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2020-12-17 騰訊網

「小病不出院,大病不下床,這裡跟家裡一樣」「兒女在外地,能自理時有人陪伴,生病了有人幫忙取藥,有人照顧,如此養老甚好」……聽到兩位8旬老人說出這樣的話,讓人感覺舒心和幸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話題倍受關注,成為目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醫護人員陪老人做簡單的遊戲

醫養結合模式一

小病不出院,院內設科室 滿足老人就近就醫

「日照山河氣勢壯,神州展翅於時香。」12月1日一大早,瀘州市社會福利院3樓一房間中,88歲老人劉思智在床前的小桌子上揮筆寫下一幅書法字,見到護士走進屋,他高興地大聲朗讀起來。老人所在的房間內,滿牆都是自創的水墨畫,除了兩張小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櫃,陽臺上整齊擺放著各種盆景植物,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真的是一間養老房?

「在這裡住了一年多,剛開始老伴說要來,我不願意,最終還是隨了她的心意,結果住了一段時間,我越來越喜歡這裡了。」劉思智說,他和老伴廖素芳都80多歲了,同住福利院的夫妻房中。入住前,老伴因車禍行動有些不便,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想找一個養老就醫都方便的地方住,福利院內就有醫院專科,他們十分滿意。

2018年11月19日,瀘州市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瀘州市中醫醫院、瀘州市社會福利院老年病科開診,這是全市首個公立「醫養結合型醫院」,切實解決了醫院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就醫的痛點。

「將老年病科設在福利院內,疫情期間優勢特別明顯。」據瀘州市中醫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彭建介紹,該科室設置有門診掛號、藥房、收費、檢測室、B超、心電、DR、中醫結合治療室和康復理療室,每日值班醫護人員20多人,日常可對福利院的老人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問診,以及送藥、敷藥等上門服務和每周五的免費查房服務。科室就在福利院中,入住的老人們可以隨時就近就醫,小病小痛不出院,如果遇到大病、急病,或是有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科室可以預約救護車免費接送到醫院本部進行檢查和治療。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滿足了老人大病不下床的就醫方式。

彭建說,疫情期間,考慮到老人的安全健康問題,福利院採取了全封閉的管理模式,老人不用出福利院就可以看病取藥。很多入住老人表示,這樣的養老方式非常安全和放心,家屬也表示非常安心。

醫養結合模式二

24小時專業醫護陪伴 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叔叔無兒無女,6年前入住這裡直到今年去世,一直得到醫護人員的照顧。」12月1日上午,78歲的劉明貴來到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為叔叔劉玉華辦理離院手續。

劉明貴說,在該院入住的很多老人都跟叔叔一樣住了6年以上,老人們在這裡可以得到醫護人員24小時的照顧。區別於簡單的生活照料,養老院有臨時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不同的照護方式。給藥、餵藥不是普通護理人員,而是醫護人員,讓養老滿足了就醫需求。

「我們應該是瀘州市最早考慮將醫養結合在一起的民營醫院。2013年,提出了兩個牌子、一個班子、一個法人的辦院方式,我們具備二級醫院實力,設置了日託、全託、喘息式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等多種養老選擇模式,滿足老人們不同的養老需求。」據川藍康復養老院院長鍾新聰介紹,今年7月,瀘州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安寧療護專家,對26家申報安寧療護試點單位進行評審,確定19家機構為瀘州市首批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瀘州川藍康復養老院就在其列。

安寧療護:是醫養結合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主要為疾病終末期老年人提供臨終前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並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服務過程涵蓋老人疾病終末期全過程,延伸至子女、家庭及照護人員。服務團隊由醫生、護士、志願者、社工、理療師和心理師等人員共同組成。

醫養結合模式三

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 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女兒嫁人後就來瀘州城西安家了,因為要照顧外孫,我也搬來跟女兒一起住。現在外孫上幼兒園了,送完孩子後,不想無所事事在家呆著,怎樣充實又開心地度過一天,是我目前最需要的。」68歲老人周元清喜歡交朋友,可在城裡沒什麼親友,家人又各忙各的,他有些孤獨。

一次偶然間聽鄰居說起有個可養老又好玩的去處,周元清就一同去了城西的天壽養老服務中心。在這裡,老人們可以談心喝茶、唱歌跳舞、艾灸理療、中藥足浴、養生運動、健康管理、老年課堂、老年志願者活動、棋牌娛樂、藥膳體驗、餐後午休等,晚餐後再回家和家人相聚。來了一次,周元清就給養老中心提要求,以後有老人組隊搞活動,希望能通知他。

