果將目標設定為降房價,對於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噩耗」,同時也會出現一些風險。

比如兩年前出現過一次降價潮,新房、二手房均遭到衝擊,不少購房客戶也參與到了降價維權活動當中,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粗暴的降房價,並不是現階段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在產品規律、城市化進程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房價漲跌的情況,對於房價不應該持一刀切的態度。

「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是急於求成,也並非針對性的打壓。而是在這種定位的指導下,逐漸弱化住房投資屬性,讓真正需求住房的「剛需」用戶買得起、買得到。而最近對於房企負債的新一輪討論中,也在資金問題上給房企一個「紅線」,不過度膨脹,要保證安全與穩定,將房地產「擠佔」的資金重新回到其他的實體經濟裡,為「雙循環」的經濟格局提供良好的環境。

相關焦點

  • 住建部門開會忙,房價會降嗎?
    住建部門開會忙,房價會降嗎?億財稅小院,我們一起成長關注我,給你回復住建部門從來沒有這麼多次會議,能夠搶佔媒體頭條:8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會商會,瀋陽、長春、成都、銀川、唐山、常州等城市政府及所在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同志參加會商。
  • 劉全:房地產調控不降房價就是「空調」
    來源:劉全戰略研究中心 2020年09月13日 08:32 新浪QZone微信2020年9月7日,社科院發布《房地產藍皮書》稱:除少數三、四線城市和個別地段、個別樓盤外,整體上,房價大漲大跌都是小概率事件。劉全認為,全國房價高企30多年,房地產市場已進入相對飽和的狀態是不爭的事實。
  • 2020年房價會降嗎?
    一場突如其來疫情讓全國人民宅在家兩個多月,2020的這個春天似乎把冬天的寒意給續上了,全行業降溫減速,其中當然也包括房地產,有一大票小開發商就沒熬住,破產新聞每天一個接一個。 那麼,老生重彈的話題就來了,2020年房價會降嗎?
  • 房價還能降嗎?說一下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近年來,房價一直不斷上漲,讓人心疼肝也疼,根據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房價總體穩定,10月房價指數同比連續第25個月上漲,漲幅則連續第11個月收窄,不過環比漲幅略有回升,其中一線城市房價多數環比續降。房價是趨於穩定了,但是能不能下降呢?畢竟,你穩定了,我依舊是買不起啊!
  • 房地產稅能降房價嗎?
    為什麼要徵收房地產稅?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為了降房價」,但現實在於,這只是這些人的「一廂情願式的美好想法」而已。事實上,房地產稅徵收的主要目的:增加政府稅收。官方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目的是「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隻字未提「降房價」,甚至也沒提「房價」之事。 既然房地產稅出臺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稅收,於是對於徵收房地產稅的當事方政府來說,房地產稅的出臺與否及出臺時間就面臨兩個稅收平衡式的難題。首先,在土地出讓金收入還在衝高的背景下,房地產稅出臺的必要性不高。
  • 房價要降了嗎?房價真的能降嗎?
    相信房價要降了嗎?這個問題是近些年來廣大購房者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大家會關心這個問題呢?因為房價的趨勢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房價的漲跌將直接帶動居民資產的變化,所以說房價如果下降,那麼我們大部分人的資產就要受到影響。如果房價大幅度的下降,那麼最終我們的生活都會受到顛覆性的影響。
  • 8月房價還是漲,網友:調控不降房價就是「空調」,你覺得呢?
    下半年樓市頻繁動蕩,上到高層約談會商,下到城市接連出臺調控樓市,就連開發商也被拉去開會說要降負債,一股「大勢已去」的氣氛瀰漫在樓市中,剛需們感覺買房有望,沒想到8月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房價數據還是上漲趨勢,不免有些失望。9月15日,統計局回應樓市回暖稱:近期市場回暖,跟疫情之下前期壓抑需求釋放有關,除此之外和市場利率下行也有關。
  • 房價要降了?
    房企融資或再收緊近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 為什麼要讓房價穩定,而不是讓房價降下來?
    有不少人會覺得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是在想辦法讓房價穩定下來,而且並非想讓房價跌下去,那些口口聲聲喊著房價太高的人卻並沒有為房價的下跌付出過多少行動。這不免會讓一些人覺得調控政策把控的是房價嗎?實話實說,讓房子慢慢回歸到居住的屬性是幾乎不可能的!
  • 房地產稅若出臺,房價會降嗎?
    ,以上稅種主要為流量稅,在買房時都包含在房價裡,買房人大多對其存在無感;(2)我們買房人最關心的是針對房地產保有環節徵收的存量稅,也就是房產稅;此後鐵腕總li推行分稅制改革,也就是大部分好收的稅被中央拿走,難啃的骨頭留給地方,導致地方捉襟見肘,事權跟財權不匹配,也就是說地方建設、教育、民生等很多事情需要用錢,為補充地方財政,於是將賣地錢大部分錢留歸地方,住房商品化改革隨之而來,於是房地產迎來黃金20年。