瀘州市作為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城市,通過醫養結合模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創新養老服務,可以更專業、更高質量地滿足養老需求。今年8月,瀘州市江陽區華陽街道天壽養老服務中心掛牌,醫養結合養心式養老模式為老人養老帶來不同的體驗。

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位於奢香公園,有獨特的生態療養環境優勢,有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等名老中醫長期坐診,整合華陽街道區域內的為老服務資源,提供家政服務、日間照料、健康促進、中醫康復、養老照護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務。同時,天壽養老服務中心重點關注老人的精神健康生活,秉承「尊重、樸誠、平等」的核心價值觀,實現個性化的專業服務。

「現在,我們正在考慮老人養老活動進一步秩序化的問題。我們在設想,老人來這裡,是否能像幼兒園辦班一樣,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和樂趣,開展更專業的班級式活動,讓養老生活有更豐富的精神體驗。」天壽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徐利說。

川江都市報記者 楊理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雨湖區創新開展社區「嵌入式養老」
    近年來,雨湖區以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為重點,不斷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和服務升級,讓許多老人在家門口安享幸福晚年。嵌入式養老讓老人享有更多資源「離家不遠,環境好,工作人員非常熱情,況且我們也被秋瑾的故事所吸引,所以就來這裡住啦。」
  • 右典照護:打造「社區居家一體化」養老新樣本
    作為一家專業的養老服務公司,山東右典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在醫養康養結合的社區居家一體化融合發展養老模式中,一直走在前列。社區+居家,在家門口安心養老11月10日下午,在濟南天橋區寶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入住在這裡的老人在活動室裡,有的圍聚在一起打撲克,有的和護理員聊天。
  • 當嵌入式養老遇見人工智慧……
    要喝水吃藥,機器人馬上噓寒問暖,送來開水藥品;老人臥病在床,神奇床墊將實時信息第一時間傳送到家人、看護者……昨天,記者在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應用場景之一——浦東新區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看到,在這個社區的託養機構裡,當嵌入式養老遇見人工智慧後,老人養老康復再度升級。
  • 連雲港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已形成四種服務模式
    昨日,筆者從連雲港市衛健委獲悉,隨著人口老齡化,連雲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服務於一體的全程健康養老服務。  「劉奶奶,這兩天身體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的?血糖還高嗎?」在市社會福利院福年老年公寓,市一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孟雲霞正在巡診。
  • 走進大家保險養老社區,體驗「城心養老」生活
    8月16日,大家保險邀請記者參觀了位於北京東三環的朝陽養老社區,近距離體驗了大家保險創新打造的「城心養老」生活。首次走進充滿煙火氣息的城心養老社區,所見所聞,與傳統養老社區大有不同。  放棄遠郊區縣的險資養老機構常規選址方式,打破傳統養老社區封閉的管理與情感「孤島」,系統性移植北美養老課程、師資及運營體系等等……大家保險的「城心養老」模式從戰略定位,到業務模式,再到服務理念,處處體現出鮮明的差異化思路。
  • 在城市核心區建養老社區!大家保險公布養老「城心模式」已在北京...
    大家保險所謂城心模式,即聚焦城市核心區,有兩大服務布局方向:一是規模較大、功能更全的高品質養老社區,二是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二者互為補充,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家保險已經在北京市三環內核心區域完成三家高品質CCRC(可持續照料型)養老社區的布局,首個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也在建設中。
  • 養老江湖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
    正因此,2013年成為中國養老產業元年。2013年至2020年期間,無數養老人、非營利組織、和大小企業進行了無數次探索、失誤、和爬起再戰,有的失敗,有的成功。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養老等創新養老模式層出不窮,正是這些創新養老模式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 臨終關懷醫院,北京安寧療護養老院
    臨終關懷醫院,北京安寧療護養老院就選北京民眾護理院。生活照料服務。即「五助」服務:助動(穿衣、活動),助餐(送飯、餵飯),助洗(洗澡、洗衣),助潔(洗臉、刷牙、梳頭、理髮、修飾),助便(排尿、排便)。做到「五防」:防跌倒、防墜床、防褥瘡、防燙傷、防意外。
  • 上海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提供照料康復文娛等一站式服務
    一次偶然的機會,女兒回國看到社區裡新開設了一家養老機構,不久後便將關阿姨送進這裡,與其他老人一同生活。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大門。 關阿姨所在的這家養老機構叫做「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這是當前上海為了應對深度老齡化趨勢,重點推廣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也可以稱作「長者照護之家」。
  • 發展新型地域化複合型社區養老設施服務供給模式
    對於已建成的社區而言,基本已沒有空間建設日間照料中心、託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設施。而新建的社區中,相關設施僅僅停留在為老人提供下棋、打牌、練書法的活動空間層面。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經超過761萬張,養老機構超過3.4萬個,其中社會力量佔比超過50%。但依然無法跟上老齡人口增長的步伐,機構養老床位距國家要求的標準還有差距。
  • 把智慧照護進行到底:麥麥養老發力社區養老,新產品「小麥養老」10...
    ,即90%的居家養老、7%的社區養老和3%的機構養老。不過,麥麥養老在成立之初便確定了B2B2C的總體戰略,即從機構養老切入,再逐步布局到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如今,經過4年多發展,麥麥養老在對機構養老市場掌握足夠的領導性後,開始布局社區、居家養老市場。自今年年初,麥麥養老推出社區養老一體化解決方案——小麥養老,整合資源S端為C端賦能,展開社區養老商業化路徑探索。
  •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建立健全社區居家養老照護服務體系
    近幾年,辛寨子街道推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為民服務模式,引入專業化養老機構,把服務觸角最大限度地向民生方面特別是居家養老延伸推進,初步實現了街區「養老全方位、服務零距離」。辛寨子街道美林園社區、星語社區設立了孝老服務驛站,引入辛寨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本元氣集團等專業養老機構,以優惠價格為轄區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醫療康復、讀書閱覽服務,重點開展上門為老人送餐、家庭保潔、整理居室、陪同就醫、代購代送物品等「辛定製」服務。自2019年10月孝老驛站運行以來,共為460餘名長者提供孝老服務。
  • 清檬入選大健康產業藍皮書 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成典範
    養老服務的模式目前有很多,例如請臨時保姆照顧老人、住家保姆、護工護理老人等等。但是由於保姆、護工缺乏護理的專業性,且保姆報價較高,導致很多老人花了很多錢,把養老金、子女的贍養費搭進去了,卻沒得到很好的照顧。隨著老齡化進程快速加劇,我國的養老難題越來越突出,人們對於優質養老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
  • 北京市臨終關懷養老院,臨終關懷安寧療護
    北京市臨終關懷養老院,臨終關懷安寧療護就選北京民眾護理院。選擇北京民眾護理院的原因之一,除了當地優質的空氣外,還注重了護理院「醫養結合」的特性。硬體設施的設計是否宜老化?養老用房的空間要求與平常住宅不同,要求門的寬度大於90cm,門廊寬度達到1米2以上,房間寬度要到達4米以上,這是為了讓老人的輪椅可以暢通無阻。
  • 健康產業公司「華人照護」完成 2000 萬元人民幣融資,瞄準社區養老
    華人照護是湖南當地的醫療照護服務提供商,服務於老年人和病患人群。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社區養老、社區醫療、康復醫療和住院陪護,在醫院和社區兩端進行布局。醫院方面,華人照護與院方籤訂協議,提供護工服務,實現對醫院照護服務資源的有效佔據。
  • 未來養老需求呼喚產業新模式 城心養老是更能滿足需求的養老模式
    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這種寄情山水、歸隱山林的養老生活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養老生活模式。然而,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這種田園牧歌式的養老夢想破滅了。生病了怎麼辦?緊急情況下誰來照顧老人?遠郊養老有沒有充足的生活資源、醫療資源?
  • 社區養老:從適老化設計到融入社區——我校學者社區養老設施設計...
    11月21日,新華社播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包括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在內的應對措施,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現在很多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小區,其實也在慢慢地空心化,可供改造成為養老設施的建築逐漸多起來,我們正在與政府一起努力。」
  • 養老江湖:十年十敗,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國養老史詩
    「二毛照護」,2016年3月,二毛照護獲得藍馳創投200萬美元的天使輪投資。2012年10月16日,日本禮愛上河村社區託老所正式對外開放,這家位於北京市海澱區魯園上河村高端住宅社區的養老項目,是早期國內最高端、最純正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也是禮愛在國內的首個養老項目,完全複製禮愛在日本的成功產品模型,即「社區嵌入式小規模、多機能機構」。
  • 老人照護智能化,居家養老也心安
    屏幕上顯示老年人口及服務人次統計、已服務老人能力等級佔比、養老服務設施覆蓋、居家服務動態、居家上門服務人次等數據和圖表,一目了然十分直觀。工作人員點開玉泉區居家智能照護系統,屏幕顯示出一位老人正在家中的情況。這是一套智能照護系統,可以安裝在有需要的老人家中。
  • 北京養老機構達544家 床位10.7萬張 百歲戶籍老人可享3000元居家...
    12月18日,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健康北京建設專場發布會召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據市老齡協會副會長孫立國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三邊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北京牢固樹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協調發展理念,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明顯。