  • 距離房價下降還需要多長時間?
    在此背景下,對於房地產有一種觀點是,要擴大內需,必須讓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其觀點的一個核心就是,在擴大內需過程當中,高房價、投機炒房、「泡沫」等非實體經濟的因素,或可影響到其他實體經濟。最主要的就是資金問題,當房地產融入、佔用了更多的社會資金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擠佔了其他實體經濟的資金和發展空間。所以,如果要保證「雙循環」,擴大內需,需要將房地產回歸到」住「的層面,以此來打擊投機炒房、過度投資等擠佔資金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錢去哪兒的問題。
  • 2020年房價會降嗎?馬光遠演講:房價不是不該降,而是不能降
    而很多人不懂中國經濟,總覺得調控是要把房地產打垮,這是不可能,也不能做到的。 現代社會中有數不清的產業與行業,但能滿足人類最基本需求的只有三種:吃飯、穿衣與居住。其他的都屬於非必須品。所以,房地產行業無論任何時代,都不會垮,會永遠存在,永遠發展。 而且,縱觀所有產業,沒有哪一種能有房地產這麼廣泛的聯繫維度,上下遊至少有幾十個產業能與之聯動。
  • 馬雲進軍房地產,「房價如蔥」要來?
    而還沒有買房的人,也非常焦慮,中國人結婚要房,小孩讀書也要房,但眼看著工資和房價的差距之大,只能幹著急,最後變成了2.6億的單身人口。在大城市裡擁有一套房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卻也成為了一種痛。過去20年來,中國房價上漲的速度遠超過了工資上漲的速度。
  • 為何要讓房價穩定,而不是讓房價降下來?
    國人抱怨房價高已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了,但為什麼房價不能降下來,讓所有的普通家庭都能夠居有定所,過上不用還債的好日子呢?其實把房價降到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價位是根本不可能的,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反映在房產上,就是導致價格泡沫出現。而多年來的消費類商品價格之所以沒有出現大幅上漲,說明大量的超發貨幣被房地產給吸收了。未來如果超發的貨幣繼續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價也不可能出現大幅下降。
  • 高房價人性白皮書,恆大樓盤全線7折包括深圳,房價要降了嗎?
    我可以把一些常見的心理狀態列出來: 恆大都全線降價了,難道房價真的要跌了嗎?恆大是先知先覺嗎?別的房企會跟進嗎?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就是房地產行業。「房住不炒」的政策,中央強調「要堅持從全局出發,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 河南房地產大佬召開閉門會議,房價不能降!
    大體意思如下:01房價下降會導致有房階層資產貶值,這是一不能降。02房價下降會導致購房客戶維權,考慮社會穩定,這是二不能降。03房價下降會導致建材、家具等行業受影響,不利於就業,這是三不能降。04房價下降會導致大部分房企出現債務問題,甚至部分房企面臨倒閉,這是四不能降。05房價下降會導致會導致房地產投資減少,影響經濟復甦進展,這是五不能降。
  • 房價會降嗎?開發商大佬:降價弊大於利,人民日報怒批為何不能降
    另一種就是一些小房企可能也會跟風,這種多屬於被動型,因為只有快速回籠資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說,這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出路。至於結果怎麼樣,那是後話,當務之急,就是要把房子賣出去。而中部的一些房企則處在一種猶豫的狀態,要不要跟風搞打折促銷或者降價?實際上很多機會就在猶豫之間錯過。
  • 房價真的要降了嗎?
    我們一直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房價如果您還沒有買房,我希望房價便宜,因為您可以少花錢指出「房地產泡沫是最大的威脅金融安全的「灰犀牛」,並提到當前的「房地產金融泡沫」已得到遏制。由此可見,雙方共同舉辦的論壇 建築業和中央銀行並非一帆風順,這表明它已計劃好控制房地產金融風險的機會,而這次,有12家重點房地產企業入選,這意味著有必要進一步收緊。房價不降下來不結束嗎?一些開發商表示,房地產格局將迎來新的變化,一些高槓桿率的房地產企業具有更大的資金壓力。
  • 天津房價九連跌!兩周降了72萬,樓市即將回歸理性?黃奇帆直言
    房地產這些年扛著槓桿,跟著城鎮化進展,拉著「剛需」說著「學區」,價格一路飛漲,短短幾年的時間已經漲到了普通人望塵莫及的地步。在評選去年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前十城市時,中國有4個城市入圍,香港直接三連冠,上海、深圳、北京依次位列第四至六名,房價在641萬~540萬人民幣之間。除了一線城市房價高,二三線城市何嘗不是飽受高房價之苦?
  • 正確的解讀,回歸「房住不炒」的定位
    房地產界的事向來比較敏感,加之又扯上了李嘉誠,自然是雙倍敏感。不問事實,渲染情緒,的確是部分文章的一貫做法。不過要討論這件「敏感」事,還非得先弄清事實不可。 第一,網傳的限制通知是真的嗎?應該是真的。今天晚上,看到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回復了相關媒體記者,「近期我局配合區內相關部門正對多個涉及捂盤惜售項目進行查處,包括南城都匯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